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称谓:为何既称“华人”,又称“龙的传人”?
关于中国人的称呼,除了“炎黄子孙”之外,还有“华人”、“龙的传人”等。其中,“炎黄子孙”很好理解,就是继承炎帝黄帝文化之后代,或者就是炎黄集团的后裔。但问题是,为何既称“华人”,又称“龙的传人”呢?
随着现代考古兴起,随着地下文物的不断“挺身而出”,揭开了一段又一段被岁月尘封的上古历史,“华人”与“龙的传人”之称的由来,也被考古基本破解。但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人“既称又称”的背后,反映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本源特征。

考古取得重大发现
过去百年,在史前考古上,中国取得众多惊人发现,其中有两个强势文化与本文话题相关:
首先是“华人”来历
笔者此前的《何以“华夏”:考古又一重大发现,难怪我们称为“华人”》一文中,介绍过“华人”来源,其实就源于史前仰韶文化的庙底沟文化,该文化的彩陶上经常绘制“菊科”和“玫瑰”花纹图案,成为他人眼里的“花族”(春秋之前“华”本义是“花”)。

后来,庙底沟的花纹图案广泛传播,内蒙、辽东、青海、山东、淮汉等地先民也接受了这些花纹,成为后人眼里广泛意义上的“华族”。
因此,先秦古人说“华夏”,有意将“华”置于“夏”之前,就是认为“华”在“夏朝”之前。

其次是“龙的传人”来历
既然叫“龙的传人”,那么首先要有“龙”崇拜。以现在考古发现看,最早的“中国龙”出现在距今超过8000年的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出土了一条用石块摆塑而成的“中国龙”(下图),被称为“中华第一龙”。
传承其的是强势的红山文化,主要在大凌河流域,出土过很多精美玉龙(或玉猪龙),无论自称还是他称,红山文化都可谓是“龙的传人”。

后来,这种“龙文化”迅速传播,最南传播到了长江流域,其中最有名的是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中的“蚌壳摆放的一条龙”。以考古看,黄河南北不少部落接受了“龙文化”,越到后期越接受,夏朝就出土过“绿松石龙”。
需要注意的是,《史记》“西方胡皆事龙神,故名大会处为龙城”,即匈奴崇拜“龙神”,单于居住之城叫“龙城”,显然源自上古“龙崇拜”的传承。

既称又称背后原因
上述可见,“华”代表位于中原一带的文化,“龙”代表位于东北方的文化,为何两者都成为中国人的代称?
原因很简单,仰韶文化与红山文化逐渐交流融合,最终融合成为一体。关于此事,以下两点考古发现可以佐证:
首先,红山文化是“龙文化”的发源地,后来“龙文化”被全国各地接受,就形成了一个广泛意义上的“龙的传人”。其实,除了龙文化,红山文化还有很多影响巨大,比如后世的天坛、地坛格局也源于红山文化。

其次,在其他地方吸收红山文化时,红山先民也在吸收外来文化,比如庙底沟花纹图案。红山文化中出土过玉雕玫瑰、玫瑰图案彩陶等,甚至玉猪龙放在一个墓主身上、四周放置玫瑰图案彩陶,将“龙”与“华”两种不同文化结合到了一起。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文化交流与吸收,至少以目前考古证据来看,不是“征服”产生的,而是“和平”的融合,这种和平的包容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至于有人认为商朝可能是红山文化后代南下,其实商朝对龙只是一般崇拜,显然就否定了这种可能。
也就是说,在漫长的史前文化交流融合中,中国人接纳了“华”与“龙”,并将之作为重要文化标识,于是中国人才会既称“华人”、又称“龙的传人”。

余论
关于本文话题,还有两点值得一谈:
首先,从“既称又称”、以及还称炎黄子孙来看,中华文明不是狭隘的源于某个地域,而是全国各地、各种文化融合形成的,是一个各种文化交融的综合体,本质上必然是包容且开放的,这与西方狭隘的排他的文化传统不同。
其次,关于中华文明传承,笔者对很多记载一直疑惑,比如上古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结绳记事、比夏朝更早的“华”等,现在考古可以证其正确性,但先秦古人缺少相关场景,如何知道上古这些事情,口传还是通过上古文字记载传承下来?其中,口传能如此精确吗?
只活了36岁,却影响500年
弘治十一年(1498)十月,当太监李广自杀的消息传来,大明朝堂之上,有人欢喜有人伤心。明孝宗朱祐樘是那个伤心的人。多年来,李广是他最亲近的“道友”。他对李广的“法术”深信不疑。李广自杀,他第一时间不是追究其自杀的原因,而是赶紧派人前往其府中搜查,希望找到“教主真人修炼速成指南”之类的秘笈。然而,没有秘笈,只发现了李广的收账本,上面记满了文武官员馈送的“黄米”“白米”各千百石的数字。紫网2023-10-14 09:17:130000叶挺想要两员虎将到新四军任职,朱德、彭德怀回复:他们都去不了
1938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正式成立。与此同时,身为新四军组建者之一的叶挺,四处奔波,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招募一批志同道合赞成抗日的人士。除此之外,他还希望能从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招募其他虎将,其中就有陈赓与周士第。据往后的历史进程来看,陈赓、周士弟并没有参与组建新四军的工作……一更历史2024-02-19 09:06:12
0000盛唐除李白杜甫高适还有哪些诗人?他们相互认识吗?说出来别不信
二、盛唐诗人(公元713~755年)1、李白(公元701年—762年)李白是四川江油人,唐朝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被称为诗仙,李白5岁开始读书,15岁开始作诗,18岁时在四川各地游玩,24岁时开始云游四方。紫网2023-10-15 08:29: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