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5495

美酒珍藏1700年,古人粪便如今成国宝,这25件出土文物,件件离奇

紫网2023-10-15 16:34:310

艺述史官方原创

文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证明

随着三星堆等古代遗址的发掘和一大批博物馆的建立,人们对文物的兴趣越发浓厚。

说起文物,倒还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比如难解的金字塔建造之谜,令人匪夷所思的兵马俑工艺。

再比如有国家挖出古代文物真品,却始终怀疑是伪造的,直到后续相关文物出土,才不得不承认是真品,为何他们不想承认文物是真的?

还有人类粪便和面包居然能保存上千年而不腐烂,变成化石?

甚至有的东西传说很吓人,实际却有点呆萌可爱?

另外还有古文明中的神秘图案、奇怪雕塑、精致工艺,文物界令人叹为观止的存在可谓是数不胜数。

以至于不少专家学者都宣称:这些奇特的文物将颠覆我们的历史认知。

下面这25件文物,每一件都让人拍案称奇。

一、日本如今的一级文物,挖出时被怀疑伪造

一枚1784年被两位日本佃户挖出来的金印,上面用隶书刻着“汉委奴国王”5个大字。

东汉时期,日本派使臣奉贡朝贺,光武帝刘秀赐予了他们这个金印,证明当时日本曾是向中国进贡的附属小国。

要知道,当年日本对咱们的态度何其嚣张,让他们承认自己以前给咱们称臣纳贡,他们心里怎能好受?

于是,文物而刚出土时,日本有些专家学者张口就说:“假的,绝对是假的!”

他们认为印章上是“委”并非“倭”,有委任之意,不代表当时日本叫“倭奴国”,所以这个金印很可能是伪造而来。

可随着中国云南的“滇王之印”和“广陵王玺金印”的出土,和《后汉书》相关记载的辅助论证,加上当时只有中国才能制造出那么高纯度的金印。

在种种证据面前,日本学者也只好承认了历史事实。

如今,日本人对“汉委奴国王”印的态度发生了180°逆转。

不但把它列为日本一级国宝,还在发掘地立起了纪念碑,并修建了公园。

二、难以置信,面包在火山灰下保存至今

意大利庞贝古城中的面包化石,上面还刻有面包师的名字,非常清晰。

79年,由于维苏威火山的突然爆发,庞贝城被火山灰掩埋于地下,火山灰的高温将面包碳化,得以保存至今。

直到1748年,这座地下古城才被发现,火山灰的覆盖之下,古城街道居然还能完整的保留下来,可谓奇迹!

三、古人的粪便居然成了国宝

曾在约维克北欧海盗中心展览的一块长约20公分,直径大概5公分左右的咖啡色化石,大概是目前人类最大的“粪化石”。

考古学家在这块粪便中不但检测出了寄生虫及虫卵,甚至还推测拉出它的维京人应该患有肠道疾病。

而它之所以得以保存,可能是因为表面覆盖了潮湿泥土层,让粪便内的有机物被保存完整,进而维持了它的形状。

如今,这块粪便已经成为了英国人的国宝。

如果1000年前那个留下这块的维京海盗知道了这件事,不知道又会作何感想?

四、海盗居然也喜欢呆萌

影视剧里见到的海盗旗帜,多数有些恐怖意味,但在美国圣奥古斯丁的一个博物馆里面,放着一面与众不同的海盗旗帜。

它是18世纪50年代曾经真实使用过的旗帜,不仅不吓人,还有些可爱,很像一张展开的面膜。

五、来自印加帝国的呆萌娃娃

秘鲁的古代王国印加帝国出土过一个宝石雕像,是笑着露出八颗大白牙的娃娃形状,脸上和身上都有独特图案,整体有些呆萌感。

六、美洲古人居然也玩“麦克风”

墨西哥的阿兹特克人擅长一般手工业编织和制陶。

在当地曾出土过一个小陶人,面带笑容,头顶系着一根发带,有些类似探照灯。

手上的动作又很像拿着麦克风唱歌的感觉,相当有意思。

七、为了呆萌,骨灰盒也不放过

阿兹特克人似乎很喜欢这种呆萌作品,在另一件阿兹特克文明精致雕刻作品,用了他们雨神“Kochio”的形象。

它拥有如此高贵的形象、精湛的工艺,用途也很让人意外,居然是一个骨灰盒。

八、同为美洲古文明,呆萌方面不能输

玛雅文明与前面的印加、阿兹特克并列为美洲三大古文明。

既然并列,在文物呆萌方面,自然不能输。

发现于中美洲的帕卡尔国王绿玉面具,其做工精湛,线条清晰流畅,甚至能看出他的表情,看上去有些丑萌丑萌的神态。

它并非单独存在,帕卡尔国王去世后,以绿玉覆盖遗体下葬,所以面具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九、古代就有宇航员?

厄尔瓜多共和国有一个文物雕像,形状酷似宇航员,难道古代就有宇航员了?

这个问题困扰着世界许多科学家,因为这并不是第一件外形像宇航员的文物,在美国还有一个水晶宇航员雕像、同时许多印度的壁画中也有过类似形象的出现。

这个谜题至今未解。

十、珍藏1700年的美酒

有一瓶葡萄酒曾经震惊考古学家,因为它竟然保存近1700年。

1867年,考古学家挖掘一个古罗马贵族的墓葬时,惊奇地发现里面居然有好几个双耳玻璃瓶被完好地保存下来了。

其中一瓶里面装有某种液体,而别的都是空瓶子。

后来经过鉴定,那个瓶子里装的正是葡萄酒。

瓶内装有橄榄油用于隔绝空气,瓶口还有蜡封,然后被放入坟墓陪葬。

或许正是得益于内外都良好的隔绝空气,才能保存得如此完善。

十一、一件衣服几千年还能保存完好

古代制衣技术能有多厉害?让一件衣服保存几千年还完好。

开罗埃及博物馆陈列着一件束腰外衣“tunic”,它于19世纪在一次墓穴发掘中被发现,大约是4500年前的产物。

十二、土耳其的祖先居然那么厉害

奥斯曼帝国是今天土耳其的前身,在公元1453年,围攻君士坦丁堡时使用了巨型大炮。

这些古老的大炮堪称奇观,不禁感叹,奥斯曼帝国居然在那么早的时候已经用上了如此先进的武器。

十三、衣服还能这么穿

丹麦国家博物馆收藏了一件1834年以前的格陵兰捕鲸服,采用纯海豹皮制作,只在脸部和胸口处留有两个大洞。

穿着方式比较特殊,人需要从胸口处的洞钻进去,然后利用抽绳把洞口收紧,以达到防水的目的。

十四、波斯人千年之前就会发电?

巴格达伊拉克博物馆中有件距今2000年的特殊陶罐。

经过科学家的分析发现,里面装满沥青,其中抱着一根铜管,铜管中也有一层沥青,中间则包着一根铁棒。

随着研究深入,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是一种古老的电池。

只要向陶罐内倒入酸碱性的水,便可以发电。

有科学家认为可能当时的人已经掌握了电解法镀金,也有科学家认为其或许被用于医学。

这些推测意味着在物理学家伏特发明电池的1500年前,古波斯人就已经学会用电了。

由于这个技术的出现太过超前,目前仍未有确切定论,至今“巴格达电池”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十五、保存最完好的海盗船

作为挪威比格半岛最受欢迎的观光胜地之一,奥斯陆的维京船博物馆内收藏了两艘世界上保护得最好的木制海盗船。

其中有一艘船名为奥塞贝格号的老船,年纪非常大,大概建造于公元820年左右,用橡木打造而成,保存完好。

各项检测显示其并未出过海,所以最有可能曾经用于葬礼。

十六、这位国王很懂收藏

西吉斯蒙德二世·奥古斯都是统治了波兰24年的国王兼立陶宛大公,他在位的时候,曾大力推动文艺复兴在波兰的传播。

他是一个盔甲等艺术品爱好者,藏品众多。

其中之一是一套人身和马身全副武装的盔甲,材料采用的是高质量的钢铁,并镶嵌精美的宝石为装饰,在保证不影响作战的前提下兼顾了美观。

十七、古埃及木乃伊不光给人做

猫在古埃及是受到人类崇拜的对象,因为它代表着贝斯特神。

同时古埃及注重农业,猫能抑制鼠患,所以逐渐被当作宠物养在身边,在很多埃及壁画中都能看到猫的身影。

有很多身份尊贵的王室贵族会选择将死去的猫咪做成木乃伊,有的用于祭祀,有的会被下葬。

这一尊约2000多年前制作的猫雕像,采用X光线照射后发现里面包裹着猫咪木乃伊。

十八、三星堆惊现三胞胎

中国的广汉三星堆,大约是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200年的文明,出土了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金器、玉石器以及青铜制品等文物。

其中“扭身跪坐青铜像”的姿势奇特,双手对掌而合向左伸,头微微向右扭过去。双脚是前脚掌贴地,后脚掌微微抬起。

身上穿的衣物共有三件:上身为外套,下半身有短裙,在短裙之上还露出了另一件服饰的下摆。

同一形象出土了三尊,被考古人员称其为“三胞胎。”

他们是目前三星堆已发现的文物中,可确认有纹身的青铜人物形象。

三星堆文明由于缺乏文字记载,显得格外神秘、迷人。

其中还出土了大量祭祀用品、工具等,没有文字辅助说明其具体作用,给现代考古留下许多未解之谜。

十九、3500年前的洛阳青铜斧

斧钺在我们祖先眼里是权利的象征。

出土于河南洛阳的青铜斧,上面留有圆孔,孔周围有两圈十字形状的图案,最外面还有一个圆圈将十字形图案包在其中。

这把斧子的历史距今大约已有3500年,而其上的十字形图案是采用绿松石镶嵌而成。

二十、没想到,古人寿命也挺长

古埃及最著名的法老当属拉美西斯二世,他的形象被作为石刻、雕塑等,留存于世。

大英博物馆的埃及展厅,就有一尊他的半身雕像,以红色花岗岩所刻,足2.6米高,有7.2吨重。

右臂上有一个显眼的圆孔,据说是拿破仑时期,法国人尝试将其盗走所凿,但他们未能成功。

在1816年由贝尔佐尼从拉美西斯神庙发掘,并将这个巨大且沉重的雕像运上了船。

据说拉美西斯二世一生的妻妾数量难以考证,儿女则超过百数,那个时代人均寿命不过40多岁,而他去世时已有90多岁的高龄。

二十一、令古埃及人崇拜不已的昆虫

古埃及神话众多,人们也酷爱以神明的形象建造雕刻、雕塑等,而古埃及神很多都与动物、昆虫等息息相关。

凯布利是象征日出及再生的圣甲虫神,其象征物便是圣甲虫。

这个约于公元前664—332年造的圣甲虫雕像,则是人首加圣甲虫的身子,以人手为足。

形状有些怪异,但同时又符合古埃及的文化色彩。

二十二、长满蘑菇的萨满

在公元前9000年的岩壁画中,就能发现蘑菇的踪影。

神奇的是其以萨满的形象为基础,周身长满了蘑菇,

在阿尔及利亚塔西利(Tassili)的一处洞穴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些图画,这些图画大约雕刻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

在这些图画中,萨满正在跳着舞,周围是被圣光笼罩的蘑菇。

二十三、用鸵鸟蛋拼凑的地球仪

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地球仪,它的制造者未知,年代可追溯至16世纪早期。

以两个鸵鸟蛋的一半拼接而成,雕刻有海怪、水手等形象,上面的地理标志很少,位置也不准确,但它代表着当时的人已经开始对地理和天文展开了探索。

所以虽然地图不具备参考价值,但其存在非常有意义,是人类早期探索地球的见证物。

二十四、古希腊逆天文物被质疑造假

西元前17世纪的一个泥土圆盘,又称菲斯托斯圆盘,它的来历、含义和用途至今仍是个谜。

其直径6.5英寸,由赤陶制成,圆盘的两面都刻有共241个的象形文字,由外向内呈螺旋形式排列,有各种表示人、动植物、工具的符号。

在克里特岛被发现,大概是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产物。

但是从未在相同的历史时期,发现过类似的文物,考古学家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也有学者觉得费斯托斯圆盘是伪造的。

二十五、古人的啤酒配方

19世纪50年代左右,在两河流域发现大量的泥板文书。

而泥板文书起源于苏美尔人的使用。

苏美尔人用泥板刻字记录经济、天文、数学等方面的运算过程,下面这一块则是记载了当时的一个啤酒配方。

由于其制作材料以“泥”为基础,采用烘烤技术保存。并且发掘地为两河流域,土壤湿润,随着类似泥板文书的大量现世,其真假备受怀疑。

结尾

人类文明历史悠久,世界各地文化各具特色。

随着出土的文物越来越多,令人惊叹的文物也不胜枚举。

文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证明,也是文化的传承。

严谨考究,尊重历史,合理保护是对人类文明的基本尊重。

END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