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5891

97岁老人离奇“返老还童”,白发转黑长新牙,医生检查发现端倪

紫网2023-10-16 14:48:300

艺述史官方原创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01

都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从古到今,没人能避免。

可湖南衡东县大明村却出了一件奇事。

一位97岁的老人在短时间内居然长出了新牙,头发也由白转黑

难道世上真有秦始皇毕生追求的“长生不老”药?或者金庸老爷子《天龙八部》中 “天山童姥”那样“返老还童”的人物?

小山村出了大新闻:九十多岁老者“返老还童”

老人叫吴德臣,年轻时曾经是当地的一名电工,退休后就和老伴儿生活在小山村里。

平时老人身子硬朗,不抽烟、不喝酒,70多岁了还能自己修屋顶。

由于是电工出身,村里谁家电路有点故障,老人都热心帮忙,因此,他和村民们相处的很融洽。

更让大家羡慕的是,老人家庭和睦,儿女孝顺。

可随着老伴儿去世,老爷子很长一段时间都把自己关在屋里,也不爱和子女说话了。

后来,他中了风,子女担心老人,开始轮流照顾。

这天,女婿给老爷子理发,无意间发现老爷子一头白发居然有变黑的迹象。

女婿大吃一惊,赶紧把妻子叫过来看。

妻子吴雅君不相信,90多岁的老爸怎么可能白发转黑?这八成是自己丈夫眼花了。

可走近一看,自己也沉默了。

前段时间母亲去世,父亲受到不小的打击,一头白发从发梢白到了发根。

前几次洗头的时候没看出来,可眼前的发根处明显开始变黑。

吴雅君担心老人是不是生了什么怪病,连忙追问父亲最近有没有别的地方不对劲儿。

这一问,还真有,老爷子说最近假牙带上硌得慌。

女儿一听赶紧和丈夫仔细查看了父亲的牙,结果当场愣住。

父亲两颗门牙旁边居然长了新牙。

这下吴雅君彻底坐不住了,立刻跑到村里请来了几年前给老爷子拔牙的匡医生。

匡医生仔细观察之后也确信这是两颗新牙,而且明显比门牙短了点。

这让匡医生百思不得其解。

老爷子年纪大了,仅剩的几颗牙几乎都坏了,几年前是他亲自给老爷子拔的牙,如今就在他拔牙的原地居然又长出了新牙。

牙齿可不像头发,拔了还能长,况且还是一个90多岁的老人,这不合自然规律啊!

至于原因,作为牙医的匡医生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只是提醒大家看看老人最近在饮食上有没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

这一提醒,女儿吴雅君确实想到了什么。

自己父亲一辈子喜欢素食,饮食也规律。

可自打母亲去世之后,父亲就爱上了甜食,有时候甚至把甜食当饭吃。

起初女儿觉得这也没什么,因为母亲生前特别喜爱甜食,父亲很可能是因为怀念母亲,所以才吃起了甜食。

这段时间,看父亲这么喜欢吃,她每隔几天就去镇上的蛋糕房买些面包和蛋糕。

难道问题出在这些蛋糕上?

想到这里,吴雅君又来到镇里蛋糕房,问老板:“你家蛋糕里加了什么?我爸爸90多岁的人了,吃了你家的蛋糕和面包,现在长出了新牙齿,头发也转黑了。”

这一下可把老板问懵了。

自己家的蛋糕就是用普通的鸡蛋和面粉做的,没有什么特殊配料。

而且糕点也不是单卖给她,街坊四邻都经常光顾,从没听说有什么问题啊。

带着好奇,老板亲自上门看望老爷子。

结果还真是这样:97岁的老人不但长了新牙,连眉毛和头发也变黑了。

但肯定不是吃自家糕点吃的。

结果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十里八乡都知道了大明村有个97岁的老爷子“返老还童”了。

有的专门跑过来一看究竟,更有的从千里之外赶来,讨教“长生不老术”。

最初,家人觉得老爷子也没有其他不适的地方。

相反,长新牙,白发变黑都是好事啊,不用太担心。

可渐渐的,家人认为的好事在村民们口中又变了味儿。

有人说老人长新牙,是抢了小辈儿的福气,会导致后人短寿。

老爷子听到这话气得不轻。

儿女觉得要想堵住这些人的嘴,最好的办法就是带老人去省城大医院查清楚,还老爷子和吴家后辈们一个清白。

多方求医,真相大白,谣言不攻自破

经过一番打听,联系到了湖南省人民医院口腔科的李健教授。

按照约定的时间,家人带着老爷子来到了省会长沙。

李教授对这个病例很感兴趣,仔细的给老人做了检查。

结果和匡医生之前诊断的一样,牙齿确实是新长的。

这让从医几十年的李教授也陷入了沉思。

正常人一辈子只换两次牙,刚出生时的乳牙,长到七八岁就会陆续换成恒牙,从没有换第三次牙之说。

可眼前这个97岁的老人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虽然满脸问号,但作为一位牙科专家,他相信:一定有科学依据。

为此,李教授翻遍了医书,找到了一丝线索。

书中讲:人到老年是有可能生出某种新牙的,这种牙齿叫做畸形多生牙。

可是经过再次检查,李教授发现,不论从形状还是位置上看,老爷子新长的都算是恒牙,它和畸形多生牙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确定老爷子新长的是恒牙,那么就只有最后一种可能:老爷子这两颗新牙是阻生牙。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道什么是阻生牙?

李教授进一步解释说:“老爷子的乳牙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掉,这就直接导致恒牙一直长不出来,前两年因为这两颗乳牙病变疼痛,才不得不拔掉,这才给被压制了90多年的恒牙腾出了位置。”

大家这才恍然大悟。

牙齿问题终于搞清楚了,可头发变黑又是怎么回事?

对此,湖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张弛博士也给出了解释:这和糕点还真没关系,老爷子白发转黑不是什么 “长生不老”,而是和他的生活习惯有关。

从儿女口中得知:老爷子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抽烟、不嗜酒,虽然偶尔喝两杯,但绝不过量。

吴老爷子从不喝冷酒,每次喝酒前总让人把酒温热。

喜爱甜食也是从母亲去世之后才开始的,之前的大半辈子,老爷子主要以素食为主,三餐规律。

而且,老人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很少生气,平时待人接物都很随和,子女们几乎没有见过老人发火。

除外,老人平时也坚持锻炼,70多岁还能修屋顶、干农活。

能保持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长达几十年,长寿是肯定的。

不过,说老人“返老还童”未免有些夸张了。

综合各项指标来看,老人家的身体机能确实在退化,正处于一个衰老的状态。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本身是不可能逆转的。

专家为老爷子“返老还童”的现象找到了科学依据,那些谣言迷信也不攻自破,吴家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女儿吴雅君说:“老爷子身体好比什么都重要,接下来兄弟姐妹会更关心老爷子,保证老人家能安享晚年。”

活到老,学到老,每个人都能成为“老顽童”

其实,除了合理饮食之外,吴老爷子确实有一个“长生秘诀”,那就是勤劳和心态。

从老爷子90多岁还能自己动手修理屋顶,就能看出来,平时生活中他也是个“闲不住”的人。

有科学研究表明:勤动手,爱动脑的老人,得老年痴呆的概率更低。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如果这个世界上真有能让人“返老还童”的药方,那么学习必定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味药。

和吴老爷子一样,前几年有一位97岁的“学霸”奶奶彭楠也多次上了热搜。

一说年龄,有人觉得这肯定是个垂垂老矣,无精打采的老人家。

可这位奶奶精气神好着呢,她不仅爱美,还掌握了一系列吊打80后、90后的绝技,琴棋书画信手拈来。

而且这些绝技都是她退休以后才开始学的。

彭奶奶学起来十分专心,连老师都忍不住称赞:“她是我学生中的佼佼者,比很多90后都认真。”

退休后,彭奶奶就报名老年大学,如今,学了30年,还在继续学习。

彭奶奶身体力行的实践了“活到老,学到老”的口号。

她的儿孙担心她力不从心,也曾经劝过她歇歇,可老人家把这当成晚年的一大乐趣。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耳聪目明,身体好着呢,更放出话来:“我要活到150岁!”

美国作家塞缪尔·厄尔曼说过:“没有人会只因为年龄而衰老,我们是因为放弃我们的理想而衰老。”

一位81岁的奶奶,学习了65年舞蹈,跳舞已经成了她每天必练的项目。

此外,每次出门,她都要化个美美的妆,踩着优雅的高跟鞋,带上一顶假发,穿着不同的连衣裙。

无论到哪里,她都是人群中最亮眼的存在。

美国的摩西奶奶,一生都在农场劳作。

58岁那年突发奇想,要画出自己农场的样子,从此开启了自己的绘画生涯。

80岁在纽约举办了个人第一次画展。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曾经是一名医生,但是他内心始终渴望能成为一名作家。

为此,当时还是医生的他鼓足勇气给摩西奶奶写信,他不敢放弃目前稳定的工作和生活。

原本渡边淳一并不奢望能收到回信,因为摩西奶奶每年收到全世界的来信就有几百万封。

但惊喜的是,摩西奶奶不但回了信。还鼓励他坚持梦想,她说:“人生永远不晚”。

渡边淳从此放下心理包袱,弃医从文。

可见,勤劳是“逆生长”的一大法宝,勤动手,勤动脑,才能最大限度的延缓衰老。

此外, “返老还童”的第二大法宝就是心态,有童心的人老的慢。

例如,幼师等儿童教育工作者,每天和孩子相处,唱歌跳舞、玩游戏,不知不觉中,也会把自己当成孩子,凡事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不压抑,不生气,自然显得年轻。

总之,只要不虚耗精力,凡事放的开,生活再把握点节奏,长寿基本没什么问题。

对此,你怎么看呢?

END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