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深夜批奏章,小宫女端来一碗粥,朱元璋:粥留下,人斩了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生性多疑,为了稳固帝位,诛杀了很多有功之臣, 如开国名将蓝玉被剥皮实草,灭三族诛杀了15000余人,实在骇人听闻。
朱元璋除了对这些可能会危及到朱家江山的开国功臣有所提防外,对身边人也始终保持着警惕,服侍他的太监宫女们也整日过得战战兢兢,一个小宫女,更是因为送了一碗粥而丢掉了性命。
有一天晚上,朱元璋在奉先殿忙着处理公务,一位小宫女端着一碗热粥向朱元璋缓缓走来,平日里门外都是有太监把守、通传,这次却是小宫女自己推门进来,因此引起了朱元璋的警觉,立刻呼喊门外的太监,连叫几声后,太监才匆匆赶来,说自己解手去了。
朱元璋让宫女先把粥放下,太监赶紧拿出银针插入粥中,结果银针变成了黑色。朱元璋勃然大怒,问小宫女受谁指使下毒的。小宫女吓得连忙跪下求饶,哭诉着自己没有下毒,她是听从马皇后的吩咐,过来送粥的。
朱元璋命人将她押了下去,事实俱在,若她拒不招认,就将她立刻斩了,结果小宫女到死,都没有承认自己毒害皇帝的事。
这件事牵连很大,除了宫女、太监、厨子外,还有马皇后也牵连其中。原来平日里都是马皇后亲自熬萝卜粥给皇帝送去,今天恰好身体不适,便吩咐厨子做好萝卜粥,让小宫女给皇帝送去,怎么也想不到竟然出了毒杀皇帝这么大的事。
朱元璋对患难与共的马皇后深信不疑,便将矛头指向了当时做萝卜粥的厨子。
其实朱元璋早就告诫过儿子们,千万不要得罪厨子,因为厨子是每天给自己做饭的人,想毒害自己太容易了。由此可见朱元璋一直对厨子有所提防。
厨子大呼冤枉,说自己根本没下毒,朱元璋说既然你没下毒,就把这碗萝卜粥喝下去。厨子觉得横竖都是死,不如喝下萝卜粥以证清白,结果一碗粥下肚,他竟然安然无恙。
事情变得扑朔迷离,朱元璋便让马皇后跟厨子一起,按照自己的方式再做一次萝卜粥,结果马皇后的萝卜粥没事,厨子做出的萝卜粥插入银针后,又变黑了,厨子再次喝了这碗萝卜粥,依旧安然无恙。
其实,宋慈在《洗冤集录》中记载的银针验毒, 只能检测出砒霜之毒,而砒霜中含有硫化物,但硫化物本身并不是毒素,像白萝卜、蛋黄、韭菜、大蒜等食物中,都含有大量的硫化物。
所以做粥时,厨子比马皇后只是多加了一些白萝卜,银针探毒而变黑,是银和硫化物产生反应之后的结果,但古人并不了解这些。
虽然查明了真相,小宫女是被冤枉的,但朱元璋并没有后悔杀她,毕竟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死于非命,像东汉后少帝刘辩,被权臣董卓毒杀,北魏献文帝拓跋弘被文明冯太后毒杀,唐中宗李显被皇后韦氏和女儿安乐公主毒杀......
所以古往今来的上位者,都容易有疑心病,像魏武帝曹操就有过“梦中杀人”的事迹,其实无论真相如何,朱元璋都会先杀掉小宫女,用来震慑宫中其他的宫女、太监、厨子们!
这种敏感多疑、杀伐果断的性格,在乱世时帮他们保全性命,在成就霸业后助他们守住江山,凡事都有两面性吧,只是可怜了小宫女白白丢了性命。
苏轼这首诗,让人看得透,想得开,行得远
生而为人,总有朋友。人生聚散,有时难见。便如我们八〇后,小学自是同村,及至初中毕业,有人入高中,有人去打工。待到读完大学,天南海北有如浮萍。为五斗之米而加班劳苦,因拖家带口而难以脱身,同学之间再想大规模重聚,已不可能。甚至像去年十一放假,想约几个回了家的一起玩玩,这个要喝喜酒,那个有点啥事,最后只能在群里打了个哈哈,说过年再约,以作自我安慰。大宋有东坡2024-03-08 11:07:540000南北朝的土壤,没有一块适合侯景
文/子玉乱世的枭雄,如果没有在大筛选阶段打下自己的基本盘,这个人即使能力再强,大概率也只能是悲剧,因为,没有适合他生存的土壤,比如侯景。侯景最初是以个体形式长期依附于高欢,在尔朱荣被孝庄帝刺杀之后,六镇集团迅速就进入了瓜分尔朱荣遗产的阶段:高欢通过和尔朱家族的竞争拿下了富庶的山河四省并继承了六镇义军群体;宇文泰在贺拔岳死后拿到了关陇的蛋糕并继承了六镇官军群体。紫网2023-10-14 17:13:250000高阳公主私通和尚,策划谋反,比窦娥还冤,这事可能跟欧阳修有关
唐朝女性,自由、大胆、开放、风流,活得百无禁忌,恣意潇洒,其地位之高引得不少现代女性都想梦回大唐。唐朝有一位传奇女性,其行事之大胆就算是放在今日,也相当令人咋舌。浩然文史2023-07-30 10:35:190000霍去病之死,是星子陨落,是历史的遗憾
作者:青灯卫子夫本就是一个出身低贱的歌女,可是就是这样的身份,却有着撼动历史独一无二的嫁妆。一个是弟弟卫青,一个是外甥霍去病。这两个男人,在汉朝,乃至在后世千百年,依旧有着无人可比的功绩。作为历史的遗憾,霍去病一定榜上有名。他在最好的年纪,有着旷世的功绩,却也将自己的传奇戛然而止。23岁的霍去病,达到了男人一生最高追求,且给后世留下一个永远不可能逾越的大山。写乎2023-07-30 14:59:290000《长安三万里》:我们都想过李白的人生,其实高适才是我们的人生
看《长安三万里》之前,先看过简介,说是拍的高适的故事,从高适的视角去介绍李白、杜甫等人的故事。很多人都在质疑:高适还算不上唐朝第一流的大诗人,他的故事有什么好拍的?直接拍李白不好吗?看完后才知道,原来高适的故事也如此精彩,甚至可以说:我们都想过李白的人生,其实高适才是我们真实的人生。历史客栈2023-07-30 09:29: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