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61500000014

第14章 吕梁雾(七)

九月,是农民收获的季节,也是各省评定下属官员功绩上奏朝廷的时间。

曾福是山西巡抚曾国荃的老亲兵,且自幼长在曾家,与曾国荃打小玩泥巴一起长大,后跟随曾国荃南征北讨,一直侍奉在其左右,现在年过五十,曾国荃念曾福劳苦功高,又是总角之交,除了曾福的奴籍,赏了一份宅子和百亩良田,本意是让曾福在湖南老家与儿孙共享天伦之乐,但曾福有自己的小九九,跟着曾国荃来到山西,做起了巡抚衙门的门伯。门房中的四个门丁正围绕着曾福云天雾罩的东侃西拉。

一名胖门丁道:“都说宰相门前五品官,咱们福爷怎么说也得是个六品吧!”另一名瞪巴着老鼠眼的门丁接口道,“那是当然的喽!曾大人现在是封疆大吏朝廷重臣,咱山西这一亩三分地上,只要曾大人咳嗽一声,全省都得哆嗦,福爷一哆嗦,那太原就快地崩了。福爷,您说是不?”

曾福乐呵呵地道:“咱家九爷(曾国荃排行老九)威名远播,我不过是沾了九爷的一点点小光罢了。”

胖门丁心道,还小光呢,山西谁不知道要进巡抚衙门的大门,必须先过曾福这一关,少则五两十两,多则百儿八十两也不在话下,一年下来不知道被这老东西收了多少银子,听说前段时间又在老家购置了五十亩良田,奶奶地,兄弟几个连口汤都没见过。脸上却堆满笑容道:“福爷那也是打小就跟着曾大人走南闯北,劳苦功高,这些个当官的孝敬您不拿谁又能拿?谁又拿得起?”“对对,福爷,当年您跟随曾大人打长毛破江宁府,这些事再给兄弟几个讲讲。”

曾福捋弄唇边稀疏的胡须,自以为有些雅度,笑道:“行,那我再给你们几个小兔崽子讲讲当年的事情……”

一时间,门房内讲的人精神抖擞唾液横飞,听的人全神贯注满堂喝彩。

一名衙役快步进入门房,气喘吁吁地道:“福爷,快,曾大人马上回府!”

“哦?!”曾福停止演讲,收起二郎腿,对正在擦拭额头上唾液的胖门丁道,“二蛋,通知里面准备茶水烟具。”二蛋有模有样地打个马千,“喳!标下得令!”在众人的大笑声中跑到里宅通知。曾福忙令众门丁打开大门分列左右,仔细检查众人的站姿及门前四周一番,方才毕恭毕敬地守在门口。

“咣——咣咣——”数声开道的锣声传来,抬眼看去,是四名大汉抬着两面大锣,威风凛凛的锣手分立两边不时敲打。紧接着是八面被衙役高举的牙牌,牌上写着“肃静”、“回避”等字样,在牙牌之后是一顶绿呢八抬大轿,数十名挎刀亲兵团团围住。

“落轿——”随一声叫喊,绿呢大轿缓缓落在巡抚衙门门前,高高瘦瘦的曾国荃跨出轿来,扫视一下全场,曾福讨好地迎上前去道,“九爷,您老回来了。”曾国荃点点头亦不答话,转身走进巡抚衙门。曾福拉住一名衙役问道,“九爷今个又遇到什么烦心事?”那衙役附在他耳边悄声道,“今天曾大人又与太原的大户商议募捐赈济,结果只有乔家和曹家各出了两万两的大头,其他的大户才总共不到一万两。”曾福点点头,皱眉道,“这也难为了九爷和这些个大户,朝廷才拨那么点银子,大户们已经捐了六次了,唉!”那衙役摇摇头,告声罪进入衙门。

曾国荃步入客厅中,威仪难掩双眉间的焦虑,山西大旱已经近一年,朝廷一共拨了二十万两银子,各州府上报的情况都是赤地千里、灾民无数,依靠朝廷下发的官凭凑了六十多万两,在江南收购了一些粮食,来回的人工和车耗马嚼费去了一半,剩下的只够太原府过冬用,各地没有钱粮,征不到民夫挖井,头疼,到处都是头疼事。待曾国荃坐到椅子上,两名女佣各拿一只小凳走到曾国荃脚边,将曾国荃的官靴脱去,腿脚担在凳子上轻捶细捏。

府衙的师爷手持一本账册走到曾国荃面前道:“大人,这是各州府近日的孝敬,请您过目。”

曾国荃接过账册,眯眼浏览:太原府敬银三千两,狐皮大氅一件;平阳府敬银三千两,青田玉观音一尊;汾州府敬银五千两,陈年汾酒一车……账册的最低端写着,朔平府敬银二千两,万民伞一把,时令瓜蔬两车。皱眉问道:“朔平的知府到任了?”

师爷道:“还未赴任,听说杨大人在江西听闻北方大旱,一直称病不愿赴任。朔平府的孝敬都是同知刘松龄大人亲手准备的。”

曾国荃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唯唯诺诺、多言多虑的形象,道:“这个刘松龄当年在老大帐中行走,充当书案,倒也是我湘军的老人了,大哥念其为人忠厚踏实,保举到山西做了六品的道台,七八年过来,还是个从五品的同知,看来刘松龄还是只会磕头办事,不能堪当大任。万民伞不看也罢,都是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照惯例束之高阁吧!时令瓜蔬,亏这刘松龄还是湘人,不知本官吃不惯山西的南瓜?都拿下去分给下人。”

师爷笑道:“大人事物繁多未及细察,刘大人送来的瓜蔬中并无南瓜,倒是新鲜辣椒有一车之多。”

曾国荃急问道:“你确定是新鲜的辣椒?”

“属下怎敢欺瞒大人?”

“去,拿一些与本官看看。”待下人取来几个辣椒,曾国荃接到手中仔细观察,色泽鲜艳、果实饱满,掰开辣椒,里面白花花的种子充分证明这确为新近采摘下来的。曾国荃奇道,“各地大旱,近乎颗粒无收,朔平如何能产出新鲜瓜蔬?”

师爷道:“前段时间刘大人曾报称朔平府化雾取水解决旱情,看来已见成效。”心中却为刘松龄捏了一把汗,刘松龄送了他一千两银子,让他在曾国荃面前多多美言,念在同乡一场的份上,师爷答应了下来。

曾国荃这才想起两个月前朔平府报知聚雾取水,解决了饮用水和部分田地用水,当时省城的官员皆不相信,布政使还道是刘松龄哗众取宠,要进行处置,曾国荃念及刘松龄是湘系老人,虽与布政使在朔平开米店的亲戚起了一些冲突,但也是情非得已形势所逼,被他压了下来,还写信训诫了刘松龄一番。现在看来刘松龄确实是干了一件令他看得上眼的事,曾国荃收起双脚击掌称赞,决定亲自到朔平去看一看。

九月中的吕梁山秋高气爽,草甸和云杉已经变得枯黄,只有松树依旧长青不息。刘摩站在紫荆山山脚的一处空地上,四周站着王捕头、张桂及一些百姓。此时秋忙已毕,张宗禹远去四川,张桂留了下来,近来情绪低落,刘摩在想法设法开导他,带他读书下棋、出门散心、谈古论今,这不,刘摩又开始卖弄他的古经,引来一大帮子百姓前来围观。

刘摩讲的是刘墉与和珅的故事。

传说有一年的秋天,乾隆皇帝带着一帮子人到居庸关一带去行围射猎。随行人员除了亲王、驸马外,还有大学士刘墉。这刘墉是谁?那就是大名鼎鼎、嫉恶如仇、贪官污吏的死对头刘罗锅。早晨路过清河的时候,但见河水缓缓地流着,水清见底,河底里的小石头子一粒一粒的看得清清楚楚。刘墉一边看着河水,一边想着主意。

到沙河的时候,天快晌午,大队人马就在沙河岸上扎营休息。这沙河是清河与榆河会合后的河流,水势比清河湍急多了。就在御膳房的太监在河旁摆上琼浆玉液、熊掌、燕窝,准备用膳的时候,刘墉连忙上前跪奏道:“臣有一事不明,特向万岁求教。”乾隆正要用膳,随口道:“有话请讲,何必行此君臣大礼?”刘墉站起来,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扔到河里。噗嗵,石头掉进了河底,只溅起一点小小的水花儿。

“陛下,您看这水有多深?”刘墉问。

乾隆摸了摸胡子,心里说:你个刘罗锅,这么点事你还想难我呀!就说:“一丈五,差不离。”

“那清河呢?”刘墉又问。

“清河吗?”乾隆又摸了摸胡子,“丈把深吧!”

“这么说,是清河深呢还是沙河深?”

“当然沙河深。”

“真的?”

“当然是真的!”乾隆想:你刘罗锅鬼主意多,想糊弄我?我不上你的当。他捻着胡须,洋洋得意地靠在御椅上。

刘墉看了看正在兴头上的乾隆,转身叫过一个太监说:“你快回城传圣旨:杀和珅!”

“这……这……”太监吓了一跳,“这陛下让杀吗?”

“你刚才没听陛下说‘杀和珅’吗?你只管去好了,有事我担当。”

那太监平日里也看不惯和珅对乾隆吹牛拍马,对下边的人奸诈刁恶那一套。反正万岁爷有话,这是大家都听见了的,管它是真是假?再说,真要有事,还有刘墉顶着呢!便说了声:“遵旨!”便跨马奔了京城。

那天,乾隆玩得还挺痛快,野兔、野鸡什么的,打得也不少。第二天,高高兴兴地回到城里,刚进宫就有太监来禀报说:“和珅已伏法。”

乾隆一听,立刻拍桌子瞪眼地大叫:“这,这是谁叫杀的?”

“是,是刘墉传——”太监一句话还没说完,刘墉就大模大样地走了进来。

“你,你为什么叫杀和珅?”乾隆怒冲冲地奔到刘墉面前。

刘墉不慌不忙地道:“陛下息怒。您怎么那么健忘?杀和珅是您昨儿个去打猎时说的呀!我还钉问了一句:‘是真的吗?’你说:‘是真的!’”

“我,我——”乾隆气得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心里狠狠地骂着:“好你个刘罗锅呀,原来你装傻充愣是在这儿等着我。我算上了你的大当了!”但他也不敢对刘墉怎么着。一是不管怎么说,自己说过这样的话;二是他还真离不开刘罗锅,没有刘罗锅他就玩不转了。

刘墉呢,心里暗自高兴,因为他到底替朝廷、替百姓除了这一大害。

一段故事讲完,众人哄然叫好,意犹未尽地催促刘摩再讲一个,刘摩笑道:“好了,今天只能讲一个,以后有空我再讲。天气慢慢变凉,我担心竹竿会被冻坏,还要大伙帮个忙,用麦秸或者茅草把竹竿裹起来,老王,你带着大伙去吧!”王捕头与百姓们嘻嘻哈哈地散去,还有一名老者带着随从站在不远处,笑吟吟地看向刘摩,从衣着来看,刘摩估计是走关外的过路商人,微笑点头致意准备离开,那老者道,“娃儿等一下。”

刘摩走上前拱手行礼道:“不知老先生有何见教?”

老者笑道:“你就是寿年的独子刘摩?”

刘摩听其直呼父亲的表字,心中一凛,问道:“小子正是,敢问老先生尊姓大名?”

“大胆!”老者的随从喝道,“大人的名讳岂是你这小儿所能问的?”

同类推荐
  • 杨云夏

    杨云夏

    讲述了五代时期公主杨云夏的成长过程和复仇故事。
  • 大秦之召唤人才

    大秦之召唤人才

    这是不一样的大秦,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打工者,穿越大秦乱世,获得系统召唤英杰,英杰乱入,刘邦,项羽,李世民,赵匡胤,铁木真,朱元璋这些开国皇帝组成战国七雄割据,看主角如何统一天下
  • 东海屠

    东海屠

    地壑下的深流如何成长为体制外的帝国?一个被逐出家门的浪荡公子如何成为海上霸主?大明海商如何突破禁海政策到达郑和也不曾到达的地方?让我们展开时代的浮世绘,记录一段湮灭的历史,吟唱一曲英雄的传说。大航海时代,中华历史的另一种可能。看区区海商呼啸东南,威震四海,打造新的天朝!
  • 三伏村

    三伏村

    这是一个战乱纷飞,武功雄起的时代。大才层出不穷,枭雄随处可见。而三伏村的存在,便是应对这乱世被上古三皇五帝安排在世间之中的隐藏势力。但村子里都是普通人,只有每一个时代被选中的人,才能拥有大的智慧和修炼三皇五帝遗留下来的武功秘籍。,从而接受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使命。硝烟的战争在整个大地泛起。晨雾弥漫一个属于个人独唱的英雄的时代,在此拉开帷幕。
  • 史上第一穿越者

    史上第一穿越者

    唉,穿越怎么这么累,又要应付女人,还要提防部下。老是有美女投怀送抱,老是有部下想给我黄袍加身。可是我只是一个历史过客。PS:幼苗需要养护,每一个收藏、每一张推荐、每一个点击都是呵护成长的元素。请大家先收藏养护。
热门推荐
  • 实贱出真知

    实贱出真知

    第一,霸道总裁、后宫争斗,穿越重生、庶女逆袭……统统没有。第二,只是诚实的讲述一些人在这个不是十分美好的世界里深深浅浅的每一步。
  • 剑笑红尘

    剑笑红尘

    别前尘,舍却三生石刻,情长梦短!换今生,醉卧仙路逍遥,几度流光!昨日旧时情归处,休相问,莫开口。明朝笑归红尘去,挟长剑,带吴钩!
  • 天台睡懒觉的那只猫

    天台睡懒觉的那只猫

    从出生等各方各面来看尹大公子无疑是一个人生赢家,无知无觉的在‘傲娇’病在少年都有的叛逆期越走越远,一面很不诚实的自认看透了红尘,一面却又想要逃避责任躲进安静的空间中谁也不接触,自生自灭;从出生等各方各面来看杜大老师无疑是一个注孤生的屌丝,他是常见的‘理想主义者’抱有很大的抱负却无法施展,同这世间许多平凡人一样,想要做些什么却因为现实潜在规则困得寸步难行,他想‘锄强扶弱’,可实际上他也是‘弱’者的其中一员,现实很残酷却不得不面对,人无法改变世界,只能随世界而改变,他却仍在罅隙间坚持自己的信念,坚持做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试图用自己卑微的力量去改变什么;而这样两个矛盾的人却相遇了......
  • 赤子威龙

    赤子威龙

    “抓住他!一定要杀了他......啊!”狐鹰、约瑟夫、山岛宫一、大肚石神......等等,所有与之交过手的曾经不可一世的异能人物,无一不是咬牙切齿,满腔愤恨,都欲吃其肉,喝其血而后快!可一提起他的名字却又无一不是浑身上下脑袋痛,唏嘘不己......他是谁,又作了什么?何以如此遭人忌恨?
  • 三生三世之神魔混血蓝灵玉

    三生三世之神魔混血蓝灵玉

    这是由一片灵叶掀起的师徒之恋。神界天女灵溪与魔界魔尊蓝玉,因爱冲破世俗牢笼,却敌不过天帝老儿一句话,从此永隔。他们的爱情结晶、神魔混血蓝灵玉,似乎要向她的爹娘一样,与自己心爱的男子颜书上仙生死相隔。明明深爱着他,为何要离他而去?到底是怎样的爱,让他不惜一切跳入忘川河,只为不喝孟婆汤永远记得她?到底是怎么的故事,揪心地让他许她千年的等待?饮下这尊血染红颜泪,师傅,再也不会有人一袭红衣在你面前嬉闹了……
  • 猫眼内外

    猫眼内外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新世纪宝玉可以不打吗、“抽鸦片者非禁烟局长”、拍马屁以及虎狼之伤、猪八戒照镜子、孟子三论“五亩之宅”、山下老虎咬不咬人、猴子磨刀与孔子设计、性情中人与“头家脾操”、干嘛要去撬动地球、想看电视就别思考、纳税人是哪些人、节能灯为谁节能、放弃举报、脸皮和披狼皮、披羊皮、且听老人言等。
  • 仙王

    仙王

    少年宁轩,一个卑微的奴隶无意中踏上一条残酷的血腥之路,生死之间,尔虞我诈,人道仙道,争端不休,且看宁轩一路高歌猛进,在蓝色的火,白色的光中,浴血奋战,浴火重生……以最强之名,轰出一条血路!
  • 承乾启后

    承乾启后

    本以为是穿越剧,之后身上出现莫名的东西让她认知到,这可能变成了个玄幻剧,但是,作者君,请告诉我!这天上踏着各种乱七八糟飞来飞去的人是神马情况……PS:求指正,求点击,求推荐。
  • 重生之三世幽歌

    重生之三世幽歌

    这是一场交换身份交换命运的较量,同时也是一场生死见的殊搏,同一张脸,或者说是同一人,从地狱到天堂却只有一差之间,一个是宝贝,数人宠爱,另一个呢,则受尽唾弃,,七月的燥热,炎热的清晨,微风吹拂的枝弯十年前的一命换两命,她被父母亲手推上手术台;十年之后,孪生妹妹仍然逃不开死神的伸手。ICU病房内,她看着身上插满输氧管的妹妹残忍的附上了她的身体,第二天,妹妹奇迹般的痊愈,沉寂了十年的她借此重新苏醒,换了名字改变了面容,她换得一场从不属于她的人生。她按计划把所有人欠她的一点点拿回来洛续浅:我是不得已,别怪我!腾讯文学——云起书院:重生之三世幽歌,,与你看三生三世,三世离别……
  • 惜年之后

    惜年之后

    十年前,阴错阳差误会下的分离让他们无缘相见;十年后,她带着荣誉回国。暮然回首,惜年之后,漫长的岁月里,兜兜转转。一次分别,一个回眸,注定了他们再次相见的惜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