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郡谢氏:南朝存在一百年的豪门,却在侯景之乱中遭受灭顶之灾
魏晋时期是门阀政治最鼎盛的时代,尤其是王、谢两家,成为贯穿东晋时期的顶级望族。

魏晋士族
能成为顶级门阀,王、谢两家自然不同凡响,尤其是在东晋时期,可以说东晋的前五十年是属于琅琊王氏的,后五十年属于陈郡谢氏,也让汉末三国以来的门阀政治在他们手中达到了巅峰。

南渡前的几位士族
琅琊王氏靠司马睿称帝而执掌朝政,巅峰时期,朝中近八成的官员是和王家有关的人,而且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王家居然出了五十余人的三公,远比袁绍自称的四世三公厉害多了,更别说还有王羲之等一批文人名士,可以说东晋时期,王家是真正的天下第一家族。
至于陈郡谢氏,虽然频频被后人和王家并称为王谢,但谢家的巅峰期很短,不过短短十数年,但谢家的底蕴依旧摆在那里,在南朝依旧有很大的影响力,哪怕到了衰弱的南梁,侯景想要联姻谢家都被梁武帝斥责不够资格。
可惜这也是谢家最后的荣光了,侯景之乱中,谢家几乎遭受灭顶之灾,大量子弟死于战乱,最终没能像琅琊王氏一样经久不衰,也没能如兰陵萧氏一样在隋唐两代大放异彩,一百年的豪门,就此烟消云散。
和琅琊王氏相比,陈郡谢氏的起家比较晚,南渡之前,谢家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中层士族,虽然从曹魏时期开始,谢家就一直担任官职,但一直没能做到高官,当时谢安的父亲谢裒和伯父谢鲲不过是晋元帝司马睿身边一个小小的参军而已。

王与马,共天下
谢家想要升阶,要么靠做官,要么成为地方豪强,可惜谢家几位入仕的成员官职都不怎么样,加上南渡,经济实力远不如江东本土士族,因此想要起家,只能靠文化,通过文化来显明。
这其中谢鲲做的比较好,为谢家子弟打下一个良好的文化基础,谢鲲精通儒学却喜欢老庄之道,且能啸歌善鼓琴,深受名士王衍、嵇绍的赏识,当时谢鲲就与王敦、庾敳、阮修并称“王珩四友”。
而南渡之后,谢鲲更是和卫阶成为好友,长期彻夜长谈,也让谢鲲的名气在南渡士人中纷纷传开,谢鲲也非常放飞自我,天天和毕卓、王尼、阮放、羊曼、桓彝、阮孚、胡毋辅等人一起闭门纵酒,看淡功名,时人将他们称之为“江左八达”。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谢家的名声开始在士人中传开,有了家族的名声,谢家南渡后的第二代子弟谢尚、谢奕、谢万纷纷出山做官,当时外戚颍川庾氏掌权,司马氏和琅琊王氏权力受限,为了平衡庾氏力量,和王氏交好的谢氏被提拔上来。

东晋时期疆域
这些子弟有名声也有才干,尤其是谢万担任豫州刺史,这也是谢氏开始掌握军权的开始,至此谢氏开始成为地方方镇之一,为谢家在朝廷内外建立起基本的威望。
在庾氏衰弱之后,谯国桓氏趁机崛起,以桓温为代表,靠着北伐一步一步捞取军功,甚至想要谋权篡位,打破东晋门阀士族轮流执政的格局,显然得到士族和司马氏的反对。

桓温
东晋升平三年(359年),谢家出仕的谢尚、谢弈死了,谢万因北伐失败被废为庶人,压力给到了一直隐居东山教育子弟的谢安这里,这一年谢安已经四十多了,此前一直拒绝出仕,但现在如果不出山,那么家族就会出现衰弱,谢家的荣耀和光辉会就此结束。
因此接到桓温的征书后,谢安欣然复命,此前谢安虽然隐居东山,但名气却在朝堂内外传遍了,甚至比做官的谢万都大。
虽然出山,但朝政大权都被意图篡位的桓温掌握,谢安和王家代表人物王坦之联手,熬死了桓温,挫败了桓温篡权的心思,收回了朝政大权,挽救了司马氏的江山,至此谢安进入晋朝的权力中枢,谢家从这里开始一步登天。
短短八年,谢安就升任司徒,牢牢掌握东晋的军政大权。
陈郡谢氏的巅峰莫过于淝水之战,在淝水之战前,谢安就安排自己的侄子谢玄北上征召流民组建军队,这就是闻名后世的北府兵。
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苻坚带领八十万大军南下,打算灭了东晋一统天下,谢安从容不迫,安排兄弟谢石、儿子谢琰、侄子谢玄带领八万大军抵御,以漂亮的一战挽救了东晋江山。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后,谢氏一飞冲天,一门四公,其中谢安为庐陵郡公、谢石为南康公、谢玄为康乐公、谢琰为望蔡公,也让新贵谢氏晋级为可以与龙亢桓氏分庭抗礼的顶级门阀,成为东晋最后一家当轴门阀。
既然成为当轴门阀就要面对皇权和其他士族的压力,毕竟其他士族可不想谢家一家独大,早在淝水之战前,谢安就引起宗室司马道子等人的忌惮,尤其是淝水之战的时候,谢氏在前线抵御,司马道子却在后方担任尚书事趁机揽权,战后更是构陷谢安。
好在谢安不以为意,既没有如王导、庾亮一般把握朝政,也不愿意像桓温一样震慑朝廷,反而在与皇权的冲突中选择了后退与避让,放弃了一部分权力。
太元十年(385年)四月,谢安主动交权,打算继续隐居山东,朝堂的是继续留给其他谢氏子弟,可惜还没出发就病逝了,自谢安去世后,谢家的核心成员也纷纷离世,导致谢家在朝廷上中后继乏人,一时青黄不接。
太元十年(385年),谢安病逝;
太元十三年(388年),谢石、谢玄病逝。
五年之内,曾经荣耀无比的谢氏一门四公仅剩下望蔡公谢琰了,谢琰是谢安之子,是南渡谢家第三代子弟,亲身经历淝水之战,也是能够支配北府军的最后门阀成员、
元兴三年(404年),孙恩之乱爆发,谢琰轻敌冒进战死,至此谢氏彻底中衰,因为这一战中,不仅谢家核心谢琰战死,同死的还有他两子谢肇、谢峻,此外吴兴太守谢邈、南康公谢明慧、黄门侍郎谢冲等等,之后卢循之乱中谢氏子弟也死伤不少。
更要命的是自谢琰死后,北府军脱离了陈郡谢氏的控制,成为继门阀和皇权之外单独的政治势力,失去兵权和遭受到人员打击的陈郡谢氏不得已选择投靠有渊源的新兴势力北府寒门将领,以事功的形式维系家族地位。

刘裕就是出自北府兵
谢混、谢灵运、谢纯、谢述、谢邵投靠刘毅;
谢绚、谢晦、谢裕、谢方明投靠刘裕,成为了北府集团的核心幕僚。
谢家在中衰之后做出这种选择,其实是为了恢复家族势力而做出的最后努力,可以说在刘裕崛起的过程中,陈郡谢氏其实是想分一杯羹的。
最终刘裕胜出,支持刘毅的谢混被刘裕赐死,但支持刘裕的其他谢氏成员因站队成功,在刘宋王朝依旧维持士族领袖的地位,刘裕去世前安排了谢家代表人物谢晦(谢安兄长谢据的曾孙)作为四大辅臣之一。

陈郡谢氏七代人
刘裕虽然出自寒门,但也需要士族的支持,尤其是谢家这样的顶级士族,于是选择宗室和谢氏联姻,其中谢晦长女嫁彭城王刘义康,次女嫁新野侯刘义宾,谢裕长女嫁庐陵王刘义真,谢述次子谢约娶彭城王刘义康长女,三子谢纬尚宋文帝第五女长城公主等等。
在刘宋初期,谢家代表人物虽然有谢晦和谢灵运(谢玄的孙子),但他们的眼界和政治能力远不如前辈,已经成为辅政大臣的谢晦参与徐羡之等人的废杀之事,最终被迎立的宋文帝所杀,族中子弟谢世休、谢世基、谢世酞、谢世平、谢日爵、谢绍和谢遁等人因此而死。
至于谢灵运,后世因文采著称,但在刘宋初期一度担任永嘉太守,在宋文帝时期更是受到重用,可惜自己没搞明白,整日放荡不羁被人抓住把柄弹劾,妄图起兵对抗,最终被杀,至此陈郡谢氏一蹶不振。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好歹也是顶级士族,在南梁时期,王、谢两家也是底层士族仰慕的存在,而且梁武帝为了充面子,以顶级士族担任虚官装门面,寒门士族掌权的方式来对待这些门阀士族。
可以说在南梁的时候,陈郡谢氏虽然未能掌握实权,但日子过的还是非常舒服的,但没想到梁武帝引狼入室,居然接纳了侯景。
南梁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以清君侧之名勾结南梁宗室大臣萧正德起兵反叛,短短几个月就兵临建康,在萧正德的接引下,侯景顺利进入建康城,进入都城后,侯景大肆劫掠,尤其是王、谢这样百年的顶级士族更是率先劫掠的目标,短短一夜,王、谢两家子弟几乎全部倒在血泊中,女子则被劫掠至军营。

侯景之乱
侯景之乱对陈郡谢氏来说几乎是灭门之灾,除了在外或者死里逃生的,大部分子弟都死于战乱之中,直接导致家族的影响力衰弱到谷底,从南陈到隋朝,陈郡谢氏无一人出任高官,唯一记录史书的仅仅是一个只有六品官的谢贞。
曾经的顶级士族至此彻底沦为寒门,从谢安出山到侯景之乱不过百年,陈郡谢氏的辉煌不过百年,而真正的的鼎盛时期不过十数年而已。

乌衣巷
怪不得唐朝刘禹锡感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陈郡谢氏家族的命运也是其他家族的一个真实的缩影,即没有永远鼎盛的家族。
巴黎和会列强牺牲中国利益,中国青年奋起反击,五四运动震动世界
1919年1月,整个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在这里,即将召开一场足以改变全球格局的重要会议——巴黎和会。1、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凡尔赛宫内,来自27个战胜国的千余名代表齐聚一堂,他们身着庄重的正装,神情肃穆地期待着这场将重塑世界格局的国际会议的召开。此次和会的目的,不仅在于瓜分战败国所遗留的资源,更在于在战败国的废墟之上,重新构建一种全新的国际统治秩序。脑洞趣味历史2024-02-13 08:09:26
0000唯一指挥过3次对越反击战的司令,一生立功无数,最终却未授上将
说起解放之前的名将,大家肯定会想起十大元帅,还有一代战神粟裕大将。新中国成立之后,很多将领因为年龄原因退出了一线岗位,也慢慢出现了一批后起之秀。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将军他是唯一指挥过3次对越反击战的司令员,也成为我军建军以后行使战事指挥权时间最长的高级将领。茂林之家2024-03-12 13:06:41
0000她11岁嫁给舅舅当皇后,一生没怀孕,入殓换衣时人们才发现真相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宫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权谋与策略。张嫣,这位年幼的皇后,每天都生活在这种紧张的氛围中。她的婚姻,从一开始就被注定是一场政治的交易。吕雉,那位掌握大权的太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不惜牺牲自己的外孙女的幸福。张嫣的日常生活看似充满了奢华,但实际上,她的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无助。她知道,自己与汉惠帝刘盈的婚姻,只是吕雉的一场权力游戏。尽管刘盈是她的亲舅舅,但两人的关系并不亲近。紫网2023-10-15 12:10:350000鲁迅,资深的民国大吃货,书屋都要三种味道,门前两棵枣树怎么吃
鲁迅,是三味书屋里读书行文,为国家之未来奔走的鲁迅;也是百草园里挖草种菜,为吃为喝忙碌的鲁迅。鲁迅有多爱吃,看看我们的语文课本就知道了。▲迅哥极爱的罗汉豆1语文课本中的迅哥是菜谱翰林冷知识2024-02-09 15:10:03
0000日本为何不顾一切偷袭珍珠港?你看赫尔备忘录里美国对日本的要求-今日头条
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抵达攻击位置,准备按照计划,偷袭美军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将战火席卷到太平洋地区,12月8日,美国正式宣布对日本作战,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美军的加入也正式敲响了日本灭亡的丧钟。日军偷袭珍珠港历史研究室2023-07-29 13:11:46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