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古者民有三疾(17-16)
孔子以上古时期人的缺点与当时的人进行比较,说明时人道德观念浅薄,以此进一步强调道德教化的重要性。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注释】疾:病,引申为毛病、缺点。是之亡:“亡是”的倒装说法,中间的“之”无实义。亡,通“无”。狂:狂妄自大。肆:放肆,轻率不拘小节。廉:本义是器物的棱角,引申为不可触犯。忿戾(lì):火气太大,蛮横不讲理。【译文】孔子说:“古代的人有三种缺点,现在的人或许连这些缺点都没有了。古代狂妄的人只是不拘小节,现在狂妄的人则是放荡不羁;古代矜持的人只是棱角分明,现在矜持的人则是蛮横无礼;古代愚笨的人只是十分直率,现在愚笨的人则是欺诈伪装罢了。”孔子崇古,对古圣先贤所处时代政治、社会清明推崇备至。《礼记·礼运》记载:“昔者仲尼与于蜡(zhà)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从前孔子参与蜡祭的助祭,祭事完毕后,出来到观楼上游览,不禁发出叹息。孔子的叹息,大概是哀叹那时的鲁国。言偃(子游)在一旁问“君子叹息什么”,孔子说,大道施行的时代,以及三代英杰即夏、商、周三朝杰出人物如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等执政的时代,我未能赶上,但有志于像他们那样去做。可见,孔子对三代先贤圣王十分敬仰。孔子在本章直接表达了“今不如古”的看法,认为古代的君主道德高尚、治下清明,当今的君主比不上也就罢了,老百姓也远远不如古代的老百姓,不仅古人具备的优良品德今人不能保持,就连缺点与古人相比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对此,孔子列出“三疾”以作古今对比。“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代的“狂”人放肆随意,言语直白,不够谨慎;当今的“狂”人则不守道德,胡言乱语,恣意妄为,放荡不羁,肆无忌惮。“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代的“矜”人矜持自负,棱角分明,宁折不弯;当今的“矜”人则随意动怒,一点小事不顺眼、不顺心,就会大发雷霆,戾气十足。“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古代的“愚”人憨厚老实,直来直去,不懂变通;当今的“愚”人则假装愚钝,虚伪狡诈,心地不纯,表面老实巴交,内里却是一肚子坏水,让人上当受骗、自投罗网,简直防不胜防。孔子所处的时代与上古时代已有区别,上古时期人们的“狂”“矜”“愚”虽然也是毛病,但并非不能让人接受,而“今人”的这三种毛病则是变本加厉,直到今世仍然一定程度地存在,应当引起警惕和反省。
《菜根谭》:不和别人比,好好做自己
菜根谭》里说:“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风花雪月本闲,而扰攘者自冗。”许多人梦想着活成别人的模样。但若把自己困于“比不上”的失落里,不仅生活忙碌,内心也跟着忙碌起来,便忘了世间还有花香鸟语、明月清风。做好自己,就是一个人最真实的高贵。01人不看好,不在乎春秋时期,周王朝势力渐弱,各诸候国战争不断。孔子看到老百姓饱受苦难,忧心如焚。京博国学2023-07-29 12:23:040000【原创】《止学》全文及释义
少林十三抓2023-07-28 16:49:390000国学古人训:父在不留须,母在不庆生,睡前不骂妻,饭前不训子 师徒
国学古人训:父在不留须,母在不庆生,睡前不骂妻,饭前不训子。师徒不对坐,叔侄不对饮。骂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吃饭不抖腿,筷子不指人,客栈不扫地,屋内不打伞,穿线不打结,倒茶不倒满,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60不栽树,70不作衣,一人不进庙,二人不观井,三人不抱树,四人不回头,五人三姓不同行,六人不坐乌龟席,喜不送伞,寿不送烟。zjshzq2023-08-07 15:39:530000心理漫谈《道德经》第十一章:大道至简,道即无用,有之为利,无之为用
紫网2023-10-14 10:48:110000我国古代三大奇书的动物图谱-(34)-【异兽驳】
摄影师:潘长宏2023年9月27日《黄帝内经》、《山海经》与《易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其中《山海经》包含着关于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动物、植物、医学、宗教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方面的诸多内容,是一部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山海经》全书18篇,约3100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溱湖之恋2024-02-07 15:08: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