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34900000034

第34章 阿房宫赋

第034章剽窃

中平元年五月,张氏终于等到了关于河东卫氏的调查结果。

卫氏这几年经常求购老山参,这这河东已经不是秘密了,不过他们买人参的目的却不为人所知,卫府下了死命令,上下一致守口如瓶,明面上的说法,便是卫氏开始做药材生意。

不过这个只是借口,瞒不了多少人,因为他们只进不出,而且收购的大多是极品补药。

张氏商行在河东的管事用钱收买了卫氏长子卫觊的贴身小厮,很轻易的就弄清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卫觊是卫仲道的哥哥,但是他结婚十年,将近三十岁了都没有子嗣,请来的名义诊断后断言卫觊这辈子都不能生养。

所以卫氏主枝便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卫二公子卫仲道身上,可是卫仲道自小身体都不好,这两年开始经常性咯血,需要经常性使用人参之类的补品调补。

为了延续香火,卫仲道十三岁就开始和丫鬟同房,这三四年下来,也生了两个儿子,可惜都未满一岁便夭折了。

再说了,丫鬟生的儿子,在卫氏这种豪门世家看来实在太过低贱,卫氏将来的家主必须拥有更加高贵的血脉,因此他们就开始为卫仲道物色妻子。

几经周折,大儒蔡邕开始进入他们的视野。

同是儒学之家,蔡氏女配他们卫氏男,只有低就没有高攀,这门亲事得到了卫氏一门的赞同。

前年下半年,卫氏家主亲自去洛阳和蔡邕论学谈儒,深得蔡邕厚待,过了半年后自然而然的提出亲事,希望卫氏二公子能够和蔡邕那才名远播的爱女结为伉俪。

蔡邕是大儒没错,但他这前半生有一大半时间都是在外颠簸流离,爱女蔡琰也跟着他吃尽了苦头,因此他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找到一颗参天大树庇护,过上幸福的生活。

卫家是河东世家,又是诗书名门,在河东有着很高的声望,无论怎么看都再合适不过。

蔡邕看了几篇卫仲道做的辞赋后,点头同意了这门婚事,双方开始有了口头上的约定。

本来按照卫氏的意思是尽快把婚事办了,虽然蔡琰还不满十六岁。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外戚和宦官冲突了,董卓来了……

董卓进了洛阳没多久,蔡邕就卷入了这场政治暴动核心,因为董卓最敬佩的大儒就是他。

其实董卓这人很重视儒生的,但他重视的不是孔融那种靠着祖辈余荫沽名钓誉的腐儒,而是蔡邕张抗郑玄之类真正有建树的大家。

蔡邕要应付董卓,整天想着能够在纷乱中保存一些汉室元气,哪里还有时间去和卫氏议亲,而卫氏看蔡邕和董卓交往甚密,心底也有了迟疑,两家婚事就只好一拖再拖,到现在都还停留在口头协议的地步。

不过这件事情最近出了转机,因为卫氏想象中的十八镇诸侯势如破竹灭掉董卓并没有上演,董卓迁都长安自己坐镇洛阳,竟然让关东群雄一个个寸步难行。

难道这天命竟然应在了董卓身上?那备受董卓看重的蔡邕岂不是要青云直上。

再加上进入中平元年后,卫仲道的病情就开始反复,有几次直接晕倒在外面,卫氏便开始筹备豪华版聘礼,准备前往长安为他求亲。

河东的张氏商行管事很机灵,他接到命令之后,就开始大批量的搜集卫氏的一切消息,竟然被他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卫仲道原本一共有四个侍寝的丫鬟,去年有一个丫鬟感上风寒死掉,接着又有一个丫鬟莫名其妙的不知所踪,现在只剩下了两个。

一个丫鬟而已,虽然和卫仲道同房过,但还不足以让卫氏花大力气去找,搜寻几天无果后,卫氏便将这件事抛之脑后。

张氏商行管事注意这件事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追查没多久就发现这个丫鬟竟然就在他张氏商行里,如今是他手下一名账房的小妾。

管事没有犹豫,他命人护送那位账房带着小妾回返东莱,听候东主调用。

张泽非常满意他的安排,卫仲道这丫鬟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他一面等待那丫鬟的到来,一面求他父亲张抗动笔,为张拓代写一篇辞赋。

张拓要求娶蔡琰,辞赋这一关是必须要过的,蔡邕当世大儒,他女儿也才名天下人尽知,怎么可能将女儿嫁给一个武夫。

所以找人代笔就成了唯一的办法。

但是张抗死活不同意,这门亲事他本来就不看好,半途介入夺人所爱,彻底把卫氏得罪死不说,天下人如何看待张氏。

更何况,做学问这种事怎么可以作假,老头倔脾气来了,任谁说都不同意。

不料这天,张拓无意中知道了这件事,他将自己关进书房里,好半天才出来。

出来之后便给叔父张泽一篇赋。

名字叫《阿房宫赋》,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这个行不行啊,”张泽困惑的抓抓胡子,心里不只是有些不确定,他是非常的不确定。

他侄子是什么人,他能不知道吗。

他们叔侄两个可以说是半斤八两,都是那种喜欢舞枪弄棒不喜读书的主,要是张拓现在带着两千人去把黄县打下来他信,要说张拓憋在书房里倒弄半天就倒弄出一篇忽悠蔡邕的辞赋,杀了他他也不信。

别说憋半天,就算憋半年,憋出屎,他也不可能写出什么像样的东西。

“唉,我说行就行,这事就交给叔父,我去军营了,”张拓无力的挥挥手,在亲卫的护持下打马而去。

终究还是没有脱离穿越者的怪圈——剽窃。

张拓本人是不太喜欢诗词歌赋的,大丈夫就应该铁马冰河,荡平寰宇踏破天下,悲秋伤春,闺怨离愁,婆婆妈妈的有什么意思。

但是在这件事上,在两个诗文名门联姻的情况下,辞赋经文是双方必须考究的。

他知道最多的乃是诗词,对赋基本没有研究,脑子里仅有的几篇都是语文课门上要求必须背诵的。

思来想去,便写出了这篇《阿房宫赋》。

这篇《阿房宫赋》,来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虽然文风可能与时下略有不合,但是唐人更添了六百多年的兴亡感触,比汉代人更能清醒的认识到秦朝灭亡的原因。

这篇赋一定可以折服蔡邕,张拓无比的确定。

“这……这怎么可能,”张抗抖着手,手里的绢帛上赫然便是张拓的《阿房宫赋》。

今天小儿子又跑过来,他本以为又是过来求他代笔作假的,谁知道他竟然拿出一篇辞赋让自己品鉴。

哼,这小子能搞到什么好赋,张抗本来是不屑一顾的,谁知道仅仅扫了一眼,他就再也移不开目光。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一股庞然霸气迎面而来,极尽夸张之能事。

张泽等了老大会还没见他平静下来,只好出声问道:“父亲,这赋如何?”

“这真是拓儿写的,你没弄错?”张抗依旧不敢置信,他的孙子会做赋,而且还做得出来这种传世千古的好赋。

“要不然父亲以为会是谁写的?”张泽已经从他父亲的神色中知道,这篇赋恐怕不是一般的好。

张抗本人除了治春秋,最擅长的就是做赋,连他都这种反应,那只能说明张拓的这篇赋实在是好的没法再好了。

“这怎么可能呢,此赋一出,置贾长沙于何地啊,”张抗跌坐在坐垫上,失魂落魄的喃喃自语,自从他拿到了这篇赋便一直处于这种状态,似是不信又好像极为失落。

贾长沙便是贾谊,西汉辞赋大家,有《过秦论》一文传世。

“父亲,以此赋为礼,可能聘得蔡氏女?”张泽才不管张拓为什么能写的出这种好赋,他只想知道这赋能不能胜任它的使命。

“哼,就凭这篇赋,蔡伯颜若是推拒,那就只能说他徒负虚名,”张抗其实和蔡伯颜很熟,他师从胡广学赋,而胡广的入室弟子便是蔡邕,说起来他们还是师兄弟。

张抗在辞赋方面,不敢说超过蔡邕,但是自认也不比他差多少。

他认为《阿房宫赋》乃是可以传世千古的奇赋,如果蔡邕不屑一顾,那岂不是说他张抗比蔡邕差太多?

“好,我立刻就动身前往京师,”张泽伸手道:“还请父亲将这辞赋还我。”

“还你?为何还你!”张抗耍赖,吹胡子瞪眼道:“我张氏一族可以凭借这篇辞赋流芳千古,为什么要送与蔡伯颜那匹夫?”

“父亲啊,”张泽哭笑不得,苦着脸谄笑道:“这是拓儿专门为求亲所写的,再说这只是聘礼,世人不会因为它做了聘礼就认为它是蔡大人写的了。”

“哼,妄论兴亡旧事,于拓儿名声不好,让他写一篇应景的来,”张抗将绢帛小心翼翼的塞进自己怀里,挥挥手开始赶人。

“这……”张泽傻眼了。

同类推荐
  • 幕府下的武士

    幕府下的武士

    1185年,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代,一场科学意外,唐仁附身于初代征夷大将军德康家族某武士昭田唐仁之身,看着驻守的皇宫,被监视的天皇,唐仁向着皇后的住所慢慢走去了……
  • 儒道圣人

    儒道圣人

    这是一片神奇的大陆。这是一个文人的世界。这片大陆有五大国一文院。这个世界,书生可以文气策马长沙。他们出口成章满室异香,泼墨挥毫笔落生烟。是童生?是秀才?是举人?才气充沛否?战诗战词杀敌千里,佛道诗词静心明理这是一个读书人可以惊风布雨,移山倒海的世界,读书明志之后追寻自己的圣道,虽九死亦无悔。这是一段追逐未来的历史,且看叶昊如何带着羁绊,一步步踏上圣路,带着母亲的殷切期盼,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如何于笔端倾泻文采,虎啸苍穹。
  • 春秋战国记

    春秋战国记

    历史像一块石头,你可以拿它在山间乘坐,你可以拿它在兵器库磨刀,你可以将它放入太空中化为一颗流星……春秋战国是中华历史上最精彩的一个时期,百家争鸣,万花齐放。春秋战国又是中华历史上最悲壮的一个时期,英雄倍出,刀光剑影,血雨腥风。诉说历史不是一尘不变的,就像同样的尘埃却能绽放出不同的花朵。我希望自己只是一颗尘埃!
  • 皿煮大汉

    皿煮大汉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场抽风运动席卷全国,曾抗过日,留过学的物理学家,化学家,诺贝尔奖候选者,共产党员张枫怀着满腔热情的回到祖国,准备投身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中去。然而,一场莫须有的罪名强加到他身上,张枫在满怀悲愤中被迫害致死。然而,苍天有眼,张枫穿越到东汉末年,成为了张角义子张白骑。此时张角新死,黄巾军四分五裂,朝廷步步紧逼,张枫能否杀开重围,带领黄巾军走向胜利呢?张枫道:“且看将来之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成语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成语故事

    文化的传承和积淀极为深厚。汉语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一脉相承地记载下了中国历史长河中的风起云涌,而成语则是汉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精练、准确……
热门推荐
  • 中国生活记忆之50年代

    中国生活记忆之50年代

    本书自1949年开始依次展开,选取能够触动人们记忆深处的生活中的小事,囊括了每个时代的特征和生活记忆的关键词,让读者重拾对过去生活的记忆。
  • 地铁糗事百科:当时我就震惊了

    地铁糗事百科:当时我就震惊了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每天挤地铁上下班,地铁里的各种奇人怪事、乌龙八卦、糗事囧事无奈事,层出不穷。特别是早晚高峰,那一出出“闹剧”,精彩纷呈。被门夹过吗?被踩掉过鞋吗?见过雷死人的奇装异服吗?看到过奇形怪状的“外星人兄弟姐妹”吗?什么?人没进车厢鞋子被挤进车厢了?一秒钟从雄纠纠气昂昂的白领变成了乞丐?围脖被卷入人群差点没命?等了四五趟车都没上去后来生生让后边一大妈给踹上去了?差点没被挤怀孕?漫画都画不出早晚高峰的痛?在那些欢乐、郁闷或者滑稽的地铁生活里,开怀一笑吧,那些让我们又爱又恨的挤地铁上班的日子,都是丰富的人生啊。
  • 王小妞进了媒体圈

    王小妞进了媒体圈

    王小妞,在她之前的二十几年里,生活简单质朴,贵不着也饿不死。毕业前夕,一次家庭会议,一位混迹大城市的远房表亲,一个媒体实习的工作机会,让她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圈。这个圈,牛鬼蛇神各色人等光怪陆离恍恍惚惚,她就像是一台摄录机,旁观着经历着媒体圈的各种“奇人异事”。
  • 六道仙征

    六道仙征

    千秋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我命由我不由天,我自提剑上九霄!我本仁慈,却屠戮苍生;我本愚蠢,却玩转天下;我本道德,却与恶共舞;我本卑微,却名动江湖!只因:佛不渡我,我自成魔!
  • 锦鲤抄:墨锦流年馥不忘

    锦鲤抄:墨锦流年馥不忘

    她是三百年前他亲手救下的一条小小锦鲤,自此对他暗许下一颗锦鲤心。他轮回,她不惜一切代价陪他经历人世苦难,三世情结她爱的萧瑟荡然,他痛的不能自已。忘川河畔,奈何桥前,他抱着满身是血的她说:“你若是死了,我去哪在找一个同你一样的人,她会在我需要的时候毫无预警的出现,她会在看到我与其他女子说话的时候冲我气鼓鼓的翻脸……你说这样的女子,我怎能不爱。”(PS:听女神银临《锦鲤抄》有感而发,不妥之处请多多海涵。)
  • 比丘尼僧祇律波罗提木叉戒经

    比丘尼僧祇律波罗提木叉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黑暗预言家

    黑暗预言家

    神说,要有光。萧羽凡说,有光就有黑暗。既然活着无法祛除黑暗,那么我就走入黑暗,掌控黑暗。末法时代的世界,远古的强者终将另类回归。太古的存在也必定君临天下,新生代与旧世主之间的碰撞,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冲击,正与邪、光和暗。暗不是恶,光明才是邪的载体。待我君临天下,黑暗预言必将重整乱世,独步乾坤。
  • 这个总裁有点白

    这个总裁有点白

    这个总裁有点白,可他自己不这么认为。傲慢、毒舌、专横、自负与自恋的他,总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拽样。他以为,他爱上她,是她的荣幸,所以她必须回应他。须不知,他遇上的是一个有点小聪明,有点小自卑,有点小迷糊,神经也有点粗,自来都相信感情这东西是竹门对竹门,木门对木门,从来都不敢向往没有交叉点的灰姑娘幻想的黎素素。黎素素爱财,但信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不好高骛远,只想着靠自己双手发财致富奔小康。就是这样性个迥异的两个人,使得原本应该是一段温馨浪漫的爱情史,因为他的傲慢自负,因为她的自卑迷糊,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 捡到一部苹果7之后

    捡到一部苹果7之后

    走运捡到一部苹果7,打开后我震惊了……雷公电母秀恩爱,天蓬吴刚在撕逼,百花仙子发美图……可怕的是,抢到红包后,我发现他们真的是神仙!
  • 最后的傀儡师

    最后的傀儡师

    一时冲动来到帝都参军的采尼,却无意中选择了一个已经被淘汰的兵种——傀儡师。严酷的训练让他有了不凡的能力,给他以后的战斗带来了不少的胜利。可是,随着战斗的频发,傀儡师的局限与缺点接连暴漏了出来。难道傀儡师真的要退出历史的舞台吗?作为最后的傀儡师,采尼将何去何从?欢迎阅读《最后的傀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