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3600000002

第2章 (2)

第一章 (2)

宋濂说:“臣前些天在李丞相府看到皇上去年冬天写的一首绝句,写得好,大有山河一统再造盛世的气魄。”

朱标说:“我怎么没看过?”

宋濂便抑扬顿挫地背起来:“腊前三白少无涯,知是天宫降六花,九曲河深凝底冻,张骞无处再乘槎。”

朱元璋说:“这不过是偶尔为之。写诗终究是雕虫小技。朕打算把这几年来亲自草拟的论、记、诏、序和诗文收集到一起,还想请宋濂先生给斧正一下。”宋濂很是称道,认为正好可以编一部《御制文集》。

朱元璋说:“恐不足为后世凭。先生和刘伯温把元史修得差不多了,本朝之史也该留意了。”

宋濂说:“隔代才修史呀。”

朱元璋说:“本朝人、当代人如不留下文字凭证,后来人怎么写,也不好杜撰吧?”他这是在暗示,让本朝人多留下颂扬文字。

宋濂说:“那是。”这时陈宁进来说:“陛下,蓝玉从北方进贡一种神奇的鸟,叫海冬青,日飞千里。陛下不去看看吗?在西鹰房。”

朱元璋对宋濂、朱标说:“走,都去看看。”

西鹰房里,一只巨大的纯白色的海冬青鸟用铁链子拴着,盛在一个很大的笼子里,这是出产在长白山、混同江一带的巨鹰,体躯很大,翼展丈余,是蓝玉刚刚贡进来的。

朱元璋兴冲冲地赶来看海冬青,饲鹰人适时地打开了笼门,那大鸟抖开翅膀,扇起狂风,众人都一惊,海冬青稳稳地落在了朱元璋肩上,众人无不称奇。朱元璋说:“这海冬青好像与朕特别友善。”

宋濂对这种北方神鸟知之甚多。海冬青最有灵性,知道长幼尊卑,金朝诗人赵秉文称它俊气横鹜,英姿杰立,顶摩苍穹,翼迅东极,铁钩利嘴,霜柳劲翮。从唐代起,北边的人便向宫中进贡这种纯白的海冬青,称白玉爪,极为罕见,唐时规定,凡是流放到辽河、松江的罪囚,只要捕得海冬青,便可赎罪,传驿而归。

朱元璋逗弄着肩上的大鸟,那鸟竟在他手上啄食粟粒,一点不眼生。朱元璋问宋濂:“本来是白鹰,为什么叫海冬青?”

陈宁说:“蓝玉附来一纸条。他不附上这几行字,臣也不懂。过去称它是从鲸海飞来的青色之鸟,鲸海在东面,故称海东青,也有写冬天的冬的,得此鸟为天下吉兆。”朱元璋听了,不觉喜出望外。

禽鸟误政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国人瞩目的大明王朝第一科在江南贡院拉开了帷幕,这给繁华的南京城又平添了三分喜气,全城百姓都如逢佳节一样兴高采烈。从夫子庙(今日礼贤馆)到贡院这几条街上车水马龙,人头攒动,来应江南乡试的人开始经过严格检查入考场。

钱万三带着家人送钱大来到了考场门口,钱万三再三叮嘱:“千万要抄明白,别丢了字。”钱大手舞足蹈,笑道:“等着我中状元吧。”

钱万三批评他四六不懂,“这才是乡试,怎么就说中状元的话,别叫人笑话。”杨希圣给他扫盲:“乡试考中举人的榜首叫解元。”

钱大点了点头,握着拳头说:“那我就先来个解元。”

杨希圣又道:“解元、会元、状元全拿,才是连中三元。”

杨宪远远地站着,装作不认识钱大。风度极其潇洒的李醒芳和楚方玉也在拥挤的考生中间出现了,二人表情轻松,说说笑笑朝贡院的正门走来。他们看见了刘三吾,望着他白发皤然走路颠簸的样子,楚方玉说:“官场有这么大的魔力吗?在家好好抱孙子多好。”

李醒芳说:“也许重孙、玄孙都有了。每一科都有这样的人,有人考了一辈子,八十岁了还是个童生。举人、进士就是绑在水牛角上的一把青草,总是看青草离得很近,用足了力气去够,又总是够不着。”

这时锣声响了,仪仗开路,几乘大轿缓缓而来。

考生们见到“回避”、“肃静”和“江南乡试主考刘”“副主考宋”的招牌,连忙闪开道。李醒芳说:“刘伯温和宋濂来了。有他们二位主考,这一科说不定有几个出类拔萃的人脱颖而出。”他认定这二人为官清廉,不会为银子污了眼目。李醒芳如果不受赏识,楚方玉认为那太亏了,就不如答应朱皇帝,当翰林院侍讲了,那是多清高的地方呀。

钱大早早地找到了自己的号舍,在拐弯处,恰好不是监考视线容易关注的地方,正合他意。李醒芳、楚方玉也归了位。

毗连的号舍像是监舍一样密集,此时贡院里蝉鸣声震耳。天热难挡,树叶子全都晒得卷曲了,号舍里的人个个汗流浃背,不断地擦汗。刘三吾刚刚得了试卷,他在上面工工整整地填写贯籍、姓名及三代,然后有人过来“糊名”,即把这二尺长的部分糊住,以免有人徇私作弊。隔不远处是李醒芳,他摇着扇子,不慌不忙地看题目。

再隔几个是楚方玉,天再热她也不敢脱衣服,以致满脸汗水。

钱大在拐弯处的号舍里,他已把题目写好,卷成一个细细的小纸卷,小心地送进苇子管中,然后抓耳挠腮地等待,不时地从狭小的号舍里探头望天。忽然,鸽哨声响了。钱大乐不可支,他趁监考人走开,两个指头往口中一伸,打了一声口哨,那鸽子便直奔钱大的号舍飞来。

当信鸽稳稳地落在考桌上时,钱大快速地把藏了考题的苇子杆绑在了信鸽红腿上,又轻轻地打了一声口哨,信鸽腾空而起,在大柏树上飞了一圈,飞出了贡院。钱大半躺半卧,悠闲地拿起了蒲扇。

一阵锣声响过,朱元璋的卤簿浩浩荡荡地向贡院街推进。

走在仪仗前面的是执门旗的红甲士五人,旗下四人执弓箭,随后是白甲士五人执月旗,旗下四人执弩,再后是风、云、雷、雨旗各一,都是黑甲士执掌,更有天马、白泽、朱雀旗及木、火、土、金、水五行旗居后。

旗后出现五辂车,玉辂居中,左金辂,次革辂,右象辂,次木辂。接着是铺天压地的伞盖,黄盖一,红大伞二,华盖一,曲盖二,紫方伞一,雉扇四,朱团扇四,羽葆幢、豹尾、龙头竿、信幡、传教幡、告止幡、绛引幡等使仪仗更加绚丽夺目。

谁也没有想到,朱元璋没有坐在居中的大黄玉辂中,却骑着一匹枣红马,肩上扛着那只北方进贡来的海冬青巨鸟。

当朱元璋肩上扛着羽毛如雪的白玉爪海冬青从马背上下来时,刘基吃了一惊,他也不管李善长、杨宪、胡惟庸、宋濂、陶安等众臣在场,不先奏报考场的事,反用轻蔑的口气说:“没听说过皇上贡院巡考还带着玩物的。”朱元璋轻描淡写地说,“这是蓝玉从北边刚贡进来的海冬青,与朕一见如故,怎么赶它也不下去。”

刘基抓住理不饶人:“当年皇上砸碎了陈友谅的镂金床,不是把这四个字铸在宫门前自省的吗?皇上是万民表率,如因玩禽鸟而荒废了政务,那损失就大了。而况陛下今天是来视察乡试考场,考场士子们都是未来执掌权柄的人,皇上不应给他们一个方正表率吗?”

在众官面前如此不给皇上留面子,朱元璋怎么受得了?他怒道:“你这人好没道理!朕每天天不亮上朝,天大黑了还在殿上,你们哪个大臣有朕这般辛苦!朕倒成了玩物丧志、禽鸟误政?况这玩鸟,也是偶一为之而已,你却如此小题大做。”

君臣僵到这地步,总得有人出来打圆场,没有比李善长更合适的了。他说:“不必小题大做,这没什么,况神鸟临朝,也是祥瑞之兆。请皇上息怒。”刘基仍不识趣地把在门口:“皇上无论如何不可扛着鸟去见士子们。”

朱元璋待要发作,想想,又改了意,一是赌气,二也表现一下自己并非玩物丧志,他从侍者身上拔出剑来。众皆大惊,以为刘基要遭殃。

朱元璋将肩上大鸟抖落下来,一剑刺死在地上,问刘基:“你不用再唠叨了吧?”

刘基笑了:“臣向皇上赔罪。”

朱元璋掷剑于地,恨恨地说:“你刘伯温有时实在让人无法容忍!”又转对群臣说,“他虽屡屡犯上,可细想,他又有理,是啊,士子们都想见见皇上,倘朕托着鸟儿去见他们,他们会多失望啊!”

宋濂望了刘基一眼,又笑了笑,这才悄然说:“方才我吓坏了,以为他要杀你呢。”

“那怎么会。”刘基谅他不敢,“主考官因谏皇上别玩物丧志而在贡院门前被杀,他将是比秦二世还要臭不可闻的皇帝,大家这样下力气辅佐他,岂不是我们瞎了眼吗?”宋濂点头,表示赞许。

此时考舍内的钱大正翘首盼着信鸽归来,否则他只好交白卷了。他焦灼地探头望天,抓耳挠腮。

朱元璋一走入院中,立刻被聒噪的蝉声吸引了,他停住步说:“这蝉鸣太叫人心烦了,考生怎么能静下心来。”

宋濂说:“蝉鸣如读书声,自古而然。”

朱元璋一眼看见了正在舍中答卷的李醒芳,走过去,看了一眼他的卷子,问:“你听这蝉鸣心里烦不烦?”

“烦又有什么办法?”李醒芳说。

朱元璋回头问众臣:“马上把所有的树锯倒如何?不就没有蝉鸣了吗?”李善长以为不妥,“这些森森柏树和公孙树都是宋代所植,毁于我朝,会叫后人讥笑的。”

“说得也是。”朱元璋想想,又有了主意,他传旨派人去后宫叫三十个太监来,每人一把长竿,不停地拍打树木,让蝉不敢鸣叫。

刘基赞扬这是个好主意,胡惟庸马上说:“我去叫人。”

一阵鸽哨过后,信鸽盘旋着轻轻落在钱大号舍前,钱大捉住鸽子,拿到桌下,从它腿上解下一个苇管,然后拍拍鸽子翅膀,鸽子振翅飞去。钱大吹口气,将苇子杆里的细纸卷吹出来,轻轻打开,上面写满了极小的工楷字,翻到背面也有字。他长长地吁了口气,将它放到腿上,贼眉鼠眼地四下溜溜,开始看一行抄一行地答卷。

尽管有人为朱元璋左右打扇子,他还是热汗滚淌。再看看考生们,有些人顾不得礼仪了,在号舍中干脆赤膊写卷。朱元璋来到刘三吾面前,不禁笑了:“哎呀,这里有一位应考的白头翁啊!”

刘三吾站了起来,神情严肃地道:“陛下,考舍狭小,恕学生无法给您行大礼了。”

朱元璋问:“你叫什么呀?”但马上自我更正说,“错了,错了,朕怎么可以问名字呢!卷子上都是糊名的,朕问问你贵庚总行吧?”

刘三吾答:“七十有二。”

朱元璋感叹连声:“人生七十古来稀,你过了古稀之年又来应考,须有一颗童心才行,考过多少科了?”

“回皇上,”刘三吾说他从十六岁考起,“三年一大比,去掉战乱年月停试,总共考了十七科,全都名落孙山。”

朱元璋啧啧有声,慨然称赞,“真是屡试不第,痴心不改,是因为文章不好吗?”刘三吾咬定是考官贪赃枉法,“他们认钱不识才,或者虽不认钱,也不识才。”

朱元璋冲刘基、宋濂大笑道:“听见没有?他是骂考官呢。”他又问刘三吾:“这一科,先生能中吗?”

“这要问考官。”刘三吾说,“倘真能以卷取人,我早该中了;如果考官是昏庸的人,我还会落第,这就是我最后一科,今生不再进考场了。”朱元璋指着刘基问:“你知道这考官是谁吗?”

同类推荐
  • 九菊

    九菊

    “九菊”和“九菊娘”都有着自己的悲剧人生。十来岁的九菊已经很有几分样子,她也想读书,却做着母亲该承担的勤苦。九菊本应该美丽绽放,在成长的路上却是跌跌撞撞,微妙的神秘暗示,父母的错误示范,大伯的蛊惑诱引,步步险境,她走得歪歪斜斜,不知归向何方。“九菊的美丽,男人是注定终生都无法看到了。”
  • 赌徒

    赌徒

    来自一个赌徒的内心独白,作者陀斯妥耶夫斯基用他独特的观察方式来描写一位赌徒的故事。
  • 教授之死

    教授之死

    《教授之死》主人公东学潮是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默默无闻,被身为银行主任的妻子抛弃后,发愤图强改变自己的生活,他千方百计以自己的研究成果为礼物,攀附上了校长,成为校长的科研打工仔和忠实的追随者,因此得到了校长的提携重用,官位职称权势节节攀升,爱情和事业也获得了大丰收,他本人也沉浸在这种成功和权势的喜悦之中不能自拔,因而更加刻苦努力信心实足,权力越大,学术越得心应手,名利也越大,如同被绑上了一辆名利战车,他一刻不能停止,只能奋不顾身一心一意以学术为幌子追求挣扎下去,如同上瘾,他贪得无厌什么都要,什么都不放弃,得到的越多,反而包袱越沉重。
  • 告别演出

    告别演出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古河潮

    古河潮

    小说写改革开放的后农民马驹到城市开创一番事业又回到家乡发展家乡,展示了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新气象,具有浓厚乡土气息。
热门推荐
  • 天荒之道

    天荒之道

    生于混沌而混沌未开他是从蛋中蹦出的少年,他这一生究竟是为何到来?姜老头说,我捡到的,怕是颗煞星!
  • 年轻人要知道的2000个社会常识

    年轻人要知道的2000个社会常识

    20几岁,是决定整个人生格局的关键时期。对20几岁这一时期把握得好与坏,未来的人生境遇会有天壤之别。20几岁要懂的2000个社会常识,精彩揭示了做人与做事的深刻道理。2000个社会常识,荟萃名人经典,浓缩前人精华,让你的人生与众不同。一本改变你一生的智慧书,二十几岁不懂,三十岁后要悔。
  • 九州修仙志

    九州修仙志

    神仙被贬入地狱,转世修仙却又是个废仙灵!原天帝帝俊的儿子,从神仙到凡人,踏遍九州,终成仙道。千年修仙一朝闻,笑看红尘不为仙。他日重游龙回水,个中辛酸过眼烟。看落魄小子,如何步步为营,奇遇、兽灵、丹药、灵气,斩遍天下,重回仙班。
  • 攻妻不备

    攻妻不备

    一个一次恋爱也没谈过的不婚主义,一个谈了十年恋爱却无疾而终的榆木疙瘩,以这个世纪最不科学的方式组建了家庭——盲婚哑嫁。顾衍生评价:“丫牛逼,就看了张不怎么像的照片也敢嫁,就不怕结婚时候认错?”乔夕颜满不在乎的回答:“这有啥,男人脱光了就一根黄瓜,都一样。”徐岩轻轻哂笑:“都一样?”乔夕颜立刻谄媚否认:“哪能啊!您的特别雄伟!”
  • GT终结梦幻

    GT终结梦幻

    这是一个来自远古的神话故事,2514年,当地球的人类因为战争而引起临近灭亡阶段,有一部分的人为了得到大自然奇异的力量,所以迈向艰苦的修炼道路,直到地球要灭亡的一瞬间,主角法玛因通过修炼入定,基本可以看清人世间的轮回现象,他深深知道人类死了之后还会来到其它世界继续生存,因为坚定不变的意念推动他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从此,宇宙各个善神将与他并肩作战对付地狱魔界之众。
  • 喜画扇,人生初见

    喜画扇,人生初见

    时光飞得太快,来不及伸手去抓,我们,五十八位兄弟姐妹,就在这样的美好时光相遇了,开始相识相知了……发生了那些一辈子都魂牵梦萦的事情,纪念不曾忘却的青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血族之白色玫瑰

    血族之白色玫瑰

    停更啦准确来说是不更了作者都想不出来了所以算是弃文了
  • 逆天魔妃妖孽神王

    逆天魔妃妖孽神王

    她是魔界最尊贵的魔界公主,拥有连神灵都无法抗拒的力量,拥有魔族最纯净最高贵的血统,却遭人算计,灵魂出窍,附身在一个绝色倾城,却废物无比的人身上。当魔界至尊成为废物,天下又会有怎样的变化,一个预言,现在却以实现。是否,魔女降临,天下大乱。四大神兽既出,毁于天下!可当魔女遇到神王,是神魔不两立,还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本以为他犹如嫡仙,俊美无比,可为何当狐狸尾巴露出以后,他却是一个无比闷骚男,我的妈呀!谁来救救我!【本文结构还没定,不过结局一定是一对一。】流星划过天际,你是我遥不可及的星空。
  • 四季花传书

    四季花传书

    继《一日一花》之后,日本当红花道大师川濑敏郎的经典花艺著作《四季花传书》终于和国内读者见面。山茶花、紫罗兰、水仙、芭蕉、朝颜……川濑敏郎以每月一花的形式,花了2年时间,从历史、文化、艺术、美学的角度阐述他的花艺。同时从四季不同花草的插法,到花剪的使用、器皿的选择,细致入微地介绍了生活中的插花指南。川濑敏郎的插花经过岁月的磨砺,从年轻时代华丽的形式美精炼到后期侘寂美学的质朴。在作品中强调一种“不依托于外在”的缺、拙、涩之意境,正如日本花道回归人的内在,呈现完整的生命之美。如果说《一日一花》带给我们更多的是视觉上的审美享受,那这本《四季花传书》则是一次对花道文化的启蒙与实用指南。
  • 碧水十清

    碧水十清

    三界仙妖大战之后,妖孽赤灼受到碧水苑十清仙子庇护,逃过一劫,订立契约,然而,其背弃约定,私逃下凡。十清为追寻妖孽,下界投胎转世,展开一段寻觅之旅……千百万年孤独一人,她只为了等待命中注定的结局二十年迷梦一朝破碎,她是他人生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