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4960

天有道,人有心;人心便是人类用来承载大道的器皿

紫网2023-10-14 17:55:210

大道无形,人心无质。无形的大道,只能用同样无形的人心来承载。

宇宙有道,人有心。宇宙有天地人三才,有天道、地道、人道;人类拥有天魂、地魂、人魂,也就是天心、地心、人心。

宇宙无边,人心无际。大道无形,人心无质。

人心可以包容万物。自然也可以:以天魂包容天道、以地魂包容地道、以人魂包容人道。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成长为圣人、伟人?

因为修道就是修心。大道无形、宇宙无边,人类凭什么可以得道?人类自身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承载宇宙与大道?唯有人心,唯有人的灵魂。

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细微至发梢,宏大至天地。人心可大可小、可柔可刚、可静可动、可重可轻、可正可奇。

人心之大可以包容万物,正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这是说心之大。心往小修持,可明察秋毫之末。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是说人心有刚柔的特性。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万事万物都在一静一动之间循环往复。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这是轻重之道、动静之道。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这是奇正之道。这些都是人类心灵——天魂心的特性。

有什么样的道,就会有什么样的心与之相对应。大道三千,人心都有办法承载它。关键是普通的一颗营营苟苟的心,过于狭隘,并不能承载无边的大道。

要想利用己心去承载道,就必须先修持己心。心犹如盛水的器皿,道犹如水。

古人云:修心养性,明心见性。修的什么心?见的什么性?以上心之大小、刚柔都是。

要想得道,就必须先给自己打造一个可以承载道的器皿。大道无形,人类能够用来装载道的器皿也就只有无形的心魂。所谓修道,必先修心。有心才能有承载道的器皿。

天道常、地道容、人道公。

承载天道,需要有颗常心;承载地道,需要有颗包容心;承载人道,需要有一颗公允心。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有常无常便是常。圣人之心似乎还要超越天道,回归了人道。

天有道,人有心;用心来承载道,是谓道心。

古人云: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性,是天道灵性;正,是地道天性;志是人道情志。

要想在后天最合理地干预心魂的成长,只能是在六岁以前的幼儿阶段培养天魂——灵性;童蒙阶段培养地魂——心正心奇的心性;少年阶段培养人魂——七情六欲的情志。

人心分三层:一层心灵、二层心性、三层心情。心灵是天道;心性是地道;心情是人道。

天道有灵生生不息、常弊常新,人心得之,是谓天魂;地道包容,共生共荣,人心得之,是谓地魂;人道喜怒哀乐,公私分明,公允有度,人心得之,即为人魂。

宇宙有万物遵循的道,人有一颗可以修持的内心。

天魂心,可得天道;地魂心,可得地道;人魂心,可得人道。人若无心,便无道可得。

宇宙有天地人,有天道、地道、人道;人类拥有天魂、地魂、人魂,也就是天心、地心、人心。

人心用以体察人情;地心用以感受大地的包容与共荣;天心用以承载天命无常、生生不息、常弊常新的真理。

假如把人心比作一只碗,天道比作一条河,一只碗怎么能装载一条河?

但是人心可大可小,往大修持,可以广大如天地,也唯有如此,才能用己心承载道。而在人心之中,天魂最大最广最深,所以天道只能用天魂心来承载。

狭隘的世俗之心,并不足以承载道。把一只碗扔到河里,是碗装载了河?还是河包容了碗?

人人都有一颗心。有什么样的心,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心不是个好玩意,那么这个人就也不会是个好玩意。

如果一个人的心坏透了,他还能成为什么好人吗?

看一个人,就是要看透他的心。宇宙恒久不变,人的心性也永恒不移。

人道心情,跟随万物而动,得到会喜、失去会悲、讨厌会怒、渴望会忧、逃避会恐。

地道心性,模仿天地而动,心性如天地水火风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天道心灵,跟随大道而动,一静一动是道,一刚一柔、一重一轻、一正一奇、一大一小、一文一武、一张一弛、一阴一阳都是道。这些都是天魂心灵的特性。

大道至简,天魂心也至简。它们都犹如天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心大可包容万物,心小可细致入微。心小是修持心灵的细致与耐心。

古代日本邻居的武士道精神——忍,他们所修持的忍者精神、忍耐,其实就是在修持心之小。只不过好像方向有点偏:心之小,是指内心的细致、耐心,而不仅仅是忍耐、隐忍。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才是真正的心之小、心之专。

人之天道心灵,可细微至发梢,也可宏大至天地。

大道无形,唯有人心才可以装载之。

天有道,人有心。人心便是人类用来承载大道的器皿。

古人云:有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唯有有心之人,才能成事,才能成学,才能有思想。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