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7132

武松的快意恩仇,林冲怎么就学不会呢?

贡子曰贡子曰2024-02-15 08:07:510

毫无疑问,豹子头林冲和行者武松是《水浒传》中刻画较为成功的两个英雄形象,也是深受读者喜爱的两个英雄形象。

这两个人却是两个极端,一个快意恩仇,一生没受过什么委屈,看武松的情节只有一个感觉——爽!林冲就不一样了,一辈子委曲求全,逆来顺受,从一个殷实的官宦人家,逐渐被逼得妻离子散。

快意恩仇的武松

面对逼迫,林冲一再忍让,最终无立锥之地,只能上梁山!

妻子被人调戏,林冲抓到了那个浪荡的后生,提起沙包大的拳头就要打,但是拳头终究没有下来,因为就在将打未打之际,他发现那个后生是自己顶头上司的干儿子高衙内。在周围人的劝说下,他选择了就坡下驴,大事化小。

可是“人无害虎意,虎有伤人心”,高衙内一直惦记着林冲的娘子,并且相思成疾,说起来也够丢人的,以高衙内的权势和地位,娶一个漂亮的大姑娘是绰绰有余的,可他偏偏喜欢上了有夫之妇。

在高衙内的屡次设计下,林冲最终以“腰悬利刃、误入节堂”为由发配到了沧州。发配途中,尽管林冲一路上殷勤小心地伺候解差,烧水做饭,喝酒买单,极尽讨好之能事。可是解差并不买账,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林冲的伺候,并变着法地折磨林冲,到了野猪林甚至还要害死他,若不是鲁智深即使出现,恐怕林冲早已一命呜呼了。

发配到沧州的林冲

在鲁智深的护送下,他平安到了沧州,开始了他漫长的服役过程。在柴进和银子的双重作用下,林冲的日子过得还算滋润。但这种平和宁静只是表面上的,暗地里却是乌云密布,高太尉一伙的阴谋正向他笼罩而来。

看守的大军草料场被焚毁,他侥幸外出没有被烧死。但是看守不力,已经是死刑。在杀死放火的陆虞侯后,天下就更没有他的容身之所了,他只能在柴进的帮助下到法外之地——梁山泊落草为寇。

面对逼迫,他奋起反抗,打虎英雄亦是杀人者武松!

景阳冈上打死斑斓猛虎后,武松做了阳谷县的都头,并且深受县令的赏识。在阳谷县,他偶遇嫡亲哥哥武大郎,兄弟重逢,自然是喜上加喜。武松在阳谷县的风头一时无二。

在武松出差回来后,一切都变了。老实本分的哥哥武大郎死了,死因很蹊跷。在他的调查下,哥哥的死因逐渐浮出水面。他本想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可是凶手西门庆手眼通天,县里不立案,不捉拿凶手。

狮子楼武松报仇

武松没有退缩,而是手刃了仇人,为自己的哥哥报了仇。他也因此被发配孟州。一路上,虽然是囚犯,但是他的待遇却远非林冲能比的。好酒好肉,一路上过得潇潇洒洒。

到了牢城营,武松没有像其他囚徒那样忙着孝敬差拨和管营,反而充起了硬汉。因为施恩的庇护,武松在牢城营没有吃苦,反而活得有滋有味,在帮助施恩夺回快活林后,武松在施恩那里更是座上宾了。

丢了快活林酒店的蒋门神可不是什么软柿子,何况他的背后还有张团练、张都监。在他们的暗算下,武松再度入狱,并且要被发配到恩州服刑。这还不算,张都监还收买了押解的差役,半路上还派了杀手,想杀死武松。

武松没有就此屈服,他时刻保持警醒,在飞云浦杀死了差役和杀手。而后,又偷偷跑回城里,杀死了在鸳鸯楼上喝酒的张都监等人,报了大仇。在大仇得报之际,他用鲜血在墙上写下了“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八个大字。

那么,同样是面对压迫,为什么林冲不能像武

松那样快意恩仇呢?

一、成长环境不同

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

这是林冲首次亮相时的打扮,从头到脚可谓干净利落,这身衣着打扮来看林冲的生活是比较殷实富足的。更难得的是,他手中还有一把西川纸扇。林冲虽然是赳赳武夫,但是更喜欢文士打扮。

林冲

除了作文士打扮外,林冲还颇能舞文弄墨,在梁山脚下,朱贵的酒店里林冲就在墙壁上题下了一首诗:

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闻望,京国显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

不难看出,林冲不但精通武艺,他还受到了良好的儒学教育。林冲难免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等级观念也深入他的内心。所以对于上级高太尉有着天生的畏惧。

此外,林冲出身于“军官世家”(从鲁智深的嘴里我们了解到林冲之父也是一个教头),体制内的俸禄使得他衣食无忧,这就造成了他性格上更加趋向平稳,他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所以即使受到一点压迫,他更情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尤其施害者是他的上级。

相较于林冲,武松的成长环境就恶劣的多。武松自幼父母双亡,只有一个老实本分的兄长拉扯他长大。武大郎长得猥琐矮小,没有什么能力,只会做炊饼,受尽了别人的欺负和冷眼。

武松

这就导致了武松性格上的倔强和叛逆,想要在社会上立足,赢得别人的尊重,他只能凭借自己的拳头打拼出一片天地。

因为贫穷,所以武松更加的敏感,自尊心更加的强,这也是为什么景阳冈上他不顾别人的劝阻,执意要冒险上山。

因为贫穷,所以武松做事情更加地敢打敢拼,不计后果,这就形成了他有恩必报,有仇必复的性格,这也是为什么得罪他的人西门庆、蒋门神、张都监等人一一被杀的原因。

二、顾虑不同

军官出身的林冲,三十年来在东京过着悠游富足的生活,下酒馆、游岳庙、交朋友,生活好不快活!即便是一把一千贯的宝刀,林冲也可以买下来。这样的生活任谁都会倍加珍惜。

人都有这种小富即安的习惯,林冲更不能免俗。

所以面对高衙内的逼迫,他总是心存侥幸,总是幻想着高衙内只是一时兴起,等到高衙内忘记这件事了,自己就可以继续过这种富足的生活了。

林冲和娘子

所以,高衙内屡次迫害他,他选择忍。野猪林里董超薛霸想置他于死地,他选择原谅。

为什么呢?林冲所想的无外乎是老老实实地服刑,争取早日得到释放,挣扎着回到东京,再做自己的良民,即便没有了官位,凭借着自己的积蓄,他依然可以过上以往的生活。

即便做了阶下囚,做了占山为王的土匪,他在逢人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总是会说:“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对过往的生活他还是无限留恋的。

正是基于这些原因,他才会在反抗的时候投鼠忌器,做事畏首畏尾。

武松的情况就不同了,唯一的嫡亲哥哥被人害死了,在这个世界上已经举目无亲了。所以他做起什么事情来也不怕连累别人,更利于放开手脚。

武松出身贫寒,身无长物。可以说是“光棍一条”,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所以武松做起事情来有一股狠劲,他出手不留情,得罪他的人基本上没有好下场。

因为对他来说,最坏的结果不过是身首异处罢了,为了改变他自己穷困落魄的处境,他深知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道理。

武松

前面说的两点是主观方面的原因,下面从客观角度来谈一下:

三、施害者不同

林冲被迫害,主谋是高衙内,帮凶是陆谦、富安等人,但是幕后的靠山却是高太尉。

在这些人中,真正厉害的是位高权重的高太尉以及他的义子高衙内。高俅是殿帅府太尉,虽然这是作者施耐庵根据明朝的官职虚构出来的,但是不难看出高太尉主管军事,禁军及禁军教头都是他的治下。

林冲在高太尉眼里不过是一个小鱼小虾而已。对于高太尉林冲更是不敢得罪,用林冲自己的话来说“不怕官只怕管”。

高俅

对于高衙内的屡次加害,林冲一方面选择忍让,另一方面选择有目标性的反击。他不敢打高衙内,但是他的手下他却是敢打的。在自己的娘子再次遭受调戏后,他砸了帮凶陆虞侯的家。在大军草料场被焚毁后,他亲手杀死了富安和陆虞侯等人。

林冲内心也明白,问题的根源在于高太尉父子,林冲之所以避重就轻一方面因为不敢得罪高俅,另一方面是刺杀不了高俅,毕竟像高太尉这样的身份守卫重重。

正是这样林冲对于复仇也只是三分钟热度,没有几天复仇之心就渐渐冷了、淡了。

武松被迫害就不同了,迫害他的不过是地方上的豪强势力,官职最大的也无非是张都监,相当于现在的团长。

武松蒙冤

武松在张都监家做了一个月的门客,对于张都监家里里外外轻车熟路。从武松血溅鸳鸯楼的情节来看,张都监家里并没有那么森严的防备,这才使得武松顺顺利利地潜入进去,杀了张都监一家。

武松这个人天生机警,无论是景阳冈上的老虎,还是十字坡的孙二娘,抑或是飞云浦的众多杀手,武松都能一一化解。

结语:林冲性格的软弱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对俗世的留恋,对家庭的不舍,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这都使得他对位高权重的高太尉不敢痛下杀手。

所以,他永远学不会武松的快意恩仇!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