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4953

巜心相篇》导读一:简释

紫网2023-10-14 17:54:460

世间人都希望有福,而这个福是从心地产生的,并在我们的相上显现出来,所以一般会看相的人就会懂得哪种人有福,哪种人福薄。其实福厚或者福薄,相上只是显现而已,根源在我们的心地,存心仁厚就自然感得厚福。

陈抟老祖所作的这篇《心相篇》,可以说是流传千古的不朽之作,通篇一百一十七句,总纲就是《心相篇》的头两句话及末后两句话:“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发,观行而祸福可知“,”知其善而守之,锦上添花;知其恶而弗为,祸转为福。“这一头一尾两句,开头是提纲擎领,末后是总结,把整个相学的宗要给点出来了。

学习《心相篇》的目的并不是仅是为了看相,我们对于算命、算卦、看相这些只在表象上,我们学的是如何修心,修心是抓住根源、抓住根本。

一丶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发,观行而祸福自知。

人的面貌有善有恶,相貌的根本在于心,命运的善恶从心念就可以知道,而行为是心念的一种反应,可以通过行为来看一个人的祸福。

二丶出纳不公平,难得儿孙长育;语言多反复,应知心腹无依。

说话不公道,或者在钱财上不公平,占人便宜,这样的人将来会生败家子,得不到子女抚养,甚至断子绝孙。说话不算数,没有诚信的人,当然没有知心朋友可做依靠,晚景凄凉。

三丶消沮闭藏,必是好贪之辈;披肝露胆,决为英杰之人。

对于别人的财物不知爱惜,肆意损耗,而对自己的财务隐蔽得滴水不漏,这种人贪心重,会损人利己。大公无私,仗义疏财之士,朋友两肋插刀,忠诚,讲信用,心中坦坦荡荡,必能成为英雄豪杰。

四丶心和气平,可卜子孙荣兼子贵;才偏性执,不遭大祸必奇穷。

心气平和、仁厚、有耐心,言语轻柔,中正仁和,这种人将来必然会子孙荣贵,家庭兴旺,。有些偏才怪才却性情偏执狂妄,恃才傲物,很狂妄,不听劝告,事情即使做错也一意孤行,这种人难免会遭大祸,即使幸免于祸,也是一生奇穷。

五丶转眼无情,贫寒夭促;时谈念旧,富贵期颐。

薄情薄义,转眼不认人,翻脸如翻书,过河拆桥者,这样的人肯定贫穷短寿。常常怀旧感恩知恩念恩的人,发迹不忘故友,这种人会富贵绵长,长寿多福。

六丶重富欺贫,焉可托妻寄子;敬老慈幼,必然裕后光前。

嫌贫爱富的人,心地刻薄,怎么能够在危难之际把家中妻儿托付给他?能够敬老爱幼,关怀弱者,这样的人必定会立身扬名,光耀祖宗,福荫子孙。

七丶轻口出违言,寿元短折;忘恩思小怨,科第难成。

违情之言,不合情理,说话伤人感情,讲话强词夺理;讲话不符合事实,蓄意捏造,指鹿为马。忘恩负义之人,别人再多的恩德都不会感念,稍有一点过错就老记着不忘,这种人不会有功名富贵。

八丶小富小贵易盈,刑灾准有;大富大贵不动,厚福无疆。

一个人刚刚遇到一点富贵,或者说是有点才能得到了重用,收获了一点名声,就轻浮自满了,这时候必有损减!肯定有灾祸,与官司有关,或被判刑,或引杀身祸。反之,富贵降临而能够保持一颗初心,才会后福无穷,福报深厚无边。

九丶欺蔽阴私,纵有荣华儿不享;公平正直,虽无子息死为神。

恶行隐蔽、行为不光明的人,纵有荣华富贵,儿孙也享用不到。这种人,虽然别人不知道他干了坏事,天报应之,即使拥有荣华富贵,也不能长久,到不了儿孙那一代。一个人光明正大,公平,待人公道,内心正直,这样的人即使没有子嗣,死后也会封神,受大众祭祀供养。

十丶开口说轻生,临大节决然规避;逢人称知己,即深交究竟平常。

特么的随便一开口就是豪言壮语,动不动张口就是可以两肋插刀,赴汤蹈火。这种人,可别听他现在豪言壮语,真正有需要他的时候----也就是“临大节”时,丫就不见人影的---“决然规避”,靠不住啦!

十一丶处大事不辞劳怨,堪为梁栋之材;遇小故辄避嫌弃,岂是腹心之寄。

对待大事能够不辞劳苦、劳怨,不避讥嫌,这种人才能够担当大任,是栋梁之才,中流砥柱的人物。遇到一点小事就以各种得失、避嫌为借口,人家有一点点讥嫌了,说点风凉话,丫就把自己的面子放在第一位,不以大局为重,就要各种避嫌了,推得干干净净,不愿承担责任,不担当!这种人岂是既不是心腹之交,不要对他寄予大任。

十二丶与物难堪,不测亡身还害子;待人有地,无端福禄更延年。

常常跟一切人、事、物过不去,怨天尤人,这种人容易遭遇不测,而且会贻害子孙。反之,处事待人接物都留有余地,懂得包容和忍让,这种人往往会福从天降,延年益寿。人要有包容心,天地重和气,和气能育万物。

待人处事都留有三分余地。这种人会无端得福,莫名其妙的得到福报从天降临,而且他还会延年益寿。福报来自于他厚道,留有余地。

十三丶迷花恋酒,阃中妻妾参商;利己损人,膝下儿孙悖逆。

生活放荡,寻花问柳,迷恋酒色之人,家中的女眷关系肯定也是不和谐的。利己损人,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必生败家子孙。

十四丶贱买田园,决生败子;尊崇师傅,定产贤郎。

肯贱卖家产的人,必定是迫不得已。不知情者,你情我愿,尚可谅解,毕竟也是市场行为。但若知情者依然趁火打劫,趁人之危,甚至刻意压低价格,从中渔利,这种人会生败家子,因为这些家产虽然得来,但缺了阴德,有怨气。对老师非常尊敬,尊师重道,这种人肯定有孝子贤孙来投生。这是一种感应,你重视师道,必定有尊师重道的子孙投到你家,所以子孙长大后必定也是贤能之人。

十五丶愚鲁人,说话尖酸刻薄,既贫穷,必损寿元;聪明子,语言木讷优容,享安康,且膺封诰。

又愚昧又鲁莽,说话还尖酸刻薄。这样的人,不仅会贫穷,还会因此缩减自己的寿命。少言寡语,平时不随便说话,一举一动优雅从容,悠然自在、潇洒大方。那种聪明、长得比较瘦的又好看的,仙风道骨画面既视感。遇社会褒赏、表彰等利于名誉之事。

十六丶患难中能守者,若读书,可作朝廷柱石之臣;安乐中若忘者,纵低才,岂非金榜青云之客。

在艰苦患难的时候还能够坚持自己的操守,这种人如果能够读书,将来可以做朝廷砥柱栋梁这样的忠臣,可以定国安邦。因为其品格忠厚,而且读书又有学问,堪当大任。人不会沉沦于安乐,虽然现在日子过得还可以,但他有忧患意识。在安乐中忘记安乐,奋发图强。青云直上,功名富贵畅通。

十七丶鄙吝勤劳,亦有大富大贵之别,宜观其量;奢侈靡丽,宁无奇人浪子之分,必视其才。

节俭勤劳的人有大富有小康的区别,关键看其人的器量。勤俭惜福,勤劳肯干,这般小康生活过得去,但如果要得大富,就得“宜观其量”,心量大福才大。奢侈豪华的人有奇人也有浪子,关键看这个人的才能。相学中看人看得很细致。

十八丶弗以见小为守成,惹祸破家难免;莫认惜福为悭吝,轻财仗义尽多。

不要光看一个人只是墨守成规,还得看到他是否有另一面见识浅薄,只顾眼前利益,本质上是贪吝。这样的人,最后难免惹祸破败家财。其实“惜福”和“悭吝”不同。惜福是对自己的生活节俭,珍惜福报,不奢侈浪费,但是对人不会悭(qiān)吝。

你别看有些人生活很节俭,可一到朋友有需要的时候,他都可以仗义疏财,甚至倾尽所有。悭吝是自私,惜福是大公无私。

十九丶处事迟而不急,大器晚成;见机决而能藏,高才早发。

临危而不乱,沉着、从容淡定、不急不躁。这种人往往大器晚成!因为他有耐心,能够给自己留有足够的时间和余地,不会急躁。指见到机会来了,当机立断不犹豫,马上能把问题看清楚,已经下了决定,还能不急于显露,伺机把计划推展出去。这样的人往往很快就能堪当大任。

二十丶有能吝教,己无成子亦无成;见过隐规,身可托家亦可托。

明明很有能力,可是他不肯教人。这样的人不止自己没有成就,子孙也无成。看到了别人的过失,暗中规劝他,不要在大庭广众,不要在别人面前来规劝。不要让人家下不了台,留给人余地、面子。见到别人过失,懂得给别人留有余地私下还愿意进行劝导,这是高义之士,有道义的人,是值得你托付的。

二十一丶知足与自满不同,一则矜而受灾,一则谦而获福;大才与庸才自别,一则诞而多败,一则实而有成。

知足的人,安分守己,谦虚卑下,终能祸福。而自命清高,骄傲自恃,会有灾祸,容易被人打死。

分辨大才和庸才最主要的还是得看看是不是有真才实学。庸才夸夸其谈,说假大空的话,做事往往多败。大才重视实际操作,一步一个脚印,这种人往往有成就。

二十二丶忮求念胜,图名利,到底逊人。恻隐心多,遇艰难,中途获救。

就是指这种人刚愎自用,不能听人劝导,很固执,争抢好胜。只是贪图名利,嫉妒别人的成就和才华,固执不听劝,这种人品到最后终会逊人一筹。慈悲之心很重、仁爱之心很厚,总去帮助别人。这种人哪怕遇到艰难,也会有贵人相助,在人生的路途中就能获救。恻隐心多,他有慈悲心,有仁爱心,这就是福,所以他才能大难不死,还有后福无穷。

二十三丶不分德怨,料难至乎遐年;较量锱铢,岂足期乎大受。

对于恩和怨都分不清楚,甚至只记怨,不记恩,这种人不会长寿。斤斤计较的人,怎么可能大富大贵!

斤斤计较,那他的福也会很小。器量这么小的人,他怎么能承受大富大贵,容器小装的福就少。

二十四丶过刚者图谋易就,灾伤岂保全无?太柔者作事难成,平福亦能安受。

处事太过刚强的人,做事偶尔也会取得成功并且简单,可是怎么能保证没有灾祸?虽然太柔弱的人做事难以成功,不过也能一生平安。两者相结合就是告诉我们的学问就是不可过刚亦不可过柔,刚柔并济,自己体会。

要学会中道,刚柔并济,外圆内方。

二十五丶乐处生悲,一生辛苦;怒时反笑,至老奸邪。

明明是开心快乐的事,偏偏会升起悲恼,这样的人一生辛苦。而遇到气愤的事竟然能笑起来,这种人城府很深,还有得是老奸巨猾之人。

二十六丶

好矜己善,弗再望乎功名;乐摘人非,最足伤乎性命。

喜欢自我吹嘘的人,就不要再指望有所成就了。夸奖自己,讲自己有多善,有多好,有多少功劳,这还不是说吹牛逼,吹牛逼顶多就是夸大,这是一种自我吹嘘。你的福报都被吹出去了,将来怎么还有再多。没了,什么都没了,功名那是不存在的。古时候读书人都非常谨慎这一点,都很谦虚,自己做善事不让人知道,积阴德。阴德能让你提升,功名富贵你才能够有。

喜欢挑剔人,喜欢讲人的是非,特别爱揭人短处,揭人的隐私。爱讲人家的毛病,特别是人家最不愿意说的那些阴私之事,他都给抖搂出来。这是最败坏阴德的。此行此举,福报被自己荡完,严重的恐怕性命也难保。

二十七丶责人重而责己轻,弗与同谋共事;功归人而过归己,侭堪救患扶灾。

推卸责任的这类人,遇到问题就把责任推给别人,。这种人我们就不能跟他同谋共事,因为他不愿意担当,有责任就推给别人,他不是你真正的朋友,不可能和你共患难。而能堪当大任的人,能“救患扶灾”的都是过归于己,功归于人。这是厚德,能够救百姓患难,救人于水火之中。

二十八丶处家孝弟无亏,簪缨奕世;与世吉凶同患,血食千年。

父慈子孝,家庭和睦;这样的家庭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后福无穷。

有这样的家风,必会世代显贵。世世代代都出一些显贵的儿孙。

关心人民的疾苦,跟大众患难与共的人,会永远受到世人的爱戴、敬仰。

二十九丶曲意周全知有后;任情激搏必凶亡。

自己甘愿吃亏,能够顾全大局,能够照顾到别人,自己受点气、吃点亏、不在乎。这种人必有后福,有好儿孙。另一种人“任情激搏”,指的是任性、性格很激烈,好争好斗,任性好斗一意孤行,这样的人最后凶险多,很容易走上死路。

三十丶易变脸,薄福之人奚较;耐久朋,能容之士可宗。

一个人心里没有道义、恩义、情义,老是变脸,对富贵的人就点头哈腰、满脸笑容;对贫困的人就傲慢、看不起,做出轻贱别人的样子,这是福薄之人,因为他心地刻薄、相也刻薄。

能够耐久的朋友,跟我们共患难多年。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朋友的道义、恩情耐久,这种人像大海一样能包容,能担当,靠得住,值得你的托付。

三十一丶好与人争,滋培浅而前程有限;是必求自反,蓄积厚而事业能伸。

喜欢争强好胜,争功抢利,这种人福薄、肤浅,重眼前利益目光短浅,虽然能风光一时,但前程有限,成不了大气候。能反求诸己,经常自我反省。特别是遇到事情后,能自我检讨,勇于承担不推卸。这种人品重德厚“蓄积厚”!我们可以预料他将来“事业能伸”,他的事业能够得到大的发展。尤其修道之人,不会看到别人的过失,要反求诸己,方可得道。

三十二丶少年飞扬浮动,颜子之限难过;壮岁冒昧昏迷,不惑之期怎免。

年轻之人,自然阅历尚欠,好出风头也是人之常情。有才华表现出来,受到别人的赞叹很正常。但不要因此心就浮动、轻浮无法扎下来学习,所以不可“浮动”!所以越有才华,越要充实自己,加厚自己的德行。有才华却浮动之人难以活过32岁,意指英年早逝。三门上十岁人了还冒进、鲁莽行事,做事不观察大局,鲁莽做决定。混混蒙蒙,迷惑颠倒的。难以度过40岁。

三十三丶喜怒不择轻重,一事无成;笑骂不审是非,知交断绝。

喜怒无常,没有分寸不分场合就随随便便讲话,发怒、发脾气、任性。。。这种人哪怕有一些能力,终究是一事无成。不论喜、或者怒,都是需要分场合,拿捏好轻重的。

爱开玩笑不是问题,批评人也不是事。自己要审清是非,不要妄加诽谤,随意讥笑别人,甚至谩骂。讲话要厚道,留口德,这样才能结交到真正的朋友。否则,连知己都会跟你断绝关系,不带你玩。

三十四丶济急拯危,亦有时乎贫乏,福自天来;解纷排难,恐亦涉乎囹圄,神必佑之。

救他人于危难之中,虽然有时也会遭遇贫困,但自有天赐福;为人分忧解难的人,虽然有时也有牢狱之灾,但也会有神来保佑他。

三十五丶饿死岂在纹描,抛衣撒饭;瘟亡不由运数,骂地咒天。

饿死的人并非命中注定,真正的原因在于浪费衣食、暴殄天物。得瘟疫而死的人也不是命该如此,而是因为常常怨天尤人,指天地骂鬼神、骂长辈、骂晚辈。骂天骂地骂空气!

三十五丶甘受人欺,有子自然大发;常思退步,一身终得安闲。

甘心忍受他人的欺辱,后代一定发达;常退一步为他考虑,终身自在安闲。忍辱,是懂得退,懂得让步。福若是逆着来,欢然受赐,欢喜接受。

你想得到一生安乐,那就要有知足常乐的性格。你想要有福报,要有一种忍耐、好施的心态。

三十六丶得失不失其常,非贵亦须大富,寿可知矣;喜怒不形于色,成名还立大功,奸亦有之。

不管是得到还是失去,都看得很淡,能保持常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得失不放在心上。这样的人心量大,非贵也是大富,而且寿命还会很绵长。其实福报是跟自己的德行、修养成正比的。不轻易表现自己的喜怒情绪,也表示能够将自己的情绪控制得很好而不表露出来。这样的人,涵养深、谋略深,能够成大名、立大功。当然了,也有很多奸雄之人也是如此。不论如何,能够做好自己情绪管理的人,都是高人。

三十七丶无事失措仓皇,光如闪电;有难怡然不动,安若泰山。

心里没有定力,没事都会慌张。这样的人,即使偶然有一点好的表现成绩功劳,也会如闪电般一瞬即逝。不会有大成就。另一种人,哪怕是在灾难现眼前了,临危而不乱,依然镇定自若有定力!人若有定力,心不动,安若泰山,就能改变命运。

三十八丶

积功累仁,百年必报;大出小入,数世其昌。

积功累仁”是指善行、积德,必得善果。即使等上一百年,也会得到善报。当然了,也可以理解为子孙后代有福报。多布施,少索取,这样也叫大出小入。大出小入,这样的人家,家道一定会数世昌盛。

三十九丶如何餐刀饮剑?君子刚愎自用,小人行险侥幸。

为什么有人走上绝路自杀呢?如果是君子,为人还算正直,可是刚愎自用,固执己见,不能听从劝谏,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一败涂地,没脸见人,自寻了短见。如果是小人,私心重,损人利己,容易铤而走险干出伤天害理的事。以为侥幸可以不被发现,所谓孤注一掷就是如此。最后落得寻了短。

四十丶如何投河自缢?男人才短蹈危,女子气盛见逼。

为什么有人投河或上吊自尽呢?一种是男人,才华不大却偏偏铤而走险要干大事,走入了危险的境地,却一意孤行不肯回头。另外一种是女子。女子本应以柔为美,可是她却气盛逼人、刚强执拧,这时候如果遇到外境逼迫,又不懂得以柔克刚,硬碰硬,就容易走上绝路,自寻短见。

四十一丶如何短折亡身?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种种皆薄。

为什么有人夭折亡身,短命呢?出口刻薄,做事刻薄,存刻薄之心,各种刻薄。这样的人的果报就是夭折早逝,惨遭横祸。所谓人在做,天在看。老天自会收拾。

四十二丶如何凶灾恶死?多阴毒、积阴私、有阴行、事事皆阴。

为什么有人遭遇横祸,凶灾而死呢?因为内心阴毒,内心里积攒了多少别人不知道的恶事,身口意造作邪恶、作恶多端,心里恶,各种皆阴毒。虽然别人不知道,但天会报应之,最后落得个凶灾横死。

四十三丶如何暴疾而殁?色域空虚。

为什么有人暴病而亡呢?色字头上一把刀,这把刀杀人不见血。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特别要谨慎,不要纵欲过度导致精气耗尽,会突然得病而死。

四十四丶如何毒疮而终?肥甘凝腻。

为什么有人毒疮而死呢?祸既可从口出,祸也可从口入。“肥甘凝腻”,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就像猪油冷却以后凝固了,堵在血管里。

四十五丶如何老后无嗣?性情孤洁。

一个人为什么到老了还没有儿孙、没有后代?大都是因为他性格孤傲,与人合不来,比较偏执,不能容纳一点他看不顺眼的东西。古人云“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这是自然之道。如果一个人没有一丝容忍的心量,最后就会孤家寡人,老后无嗣。

四十六丶如何盛年丧子?心地欺瞒。

为什么有的人会在壮年丧子呢?中年丧子是最令人心痛的。出现这种果报,要反省一下,背地里干了不少伤天害理的事,亏心事做太多了,招致了这种果报。

四十七丶如何多遭火盗?刻剥民财。

为什么有的人会常常遇到火灾、盗贼这样的事呢?原因是“刻剥民财”。有的父母官搜刮民脂民膏,有的做生意贪图利益损人利己,招致这种果报。

四十八丶如何时犯官府?调停失当。

为什么有人总是违法乱纪?一种“调停失当”,是给人调解的时候,有失公允,自己可能会犯下牢狱之灾。有些法官、律师,即如此。一种“强梁作胆”,就是强横、粗暴凶狠之人,仗势欺人。这两种人就很容易招到法律的制裁。打黑除恶,即如此。

四十九丶人事可凭,天道不爽。

或许我们凭自己的能力打拼事业,但终究能否大成,还要看有没有这个福报。福报在于自己的心念、言行。因果规律,没有差错。

五十丶何知端揆首辅?常怀济物之心。何知拜将封侯?独挟盖世之气。

什么人能成为宰相这一类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高官呢?是心怀有济物之心的人。好救济众生,有仁爱之心,有慈悲心,格贵者。拜将封侯讲的是武官丶大将军,盖世的气概,气压群雄,有广大的胸襟。

五十一丶何知玉堂金马?动容清丽。何知建牙拥节?气概凌霄。

能够成为有很名望的官员,是因为其气质高雅清秀,举止容貌清秀,有神采,气质高雅,比喻翰林学士这一类有名望的官员。能够做到镇守一方的将领,是因为其有浩然之气,凛然不可侵犯,不怒而威。

五十二丶何知丞簿下吏?量平胆薄。何知明经教职?志近行拘。

一生志向浅近,行为拘谨,虽有学问,终其一生做个普通的教员。平淡也是福。普通的公务员这一类人气量不大,平常一般,胸无大志胆子也小,不愿承担大的责任,也就不堪大用。对古圣先贤的经典明白不少。这种人懂得不少,出口成章,却只能“教职”,当一个教师。因为他志向比较浅,行为也比较拘谨,胆小怕事。日子过得平平安安,不会有什么大错,但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成就。

五十三丶何知苗而不秀?非惟愚蠢更荒唐。何知秀而不实?盖谓自贤兼短行。

稻谷长成苗了,可是结不了穗子,最后长不出粮食。这就是本来是个好苗子,却行事愚蠢且荒诞。底子不错,小聪明太多,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浮在表面不落地既如此。因为其作人愚蠢,行事荒唐。

为什么有些人只得到虚名虚利,结了穗子,却没长出粮食,没有收成的意思。说到底还是自高自大,在德行上有所亏欠,做了缺德的事,终究无法收获果实。

五十四丶若论妇人,先须静默;从来淑女,不贵才能。

若要论女子的德行,首先要讲的是“静默”,就是安静、沉稳、安详的意思。有德有教养的女子,不一定是貌美如花。“淑女”是形容德行美好,她不是以显露才华为美,女子应以纯净、娴静为美。

五十五丶有威严,当膺一品之封;少修饰,能掌万金之重。

一个女子有德行,而且还带有几分威严,将来可以掌大权,当一品诰命夫人,形容她必定是自己显贵或是家族显贵。而生活节俭,淳朴打扮,这样的女子往往会是大家族的主妇,掌握家族的财富大权。

五十六丶多言好胜,纵然有嗣必伤身;尽孝兼慈,不特助夫还旺子。

多言好胜”,叽叽喳喳爱讲话又刚强好胜,这样的女子即使有儿女,也不会过得顺心,身体还不好。

尽孝兼慈”,能够孝顺长辈而且慈爱晚辈的女子,是能够相助夫君事业有成,教导儿女成才,子孙兴旺的。

五十七丶贫苦中毫无怨詈,两国褒封;富贵时常惜衣粮,满堂荣庆。

生活贫苦却毫无怨言,安分守己的女子,婆家娘家都会对她赞叹恭敬。

富贵的时候她还能够惜福,不奢侈浪费,那么必然会“满堂荣庆”。幸福美满,家和人乐。所以。。。人终究还是要好好地惜福、修福。

五十八丶奴婢成群,定是宽宏待下;赀财盈筐,决然勤俭持家。

一个女主人拥有许多乐意为她服务的属下,必定是她待人温和厚道,不苛刻、不挑剔,有亲和力。一个女人持家,能够让家里财用丰厚,是因为她勤劳节俭。

五十九丶悍妇多因性妒,老后无归;奚婆定是情乖,少年浪走。

女子凶悍,其实本质是嫉妒心太重的缘故,到老了必然流离失所。一个妇人到老年了还要做人家的佣人,大都是年轻的时候太任性或放荡、离家出走。到最后也是晚景凄凉。这就是没有孝心,一意孤行,最后自食其果。

六十丶为甚欺夫?显然淫行;缘何无子?暗里伤人。

一个敢欺负丈夫的女子,那是有了外遇,另有所依。为什么到老了还没有儿女?是因为心里面嫉妒人,阴毒谋害他人,暗里伤人。虽然得逞了,但最后会老来无子的果报。

六十一丶合观前论,历试无差;勉教后来,犹期善变。

从心显示的行为来预卜人的祸福,“历试无差”!没有过一点差错。因此,我们要勉励所有人,要通过断恶修善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六十二丶信乎骨格步位,相辅而行;允矣血气精神,由之而显。

从一个人的骨骼、步位、五官、肢体等等,能够看出这个人是富贵相还是贫贱相。血气和精神也属于相,都是反映我们的德行、气质、学识和内心。所以真正要改转命运,还是心地入手,这才是根本之道。

六十三丶知其善而守之,锦上添花;知其恶而弗为,祸转为福!

《心相篇》的最终目的是让我们断恶修善。如果自己还不错,还算是厚福之相,那就要好好保持,而且要更加增上、进步,锦上添花!让自己福报更大、更长。如果我们有福薄之相,那更要“知其恶”,相上有恶就是心中有恶。要赶紧改过来,“弗为”就是后不再造,改过自新,则“祸转为福”!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