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915

庸言之行,庸行之谨

新用户3167a8id新用户3167a8id2024-02-11 11:07:220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中庸的语言,常信实;中庸的行为,常谨慎。

赏析

这是《易经·易传·文言传·乾文言》中讲言行一致的一句话。“庸言之行,庸行之谨”,本质上就是要我们不说过头的话,不做出格的事。保持中庸之道,说中庸之话,行中庸之行。孔子在解释《易经》时,显然已经萌生了中庸之道。言,是庸言;行,是庸行。庸,就是中庸,不偏不倚,讲究一个度。过度了,就会与周围人格格不入。《中庸》一书记载了孔子说的相似的一段话,“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中庸的德行,努力实践;中庸的言谈,尽量谨慎。德行与言语,不足之处,不敢不勉励自己。中国人一直信奉的中庸之道,正是由此而来。做人做事,都要保持一个度,过犹不及。爱一个也是如此,太用力了,反而爱不好。爱人,也要有一个度,保持适当的距离,给彼此更多的空间。否则,一味索取,必将吓跑另一伴。掌握一个度还不够,还要“善存其诚,善世不伐”。即内心要真诚,谦虚不夸耀。这与《易经》的《谦》卦 “劳谦君子”是一脉相承的。“德博而化”,则是最终目的。德行广博,是为了感化人间,让人间变得美好。所以,孔子要广收弟子,让他们传递自己的仁义之道,从而实现人人懂仁义、守仁义、敬仁义、死仁义的目的。“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言语顾及行为,行为顾及言语,这样的君子,怎么会不忠厚诚实呢?言行一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所以君子要自修,不说大话、空话、套话,要言出必行,行必顾言,从而实现言行一致的君子之风。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