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3788

话说武汉 | 抗战兵工:汉阳兵工厂之变迁

人文武汉人文武汉2023-08-08 14:48:070

1937年“七·七事变”,中国由此进入全面抗战。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基本上是独立对日作战——欧美国家对日采取绥靖政策,保持“中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国才开始援华,利用中国战场牵制日军。但我国出海口全被日军侵占。援华物质仅靠“滇缅公路”和“驼峰航线”艰难转运,因而数量非常有限。战争消耗的大量武器弹药主要依靠撤退至后方的兵工企业自行制造来解决。

汉阳兵工厂的支票

据有关资料统计,八年抗战期间国内后方兵工厂生产的武器弹药中,步枪占消耗总数的68%,枪弹占63%,迫击炮弹则占99%······。其中“汉阳造”(汉式)步枪、弹药为主要来源之一。(不含中共抗日根据地生产的武器弹药)

在全面抗战爆发前的1936年,国民政府直接控制的兵工企业只有汉阳、巩县、金陵、济南、上海五家(上海兵工厂仅有炼钢部分)。

从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全国兵工企业开始陆续撤并,向后方大撤退。上述兵工厂都与汉阳兵工厂发生过交集、分合或重组。至抗战胜利前后,又有部分兵工厂与汉阳兵工厂发生交集,有的流(变)传(承)至今,有的搬迁至台湾。改革开放后,他们多到汉阳来寻根访问过。

关于汉阳兵工厂的流变(迁移)十分复杂,可详见下图“汉阳兵工厂变迁图”:

上图中出现众多以数字代称的兵工厂,是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根据战时保密需要而采用的。

1938年2月,兵工署采用数字代称各省兵工厂。各省分别分给十个号码:湖北省是当时中国腹地的重要兵工(火药)基地,是兵工企业内迁的第一站,因此分给湖北1——9的编号,汉阳兵工厂当之无愧成为兵工署第1工厂(俗称第1兵工厂。下同)、汉阳火药厂为第2兵工厂;

湖南是兵工企业南迁的第一站,分给10——19的编号,汉阳兵工厂炮厂1936年11月已交“炮技处”(设在湖南),故称第10兵工厂,巩县兵工厂为河南第一大厂,其时已迁湖南故称第11兵工厂;四川是兵工企业西迁的战时大后方,分给20——29的编号,故金陵兵工厂迁川称第21兵工厂(第20兵工厂为四川当地子弹厂);陕西第一兵工厂为第30兵工厂;广西第一兵工厂为第40兵工厂(广东第一兵工厂迁广西,故改称第41兵工厂);广东第二兵工厂迁云南,称第50兵工厂。(余略)

汉阳兵工厂在大撤退迁移中与之发生交集、分合、重组的兵工企业,以数字代称的基本情况如下:

第1兵工厂:原汉阳兵工厂,系张之洞1890年创办的湖北枪炮厂。后更名湖北兵工厂,1908年更名汉阳兵工厂;

第2兵工厂:原汉阳火药厂,系张之洞1898年创办的湖北钢药厂。1932年更名汉阳火药厂;

第10兵工厂:原兵工署炮兵技术研究处,1936年成立于湖南株洲,后接收汉阳兵工厂炮厂;

第11兵工厂:原巩县兵工厂,系袁世凯1915年在河南巩县创办(袁原准备作为汉阳兵工厂之分厂,后恐被南方革命党把控,故另立);

第21兵工厂:原金陵兵工厂,系李鸿章1865年将原办苏州洋炮局迁南京改称金陵机器局。1929年更名金陵兵工厂;

第23兵工厂:巩县兵工厂分厂,为国民政府兴办的国防化学兵工厂。1936年2月建于河南孝义,1937年11月奉命迁川,在泸县罗汉场筹建厂房,1938年改称第23兵工厂(即泸县火药厂),主要生产无烟火药,防毒面具。有重庆、昆明2个分厂。(1946年第2、第42兵工厂并入该厂);

第26兵工厂:系兵工署1939年在四川长寿县筹办,1945年正式生产。1947年迁汉阳火药厂遗址。后迁台湾;

第30兵工厂:原济南兵工厂,系丁宝桢1875年创办的山东机器局;

第43兵工厂:原汉阳兵工厂制炮厂,1936年11月交“炮技处”(第10兵工厂);

第44兵工厂:系(国民政府)中央修械厂,设贵阳。1943年7月改称第44兵工厂。1948年迁台湾台北;

第50兵工厂:原潖江兵工厂,系陈济棠在广东清远县创办,1935年投产,后改广东第二兵工厂,1938年迁重庆改称第50兵工厂。

抗战时期兵工厂生产繁忙

新中国成立后,汉阳兵工厂(第1兵工厂)分别改组为456厂(长安机器厂),今重庆长安集团;296厂(建设机器厂),今重庆建设集团。

汉阳兵工厂迁湖南辰溪(并入第11兵工厂),建国后改组为861厂(沅江机器厂),今为中国兵器集团云箭集团;1958年后又分建627厂(湘潭机器厂),今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江麓机电集团。

汉阳兵工厂迁辰溪另一部分在抗战胜利后回迁武汉,建国后改组为四野后勤机械厂(后迁武汉江夏区),今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三0三工厂。

汉阳兵工厂(巩县兵工厂、济南兵工厂)几经分合,建国后于1952年在湖南湘潭成立另一兵工企业282厂,今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江南工业集团。

由于汉阳兵工厂在抗战爆发后经历了分解拆运,先南迁,后西迁二次迁移,三方重组(调整作业),过程较为曲折复杂,加上所产枪式“汉式”、“中正式”命名不同,给后世研究带来一定困难,下面就此简要介绍一下: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北平、天津、上海先后失守沦陷。1938年1月,日机开始轰炸武汉,汉阳兵工厂、铁厂成为重点轰炸目标。2月,武汉工厂内迁提到当局议程。5月,日军逼近湖北边境,军政部兵工署通令汉阳兵工、火药二厂全部拆运至湖南辰溪勘定的厂址,限8月底离境。当时员工、家属二万余人(少数人员流散)随同运载机器设备的船只,撤离武汉。剩下的墙砖基石移交城防部队构筑防御工事。

汉阳兵工厂(枪厂、炮弹厂、机器厂)南迁至辰溪南庄坪设厂(改名第1兵工厂)。由于局势危急,1939年又奉命西迁,因陆路不便,只得走水路,由沅江经洞庭湖入长江达重庆。不久宜昌被日军占领,部分人员、器材中途折回。与此同时,巩县兵工厂奉命迁至湖南烟溪孝坪新址组织生产(改名第11兵工厂)。不久,奉命西迁重庆,亦因中途受阻,部分人员器材折回。

1940年春,第1兵工厂及第11兵工厂已迁重庆的部分机器、人员合并组成第1兵工厂(此为第一种方式重组),在鹅公岩勘定厂址,开凿山洞,修筑厂房,1942年2月恢复生产。主要生产“中正式”步枪(标有11厂厂徽 ),月产5000枝,到1945年月产达5400枝(另生产山野炮、手榴弹等)。

第1、第11兵工厂迁川受阻折回湖南的部分人员、器材合并组成第11兵工厂(此为第二种方式重组),在孝坪利用两个巨大天然溶洞作为厂房组织生产。主要生产枪弹炮弹,月产枪弹130万发,七五炮弹4000发,手榴弹10万颗。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汉阳兵工厂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