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24700000896

第896章 时也命也

贾诩手中的密信其实是两份,一份是徐庶飞鸽传书送来的密报,同时送来的还有情报司初步的调查。两封信上的内容大致相似,却有很多细节不尽相同。

徐庶的信中先是为了战败而请罪,更多的内容则是对具体损失加以说明,并且对并州战场的局势走向做出自己的见解和判断。情报司的密信之中主要说明的,是那一场夜战中,影响到最终结果的一些细节。

两封信先后看过,对这一仗也就差不多有个整体的概念了。

“元直真的败了?不会是什么人送来的假情报吧?”太史慈匆匆赶至,满脸无法置信的神色:“明明就是夜袭啊,西凉人当时也应该在内讧不是吗?这种仗会打输?怎么可能?”

并州战场虽然由徐庶全权掌控,但每隔一段时间,徐庶都会把近期采取过哪些策略,背后有何种思考,记录成信,发送至黎阳汇总,然后转达给王羽,让他最后把关。

所以,此战前的形势,和徐庶具体出击的时机,太史慈的心里基本上也有数。他怎么想都想不出,到底是发生怎样的转折,这一仗才能转胜为败。

“军师,此战损失几何?”赵云和太史慈前后脚赶到中军,问的问题也更具体一些。

“元直和并州分司都知形势紧急,故而都是隔日送来的急报,具体损失尚未统计完全。”贾诩面色凝重,轻声答道:“当夜元直是全军出战,拂晓时分败归兹县,随后清点军马,可战之兵只余三万多,考虑到夜战之中,相对混乱,事后应该多少还能收拢几千溃卒……”

“嘶……”以赵云的胆魄和沉着,闻言也不由倒抽了一口冷气。

照这说法,徐庶这一战损失了近两万兵马,王羽在洛阳起兵之后,即便是胜仗,也没有过如此惨重的损失啊,何况还是败了……

要知道,此战之前,青州可是天下独一无二的一支常胜之军啊!这一仗虽然不是出自王羽的亲自指挥,可是,以徐庶在青州军中的地位,这一败的意义,也只是比王羽亲征战败稍逊一筹而已。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青州前所未有的一场大败,不但导致西线战局岌岌可危,同样也给整场战争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那……西凉军损失如何?”魏延和徐庶没打过多少交道,不像赵云、太史慈那样,更关注徐庶和并州军团,他对战局后续发展的关注度更高。

“具体还不好说,西凉军本身是一支大规模的联军,各路叛军或羌胡部落出兵多少,只有在分战利品的时候才会拿出来上报,具体数字连马腾、韩遂恐怕都不太清楚。粗略计算,西凉军的伤亡及溃散的部众,应该在三万到五万之间……”

王羽拿到信之后,一直都没出声,陷入了沉思之中。众将不敢打扰主公思考,又关切战局,便围着贾诩询问,贾诩也不隐瞒,将自己所知的内容坦然告知。

单从战损的绝对数字来说,这一仗倒是青州军占的便宜更大一点。但就战损比例,和最终是谁占据战场而言,胜者当然是西凉军。

“西凉军前期受到的杀伤极大,连营东部区域已经陷入了全面的崩溃,自相踩踏而亡者,就不在万数之下,再加上并州军团的拉网式清剿,马腾、韩遂、张横皆死于当夜,校尉阎行不知所踪,有这样的损失倒也不足为奇……”

众将听得面面相觑。

若说一开始,大家只是疑惑这一战的结果,现在,这一战的过程却成了焦点。以用兵的常识来考虑,西凉军先是内讧,然后被突袭,遭受了如此之大的打击,根本就不可能翻盘啊!

不说别的,马腾和韩遂都死了,群龙无首,即便西凉人迅速达成共识,临时再推举出一个领袖,也没办法在那种情势下整合全军,消除混乱啊。可若是西凉军不从混乱中恢复过来,又要如何反败为胜呢?

“既然如此,西凉军是如何逆转的呢?”连吕布都拿不住架子了,挤到人群中央,提出了疑问。

“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阴差阳错了。”贾诩抬头看看王羽,见后者没有任何表示,知道是默认的意思,于是重重叹息一声,讲述起来。

韩遂为了出其不意的拿下马腾,在军中并没有做出太多的布置,只是暗中抽调了最为亲信的数千嫡系精锐,再加上一向以他马首是瞻的张横、阎行的近卫亲兵,合计约在万人左右。

因为他的动作足够小,所以并未引起马腾的疑虑,等到烧当羌被韩遂暗中拉拢到,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按照韩遂的计划,干掉马腾之后,他会带着阎行、张横马不停蹄的攻打马腾的中军。马腾的嫡系部队差不多有两万,但其中真正的精锐,也就是那么一万来人。在韩遂想来,他不用把规模搞得太大,就是趁着马腾诸子还没收到消息的时候,打一场突袭。

说是马腾诸子,但韩遂真正忌惮的,也只有马超一人而已。

韩遂没急着突营,而是派遣在西凉以勇武闻名的阎行单骑去邀马超相见。他知道马超自恃勇武,知道阎行一个人来,肯定不会搞出太大的阵仗来,八成一个人就出来了,然后阎行就可以攻其不备,斩杀这个最大的威胁了。

马超若死,马铁尚且年幼,马岱又是从子,在军中威望有限,肯定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来。到时候韩遂只要派人将马腾、马超的首级挂出去,基本上就不会再有太多麻烦了。

这样一来,他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这场火并,即使青州军杀过来,他也可以迅速组织抵抗,倚仗兵力优势将其击退。

乱起之初,可说是一切顺利。

马腾、马休授首,阎行顺利约出了马超,结果就在阎行觑得机会,企图以长矛从侧面刺杀马超时,变故陡生……一支从暗处射出来的冷箭改变了一切!

马超的警觉性也很高,弓弦才一响,他立刻发觉身边有异,百忙间来了个镫里藏身,恰到好处的避过了阎行的突刺。闪避的同时,他还不忘反击,回手就攥住阎行的矛杆,就那么斜仰着身体发力,将阎行偌大的一个身躯直接从马上提到半空,像一块破抹布似的甩了出去。

马超这一下反击只是出于自保的目的,他不知道旁边还有没有潜伏的敌人,不敢放任阎行在身边纠缠,结果却是救了阎行一命。

那支冷箭本来是奔着阎行的心口去的,结果马超这一提,一甩,正好帮阎行避过了这一箭,被甩出去后虽然就没了声息,但马超事后搜索,也没发现尸体,想必是跑了的。

发生了这种事,即便没人报信,马超也知道发生什么事了,也顾不得杀阎行泄愤,连忙回营,召集兵马。而另一面,韩遂得知阎行失手,吃惊之余,也是毫不犹豫,立刻催动兵马攻营,正与召集了数千骑兵杀出营,试图去救老爹的马超撞上。

新仇旧恨都是不得了,一场血战就此展开。

本来是韩遂占了先手,准备更足,兵力也更充沛,怎奈马超骁勇异常,身边又有猛将庞德和妹妹马云騄相助。

那个放冷箭救下马超的就是马云騄,小姑娘本来是偷着去看二哥马休娶亲的热闹,结果却看到了父兄惨死。她来时没骑马,又要避过韩遂的大军,时间上其实是比韩遂慢了半步的,要不是韩遂想尽量减少损失,并收编马家军,她就来不及报信了。

结果,就因为韩遂的贪心,这个没人在意的小姑娘成了这一夜,乃至整个并州战场上最大的变数。

她年纪虽幼,却是天赋异禀,武艺几不在猛将庞德之下。西凉军对战,就是骑兵对冲,勇将、悍卒更多的一方,就更占优势。比兵卒,两边其实差不多,韩遂素知马、庞之勇,事先也做有安排,却偏偏漏掉了马云騄。

结果,韩遂挡不住马超三人组成的三叉戟的锋芒,上万精锐兵马死活围不住马超临时拉出来的三千骑兵。等到马岱整合了后援部队,从营中杀出,等待韩遂的也只有败逃一途了。

本来韩遂是有机会逃回本营,整军再战的,结果烧当羌看到韩遂被马超打败,再次发挥了反复无常的本性。一面由族中的几名长老出面杀了那离,另一面集结兵马,直接把韩遂给堵在回营的路上了。

就这这样,经过了多番转折,始作俑者的几大首脑尽数完蛋,最后是马超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这时徐庶的兵马已经杀进连营有一段时间了,先前马超只顾着报仇,韩遂只顾着逃命,也来不及理会。到了韩遂授首之时,局面已是不可收拾。马超通报全军都来不及,哪里有办法整合乱军反击?

换了寻常人,可能干脆就放弃了,放弃大部兵马,只带着嫡系部队从没有敌人的方向逃走,先保住命和实力再说。

但马超可不是普通人,虽然对具体军情都一无所知,却不妨碍他凭借一股子狠劲做出拼死一搏的决断。

他直接闯进韩遂的大营,用枪杆挑着韩遂、张横的脑袋,绕着军营走了一圈,吓住了韩遂军。然后将嫡系部队与韩遂军合二为一,直接朝东营的南面杀了过去。

西凉军大致可以按南北营来区分,北营以汉民叛军为主,南营则是各路胡人。马超的想法很简单,北营那些人都是拥护韩遂更多一些,他犯不上去救,救下来也很难统合指挥,南营以羌胡为主,号令起来就简单多了。

就这么着,他的骑兵滚雪球一般扩大,最后又恰巧和立功心切,脱离本队过远的潘璋部迎头撞上。

听过贾诩的叙述,众将都有一种相当荒谬的感觉。难怪军师感叹时也命也呢,徐庶这场败仗吃的还真是很冤啊。

但凡是中间的环节稍有差池,最后获胜的就不可能是马超,获胜的不是马超,也就不会出现这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最终结果。

还能说什么呢?只能说徐庶犯了太岁,运气实在太差了。

同类推荐
  • 汉途

    汉途

    但凡穿越,无不是将历史逆流,用特别的手法去演绎一段生活在历史的朝代却不改变历史的时代。但那种架空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既‘架空’,就应该有新的尝试。我不保证我的尝试会成功,或者是本书扑的一塌糊涂,但是我觉得必须去改变架空,改变传统,在不违反历史潜规则的同时将故事的空间拓宽、改变、发展,那样才能给读者意想不到的结尾。比如说,初始的架空历史类小说应该是黄易大师的寻秦,的确风靡一时,成为架空类的祖师。但是想想,如果我们读者看书一看这段故事就知道了历史的结尾,似乎没有什么劲头。所以,我要改变,改变的同时在为自己的大胆祝福。阿门!我可以失败,但是小说的思路一定要无限扩充,读者才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 无赖天子刘邦的逆袭

    无赖天子刘邦的逆袭

    秦汉时期民风彪悍,野合之风盛行,天下战争使男人大都死绝,少妇寡妇需要男人来安慰,刘邦就是野合的产物,那时候儿子娶自己父亲的小妾和后母私通都是正常情况。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平民皇帝刘邦一生打下江山,耕耘女人使刘姓成为中国超级大姓,刘邦就是上天派遣下凡来管理天下的天子,虽历经磨难最终开挂逆袭成为一代君主。可以不服人,但不可不认命,命运如此安排自有一番成绩,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也!
  • 书僮万岁

    书僮万岁

    一个现代社会的独行侠在北宋末年重生,此地梁山泊旁独龙岗祝家庄,身份是祝家三爷祝彪一棒打死的前任书僮
  • 大话西游之大唐风月

    大话西游之大唐风月

    【雾霾笼罩】的大唐国土,怨气冲天!西天佛老要找人取西经,观自在菩萨不敢怠慢拿了【五宝】,就直奔大唐帝国了……【一指唐僧】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指解决不了的事!”群460034237
  • 天下公侯

    天下公侯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尘事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天相异变,斗转星移。懵懂间的赵忻闯入了一个历史上未曾存在朝代。塞外大漠,苍狼长啸;江南水乡,烽火迭起;边疆诸侯,鹰伺狼顾;朝堂之权,明争暗斗;大梦初醒,群雄争鼎;龙生九子,大争之世;英姿红颜,美人如玉。这位来自千年后的来客在历史的分叉点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他又如何搅动庙堂江湖、左右天下大势,敬请期待~
热门推荐
  • 萌妻来袭:霸道总裁,悠着点!

    萌妻来袭:霸道总裁,悠着点!

    她遇到了一个神经病男人,签了一份莫名其妙的合同,就变成了他的专属。结果她爱上了这个男人,他却叫她滚。之前她说,“你示范一下怎么滚的,我就滚。”之后她说,“滚就滚!当心老娘滚远了就回不来了!”他说,“那我还是和你一起滚吧。”宠文爽文,双处,1V1
  • 粉皮日记

    粉皮日记

    花家四姐妹,花若冰,花若清,花若玉,花若洁,状况百出,校花评选、姐妹隔阂、恋爱风波、窃取小说,当然在这经历了种种事情后,四姐妹各自明白了每个人的好,于是重归于好。但这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每人都成长了许多。。。。故事不虐,,可放心大胆食用~\(≧▽≦)/~
  • 陷入传说

    陷入传说

    天定神护的三生缘和三世份,原来不都是甜蜜幸福,你的出现不是挡风遮雨,相反,所有的风风雨雨都是你带来的。安放在你那孤寂的我的灵魂,宁可不安和你面对一切命运的捉弄,世俗的流言蜚语,也不要安然无恙苦痛煎熬,只要你懂我就无畏。
  • 盛婚厚爱

    盛婚厚爱

    林可榆从没有想过,会有那么一天,为了救生意失败的哥哥和爸爸,把她自己卖给一个素未谋面的男人。“亲人坐牢,或者嫁给我,选一个。”“从一开始,你就只不过是白桃的替身。”“你所穿的,用的,都是我的;既然恶心,就自己挣钱吧。”因为恰好和他初恋长得相似,而被他用手段禁锢在身边,那个霸道如阎王的男人,向全世界宣告她的所有权,却和爱没有关系。白天,她是他公司最卑微的员工,晚上,她是他身边最无助的妻子。忽然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个当做替身的妻子,正当他为自己的心感到困扰的时候,一个自称拥有白桃心脏的女人出现在他面前。拥有心脏,是否就等于是那个人?
  • 造化传说

    造化传说

    黄泉碧落三千道,混沌鸿蒙始气生。上清下浊开天地,一日一月分阴阳。首尾相连始亦终,龙蛇同种本一样。谁人生来富贵命,燕雀鸿鹄皆不详。我望苍穹云中歌,一字提笔划千行。谣传天有三三数,凌霄金座朝玉皇。
  • 废材逆天太妖孽:倾世狂妃

    废材逆天太妖孽:倾世狂妃

    21世纪金牌杀手,一朝穿越,却成为人人喊打的废材!呵,是废材麽,那我就废材给你们看,扮猪吃老虎,闪瞎你们的狗眼!他原本是人人尊敬的辰王殿下,妖孽的容颜,天地的宠儿,却唯独对她一人倾心!“君冥轩,你别忘了,你现在抱着的是你的嫂子!”“爱妃,你说错了,本王从来不抱嫂子,本王抱着的是本王未来的王妃。”————————————“君冥轩,你脑子里面装的全是豆腐渣是吧!!”“爱妃,你忘了,本王脑子里装的全是你啊!”某女最后华丽丽的去撞墙!!
  • 恶魔少爷爱错了!

    恶魔少爷爱错了!

    当恶魔校草,遇上呆萌甜心。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方虞语!快做饭!本少快饿死了!”“夜宇轩,没看见我在忙吗!”“那和我有半毛钱关系啊!快去!”“你这个恶魔!”“哟呵!多谢夸奖!”
  • 剑中花

    剑中花

    天地是一张看不见的大网,所有人在这网中挣扎绝望,只有一些天生有不凡命格的人才能摆脱这天地的枷锁,他们手握三尺青锋,走向注定孤独的王座。叶枫在这条路上遇到千奇百怪的人和物,有一尾要跃过龙门的东海锦鲤、有三生石畔苦等千年的孤魂、有欲正道却成魔的仙人、也有只入情劫不破情劫的茅山小道……叶枫走在这光怪陆离的世间,好像这天下的道理都不如心中那个她和手中的剑大……很多年后,他依偎着另一个女人,说道,“如果能回到以前的话,我情愿用这把剑换回她……”
  • 战甲浴血

    战甲浴血

    金甲浴血,吼动河山,宁负一世狂徒之名,只为这一身傲骨不肯雪藏……
  • 中国传统文化原典选读

    中国传统文化原典选读

    本书以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原典作为核心内容,选取了国学经典中最有代表性的十一部作品,从传播学的角度将文化原典产生的社会背景、各个时期的传承情况以及围绕经典重大问题研究的不同观点一一陈述,力求从全新的角度建构出文化经典学习的多维知识体系,以帮助读者更方便地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