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的伟大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https://cdn.zi5.net/images/article/2024/02/05/151013135.jpg)
中国之先贤,以天地为师,向自然学习。其核心是顺其自然。什么年纪,就应该做什么事,任何违背规律,终将受到规律的惩罚。
夫子的伟大之处很多,在生命的认知上,夫子的伟大在于他的至理名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https://cdn.zi5.net/images/article/2024/02/05/151013150.jpg)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此处之“学”,指的是学道,即学会做人。做人,无疑是一个人一生的事业。
“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这是夫子的启迪。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奋发有为,这叫循道而为。
三十而立,具体而言,指的是立身、立业、立家。立身即提升自己的品格和修养,自立自强;立业是确立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立家则是建立自己的家庭。
三十五岁那年,孔子第一次拜会老子,侃侃而谈。老子重点强调了三点:第一,君子得其时而驾,不得其时蓬累而行。第二,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第三,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和淫志,是皆无意于子身。从此,孔子明白人生还需做减法。
人到四十,历经了挫折、彷徨和振奋,对于社会和人生及其自身,有了一定的理解。所谓不惑,是不执于外物,是生命的沉思和醒悟;所谓的不惑,是哪怕再多的苦累,依然可以微笑从容的面对。
![](https://cdn.zi5.net/images/article/2024/02/05/151013151.jpg)
“五十而知天命”,所谓天命,即上天之命令。曾国藩在《挺经》多次强调:盖尽其所可知者,于己,性也;听其不可知者,于天,命也。一个人的成功,半是天缘凑泊,半是勉强迁就。君子之不可及处,在尽性以至于命。明白了这一道理,人生或更通达,不怨天,不尤人,不卑微,不骄纵。
六十耳顺,无论听到什么语言,遇到什么坎坷,皆可做到不偏激。凡事冷静,顺应规律;宠辱不惊,悟彻人生;看透生命,淡泊名利。
真正的智者,一般可以做到三点。第一,听得贯;第二,想得开;第三,放得下。
![](https://cdn.zi5.net/images/article/2024/02/05/151013166.jpg)
七十从心所欲,即顺从自己的想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即顺其自然,收放自如,随遇而安,从不逾矩。
每个人皆是一个生命的传奇,关键如何把控自己的人生。我们不可皆是先知先觉,那就努力后知后觉。在短暂的人生路上,知勤知勉,以期永进。
即便是野百合,没有华丽的土壤,也要让自己骄傲地绽放。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与庄共舞——心随鲲鹏自逍遥【《逍遥游》1】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千里。【原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译文】紫网2023-10-14 12:52:200000《易经》10句名言,饱含智慧,终身受益!
《易经》,是群经之首,是中华文化智慧的源泉,可以说,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易经》所讲的道理。下面挑选其中的十句名言,一起向古圣先贤学习。一、“利”者,义之和也。——《易经.文言传》点评:《易经》中经常提到元、亨、利、贞,“利”是什么?就是无数道义在不断积累后的结果,也就是善有善报的道理。二、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易经.系辞传下》一声佛号一声心2023-07-28 09:44:07
0000轻轻松松读《老子》(64)
《老子》第六十四章慎终如始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pàn,消解、分散),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译文:秋雨堂2023-07-30 12:05:29
0000八大经典名赋及四大古文
大山里的蜻蜓2024-02-24 10:10:27
0000我国古代三大奇书的动物图谱-(25)-【犀】
摄影师:潘长宏2023年8月1日《黄帝内经》、《山海经》与《易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其中《山海经》包含着关于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动物、植物、医学、宗教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方面的诸多内容,是一部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山海经》全书18篇,约3100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溱湖之恋2023-08-08 17:15:2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