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5482

杀死公司的只有一个原因,不懂这个道理就只能活在最底层

紫网2023-10-15 16:17:500

刚创业那会儿,发现几位合伙人不擅长看财报。

做业务分析,总喜欢自己自创一些漏斗,出来的结果跟财务数据对接不上,还得转换一下。

而且总是盯着收入、利润、成本、费用……却习惯性地忽视现金流。

后来我问了他们一个问题,能让咱们倒闭有且仅有一个原因,你们猜是什么?

结果都猜是亏损。

我问他们什么叫亏损?

他们说利润为负。

于是我只能痛心疾首地告诉他们,利润为负不会让我们直接倒闭,京东亏损那么多年也活得好好的。

只有现金流为负才会让我们倒闭,而且是立刻马上。

然后他们就让我把财务一块管了,理由是我之前在四大。

虽然我在四大做的是咨询,不是审计,CPA也只过了会计、审计两门,属于半瓶子醋。

但自从接触会计,我就隐约感觉它可能是目前已知的最完备、最严谨的公司数据框架。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现在更加确定这一点了。

但凡做管理,但凡需要做数据分析,都需要一个数据分析框架。

这个框架要满足没有遗漏和没有重叠两个标准,向上可以把公司概括成几个指标,向下则可以下钻到具体案例从而让我们看到问题的细节。

解决这些细节问题本身就是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我看来,目前能够达到这个要求的数据框架有且仅有一个,那就是财务框架。

就是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这三张表到明细账以及各种财务分析的那个体系。

既然财务框架这么好,为什么过去没有被重视呢?

因为过去的情况是,业务人员负责流程,财务人员负责数据。但是业务需要数据去定位问题对吧?

没有框架怎么办?

只能像没头苍蝇一样自己乱飞乱撞,“创造”了各种五花八门的指标,而实际上却只是在重复发明轮子,这些指标都已经被财务框架所覆盖了。

财务就好到哪里去了吗?

并没有,他们对业务插不上手,于是只能自己在那里闭门造车的摆弄报表,弄出来一堆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希望业务部门如何做的分析。

这东西你让业务买账听你的?

怎么可能。

发生这种问题其根上的原因是什么呢?

就是把流程和数据硬生生地割裂开了。

为什么要割裂开呢?

因为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流程、数据都已经足够复杂了,很少有人能够两手抓,只能进行更细致的分工。

结果就是懂流程的不懂数据,懂数据的不懂流程。

但是现在不同了,代码在管理流程方面解放了绝大部分人力,而系统又自然而然地自动生成高质量的数据。

人终于可以从流程梳理和数据收集这种繁杂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了。

解放出来的人也终于可以去干点只有人才能够干的事情了,什么事情只有人才能干呢?

设置目标,拆解目标,对比现状与目标从而发现问题,并通过迭代系统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一个公司上至老板,下至员工,做的无非就是这些事吧?

后来我硬着头皮,用我半瓶子醋的会计知识给几位合伙人做了潜移默化的培训,大体上是把一级科目的勾稽关系讲明白了。

我觉着这也就差不多够了。

至少现在每次过预决算,他们终于盯着现金流看了。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