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626

水浒一二三

菊斋菊斋2024-02-06 13:05:270

新版的水浒,刚起头看时,觉得,情节安排上比旧版要忠实于原著,洪太尉误走妖魔一节,旧版是没有的,后来看下去,发现也还是有大小规模的删减挪移,比如鲁智深初见林冲这一节,延后安排到了林冲押解路上,林冲初见柴进,由原书的主动进见安排为被动求助,也都算是合情合理。有些改编得很好,比如吴用林冲去招纳鲁智深那节,二龙山诸人对待吴用的态度惊人一致:晁天王只劫富不劫贫,我们不上梁山。当然九天玄女授天书这一节是没有了,原因你知道的。

有人说过,整部水浒象是男同,对女子采取抵制轻慢态度,有出了名的几个坏女人,阎婆惜,潘巧云,潘金莲,都死于刀下,小说里是彻骨地坏,新水浒为了深化人性,将这三个女子“一分为二”地来刻划,给了一个合理堕落的理由,但三人未免过于雷同了,其实也不必苦心重塑,横竖是改不了宿命的,还不是昏惨惨黄泉路近?

张涵予版宋江,有人下结论为“史上最阳刚宋江”,较之苦大仇深的李宋江,张宋江更不蒂是“史上最英俊宋江”。很喜欢张涵予,从《集结号》,到《风声》,演活了一个个人物。只是,为何张宋江的声调,如此神似李宋江?那嘿、嘿、嘿几声笑,闭上眼睛,活脱似李雪健犹在耳边。

宋江杀阎婆惜那节,觉得很怪,既接了来另开门户纳为小妾,又要结为异姓兄妹,既结为兄妹,又要时时带兄弟来喝酒,推脱得宋公明如此不近女色,反倒欲盖弥障了。其实大可不必,翻书对照,也不是这般写法。

林冲逼上梁山。新版把一个逼字,刻划到十二分,这个逼字也从头贯穿到尾,比旧版更令人血脉贲张:天也命也?其亡我也?

不同于性情草莽的鲁智深、武冲,对他们来说,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大称分金银,占山为王,也许是宿命中必然到来之事,而对林冲不是。在我们闲闲看来,上山为王有甚不好?第五把交椅虽然比不上总把子宋江那么神气,也总归名列前茅。然而,换个角度思考,林冲情愿忍辱偷生,杨志情愿戴罪立功,宋江情愿自投沧州,恐怕都是因为,在他们,上山落草,就如同良家女子入青楼一般,这一步跨出去了,天地两变啊。

豹子头林冲,生得豹头环眼,貌若张飞,施耐庵一定想不到,即使书中写得如此的明了,林冲在人们的心目中,还是成了一个瘦削忧郁的中年独行侠,旧版如是,新版如是。

虽说是官逼民反,而梁山头领赚人上山,手段实在不堪。

林冲、鲁智深、武松是各自吃了各自的挂落,陆续主动上山,宋江是死里逃生生又逢死好几回,终于上山,这几人不提。

其实宋江也有被赚上山的嫌疑,那封被阎婆惜藏起的书信,焉知不是头领们做下的局,往来迟早陷宋江于不义。

赚朱仝上山是狠的,活生生将小孩子劈死;

赚卢俊义上山一节最为心狠手辣,搞到人家破人亡,卢俊义回头无岸,此计毒甚。

或者,大抵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无毒不丈夫”么?真真“一将功成万骨枯”哪。

再没有比鲁智深和林冲的兄弟情更动人的了。

出京路上,矮围墙边,一头是镣铐加身的前禁军教头,一头是流落东京的莽和尚,素未谋面,单凭棍棒路数上认出是自家师兄,周侗教他掩饰行藏,却哪能掩住惺惺的惜惺惺,“五台山的师父,对不住你了,”倒头便拜,认下生死难测的师兄:“从前俺听说师兄领的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所以不曾去找过你……”

鲁达哪鲁哪,一样是粗莽汉子,李逵愚蠢凶残,鲁达却接近于完美。野猪林中林冲命悬一线,是鲁达犹如神兵从天而降,一把禅杖挑开恶差的朴刀;沧州路上林冲屡受欺凌,是鲁达一路紧紧相随,以恶止恶;一双芒鞋往返东京,因冲进火海也未能救下林娘子——嗜酒如命的鲁达,为酒大闹五台山的鲁达,因酒倒拔垂杨柳的鲁达,可以食无肉不可饮无酒的鲁达,自此立誓:以茶代酒。

莽提辖亦粗中有细,送走卖唱姑娘父女后,鲁达亲去镇关西肉铺子中坐着,连要了十斤肥肉、十斤瘦肉、十斤软骨,亲要镇关西手切成臊子,以此来捱磨时光,看看日光忖度父女走远了,方对那肥猪般的镇关西一拳砸去。只想不到这一拳竟把个鲁提辖砸进了佛门,仕途可进可退,梁山可上可下,兄弟或死或伤,鲁提辖,不得已避于佛门,却最终圆寂,归于佛门。

有人心处便有江湖,连这一干胸襟如海的汉子也不能避免。

新版似乎也故意突出了这一点。小说也还没有这么明显的。

宋江初上梁山,李逵便叫:一发把皇帝老儿的位子也抢了,我宋江哥哥做皇帝。晁盖一干人便神色尴尬。书里还只是说,铁牛叫的是:我晁盖哥哥做大皇帝,宋江哥哥做小皇帝。

而晁盖身边第一智囊,吴用,早在晁盖劫生辰冈时便对公孙胜说:你看他说什么,人命在他轻如草芥,彼时已埋下不和隐患。

终归是,有人心处便有算计哪。

鲁智深和师兄是未谋面的师兄弟。他们的师父周侗,还有另一个出色的徒弟,就是吴用苦心毒计赚来的河北玉麒麟卢俊义。这时侯是北宋。后来到了南宋,周侗又收了一个赫赫有名的徒弟,岳飞。

黄文炳被宋江等人抓住后。

黄文烨:“我平时说你只是不听!如何干出这伤天害理的事来!”

黄文炳:“他题写反诗,勾结梁山贼寇,我既是当差,如何能不上告?”

黄文烨:“爹爹生时是怎么说的?”

黄文炳:“我有什么错的?”

放在今时今日,听起来倒着实好笑,若细去忖度,黄文烨哪里有错?一板一眼,照公章办事而已,宋江题了反诗,戴宗传了假信,这难道不是实事求是么?象戴宗那般兄弟长短的,那不是循公害私么?黄文炳说不出个所以来,只叫爹爹,难道爹爹是法?

这厮倒也硬气,并不求饶,只叫:是好汉你便一刀给我个痛快的。

原一节有小小不同,黄文烨是讨了饶的,众人随即活割了他烤着吃,改编成电视,自然不能出现这血腥的场面,有损梁山众人的正面形象,连后面朱仝的小衙内被李逵劈死也改成了是无意中摔死。但这一节改出的一段对话,却活生生是,这真是个无法无度的社会,也真是个无法无度的群体,谁的拳头硬,谁就点子正。水浒传最明显不过地印证了胜王败寇四字。

水浒女子本非主角,不是母老虎便是狐狸精,一个林娘子只好算是独一无二,其它人等非我们普通人可以效仿……旧版不记得是谁演了,只记得旧版的潘金莲是王思懿,王清瘦孤高,实不甚合。不记得想来也是戏份不重的缘故。这版的林娘子是号称大眼睛靓靓的袁咏仪,可惜呢,袁咏仪演花木兰也就算了,印象中袁一直男性短发,刚过于柔,而且“这个林娘子象个大娘,高衙内怎么可能看上一个大娘还调戏个没完……”的确象个大娘。潘金莲,潘巧云,阎惜姣,书里这出了名的三个妇人,除了潘巧云还带着几分风情,一个赛着一个的清纯,倒是孙二娘颇有几分放荡,滬三娘呢,象个穆桂英,可惜王英既委琐又丑陋,是宋江指婚,组织婚姻也就这样了吧,七十年前也就不鲜见了。

水浒中最重要的人物是谁?除了宋江绝无疑义地占据大篇幅之外,原有鲁十回、武十回、林十回之说,经前后两版电视渲染,宋江虚伪,鲁达粗莽,武松勇武,林冲忧郁,几成定论。林冲是个悲剧感挺强的人物,也有人反感林冲,道是晁盖上山杀王伦(顺便说一句,晁盖的人选挺好)是投机、刺配之时写休书是逃避,说林冲的虚伪掩在情义之下;武松呢,武大灵前、鸳鸯楼上的血腥杀戮,虽是被逼,也有残戾之嫌;只剩下一个鲁达,几无缺点。只是宋江,这贯穿全本的人物,如何落了一个虚伪的名头?宋江宋江,山东及时雨,雨都送入江去了,实是一无用处——南怀瑾在论语别裁里说起过的,一笑。

作者:任淡如

本文原创首发。欢迎个人扩散、转发,公号转载请联系开白授权。

深浅之间有淡庐

隐居于文字之间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