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24700000223

第223章 曹操的困境

“孟德,现在可是千载良机,王羽竖子无谋,吓溃了蛾贼之后,却没有完善的计划来收编那些百战之士,却把注意力集中在了那些新兵和老弱身上。此战他赢的虽然容易,但同样的伎俩他不可能反复使用,用了也不会奏效,现在正是乘虚攻伐的机会啊!”

鲍信声泪俱下的劝说,让曹操很为难。

对方的提议,是断然不可取的,王羽之所以没对那些积年悍匪采取措施,并非没有见地,只是限于兵力不足,并且有其他的考量而已。

那些悍匪已经彻底分散开了,想一一降服收编谈何容易?而且,这些人在泰山已经被打破了胆,翻山越岭的逃离泰山后,八成不会再回青州。这些人无论去了什么地方,都会大大的影响当地的秩序。

实际上,在兖州的影响已经出现了。

按照曹操原本的计划,是要在春天之前结束战事,并且入主兖州的。在他不计余力的猛攻之下,于毒、眭固也是败象毕露,马上就到了崩溃边缘。谁想到,在奉高城下惨败的残寇翻越泰山后,直接西向而来。

由于鲍信惨败后,连溃兵都没收拾,带着家眷和部分亲卫直接来了东郡,所以济北国陷入了极度空虚的状态。

部分残寇攻破了肥城,窥视郡城卢县,另一部分在张饶的率领下,直接穿越了济北国,到达东郡,与于、眭等黑山贼会师一处。

张饶带领的人马不算多,几千残兵败将罢了,但却给曹操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得到援军的黑山贼气势大涨,在离狐、韦乡一带与曹操展开了连场激战,虽然屡战皆北,但看那屡败屡战的气势,大有不取东郡誓不罢休的架势,彻底打破了曹操年前结束战事的如意算盘。

在这种情况下,他怎么可能放弃东郡,跑去跟王羽一决雌雄?

但是,以他和鲍信的关系,决绝的话也很难说得出口,故而他才为难不已。

“孟卓兄,不是操不肯助你,只是现在已经错过时机了。王羽忙于安抚降众,看似耗费不少,无暇旁顾,可你也要知道,他周边并无外敌!”

曹操扯着鲍信走到悬挂着的舆图旁边,指点着说道:“如果有办法说动徐州一同动手,倒有可能让王羽首尾难顾,进而图之,可徐州虽然颇多异声,却一直没有翻脸的意思,先前那般局势,陶老儿都压得住局面,如今王羽挟大胜之势,就更……”

又指指济北国,曹操叹了口气:“如今济北国苦于匪患,想经由济北攻打泰山,势必要先平乱匪,否则后路难安;操在济南有些旧部,本可取道济南,但公孙瓒已经分兵南下,驻守平原,我军若冒进,很容易就会陷入被两面夹击的窘境。”

最后,他一摊手,苦笑道:“孟卓兄,东郡未平,操又哪里有抽身而退的余裕啊?”

曹操心里是真苦。

当日戏志才的提议太险,荀彧的提议又一味求稳,他综合考虑之后,弄出了个复合型的计划。即:速平东郡,同时唆使鲍信骚扰王羽侧后,待掌控东郡之后,再谋东顾。

他原本想着,前有黄巾百万大军,后有鲍信骚扰,王羽就算能赢,战事应该也会绵延数月。到时候,自己已经平定了东郡,稍加修整之后,就可以将攻略泰山、青州的计划正式提上日程了。

谁想王羽奇谋一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个晚上就解决了黄巾军,顺手还埋伏了一支重骑兵,将鲍信打得落花流水。

于是,在这场不为人知的竞争中,王羽再次领先一步,走到了自己前面。顺带着,还给自己弄了点麻烦过来。此刻,曹操很有一种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感觉。

为今之计,算计王羽已经成了不切实际的想法,抢在王羽腾出手之前,尽快搞定东郡才是正经。若是等青州恢复了秩序,自己还没搞定东郡,很难说王羽会不会来插上一脚。

“孟德,某非不体谅你的苦衷,只是……唉!”鲍信也不是不懂这些道理,只是他当日输的太惨,太冤,这口气实在很难咽下去。

他之所以辖地逃跑,怕的是王羽的报复,后者睚眦必报的名头,天下皆知,在惨败之后,他不跑怎么办?

谁想这一次,王羽表现得异常冷静,除了在巨平增加了一千守军之外,泰山再没有一兵一卒西进。倒是溃败的黄巾大举涌入,直接占了济北国的大半领土,使得鲍信无家可归,只能流落在外。

他不甘心彻底依附曹操,但手上的资源已经彻底耗尽,只能试着借势。可曹操多精明啊,几句话说得滴水不漏,让他明知道对方是在推托,却一点话柄都抓不到。

最后,他也只能叹息了。

又温言劝慰了一番,私下里又做了些保证,曹操总算是送走了鲍信。

回到中军,对着一众心腹,他又是一声长叹:“诸君议一议吧,为今之时,我军应何去何从?”

回应他的是一阵沉默。

黑山贼的韧性太强,照目前的态势打下去,很可能连明年春耕都会耽搁了。黑山贼是贼,他们不在乎这些,但曹操在乎,如果不能及时恢复秩序,他哪有钱粮扩军?

王羽在青州屯田,开始一两年是拖累,可若是一切顺利,几年后,青州就会重新焕发生机。要知道,青州本来也不是什么穷乡僻壤,要不是这些年动乱不休,那里的富庶程度,就算比不上冀州,也不会比徐州差多少。

比兖州更强出一筹的是,青州的战略位置,只要公孙瓒和陶谦不出问题,那就只有王羽打人的份儿,谁也别想打他,打也打不进他的腹地。

战国时代,秦国何以横扫六合?还不就是仗着地势?

青州当然没有关中那样有利的地形,但对兖州群雄来说,雄踞青州、泰山的王羽,与当日的西秦简直一模一样。

曹操也是个心怀大志的,东郡只是他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兖州,可有了王羽,他即便全取了兖州,也没有扩张的余力了。

攻青州?风险太大,就算能赢,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办得到的。

放着青州不管,向宛、洛乃至豫州进兵,那王羽也不是吃素的,青州铁骑随时会出现在大伙儿的后院。曹操新组建的军队,兵倒是不少,但骑兵的比例却少得很,根本无法与随时可以得到幽州支援的王羽对抗。

“仅凭我军一家之力,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境内的黑山贼,为今之计,也只能向冀州借势了。”盘算了好一会儿,戏志才终于抬起了头,但说出来的话却让曹操很失望。

“操何尝不知借势方是上策,然则……”

入主冀州后,袁绍势力剧增,连带着架子也比以前大了。

曹操若是要请求援军,只能以彻底依附为代价,之前通信的时候,袁绍已经明确表示:要援军没问题,袁某人现在有兵有粮,也不差钱,只要曹操把家人送到邺城,援兵顷刻即到。

家人送去,就是人质了,春秋战国时代,弱国经常会用这种方式,向强国表达臣服的诚意。当然,那时候一般都是送个儿子过去当质子,袁绍这种要求显然有些过格,没把曹操当成一回事。

然而,形势比人强,曹操也只能先忍了这口恶气。

“其实,志才之议还是很有道理的。”没等曹操把话说完,荀彧也上前婉言相劝。

“哦?”两大谋士都赞同的意见,即便曹操另有想法,也不得不认真对待了。曹操抬手止住一脸怒容,欲上前理论的众武将,郑重问道:“请二位先生为我解惑。”

二谋士对了个眼神,决定由荀彧发言。

“主公急欲解决东郡问题,皆因王羽在青州屯田,实力壮大,让我军芒刺在背,彧斗胆妄言,主公所见,尚有偏颇,青州的威胁远不止主公所虑。”

“此话怎讲?”

荀彧不答反问道:“当日主公与袁将军在河内分兵,袁将军言道:将南据黄河,北守燕、代,兼有乌丸、鲜卑之众,然后南向争夺天下,主公作何应对?”

“这……”曹操眉头一皱,当日的对答,其实就是袁绍炫耀,自己努力展示不卑不亢的态度。

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这就是他当时的答复,也正是因为这个理念,他才打动了荀彧。现在荀彧特意提出,显然不是无的放矢。

曹操何等精明,先前被袁绍傲慢的态度激怒,故而无暇深思,此刻得了荀彧提醒,略一思索,当即脸色大变。

“王鹏举借蔡中郎、孔融、管宁等当世大儒成立泰山书院,然后又贴榜招贤,与主公欲行之策完全一致。如今时日还短,未必见得成效,待到明年,以王鹏举的名声,还怕天下寒门子弟,不纷纷前往青州相附吗?”

荀彧郑重道:“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各拥州郡,登高一呼,应者云集。主公的威望、人脉皆差之远矣,欲收拢人才,只能从寒门子弟中寻,而今青州招贤之策一出……主公,时间紧迫,不能再犹豫了。”

“文若提醒得极是。”虽然是寒冬时节,但曹操背后冷汗涔涔而下。

如果说王羽在青州屯田安民,在一两年内构成威胁的话,这招贤令会在五年至十年内形成重大威胁,程度之高远超前者。

时间紧迫,确实不能再耽搁了,只有尽快拿下东郡,有了名分和地盘,才能广招英才,与王羽对抗。只不过,把全家都送到邺城这种事,似乎……

“主公若不弃,彧愿往邺城走上一遭,说服袁将军,只留质子。”将曹操犹豫不定,荀彧又进一言。

曹操当机立断:“那就有劳文若了。”

“主忧臣劳,自当效命。”

同类推荐
  • 翻江记

    翻江记

    陷空岛一个阴天的下午,忽然出现了一人一马,马是青黑色的骐马,一望便知。人却不知是何方神圣,一袭白衣在空中飘摇,狭长的白色面具遮住了面孔,面具后,是絮絮叨叨的一堆白发。马上的人手持弓箭,向五义府大门紧紧的射出了一箭,随后便不知去向。这支箭上的箭书,拿给钻天鼠卢方看时,整个宋朝武林的一场血雨纠纷就拉开了帷幕…
  • 天帝龙盘

    天帝龙盘

    滕龙国末年,天命战魂秦昊,伴随诡异天象降世,消失了几千年的传闻再次浮出水面,一场绵延万载的阴谋逐渐拉开。(本书无关我们熟知的历史,纯属作者根据史记上一些蛛丝马迹,经过大胆的推测和想象杜撰而出,重要剧情绝对不会出现雷同。)
  • 历史上最重要的15次改革

    历史上最重要的15次改革

    一个强大的国家是其内部力量积蓄的外延,根本之处不在于一成不变地沿着一条路走下去,而是在每一个旭日东升、夕阳西下,依然步履匆匆的时候,都留有思索未来的空间。不让繁琐的过程缠住灵动的思想,不因肉体的歇息而冷落了精神无止境的耕耘。行于路,当思于路。
  • 与君共创

    与君共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帝王梦,每个人都想让自己所在的国家繁荣昌盛,为了那心中的梦,那心中的国,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血与泪的激情岁月,与君共创我们心中那威仪四方的强国梦!
  • 史记(第九卷)

    史记(第九卷)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其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书选取其精彩篇章予以诠释叙述。
热门推荐
  • 神画天下

    神画天下

    规则之上,谁主宰规则,天地不过是规则之神创造的牢笼,纵使千万仙王,仙主也难以成神,神画难以画天下
  • 终极一班之我还在等你

    终极一班之我还在等你

    这是一个延续了终极一班2的故事。十年后的金时空,大东和雷婷的再次相遇,让原本没有结局的故事是否会有一个完整的结局?新来的同学夏亦到底是什么身份?他会和终极一班的同学产生怎样的故事?大东:如果我还有机会遇见她,我会告诉她我的答案其实和她对我的感觉是一样的……夏亦:以后可能还会再见吧,因为遇见的那一刻,缘分就已经开始了。有些人的存在,注定要为了一些事有所付出。而那些付出,是他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虽然会很不公平,但不是他能够选择的。这一次的遗忘,注定着下一次的选择。所以,再遇见,会和你说的一样吗?
  • 浅唱嘉年

    浅唱嘉年

    苏佳姩开学第一天来到这所学校,便被人告白,却没想到竟是一场闹剧:阳光男孩何深昶同兄弟段少华打赌古生物专业没有新进女生,结果通知下来只有一位女生选择古生物专业,无奈只好依照段少华的要求,向下楼后遇见的第一个女生告白。就这样阴差阳错之下转校生苏佳姩认识了古生物专业的第一才子,男神何深昶。之后展开了她三年的大学生活,在这段漫长的路上,她遇见了更多的人,跟朝夕相处同科男神何深昶相恋,本以为会这样一直下去,不料,人心的嫉妒、亲情的选择,爱情的背叛接踵而至……
  • 人鱼公主拽上妖孽王子

    人鱼公主拽上妖孽王子

    【完美童话】“鱼小沫,我问你,我和冰激凌,你爱哪个?”易羽寒左手拿着冰激凌,右手指着自己,问鱼小沫。鱼小沫有点为难的看着冰激凌,又看着他,无奈的说了句:“易羽寒,你烦不烦,干嘛没事吃冰激凌的醋!”****她是海里最小的人鱼公主,他是人间犹如王子般帅气的男人。因为安徒生的童话,让她不顾一切回到了岸上。她可以为他吞食人鱼珠变成人类的样子,他也可以为她做冰激凌讨她欢心。安徒生的人鱼公主是悲伤的,那么我们呢?****“易羽寒,如果我是一条鱼,你会怎么办?”鱼小沫环住他的脖子,坐在他的身上。易羽寒给了鱼小沫一个深深地吻:“那我就成为渔夫,发誓一定要打捞到你。”【甜蜜宠文】
  • 棋中棋

    棋中棋

    每个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与死亡,她深知这个道理,因此无怨无求不争不抢。可很多事情不是她说不要就能不要,比如爱情……为了爱情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暗情初动的相遇,赌约,相知,一切错综复杂的开始,所有人最幸福的一段时光,最后的最后所有人都怀念的初衷。
  • 佛若今昔依相依

    佛若今昔依相依

    醒来了之后却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碰到了陌生的人。这人,性格能在多么!有时温文尔雅,有时冷如冰霜,有时毒舌腹黑,有时呆萌可爱,究竟那个是他?唉,最可悲的是,新婚前一夜,可怜的秦羽幻就这样被无情的扑倒了,主要是新郎又不是他好呗!后来她回去了,他又跟来。他是哪的,为什么穿到这来了?原来是缘分。躲也躲不掉。是福不是祸。命运爱你,千孤更爱你!
  • 美食美色

    美食美色

    星级大厨一朝穿越成了穷人家的丫头,家徒四壁,作为穿越人士的她撸起小袖管儿带领全家人致富,日子好了银子多了上赶的奇葩亲戚极品邻居也多了.管你三十六计七十二变的,凡是阻拦她米锦儿好好过日子的人那就都等着瞧。
  • 来雀宫

    来雀宫

    诛仙柱的天罚,使她不再是侍女。大荒四方的游走,让她经历世间磨难。虽被人负之,恨之,害之,也因此心生怨恨,但总归人生在世,大喜大悲会有之。建立来雀宫,存于大荒,行于江湖,一点一滴的故事就这样发生着,为爱痴者,必将受人间之大苦......
  • 芥子,芥子

    芥子,芥子

    真实的鬼故事,真实的微言情。我心太小,装不下浩瀚汪洋,愿得一芥子,纳尽身边万千须弥。
  • 恶少追爱记

    恶少追爱记

    景幻的爱情遭遇破灭,此时,出现一个让她痴迷的人--方流觞,从流觞见到小幻的第一面就深深爱上了这个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