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5667

俗语“为他人作嫁衣裳”世人皆知,却少有人知上一句,让人不忍读

紫网2023-10-16 10:06:010

中国的传统文学体裁可以说浩如烟海,种类繁多。无论是战国时期的楚辞,还是汉赋,亦或者唐朝的诗,宋朝的词,元朝的曲以及明清的小说。

时代在发展,而发展的标志就是随之形成的文化题材。除此之外还有对联,行酒令等等,今天我们来说说俗语。

俗语未必都是白话文,也有很多是摘自古诗其中的一些经典名句。也许这首诗我们不知道,但是可能其中的某句话我们却听说过,甚至时常还能自己说出口,这就是俗语的广泛性。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有那么一句俗语叫“为他人作嫁衣裳”,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句俗语竟然出自一首唐诗。而它的上一句更是让人不忍直视,都是泪。

《贫女》

秦韬玉 〔唐代〕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首诗的大意是:

贫家的女儿不识绮罗的芳香,想托个良媒说亲更感到悲伤。谁能爱我高尚的品格和情调?却都喜欢时下正流行的眼妆。敢夸十指灵巧针线做得精美,决不天天描眉与人争短比长。深恨年年手里拿着金线刺绣,都是替富人家小姐做嫁衣裳。

这是秦韬玉最有名的一首诗。它通过对一个出身低贱,但品格高尚的贫女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不公平的社会现实的愤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像贫女一样才能出众,但却在现实中没有出头之日的怀才不遇之情。

首联明写贫女生在蓬门陋户,身穿粗布衣裳,与身着绮罗、沁透香气的富家女儿殊为不同,因而为找不到好媒人而暗自心伤;暗写贫士出身贫寒贱微,素与富家子弟格格不入,因无人举荐而苦闷哀伤。

颔联明写贫女举止不凡,品格高尚,不被那些追求时尚、喜欢怪异打扮的人所欣赏;暗写贫士内美修能、超凡脱俗,不为那些趋炎附势的庸人所赏识。

颈联明写贫女凭着一双巧手和精美的活计而敢在众前夸耀,绝不在外表与那些着意梳妆的人争奇斗艳;暗写贫士以真才实学而自恃,绝不与那些庸碌无能之辈比高低。

尾联明写贫女成年累月精心绣制,但都为别人“作嫁衣裳”,自己却一无所有;暗写贫士日夜操劳,徒使他人飞黄腾达,而自己却不被重用。

全诗明写贫女的自伤与独白,却暗抒贫士的感叹与心曲。无论是贫女还是贫士,从他们的不公平待遇中,揭露了丑恶的社会风尚,反映了下层人民的愤懑与不平,具有深刻的哲理和内涵,蕴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