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瓦岗起义军
提到
瓦岗起义军,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如莲居士的小说《说唐》、褚人获的小说《隋唐演义》以及单田芳的评书《隋唐演义》中的瓦岗群雄,英雄豪杰,义薄云天。然而,历史上真实的瓦岗起义军并非如此,将领们中背叛旧主、变节者众多,唯有一个真正的英雄傲立其中。
瓦岗军的初代首领是翟让,早期投靠的将领包括徐世勣、单雄信、邴元真等。初期,瓦岗军并不强大,但在众多农民起义军中,瓦岗军的影响力却是最为巨大的。隋炀帝杨广多次派遣名将张须陀讨伐瓦岗军,张须陀的镇压经验使得翟让的瓦岗军屡次战败。
随后,李密、王伯当等投靠了瓦岗军,李密足智多谋,善于拉拢人心。他迅速使瓦岗军军师贾雄成为心腹,贾雄常常在翟让面前赞美李密的才华,使得翟让对李密的重视逐渐增加。
在一次对瓦岗军的讨伐中,李密巧妙地策划,设下埋伏,在大海寺附近的树林里伏击张须陀,最终成功射死隋军名将。此举让瓦岗军实力大增,李密的威望也日益高涨。瓦岗军的实力达到巅峰,但此时李密已经开始怀揣夺取瓦岗军首领之位的野心。
瓦岗军的军师贾雄趁机卜卦,建议翟让将首领之位让给李密。翟让听从了贾雄的建议,将首领之位让给了李密。然而,随后翟让的兄长翟弘和侄子翟摩侯却劝说他夺回首领之位。
李密得知后决定铲除翟让等三人,以绝后患。他设宴邀请翟让等人,并在暗处埋伏刀斧手。在宴会上,刀斧手突袭,将翟让、翟弘、翟摩侯杀死,徐世勣重伤。单雄信、邴元真等见状纷纷投降,瓦岗军内乱。
李密成功夺取首领之位后,他声称要为隋炀帝报仇,率领瓦岗军讨伐宇文化及。尽管瓦岗军在战争中获胜,但实力大损,而宇文化及并未被击毙,最终被河北义军首领窦建德杀死。
邙山之战成为瓦岗军的最后一战,与洛阳割据者王世充的大军交锋。在这场战争中,瓦岗军的将领们展现出背叛和变节的一面。
在战斗中,瓦岗军将领邴元真首先背叛,将洛口仓献给王世充,导致李密中计,瓦岗军遭到重创。而在邙山之战中,瓦岗军将领单雄信、陈智略、张童仁也纷纷投降王世充,军心大乱,瓦岗军节节败退。最终,李密带领残部逃亡。
邙山之战期间,瓦岗军将领秦叔宝、程知节、裴行俨、李公逸、罗士信、周文举、王当仁、周法名、祖君彦等投降了王世充。不久后,秦叔宝、程知节、罗士信投靠了唐朝,魏征也劝说瓦岗军将领徐世勣投降了唐朝。
在历史上,瓦岗军的众多将领中,唯有王伯当一人始终追随李密,从未变节。他是瓦岗军中唯一一个可以被称为真英雄的人物。而在小说和评书中,瓦岗军将领如秦叔宝等被塑造成草莽英雄,但实际历史中,他们多次变节,背叛不一而足。
值得注意的是,小说和评书中的情节虽然深受读者和听众的喜爱,但不能被当作真实历史对待。例如,秦叔宝在小说中被塑造成英雄,但在真实历史中,他是一个三次变节的人。这种美化导致后来的读者和听众误以为小说中的情节是真实的历史。
在历史的长河中,瓦岗军的故事既有草莽英雄的传奇,也有变节背叛的阴影。真实的历史中,唯有王伯当这个真正的英雄,坚守信仰,不离不弃,最终成为瓦岗军中的传奇人物。
窦娥死前发了“三大毒誓”,如今全部应验,唯独第三个让百姓唾骂,令人不解!
窦娥是元代杂剧奠基人关汉卿笔下的一个悲情人物,是封建社会被压迫的妇女的典型。《窦娥冤》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把那个时代底层百姓任人宰割、有冤无处伸的悲苦,展现得淋漓尽致。但窦娥在临死前发的“三大毒誓”中的“大旱三年”,却一直饱受争议,毕竟这个毒誓应验时,受苦的是与她无冤无仇的那些老百姓。这是关汉卿写错了吗?还是另有深意!-1-文史馆2023-07-27 17:48:360000老蒋借整编削弱地方派系,最强的西北军为何实力不降反升-今日头条
▲日寇越过长城向南进逼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日寇在上海、热河、察哈尔、冀东等地频频挑起事端,蒋介石预感中日之间迟早会爆发全面战争,决定尽快着手对日作战准备,首要任务就是对全国军队进行整编。此举不但可以壮大国防力量,还可以趁机削弱那些尾大不掉的地方派系,很快粤军、川军等被裁减大半,贵州的黔军更是被直接吞并,改编成了中央军旁系部队。▲冯玉祥与蒋介石西北军在整编中实力未损紫网2023-10-14 15:54:530000晚清史丨为什么清朝对于外东北的丢失没有在意,对西域倒是十分重视?
中国近代史是由晚清和民国这两个阶段组成的。晚清的特点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割地、赔款。晚清丢失的最大一块土地,一般认为是外东北地区。对于外东北的丢失,晚清几乎无动于衷。但是对于西域一度被外敌占领,晚清朝廷倒是做出了利在千秋的决定:那就是力挺左宗棠收复西域。理论上说,东北属于清朝的龙兴之地,而西域大约是乾隆时代才重新纳入版图。因此从情感角度来看,似乎清廷更应该重视外东北才对。但现实并非如此。人文之光2024-01-30 22:05:410000黑格尔称赞老子,为何却贬低孔子,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大师伏尔泰,阅读了孔子相关语录之后,对孔子高度评价,感慨“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受到伏尔泰的影响,黑格尔随后也阅读了孔子相关语录,但读后却不屑一顾,认为孔子只是谈论一些“常识道德”,在其他民族里也能找得到,不能让别人获得“任何特殊意义上的东西”,远比不上西塞罗留下的“政治义务论”,因此他认为“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假使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那倒是更好的事。”百家杂评2023-07-29 10:28:3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