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4460

一中国老头给日本捐款74万购40架战机,天皇都接见,86岁时被枪毙

紫网2023-10-14 11:00:490

1951年6月12日,大连的老鳖湾刑场,战士们对一名80多岁的老者扣动了扳机,将其枪决。

他罪有应得,因为他是一个汉奸,而且是一个当了50年的老牌汉奸。

全面抗战进行了8年,即使从“九一八事变”算起也不过14年,此人怎么可能当了50年汉奸?是不是统计有误?

一点也没错,这一切,还要从甲午战争时期说起。

日本是个蕞尔小国,人称“小日本”,从隋唐时就拜中国为师。可是,在1894年,这个小徒弟竟然打败了自己的老师傅。老师傅被打得灰头土脸,不得向徒弟赔款3亿两,还把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割让给了对方。

消息传来,神州上下举国震惊,所有人痛心疾首的同时,都难以置信:天朝大国面积相当于30个日本,人口是日本的10多倍,如今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原因有很多,如武器落后,战术错误等。但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国官员和将领高枕无忧,没有开战的思想准备,即使战云密布的时候,清朝军政大佬李鸿章还对即将出征朝鲜的爱将叶志超说:“放心去吧,中日未必会真打。”

相比之下,日本人太过用心,为了打这场战争处心积虑,光是情报工作就准备了20年。

日本间谍在1794年前后就三三两两来到中国,他们以各种职业作掩护,不但在沿海,而且还深入中国各大城市和军队驻地刺探情报。

几年之后,他们已经对中国沿海的地形和军队的情况了如指掌,对清朝军队军官的籍贯、姓名、爱好也倒背如流,武器配备就更不用说了。

问题来了,日本人虽然外表跟华人没有什么区别,但开始时毕竟语言不通,他们是怎样将那些情报搞到手的?

答案很明了:汉奸太多。

史料曾经这样记载:“倭以钞票诱民,为其代探消息”,“奸民黄连群之子引领日军”。这就是说,有不少汉奸为日军刺探情报提供方便。

不仅如此,战争爆发后,不少汉奸唯利是图,出卖粮食给日军。辽东不少大商人,如刘雨田,将金银珠宝赠与日军,表示归顺之意。

本文说的张本政,是个苦孩子。他1865年出生在旅顺黄泥川屯姑子庵沟(今大连市旅顺口区境内)一个平民百姓家。父亲是个渔民,在张本政七岁的时候出海遇到风暴葬身鱼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张本政不得不中断学业,用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重担。

他为地主放过羊,也在药店当过学徒,还在饭店当过跑堂,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深深感受到了人生的不易,世道的不公。张本政虽然卑微,但是好胜心强,他梦想有一天,自己的命运会发生改变。赚许多钱,做人上人,能扬眉吐气,衣锦还乡,让乡邻不再用歧视的目光看自己。

在腐败的清朝,大多数上进的通道对平民百姓是关闭着的,官二代和富二代才有升迁机会。张本政要想改变命运,只有为数不多的路可走,经商就是其中一条。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为没有什么经验,也没有什么人脉,也没有多少本钱。张本政折腾来折腾去,不仅没赚到钱,血本无归,债台高筑,每逢年节,要账的把门都堵住了。

当时的他,眼前一片漆黑,彻底绝望。

这天,张本政来到了家附近的一家酒馆,点了几个菜,要了一壶酒,打算喝醉之后,到附近的山上跳崖自杀,结束自己的一生。这时候,酒店的角落,一个人用狡黠的目光盯上了他。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酒馆的老板高桥藤兵卫。

40岁的高桥是一名日谍,他在这里开店多年。飘洋过海到中国来,高桥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经商赚钱,主要是为日本政府收集情报,为将来两国发生战争做准备。

眼前这个中国青年,精明干练却满面愁容,引起了他的注意。直觉告诉他,机会来了。

张本政喝高之后,踉踉跄跄走出酒店,高桥立即跟在后院,等待机会。张本政来到山崖边,闭上眼睛,打算纵身跳下。这时候,高桥突然出现,从背后一把抱住了他。

“年轻人,何故如此?”此时的高桥,中国话已经讲得很流利。

“唉,做生意赔了,没有活路了。”张本政长叹一声说道。

“天无绝人之路,只要是钱能解决的事,都不是个事,我来帮你摆平。”高桥拍着胸脯说。

“真的?”张本政听了,眼中闪出亮光……

高桥说到做到,帮张本政还清了巨额债务,让他绝处逢生。从此之后,张本政对高桥感激涕零,俯首帖耳,开始为对方做事。

张本政没有接受过爱国主义教育,在他心中,没有什么国家、民族概念,有奶就是娘,谁对自己好,就为谁做事。作为一名间谍,大都具有好眼力,高桥没有看错人,张本政“才华出众”,做事干净利落,有条不紊,受到没有让高桥失望。

自然,张本政也取得了高桥的信任和重用。

就这样,张本政为了金钱出卖良知,死心塌地为日本人效力的道路,成为日本人的走狗和汉奸。在众多像张本政这样的汉奸助力下,最终日本打败了大清,占领了旅顺。

随之而来的,是惨绝人寰的“旅顺大屠杀”,数万百姓惨遭厄运。这里变成了人间地狱,尸横遍地,哭声不断。

看到这一幕,张本政也曾内疚过,煎熬过;但那只是短暂的。他安慰自己说,这些百姓本来就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死亡或许对他们也是一种解脱。

“我不当汉奸,也会有别人当汉奸。”张本政对自己说道。这么一想,他的罪恶感瞬间消失,又开始心安理得为日本人做坏事。

为了感谢张本政的贡献,高桥出钱为他租了两艘日本轮船(“贯效丸”“宇和岛丸”号),他开始从事大连和烟台之间的海运贸易。张本政从此时来运转,日进斗金,实现了致富梦,不过这钱非常肮脏,是以出卖国家利益为前提的。

进入二十世纪之后,日俄战争爆发,张本政的好运再次到来。

1900年,沙俄趁乱出兵我国东北,占领了东三省,为实现“黄俄计划”打下基础。同样对东北虎视眈眈的日本看到之后不乐意了,两只恶狼为了争夺中国东北爆发了战争。

张本政闻讯后欣喜若狂,发财机会来了。他用货轮为日本运输军火,大发战争财,多得数不过来。

这场狗咬狗的战争,以日本全胜告终,沙俄吃到嘴里的肉吐了出来。

当时中国不但有汉奸为日本人服务,也有不少汉奸认俄国人当爹,沙俄战败后,这些人惨了,财产被日本人没收。有个叫张德禄的俄谍,名下有几艘货船,他也从事海上运输贸易,是张本政的有力竞争对手。张本政在日俄战争中为日本人服务,自然是大功臣,他让日本人出面,侵吞了张德禄的货轮和其他公司,实力进一步增强。

几年后,张本政已经成为东北华人海运公司的老大,他的“政记轮船合资有限公司”闻名遐迩,总吨位超过了4000吨。

到了1920年,张本政的业务再次扩张,拥有20多艘大型货船,业务涵盖东北、上海、天津和香港,甚至日本。

张本政很有经济头脑,用赚来的钱投资钱庄、油坊、采矿等业务。这让张本政的财富像滚雪球一样快速增长,跻身大连八大华商之列。

这时候的张本政不说富可敌国,在大连无人能跟他资产相比,是不折不扣的首富。

有素质有担当的人富裕之后,要修桥铺路,从事慈善,没素质的人暴富之后,都要显摆,不然的话就是锦衣夜行,没人知道。张本政有钱了,开始大建豪宅。

他的住宅建筑面积有1500多平方米,均为三层欧式建筑,地上两层,地下一层。这些建筑在当时极为超前,即使放到60年之后的80年代,在大连仍然是一流建筑。

不仅如此,他修了家庙,面积将近500平米。

除了大建豪宅显摆,张本政还“饮水思源”,用这些钱回报“祖国”。在他看来,自己能有这一切,完全是因为日本人的帮助,因此他把自己的财富慷慨地捐给日本政府。

哪怕是日本政府用这些钱来发动战争,张本政也乐此不疲。

日本侵略者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中接连取胜之后忘乎所以,把贪婪的目光对准了整个中国。

1927年,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出台,日本人提出了“征服满蒙”的"狂妄设想。就在这一年,日本关东军头目,以及部分政要在大连举办了一场“关东州施政20周年纪念会”,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大造舆论。

在众多参会者中,出现了一个中国人的身影,他就是张本政。

张本政是以“华商代表”的身份参加的,他在会上对侵略者大唱赞歌,说日本人给大连带来了繁荣。

他甚至肉麻地说,如果日军早来到东北,这里早就繁荣了。之后,他又在日本人金子平吉创办的,在大连发行的《泰东日报》上,连篇累牍发表文章,对关东军歌功颂德:“如今的太平生活,得益于日本。”

张本政像哈巴狗一样摇尾乞怜,获得了主子的奖赏。会议结束不久,张本政开始平步青云,任命纷至沓来。他先后出任关东厅参事、满洲海务协会委员、大连市会议员,以及旅顺王家店店会长等职。

“九一八”事变之后,30万东北军兵败如山倒,东北彻底沦陷,张本政高兴得手舞足蹈,一夜没睡,在门前燃放了一车烟花庆祝,还免费给路人发糖果、发钱。

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国家政府为了切断日军的补给线,专门作出规定:国内所有商船必须驶入内河或者停靠香港,决不能参与对日本的物资运输。

这让张本政看到商机,他和国民政府大唱反调,将自己公司的轮船,全部用来帮助日军运送军火。这样既讨好了日军,也赚足了钞票。日军正是有了充足的战争物资之后,才能肆无忌惮地屠杀中国军民。所以说,张本政的每一张钞票都带着国人的鲜血。

大发横财之后,张本政又来回报“祖国”,参加了日本人组建“储蓄奖励委员会”,踊跃为日军捐款。

为了日军进行侵略战争,张本政可谓倾其所有,不惜血本。但是邪不压正,侵略者失败的命运无法挽回。随着太平洋战场的节节失利,日军逐渐失去了制空权和制海权,战争资源慢慢枯竭,财政也一天天吃紧。张本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表忠心,他拿出一大笔积蓄,购买了40架零式战机捐赠给了日本。

当时一架零战的造价是22.7万日元(参考价),按照1940年汇率,折合美元约7万美元。

那时候的一美元,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约55美元。这就是说,张本政向日本捐助的战机,价值放到现在,至少有1.5亿美元。

战前的日本富得流油,这笔钱不算什么。但是在当时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对穷途末路的日本法西斯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天皇从报纸上得知消息后,向张本政发出访日邀请。张本政随即动身访日,成为天皇的座上宾,还得到了天皇亲自颁发的“一等有功之褒状”和“五等勋位瑞宝章”。甚至有的日本内阁成员还建议,将张本政的“爱国”事迹写进日本教科书。

这时候的张本政风光一时,俨然是“名利双收”。奈何好景不长,1945年8月中旬,日本法西斯走到末路,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张本政遂也成为丧家之犬。

因为美国的两颗原子弹,加上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日本是突然投降的。因此他的走狗们,如溥仪、溥杰和张本政根本来不及逃到日本。

再说了,日本当时已经被美国占领,这些人即使逃到那里也随时会被引渡回国,没有什么好下场。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各地进行清点汉奸的时候,人们发现这个大汉奸竟然有着大量的存款以及数不清的土地房产,甚至有点富可敌国的意味。而这钱的来路,自然与日本人关系密切。

8月22日,苏军进驻大连之后,张本政似乎忘了自己的罪行,他还成立“中国人会”(后改为“治安维持会”),试图迎接蒋军接收旅大,但最终失败。1947年1月15日,他被我法院判处12年有期徒刑,并没收全部财产。

同年3月18日,张本政趁保外就医的机会,携家人逃至处于国民党控制下的沈阳。1948年沈阳解放前,他又夹着尾巴逃至天津,隐姓埋名躲藏起来。

毕竟太“出名”了,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1951年镇压反革命时,张本政被群众举报而被捕。张本政虽然也曾为家乡做了些善事,但是他的罪行太大,根本无法抵消,当地群众一致要求严惩这个汉奸“鼻祖”。

5月6日,旅大市(现大连市)人民法院以反革命罪,判处张本政判处死刑。6月12日,86岁的张本政被押上刑场。

这时候的他万分恐惧,吓得瘫软在地上,是被人架到刑场的。行刑的时候,他老泪纵横,连声说“我有罪,罪该万死”。

事已至此,说什么都晚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一声正义的枪响之后,这个足足为日本军国主义卖命五十多年的民族败类栽倒在地,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引用来源:《知识贝壳网》——《民国史人物 》,《辽宁文史人物录》,旅大文联京剧团《大汉奸张本政》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