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6900000016

第16章 路径依赖,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2)

第六章 路径依赖,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2)

吏部尚书王永光觉得不对劲,就请韩一良指出是谁给他送银子了,又是谁贪污最甚。韩一良吞吞吐吐,好像不想当面告发别人,于是皇帝准许他密奏。但过了五天,他还没奏。崇祯帝最恨贪污,哪肯放过这个机会,就再次召集大臣,当面追问。韩一良就说他是举了周应秋、阎鸣泰的例子,而这些事早就已经处理完了,口气里好像又暗指王永光的意思。崇祯帝再追问, 他又说听说有人要送。崇祯帝很生气,斥责韩一良说话前后矛盾,并对大学士刘鸿训说:“都御史决不是轻易就授给的!”于是罢了韩一良的官。

《庄子》中讲了一种称为“意怠”的鸟。这种鸟除了很会鼓动翅膀外,一无所长。别的鸟飞,它也跟着飞;别的鸟回巢,它也回巢;队伍前进时它从不争先,后退的时候也从不落后;吃东西时不抢食,也不落后。因此,它很少受到威胁,比其他鸟的寿命都长。

作为给事中,检举和告发别人乃是分内的事,但韩一良却宁可被罢官,甚至顶着被治罪的风险,都不肯告发送钱给自己的人,是因为考虑到如果他告发了,他的日子比当官还要难过。枪打出头鸟,低调做人,不出风头,是一种明哲保身的处世智慧。

博弈法则:

为人处世,如果想寻求一条更稳妥、更安全的路时,跟着大多数人走就可以了。大多数人走的路可能不是最便捷、收益最多的路,但可能是比较安全的路。

因时而变,风口浪尖上顺流而下

叔孙通,又名何,今山东滕县人,以文学见长。秦末时,叔孙通因学问渊博,被朝廷征召到中央政府为待诏博士。

司马迁在《史记》中给叔孙通立传时,开头就讲了这样一件事: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率农民起义,官吏几次上奏,秦二世都不当回事,召见博士、儒生时,就顺便问他们怎么看这件事。在场的三十多个博士儒生都连忙说道:“做老百姓不知道顺从,哪里有反叛的道理啊;一旦发生这样的事,就是谋反,就是罪该万死,理应得到王师讨伐。”秦二世见这些儒生和官吏们说的话都是一样的,而他却觉得自己刚做了皇帝,怎么会有反叛的事,不禁勃然大怒,朝堂上下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叔孙通见状,赶紧说:“这些人真是睁着眼睛瞎说,现在天下平定,海内统一,兵器也都销毁了,哪里还有战争呢?上有英明天子,下有忠臣志士,更赖国家法度维系,哪里还有人敢造反呢?虽有一些人滋生事端,但也不过是强盗行径,就像老鼠和野狗偷食罢了,不足挂齿!况且现在县令们已经在搜捕了,皇上不必担心。”这番话说到了皇帝心里。秦二世高兴地说:“嗯,这话说得好。”接着他又问诸生,有的改说“这些人确实是阿猫阿狗一样的盗贼”,但仍有坚持说“反叛”的。二世令御史以“说话不合时宜”为由,判那些说“反叛”的人有罪,并罢官。赐给叔孙通帛二十匹,衣一袭,拜为博士。退朝后,诸生都讽刺叔孙通说:“先生真会阿谀奉承啊!”叔孙通说:“今天的事几乎是羊入虎口了,你们怎么这么不识时务呢?”叔孙通知道秦二世的寿数已经到头了,接着,就赶紧溜回了老家。

这时,山东已被楚占领,叔孙通投归项梁。项梁败死后,又跟从楚怀王。项羽杀楚怀王后,叔孙通留就顺便事奉了项羽。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刘邦率诸侯攻占彭城,叔孙通见势归顺了刘邦。

第一次拜见刘邦,叔孙通峨冠博带,十足的儒生打扮。刘邦是个农民,向来重武轻文,不喜欢甚至讨厌儒生,见叔孙通这般穿戴,心里就有点厌恶。精明的叔孙通立即明白了,再见刘邦时就换成短装,一副刘邦家乡人打扮的模样。刘邦看得顺眼,心中就有了几分好感。刘邦见他很聪明,就拜他为博士。

叔孙通投降刘邦时,有一百多个儒生弟子跟随他,但他做官后却一个也没推荐,反而专门推荐些能打仗动武的人。弟子们对此不满,偷偷地说:“跟随先生都好几年了,又共同降汉,现在不推荐我们,却专推荐那些‘大猾’,这是为什么呀?”叔孙通知道后,对弟子们说:“汉王现在正在打仗争天下,你们能打仗吗?所以现在只能推荐那些能扛旗拿刀的人啊。你们不要着急,我不会忘记你们的。”秦时叔孙通迎合二世,被拜为博士,而今刘邦也拜他为博士,号稷嗣君。

汉五年,刘邦已经平定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叔孙通就其仪号。刘邦废除秦朝的严刑苛法,制度简单易行。但是昔日的功臣们常常在朝廷上饮酒争功,喝醉了就大嚷大叫,甚至拔剑击柱,刘邦很不高兴。叔孙通看到这种情况,就对刘邦说:“儒生难与进取,却可与守成。臣请皇帝征召鲁地诸生,与臣的弟子共同制定朝仪。”刘邦说:“很难吗?”叔孙通说:“我参照古代和秦朝礼法就可以了。”刘邦答应了他。

于是,叔孙通就叫来了他的徒弟们共同制定朝仪。有两个人不肯跟随,说他:“先生先后侍奉了近十个主人,都是靠阿谀奉承才得到富贵的,现在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却又大兴礼乐。礼乐的兴起应该是在皇帝积德百年后才可以的。我们不忍心像你那样做,你做的事都不合古法,我们不跟随你了,你们去做吧,不要侮辱了我们的名声!”叔孙通笑他们:“真是些不识时务的愚蠢人。”

经过一番讨论、修订、演习,叔孙通的礼仪制度终于定好了,一改群臣在宫殿上的粗野行径,使刘邦真正体验到做天子的威风——“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于是封叔孙通为太常。叔孙通看到刘邦尝到了兴文建制的好处,开始对文人感兴趣,便不失时机地向他推荐追随自己多年的那些弟子,被弟子们誉为“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叔孙通以后又迁升太子太傅,制定了宗庙的仪法。刘邦死后,叔孙通又尽心辅佐懦弱的惠帝。

司马迁是这样评价叔孙通的:“古之君子,直而不挺,曲而不挠,大直若拙,道同委蛇,盖谓是也。”这句话很中肯。也正如司马迁所说:“贵至千金的裘皮大衣,不是一只狐狸的毛做成的;豪华的亭台楼阁,也不是一棵树能完成的。三代的德行,更不是由一人的智慧所能达到的。”大厦将倾,可扶则扶,不可扶就要赶紧躲开,做无谓的牺牲,也只能得到个不识时务的名声。

思想其实就是变通,人生中没有任何一条路是非走不可的,因时而异,因事而异,让自己适应情况的变化,在变通中实现自己的志向。如果暂时不能达成愿望,一定不可硬碰,保存实力等待时机是最重要的。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因为目标并不是光凭实力就可以实现的,任何时候若能尽量顺水推舟,等天时、地利、人和了,目标自然就达成了。

博弈法则:

思想其实就是变通,人生中没有任何一条路是非走不可的,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尽量顺水推舟,等天时、地利、人和了,目标自然就达成了。

极盛则衰,做人注意分寸

苏秦,字季子,东周洛阳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

苏秦早年在鬼谷子先生门下学习纵横捭阖之术,他勤奋刻苦,博览群书,学业精进。苏秦学业有成,辞别鬼谷子先生时,鬼谷子先生考察了他一番,苏秦侃侃而谈,滔滔不绝,不想鬼谷子先生眉头直皱,脸上并无喜悦。

苏秦把话说完,怯生生地问:“先生,我说错什么了吗?先生为何脸有异色?”

鬼谷子先生语重心长地对苏秦说道:“你说得很好,并无错漏。事不可尽,尽则失美。美不可尽,尽则反毁。你只知善辩的好处,唯恐不能发挥至极处,却不知善辩之能遭人嫉妒,若一味恃弄,祸不可测啊。”

苏秦怅然若失,心中却颇有微词,只是不敢和鬼谷子争论。

苏秦四处游说求官,一无所得,落魄归来,连他的兄弟、嫂妹、妻妾都暗中耻笑他。他们对他说:“立业当以务实为本,若想耍嘴皮子为生,怎么可能呢?你还是死了那份心吧。”

苏秦闭口不答,于是发愤苦读,“头悬梁、锥刺骨”一语指的就是苏秦。一年之后,终有所悟,他又出外游说,此行大获成功,一人任六国之相。当他威风凛凛地去赵国办事路过洛阳时,车马辎重前呼后拥,排出很远,诸侯派使者相送的很多,周显王都为他戒严道路,派人到郊外慰劳他。苏秦的兄弟和妻嫂伏在地上,十分惶恐。苏秦得意地问他嫂子:“你最瞧我不起,今日为何这般恭敬?”

他的嫂子说:“三弟你如今位高财大,自然受人尊重了。”

苏秦长笑一声,口道:“口舌之能,何人再敢轻视?我若不习此术,当在田里耕种,怎么可能有今日的荣华富贵?”

“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话说得太多,必然会得罪人,功劳太大,必然会招来忌恨。苏秦最先不容于齐国,齐国的臣子联合起来,诬陷他心怀恶意、图谋不轨。他们反复对齐王进谏说:“苏秦劝大王归还了燕国十城,表面上他为大王争取名声,其实却是暗助燕国,削损齐国之国力。他一无本事,只知道搬弄是非,大王若是被他蒙蔽,再加信任,他的奸计一旦得逞,齐国将陷入危难之中。”

有人将此事偷偷报知苏秦,苏秦却不以为然地说:“若论说辞,自信无人是我的对手,他们是害不了我的。”

来人和苏秦交好,此时却分外着急道:“大人为人嫉恨,已非一日了。他们都是齐国的重臣,眼下一同发难,想来齐王也不会无动于衷。你平日和他们只知辩论,语多无忌,自然会伤害到他们,他们这是报复大人啊。”

由于大臣们的不断进谏,真真假假的信息终于使秦王对苏秦产生了怀疑,对他的态度也大为转变。苏秦百般辩解,不见成效,于是避祸而离开,回到了燕国。

苏秦在燕国和燕王的母亲通奸,终日惶惶。他怕燕王杀他,就自请到齐国做燕王的奸细。他花言巧语又使齐王信任了他,但苏秦的频繁活动终被齐王和齐大夫发觉。齐王将苏秦车裂于市。

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很多事情都被扭曲了。不考虑这个背景和实际需要,那么就不能顺应时势,更保护不了自己。正像事物因朴实而不惹人注意一样,俗人眼中的缺点却成了它自存的法宝。而器具的精致让人觊觎,你争我夺,造成对其本身的伤害,这正是它自身炫耀的结果。由此引申开来,巧言善辩自有它的益处,不过,过于玩弄辞令也会伤害自身,于事有误。

难怪老子在《道德经》中一再强调“大音希声”、“大言若讷”的重要。看来,该表现时尽力表现,不该表现时来点糊涂,才得其方圆之道的精妙。

博弈规则:

同类推荐
  • 平罗史话

    平罗史话

    本书是宁夏地方史话丛书中的一本。平罗是宁夏北部古老的县域,从汉唐时的边塞要地发展为今天的鱼米之乡。历经沧桑,积淀了深厚的地方文化,本书按照历史脉络,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配以图片,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平罗的历史与文化。
  • 铁血兰芳国

    铁血兰芳国

    带着彪悍的金手指回到1965年的南洋,重建兰芳国,看爪哇猴子还敢不敢嚣张。因为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本文需要进行全面修改,故此可能停更一到两天。抱歉。
  • 吾乃武圣关守也

    吾乃武圣关守也

    夜空,一阵青光突显顿时风卷云涌突然空中一赤脸青衣之人骑一浑身如火赤红宝马大喝一身从空而落。一男子见空中异像顿时附拜在地:“我关家之祖选定吾儿,助我蜀国再次崛起!”“啊!啊!”男子面前一间木屋中传来一女人歇斯底里的惨叫。顿时,青光冲向木屋。。。“呜哇~呜哇”一阵婴儿啼哭的声音从木屋传来。
  • 伴读书童

    伴读书童

    不是公子爱江山,只是公子未成年。三十岁的大好青年,一晃回到蒙童孩提。虽然“学富五车”深谙处世之道,但可惜心从力不从。辅佐君王成就大事?还是做一个平头百姓寻一世开心?“一如侯门深似海,小姐,等我成年再嫁也不迟啊……”
  • 初唐攻略

    初唐攻略

    秦寿带着使命穿越唐初,无独有偶引发一连串蝴蝶效应,篡改唐初名将与群芳公主命运,逆天手环成就其辉煌丰功伟业。为了夺回时空球,秦寿背弃了初衷与原则,煮汤结恶货群臣,斗智斗勇一步步接近李世民,最终发现时空球的秘密,秦寿又该做出什么样选择?
热门推荐
  • 龙魂时代

    龙魂时代

    这是一个召唤龙魂的时代,只要开启龙魂印记,你就可以拥有一条属于自己的神龙之魂。一个少年,第一次召唤龙魂失败,被认为再也无法拥有神龙之魂的他,在所有人看白痴一般的眼光中,进行了第二次召唤,而这一次,他竟然……召唤了一个……大BOSS!到底是什么呢,且看龙魂时代!交流群:531036277
  • 九魂前传之战国风云

    九魂前传之战国风云

    废材太子遇腹黑父女,但不知他们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代宗族的命运……
  • 宇芒

    宇芒

    谁说小人物不能成为人人仰慕的大英雄?从村子里出来的颜宇,拜师学艺,戏游江湖,闯古迹,探古堡,战魔神,书写一段传奇!
  • 异世之僵神争霸

    异世之僵神争霸

    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为了兄弟惨死街头,却因为是阴年阴月阴日所生,被将臣选做了传承者。今非惜比的主角独闯日本忍者总部,大闹一番后却又意外的来到了异世。在这里他独斗龙王,勇闯深海,入魔界,得美人,力抗异空间入侵者。
  • 走进科学·疑案真相

    走进科学·疑案真相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狩猎之国

    狩猎之国

    全球突变,华夏成为唯一乐土,变异者威胁着最后一片乐土,异能者横空出世,他们肩负着守护这片乐土的重任。你不是异能者,就只能成为任人宰割的玩物,你成为异能者,只有变得更强,才能不被狩猎。各种惊险刺激热血,一场场精心策划的阴谋正悄然逼近人类,一场巨大的危机悄然到来。朝秦暮楚不是三心二意,而是一心一意。
  • 倾世宠爱:吻了个大神

    倾世宠爱:吻了个大神

    唐瑾楠:如果爱上你是一条不归路,我不介意就这样走下去。许暖华:‘青梅竹马’听着很美好,可只有我知道...小时候追着邻居家漂亮小哥哥跑,嗯!她认为是太小了不懂事。现在她长大了,就不追了。可为什么有个精明的男人老是想拐走她?“唐瑾楠,给我站住!”许暖华忍无可忍看着眼前这个谈定如风的男人向她缓缓走来。在她耳旁吹了口气“你咬了我~得对我负责。”咬了我…咬了我…就因为这一口许暖华深刻认为这男人是毅力果真强大!
  • 天子家奴

    天子家奴

    清朝太监虽没有东汉、唐代、明代太监那样专权跋扈,但也出了几个著名的太监,广为人知。主要介绍了四名清代太监的故事,他们分别是:慈禧心腹、趾高气昂、被斩于山东的安德海;处世圆滑、背地人称“九千岁”的李莲英;性格忠直、为变法勇于献身的寇连材;靠唱戏改变命运、后成了宫中大总管的小德张。此外还专设一章,介绍清宫太监生活及官廷轶事;有些材料来自清官太监、宫女的晚年回忆,十分真实,历史感很强。相信通过《天子家奴》,读者朋友可以对清代宫廷文化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
  • 修心(Mbook随身读)

    修心(Mbook随身读)

    《修心》以弘一大师的著作、演讲稿为基础,针对无常尘世中万千的人和事,从日常生活、德行操守、为人处世、修身养心等方面入手,帮助读者看清人生迷局,冲破精神藩篱,从而获得心灵的宁静和超脱。现代人往往有知识、会做事、能赚钱,但却不快乐,求功利、谋富贵、贪安乐,却总难圆满。究其原因,就在于内心的浮躁、不安定、没有依托。
  • 曳阑传

    曳阑传

    自从那日起,她便知道,自己身上担的,不光是自己的性命,而是一家人的性命。“你怕吗?”他曾问。“我啊。太久了,不知道什么是怕了。”她只是淡淡的回答着。相爱十年,也不过是一番镜花水月,重生一世,我却为你放下所有。笑看花开花落,执手共理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