登陆注册
847807

淮海战役中,刘汝明8兵团实力最弱,只有2个军,是西北军余脉

新刚读历史新刚读历史2024-02-28 14:09:590

今天来聊聊刘汝明的第8兵团。

如果要选,淮海战役中,最弱的兵团,那非刘汝明兵团莫属了。

刘汝明的8兵团前身是第4绥靖区,下辖了2个军,55军与68军,共计6个师,不足五万人。淮海战役开始前,刘汝明的4绥区是驻扎在商丘一带,防守徐州西大门。

55军和68军都是西北军的老底子,55军是山东韩复榘的旧部。68军是当年抗日战争时期,驻守卢沟桥的宋哲元29军之余脉,和冯治安3绥区的59军、77军都属于同宗同源,都是29军演化发展而来的。

68军算得上是刘汝明的亲儿子了,68军军长是刘汝珍,是刘汝明的亲弟弟,68军下辖的119师,师长是刘汝明的亲儿子刘铁军。

整个8兵团无论装备,还是兵员素质,都无法与邱清泉2兵团、黄百韬7兵团、黄维12兵团相提并论,即使是和孙元良的16兵团相比,也是落入下风,要知道孙元良16兵团也就2个军4个师,该兵团属于川军余脉,但是论装备,还是要比刘汝明强的,刘汝明兵团妥妥的老末。

刘汝明与冯治安的私人关系是很好的,毕竟当年都是一起扛过枪的弟兄,战前,整个徐州地区的防御态势很明显,就是将冯治安与刘汝明当盾牌,摆在一线,为邱清泉、李弥他们抗击第一波火力。

当时冯治安3绥区的两个军驻扎在枣庄、临城一线,后面就是李弥的13兵团,驻扎在碾庄、曹八集、邳县。非常明显,刘峙就是让冯治安来当炮灰,一旦我们大军从山东南下,冯治安首当其冲,这样就能提前为李弥预警。

有一说一,刘峙的这个安排很好,但是他千算万算,没有算准,59与77是我们自己人在掌管。当时黄百韬7兵团从新安镇西撤徐州时,心里还打着算盘,认为有3绥区在台儿庄、贾汪顶着,自己有充足的时间返回徐州,但是没想到,我们不服吹灰之力,瞬间通过台儿庄、贾汪,一下子切断了陇海线,黄百韬插翅难逃了。

刘汝明自己的4绥区驻扎在徐州以西,商丘一带,负责为砀山、黄口一带的邱清泉2兵团提供掩护,说白了,就是给邱疯子当炮灰。

1948年10月的时候,刘汝明其实心情很糟糕,他是个聪明人,一眼就能看出他自己的处境,以及接下来面临的徐蚌大战,他本人其实是不愿意参加徐蚌会战的,因为就他那点实力,连我们一个纵队的进攻都扛不住,但是商丘西南方向的睢县、柘城整整有4个纵队,商丘以北的单县一共有2个纵队,2个独立旅,他自己处在整整7个纵队的包围中。

10月下旬,刘峙察觉到徐州四周有情况,于是让邱清泉2兵团从砀山向徐州靠拢,保卫徐州安全,这样一来,刘汝明的4绥区就变的孤零零的,完全暴露在我们的兵锋之下。

刘汝明坐不住了,给刘峙打电话,要求调整。刘峙同意了,让刘汝明下辖的米文和的181师继续驻防商丘,凭着坚城固守,其他5个师立刻开拔,前往蚌埠。

于是刘汝明立刻启动,10月底之前安全抵达蚌埠。

1948年11月6日,我们各路大军一起向徐州发起进攻,徐州8个方向,皆有战事,黄百韬首当其冲,3绥区的两个军回到我们怀抱,这直接导致冯治安处境很尴尬,然后,被老头子送到台湾去了,1954年因病去世。

刘汝明见势不妙,马上让米文和撤往徐州,但是没想到,在张公店,181师被包围,很快就没了,其实要是一直在商丘,还能多坚持几天,米文和有足够的时间,坐飞机逃离。

刘汝明的4绥区撤到蚌埠后,瞬间安全了很多,被改编为第8兵团,但是只剩下5个师了,也就4万左右的兵力。

冯治安的教训让刘汝明感同身受,在进攻宿县及解救黄永动时,非常小心,基本上是走走停停,一切都看李延年的行动,其实这也怪不得刘汝明,本身他就没这个实力,更何况,一旦他也被围,那就真的完了。

后来刘汝明一路南逃,一直到福建才被歼灭,他自己去了台湾,1975年的时候,因病去世。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