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159

黄克诚:此人有何特长,竟排在名将陈赓之前?战略眼光只是一方面

紫网2023-10-17 12:19:070

十大元帅和十大大将是有先后排名的,军委会综合考虑候选将领在各个战争阶段所做出的贡献。粟裕、徐海东能够排在大将的前两位,自然有其原因所在。粟裕堪比“战神”,几十万军队在他手上指挥若定;徐海东在特殊时期为我军做出了特殊贡献。

文章图片1

黄克诚为啥会排在第三位呢?陈赓在抗战时期频频亮剑,将日军打得到处跑,极大程度地消灭了日军的有生力量,却为啥没有竞争过黄克诚呢?黄克诚有啥特长,能力压陈赓排在第三位呢?事实证明,黄克诚的军事战略眼光只是一方面。

命运多舛

黄克诚出生于1902年,读师范时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1925年入党。土地革命时期,黄克诚可谓是命运多舛,登上井冈山任团长一职,不料在战斗中与队伍失散,不得不到上海重新寻找党组织。

黄克诚再次返回红军队伍之后,奋勇杀敌,却因为眼睛近视几次险些丢掉性命。黄克诚善于思考,能从事物表面抽丝剥茧针对不合理事情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但没有被某些领导采纳反而被批评,甚至被降级,从师级干部被降职至普通战士。

文章图片2

但无论在何岗位,黄克诚对无产阶级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过,在本职岗位上坚贞不屈。跟随部队抵达陕北后,黄克诚被重新启用,从此以后,多次显示出他的深谋远虑,相关建议陆陆续续被采纳,总结起来,关键有三条。

三大贡献

黄克诚力主恢复军队政委制度。抗战前期,改编后的八路军与国民党军队一样,是没有设置政委的。很快,黄克诚就觉察出这样下去,对军队管理不利。一是高级将领很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二是不对部队官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他们很容易政治松懈,继而降低士气和战斗力。

在黄克诚的极力坚持之下,军委重新审视了黄克诚的建议并予以采纳。于是,我军重新恢复了军事-政治双线领导的制度,事实证明,这一制度完全符合我国国情,且延续至今。

文章图片3

整个抗战时期,相对于八路军而言,新四军的存在感好像不怎么高。其实,新四军在抗战时期发挥的作用还是不可小觑的。彼时,中央军委根据全国整体战局形势,指示新四军由皖南向苏北转移,以便与北方的山东根据地连成一片。

但项英却很顽固,坚持在皖南发展。皖南事变后,黄克诚奉命加入到新四军队伍,协助陈老总和刘少奇挺进苏北,完成了重大军事转移,为获得抗战的全面胜利打下了良好基础。

黄克诚虽然身在苏北,但眼光却是面向全国。抗战后期,苏联红军进入我国东北地区作战,赶走日军之后,就留下了一片空白。黄克诚立即向中央提议,必须全力占领东北地区,得东北者,得全国。

毛主席也是这样考虑的,于是,林总带领先遣部队挺进东北,彭真、陈云等一大批干部挺进东北,黄克诚本人也带领军队挺进东北,为决胜千里打下了良好的区域基础。

复合人才

黄克诚不但具有极高的战略眼光,其综合实力也非常均衡,用时髦的词语来形容,黄克诚可谓是“六边形战士”——能力全面,没有死角。无论是在抗战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多数时间,黄克诚是军政一肩挑。

另外,他对后勤管理也很在行,在东北布局期间,黄克诚担任后勤司令,充分发挥了协调能力,全力保障前方将士作战。

文章图片4

黄克诚在军饷管理方面也很有讲究,周总理后来曾经用一句话评价黄克诚,说在黄克诚手中,一万大洋能抵10万来用。刘少奇也说过,黄克诚所带领的军队人数在新四军中排第一,但每年的花费却垫底。

解放后,黄克诚担任了天津市的第一任市委书记,带领天津人民投身新民主主义建设当中,获得了不错的成效,表现出极强的政府组织能力。1955年,黄克诚被授大将军衔,排名第三。

1986年12月,黄克诚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