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父之都:考古取得重大发现,难怪古史说“鲧为崇伯”
根据史书记载,大禹之父叫鲧,因建造城郭有功,帝尧封他于崇地,故后人称鲧为“崇伯鲧”。三国时韦昭注释《国语·周语》时指出:“崇,崇高山也。夏居阳城,崇高所近。”
至于崇地所在,古今学者考证认为在嵩山一带。比如,清代王念孙指出:“古无'嵩’字,以'崇’为之,故《说文》有'崇’无'嵩’。经传或作'嵩’,或作'崧’,皆是'崇’之异文。”因此,禹父鲧亦可称之为“嵩伯”。
但问题是,如今大禹与夏朝的存在,还存在不小的争议,更遑论大禹之前的历史,那么禹父鲧的历史,到底可不可信呢?现代考古取得重大发现。

嵩山出土中心聚落遗址
新中国之后,在河南郑州登封告成镇八方村东侧的土岗上,考古发现两座小型城堡,被称为“王城岗遗址”,大致建于公元前2100多年,所处时间与鲧吻合,属于河南龙山文化遗址。两座城堡呈东西并列,西城保存较好,面积不足1万平方米,东城大部分已经被河流冲毁了。
王城岗所处的颍河上游,迄今已陆续发现12处与之同时代的遗址,由此构成了一个聚落群,大中小型聚落呈现金字塔状分布,其中王城岗遗址属于中心聚落。换言之,王城岗是聚落中心,属于领导者城堡,区域性老大或“伯”。

更为重要的是,在王城岗附近,一直流传着鲧禹传说,尤其是禹都阳城的传说,而就在十五里之处,出土了战国阳城遗址。因此,王城岗小城堡出现之后,就不得不让人将之与禹都阳城或“鲧作城”联系起来。
但问题是,王城岗城堡面积只有万平,大致符合了鲧的历史地位,却不太符合开创夏朝的大禹的地位,因此王城岗小城堡与鲧到底有无联系,还是缺少较为可信的证据。不过,新世纪之后,王城岗遗址考古取得重大发现。

王城岗的外围还有大城
新世纪之后,鉴于王城岗遗址的重要性,于是又开始重新考古挖掘,结果在这个小城的外面居然又发现了一个大城,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确认大城是在小城废毁后建成的,其中有两个发现极为重要:
首先,王城岗遗址的一个灰坑中,发现一块青铜器残片,学者推测应为铜鬶的腹与袋状足的残片。同时,该遗址出土大量玉器(琮等)、绿松石器和白陶器等高等级器物。可见,王城岗大城的主人是一个“王者”。

其次,碳十四测定发现,上文所说的灰坑,属于王城岗龙山文化晚期(第四期),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050年~前1994年之间,与大禹时代高度一致。换言之,先有东西小城堡,后来又建造了30万平米的大城。
史记记载,帝舜禅位大禹之后,大禹先是守丧三年,之后“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都来阳城朝拜大禹,最终大禹(应在阳城)称帝。
正因如此,北大考古学系主任李伯谦认为:“王城岗后来发现的这个大城代表的,应该就是禹都阳城的那个阳城,也就是夏朝最早的都城所在地。”

中国古史值得我们相信
由于缺少自证性证据,兼之史料记载过少,如今的确很难确认王城岗小城为鲧都、大城为禹都阳城,但在史书记载的崇伯鲧所在之地,考古却发现的王城岗遗址,与史书上的鲧禹在时空上竟然高度巧合,不能不让人将两者联系起来。
更为重要的是,与西方古史“满纸荒唐言”不同,从以往考古发现来看,中国古史记载值得我们相信,即史书中的“鲧都在崇”极有可能也是真实的历史。于此,可以看看以下两个案例:
首先是禹会诸侯。《汉书》记载,在安徽蚌埠西郊的涂山南麓有一座“禹会村”,是大禹与诸侯召开大会之所,这个村名一直延续至今。结果,在禹会村考古发现“禹会村遗址”,考古报告确认为是一座“经过人工实施的具有专一性功能的大型盟会场所”。

其次是夏都斟鄩。唐朝《括地志》考证指出:“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故鄩城在洛州巩县(如今郑州巩义市)西南五十八里,盖桀所居也。”大致在唐人考证的夏都斟鄩之地,现代考古发现震惊世界的二里头遗址。
类似事件可谓数不胜数,显然很难用“巧合”来解释,而应该说中国古史记载比较精确,而且还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故而可根据史书按图索骥,由此出现一系列的“巧合”。据此,史书记载鲧之封地在崇可不可信,王城岗小城是不是鲧都?

可见,王城岗小城应为鲧都,大城应为禹都阳城,由此鲧自然也就被古史称之为“崇伯”了。
当然,古史说帝尧封鲧于崇地,这一点可能是后人附会之说,因为现代考古发现的最可能的尧都是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距离王城岗遗址300公里以上,明显超出了当时的交通条件。
总之,古史记载的上古史,往往存在一定的历史真相,古人会在某些历史真相的基础上“层累地造”,因此鲧活跃于崇地,属于区域性的首领,或许就是历史真相,而将他与帝尧联系起来,则是后人的“层累地造”。
飞虎队援华抗战,这事也有“两面性”? | 循迹晓讲
循迹·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主讲:三喵先生策划:三喵先生责编:马戏团长全文约4000字阅读需要10分钟说到抗战,有一支来自美国的志愿航空队不得不提,他们就是大名鼎鼎的“飞虎队”。在云南的很多地方,飞虎队至今还是当地人崇敬的传说,比如他们当年驻扎过的昆明巫家坝机场,后来修建的马路叫“飞虎大道”,当年甚至有老百姓把这些飞虎队飞行员的形象画上年画。◇图右为年画中的飞虎队员形象循迹晓讲2023-07-28 12:25:01
0000刘备:身段要软,脸皮要厚,手段要硬
“谋生事大,面子事小。”作者:每晚yy来源:每晚一卷书清华大学历史教授张国刚说:“论心机,刘备不如曹操;论家业,刘备逊于孙权。刘备的称霸之路,全在于他能屈能伸。”从一介布衣到一方帝王,刘备曾多次坠入险境。可他总能随机应变,从而绝境求生。该低头时,他绝不顾及面子;该强硬时,他绝不心慈手软。正是靠着这般手段,他才渡过万难,成就霸业。zhp0010072023-08-09 13:09:46
0000波斯都督府是个什么建制?波斯远在西亚,怎么会并入中国版图?
并星标我们唐朝时期,中央政府为了更好地管理边境,在边地广设羁縻州府。所谓羁縻,即为名义上的统治管理,实际上中央对其控制较弱。唐朝最有意思的羁縻州府当为波斯都督府。一、波斯都督府因何而来波斯,就是如今伊朗的古国名,早在公元前6世纪之时,居鲁士大帝打败米底王国之后,便建立起波斯帝国,到唐朝时则由萨珊王朝统治着波斯。居鲁士大帝浩然文史2023-07-30 17:42:42
0000一口气看完十国之前蜀18年历史
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继唐朝以后与五代几乎同时存在的十个相对较小的割据政权统称。自公元902年杨行密受封吴王起,至公元979年北汉末帝刘继元投降北宋止,十国共历时77年,按建立时间排序分别是杨吴、前蜀、吴越、南楚、闽国、南汉、南平、后蜀、南唐、北汉。“十国”这一称谓则是源于北宋欧阳修编撰的《新五代史》。风尘讲历史2023-08-08 11:59:5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