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2241

自然而然——【轻煮●细品●生命】【2】

新用户97560OBk新用户97560OBk2023-07-29 16:18:180

轻著岁月细品茶,黄连树下诗酒花。

【自然而然】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宛如出清水之芙蓉,有大自然天然去雕饰。语自唐代李白的《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表达了李白清新自然反对雕琢之创作风格。

道法自然,是一个深刻而伟大的思想命题。所谓自然,其一,是指自然界;其二,是指自然之规律。

道法自然,强调的是,即事物之本来就是如此,而不是应该如此或者必须如此;所谓伪,即人为之也,强调的是刻意而为之,带有太多的主观意图。

在《道德经》中,有许多关于善言善行的描述,其善,非指一般意义的良好品行,而是指合乎于道,即自然而然之言行

每个人皆是一个生命之主体,皆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皆有其自身发展之轨迹。真正的生命智者,一般不会过多的介入他人之因果。同理,孩子之教育,过度之介入,其实亦是一种爱的绑架。

在庄子《达生》中,记载了一个叫工倕的人,徒手旋转着画圆,比用圆规画出的还要圆。

工倕旋手画圆,合乎规矩,浑然天成,抛开规矩,胜过规矩,达到了“指与物化”的境界,忘记了手指、所用之物、所画之物的区别界限,不仅心与指是合一的,指与物是合一的,心与物也是合一的,“不以心稽”,也就是无所用心,所画之圆,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任何技艺达到了“得心应手、炉火纯青、物我两忘”之境界,经验、思考、推理等心的功能作用皆被弱化了,“不以心稽”,各种“规矩”皆被打破了,巧夺天工,好像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如同庖丁一样,“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当然,庄子不是歌颂这种卓越的大工匠精神,而是通过这些神乎其技的故事来讲修道之道理。修道也是如此,不断地“为道日损”、“心斋”、“坐忘”,最后皆能达到心物合一、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忘记了脚,鞋子是合适的;忘记了腰,腰带是合适的;忘记了是非,心灵是合适的。持守于本然本来之合适,就不会有不合适的地方,此谓之忘记合适之合适

自然而然,或许就是一种忘我之精神和情怀。太多的时候,问题之出现,往往在于我心太重。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自然而然的感觉,其美如画,其情固真。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