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4725

毛主席新画像挂上天安门,北京市民质疑道:主席耳朵怎么只有一只

紫网2023-10-14 14:47:290

艺述史官方原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天安门城楼正中央一副巨大的毛主席像高挂着,仿佛看着每个经过的人,也许你认为天安门第一次挂上毛主席像是在开国大典这天,其实不然,早在那一年2月12日北平和平解放时,就已经挂上了毛主席画像,到现在这幅已经有了7个版本、几十位画师参与其中。

1

1949年开国大典前,大家商议那一天画像究竟选毛主席的哪一张照片做原型?备选有很多,但主席看了后觉得都太正式、不随和,最后他选的是1945年自己和解放军高级将领朱瑞谈话时一张微笑的照片。

照片选定之后,就是绘制画像,接这个任务的是我国杰出艺术家周令钊夫妻,在此之前,他们已经为毛主席画过很多画像,都很成功。这次接到任务,他们日以继夜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将一副高6米宽4.6米的巨型画像完成了。

完成之后需要审查,先是聂荣臻元帅发现毛主席的扣子没扣上,显得不够庄重,于是周令钊动笔将主席衣服上敞开的扣子改成扣好;接着周总理发现画像下有小字“为人民服务”,不符合毛主席谦虚的性格。

周令钊再次动笔将字涂改掉,增加了一颗扣子。两次修改后,开国大典当天,大家就看到了毛主席带着帽子、穿着军装、面带微笑、目视前方的画像,这让人们仿佛看到新中国美好的未来,效果极好。

2

一年后,为了庆祝劳动节,中央决定制作一副新的画像,毛主席摘掉帽子,展示出有精神的一面,于是邀请人民美术工作室的辛莽等几位画家绘制,画像是毛主席免冠、双眼朝上方看的半侧画像,优化过程十分顺利,可是当画像挂在天安门上的时候却被北京市民提出了新的意见:“主席怎么能只有一只耳朵?”“眼睛朝上看,没有原来亲切。”

中央得到群众提出的意见,连忙将这幅画像取下来。你有重新绘制了一副新的,这下眼睛是平视的了,可又有个毛病,还是少了一只耳朵。

到了1950年国庆前夕,周总理提出干脆选一张合适的照片固定一个版本,不要一直换,到中央的指令,各地的美术家和绘画老师都开始画,最终选了张振仕的画,只见画中的主席目视前方、五官端正、神情和蔼,这个版本的画像大家都很满意,一连用了11年。

后来又换了一个版本,从1963年~1967年,由北京市美术公司的王国栋创作出的侧面免冠画像,在这期间,原本只在重要节日才置于天安门的毛主席画像也改为一直悬挂,因此对绘画技巧、油画颜料、光线背景有了更高的要求。

王国栋和徒弟葛小光联合创作出新的毛主席画像,而现在挂着的画像就是这个版本,以毛主席的第四张标准照片原型,第一次现身是1967年,画师王国栋主笔,直到1976年毛主席去世,王国栋过于悲伤,此后就由徒弟葛小光接任,直到现在。

3

这副沿用至今的最终版本是一张五官完整的正面毛主席像,只要到了天安门广场就会发现,无论你站在哪个方向都能感受到毛主席慈祥和蔼的目光,仿佛是毛主席看着我们一直走向新时代。

后来,可以在《天安门广场备忘录》上看到记载:天安门城楼的毛主席画像高6米,宽4.6米,加上画框总重量1.5吨,这幅画每年在8月立秋前后油画师开始画,国庆前几天更换一次。

这么大的一张画,而且还要在风雨和阳光之下坚持整整一年,这是极其考验画师水平的,有的国家所以用更发达的技术来制作画像,但唯有新中国成立至今都保持着艺术家手工绘画领袖肖像的传统习惯。

坚持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传统美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不就是我们始终追求的目标吗?愿看这篇文章的你,能实现属于你的中国梦,而我们无数人一起实现伟大祖国的长盛不衰!

END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