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编写和传播
编者按
作为世界上第一本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对社会主义阵营的经济建设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国也不例外。我团队正在撰写一本“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导读”,本次推送的是这本小册子的一些核心内容,供读者参考。
二战后,苏联的工业总产量降到战前水平的一半,农业水平也只有战前的百分之六十,三万多个企业、近十万个集体农庄被破坏,二战的爆发几乎将整个苏联拖入了地狱,惨烈的苏德战争让苏联广大地区变成了废墟。
但是,苏联利用三个五年计划时期打下的工业基础、在战争期间获得的巨大发展空间和军事工业成就,在与西方列强争夺资源的过程中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
数据表明,到1950年,苏联工业总产值比战前增长了百分之七十三,钢产量达到2700多万吨,原油3800万吨,铁产量达到1900万吨。苏联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极大地鼓舞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和人民。各国共产党人和劳动人民都迫切要求了解:苏联如何能够迅速地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苏联人民是怎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与苏联具有相似背景的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怎样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因此,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联共(布)中央决定编写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其目的除了为本国经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外,也是为其他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前进的国家提供借鉴。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斯大林领导的联共(布)中央着手组织编写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36年,联共(布)中央作出决议,要求改革政治经济学的讲授,规定在高等院校开设广义政治经济学课程,并提出把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广义政治经济学的一部分进行讲授。1937年,联共(布)中央作出了编写《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等一批社会科学教科书的决定。到苏联卫国战争前,编写者们已经写出了第四稿,但最终由于战争原因未能正式出版。

二战结束后,随着苏联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编写《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工作被重新提上日程。从1949年起,编者们又开始对书稿进行反复修改。1950年2月,斯大林接见编写《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学者,决定成立—个委员会,负责在一个月内将学者们当时提供的两个教科书未定稿合二为一。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到1951年4月,最新一稿教科书终于敲定。
为了提高《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质量,从1951年11月10日到12月18日,专家学者专门就最新一稿《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进行了探讨,一共召开了21次全体会议。在研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时,专家学者们对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有何作用,如何利用价值规律,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其性质及其作用如何等问题发生了激烈争论。在讨论会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改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未定稿的建议》、《关于消除未定稿中的错误和不确切处的建议》和《关于争论问题的说明材料》三个材料。

1951年11月,斯大林在详细翻阅了《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讨论会的材料后,就讨论会中的一些具有争议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自列宁逝世以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而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生产关系、计划体制、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商品、价值以及世界经济关系等问题都未曾系统表述过。正是基于这次编写教科书的热烈讨论契机,斯大林专门写了《对于1951年11月讨论会有关的经济问题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刊发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他们纷纷给中央写信表达自己的看法,有些读者甚至给斯大林本人写信,希望他能够给予答复。陆陆续续,斯大林分别于1952年4月21日、5月22日和9月28日写了《答亚历山大·伊里奇·诺特金同志》《关于尔·德·雅罗申柯同志的错误》和《答阿·符·萨宁娜和弗·格·温什尔两同志》这三份材料。它们后来和《意见》一起发表在1952年10月出版的《布尔什维克》杂志和《真理报》上,并定名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出版后,国内先后于1952、1953、1958、1961年出版了四个版本。围绕《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基本内容和核心观点,苏联组织专家学者编写了《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并于1954年出版,1955年我国即翻译出版了中文第一版。此后,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又多次修订再版,国内也翻译出版了相应的版本。不仅如此,这两本书被广泛地翻译为多种文字,在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广为流传,同时也很快成为西方国家研究苏联经济的重要材料,形成了极为广泛的学术和政策影响。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苏联政治经济学教材的编写和出版进入了一个活跃时期。1961年,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出版了修订第四版。此外,各高校和研究机构也组织编写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63年,苏联出版了三本政治经济学教材,一是由莫斯科经济学院沙费耶夫主编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二是由莫斯科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教研室查果洛夫等人主编的两卷本《政治经济学教程》(上卷《社会主义以前的各生产方式》,下卷《社会主义》),三是由莫斯科财政学院阿特拉斯等人主编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值得一提的是,苏联还举行了编写政治经济学通俗教科书竞赛,一些获奖作品也得以出版,这有效地推动了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大众化和社会面传播。譬如,三联书店在1961年翻译出版了当时的获奖作品之一——由尼基金撰写的《政治经济学通俗教科书》。

1968年至1969年间,苏共中央周刊《经济报》上刊载了按照新的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要求而编写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讲座。1969年,在这些讲座基础上出版了新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主编者是苏联《经济报》主编兼苏共中央高级党校教研室负责人阿·马·鲁米扬采夫。1971年12月出版了增订第二版。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苏联又先后出版了两本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一本是供高等经济院校和经济系用的两卷本《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75年出版第一版,1976年第二版,1979年第三版。另一本是供非经济的高等院校用的一卷本《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78年出版,可以看作是两卷本的缩写本。1988年秋,由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梅德韦杰夫担任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出版,并很快被翻译到国内,这也是现存最后一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屈原的爱国形象出自谁之手?梁启超提出新见解,郭沫若一锤定音
并星标我们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屈原爱国”这一观念似乎是自古流传下来的观点,但其实不然,在两千多年的历史流变中,屈原的形象其实十分复杂,“爱国”并非人们对屈原的主流印象。直到20世纪上半叶,尤其是全面抗战爆发,中国面临亡国灭种危机,“屈原爱国”这一说法才固定下来。一、自古至近代的屈原人物形象浩然文史2023-07-27 19:33:39
0000俯瞰武则天陵墓:像一只展翅凤凰,被挖心斩翅钉尾,只是巧合?|乾陵|唐朝|李淳风
在寻到一处风水绝佳的地方后,袁天罡慎重地将怀中的铜钱摆放在上面,再以浮土盖在上面,然后就回去向武则天复命了;袁天罡离开后没多久,李淳风也找到了一个地方,在看到这里得天独厚的风水条件后,他也将自己的发针扎进了土里,最后也下了山,只不过李淳风不知道的是,他的发针竟然刚好插进了土下袁天罡的铜钱里。君临天下1002023-08-10 12:20:00
0000王黼的做官秘诀是“献笑取悦”?
作者:许云辉宋徽宗逼迫宰相蔡京辞职后,将心腹王黼(fǔ)扶到右宰相宝座上。王黼为迎合圣意及顺应民心,快刀斩乱麻处理蔡京留下的烂摊子,宣布只要是蔡京当政时制定的方针政策,不论利弊,一律废除。被蔡京苛政压得喘不出气的天下人,因王黼为他们砸断铁锁链,于是异口同声称赞王黼是救黎民于水火中的贤相。紫网2023-10-16 17:07:020000曾国藩屠城:疯狂的杀戮让空气都变色,一人不留
01赵尔巽在《清史稿》中这样评价曾国藩:国藩事功本于学问,善以礼运。公诚之心,尤足格众。其治军行政,务求蹈实。凡规画天下事,久无验,世皆称之,至谓汉之诸葛亮、唐之裴度、明之王守仁,殆无以过,何其盛欤!这段文字把曾国藩比肩三国之诸葛亮、中兴大唐之裴度、文武双全之王阳明,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在清朝统治者眼里,曾国藩也的确配得上这个评价,平定太平天国的功绩,让清免于亡国,实属中兴之臣。新用户36578gXR2024-01-31 16:09:13
0000刘邓大军兵强马壮,在付出巨大代价后,为何没有在大别山站稳脚跟?
2023-10-0421:02来源:烛下青史发布于:云南省1948年3月28日,刘邓大军在陷入极度危难的情况下,不得不化整为零全部撤离大别山。从挺进大别山时的6个纵队共12万人,到撤离时仅剩下不足7万人,兵员折损近六成。从战略意义出发,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是我军在解放战争时期,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的一个关键转折点。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