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0834

六祖坛经启示录032:想要明心见性,先要吹掉心头的乌云

新用户17779036新用户177790362023-07-27 19:12:410

导读六祖为什么说金刚经是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又为什么说大智之人和小根之人的般若之性没有差别?小智之人不能见性的最大障碍又是什么?为什么说要悟道成佛要先读有字经,再读无字经?为什么我们最好多做财布施和法布施?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

我们继续精《读六祖坛经》般若品第二。01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从无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02我们还是用今天的家常话把这段经文翻译一下。大家一定要知道,这部《金刚经》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经文中就有对此赞叹的内容,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而且也不可能完全说尽它的功德。我们在这里讲的般若顿悟法门,是最上乘的,是专门为有大智慧的人所说,是专门为有上等根器的人所说。下等根器,智慧很小的人,听了以后心里会充满怀疑,不肯相信,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打个比方说吧,天龙降大雨到我们生活的这个婆娑世界,城镇和村落就会被冲毁,在水上漂流,就像一片片在水上漂流的枣树叶子一样。但是,如果这些雨全都降落到大海之中,大海中的水看起来就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如果是有大乘根器的人,有最上乘根器的人,听闻了《金刚经》,心就会开悟,对《金刚经》就能够很好的理解。从而知道我们的本性本来就有般若智慧,于是就用自己的般若智慧去观察、审视一切,也就不用再借助任何文字了。还是来拿雨水打个比方,这些雨并不是本来就存在天上的,而是天龙兴云致雨才从天而降的。能够让一切众生一切草木,不管是有情的还是无情的,全部都能够蒙受润泽,在地面上形成各种大小的河流,最后都会流入大海,合成为一个整体。众生本性中所具有的般若智慧也是一样的道理,使用它时,可以有各种各样无穷无尽的妙用,但是最后又都会回归于自己的本心。就像江河流入大海一样,重回自性般若智慧。03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04各位善知识啊!那些智慧小根器不够深的人,听了我所讲的这种顿教法门,就好比是那些根扎得很浅,枝干长得很弱的草木,一场大暴雨浇下来,就会全部都倒伏在地上,没有办法再继续增长了。那些下等根器的人也和这些草木一样,原本也是有般若智慧的,与智慧大上等根器的人根本就没差别。可是他们为什么做不到听闻佛法之后就自我开悟呢?这都是因为他们内在的错误观念,心里障碍实在是太严重了,烦恼的根在心田中扎得太深了,就好比是大片大片浓重的乌云,完全把太阳给遮蔽了一样。如果没有一阵大风来,把乌云吹散吹走,太阳的光芒是无法显现出来的。我们每个人自性中的般若智慧,本质上根本没有大和小的区别,之所以看起来不同,是因为每一个众生内在愚迷和醒悟的程度不同。内心愚迷的人只知道一味地向外追逐和攀援,向外求法,去求佛希望借助外力。还没有体悟到自我的清净本心,自性本来就是佛。这样的人就是下等根器的人。如果真的能够心开悟解,我们讲的顿教法门,不再执着于向外攀缘和求取,只是向内关照自心,让自己的本心时刻生起正知正见。那么,一切烦恼和尘劳,也就没有办法污染他清静的本性了。能够做到这样,就是明心见性。05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各位善知识啊!无论是外部的环境还是内在的心境,都不要贪恋和执着。来的就让它来,不要抗拒。去的就让它去,不要留恋。做到来去自由,这样才能够去除自我的执着之心,达到圆融无碍的通达境界。真的能按照这样修行自我,就与般若经中所讲的法门没有差别了。06我们今天就读到这里,读完这三小段经文,理解了六祖对我们的告诫和叮咛,首先要告诉自己:六祖让我们去读诵《金刚经》,因为《金刚经》可以帮助我们明心见性。我们今天再读六祖当年说的经文,可是不管是佛祖的《金刚经》,还是六祖的《坛经》,它都是有字经。六祖讲得很清楚,我们读这些有字的经,目的是能够领悟到内在那部无字真经。六祖说: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佛陀的《金刚经》也好,六祖讲的《坛经》也罢,都是在帮我们引路的向导,都不是智慧本身。真正的智慧是能够见到生命内在的本来面目,那个生命最根本的存在,那个没有生灭没有来去,一直在那里的自性。所以,六祖的这个忠告,我们一定要听得进去。如果还是在向外求,还是在向外面去寻找,我们是见不到真佛的。真佛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就是明心见性的自己。07这段经文中六祖还告诉我们,人和人之间的慧根是有深有浅的,悟性是有高有低的。所以,有的人读了一遍《金刚经》,甚至不认字,听别人读《金刚经》都能开悟,而且只读一遍。可有的人,读了千遍也未必能够真正开悟。就像我,《金刚经》已经读了接近两千遍,也没有达到六祖那种境界。六祖之所以是六祖,是因为他的慧根深,他的悟性高,而我们虽然天天在读《金刚经》,在读《坛经》,但是慧根没有他深,所以,我们开悟得就慢。快一点慢一点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很多人根本没有办法理解,也根本不愿意相信佛祖和六祖讲的话。按照六祖的话讲,这种人是小根小智。但是我们可以千万注意六祖还有另外一个告诫:原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人的慧根有深有浅,但人的根本智慧是完全一样的。六祖听了人家读一遍《金刚经》,五祖只用了一个晚上给他讲了《金刚经》,他就大彻大悟了。我这种人已经读了两千多遍《金刚经》还没能够大彻大悟,是因为我的根性跟他比有巨大差别。但是,我的佛性,我的本身般若智慧,跟六祖没有差别。08读懂了六祖的话,我们就要告诫自己,去度别人的时候,别人不理解不接受,千万不要往心里去,因为人的悟性根器是有差别的。他不理解我们,我们要理解他。他排斥我们,我们不要排斥他。这样的话,才能够扩大我们的心量。咱们要有意识,每天把自己的根往下扎,把自己的心量放大。六祖的比喻特别好,一场大雨下来,根浅的草木就给你冲倒了。而如果自己是大海,雨下到这里面就一点问题没有。每天早上照照镜子,告诉自己今天一定要增长一点智慧,一定要扩大一下心量。怎么才能够让自己的慧根越来越深?怎么才能够让自己的心量越来越大呢?第一,要去亲近智者,要多去读诵他们的经文。第二,要做法布施。还要做财布施,广结善缘,这样才能够培养自己的善根和慧根。09我们读这三段经文,还应该特别留心六祖打的这个比方。普通人不开悟,是因为被乌云遮蔽了太阳。明心见性这个“明”字,就是内在有智慧之光,这个光为什么不显现?我们为什么有烦恼?为什么看不开?为什么放不下?为什么不得自在?是因为心头有一片乌云,这片乌云就是我们长久以来形成的一些错误观念,用六祖的话讲叫邪见。如果我们读了《六祖坛经》,读了《金刚经》,不能让自己心头一震,不能够见到自性的光芒,不能够停止向外攀缘,那么就老老实实地听六祖大师兄神秀(音频文件有误)禅师的劝告: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我们的心就像一面玻璃一样,上面涂满了泥巴,光线就没有办法照出来。如果我们把它洗干净,让它透明,自性的光芒自然而然就会显现。不要再和外部的人事物较劲了,反观自心,用今天的话讲反省,反省,再反省。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