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35900000124

第124章 理学的未来

龙凤七年二月十六日,按照黄历上说是个聚会出游的黄道吉日,而这一天的江宁也正好是风和日丽,胡从宪筹备已久的理学名士聚会终于在钟山脚下的挽翠亭举行。除了主办人胡从宪,以浙东四学子为首的浙东理学派除了章溢在湖南布政使任上,刘基、宋濂、许元、叶瓚、胡翰、汪仲山都到齐了,就是叶琛告了假从苏州赶来;江南理学派的朱升、陶安、秦从龙、李习、潘坚庭、侯元善、杨翼、王恺、栾凤、詹同、樊景昭等人也列席参加,江西理学派则是以状元王侍尧、钱复仁等为首的数十人到席。加上各地慕名而来的儒生文士,足有数百人,一时站满了整个挽翠亭。

上午大家品茶吟诗,交流学问,倒也其乐融融,用过午点,有儒生文人奉着自己的策论文章,请朱升、陶安、秦从龙、王侍尧等人指点。

朱升为刘浩然之师,又兼江宁大学学正,在江南学子中名望甚高,而且他还是第一个“直学士”。去年刘浩然设翰林院,自领正卿,以朱升为直学士管理翰林院,一时名动天下。后来李善长自辞左丞相职,江南开始驰中书省而重内阁,并设大学士和直学士。而朱升这个直学士却是有例在先,刘浩然原本让他直接列席内阁,可是朱升以不司政为由,拒而不受,刘浩然只好改授他翰林院祭酒,继续主掌翰林院这所江南最高司政学院。

陶安和秦从龙就不必说了,他俩原本就是江南名士,现在一个身居都察都御史,一个身居按察院正使,真正的位高权重。而王侍尧是首科状元,现在不但在翰林院深造,更是以庶吉士身份担任刘浩然的国事秘书,飞黄腾达指日可待。江南的年轻文人学士自然希望自己的学问被他们看中,只要得到几句赞赏,便能够名闻天下,届时科举中试想来也容易些。

看着那边人群熙熙攘攘,胡从宪看了一会,不由对围坐在周围的几个相知的浙东理学儒生们叹息道:“现在江南学派是一时风头,难挡锋芒呀。”

许元抚须道:“江南众生在丞相渡江南下时便已从龙,附于潜邸,自然能抢得先机。”

“可是论学问,我却认为我们浙东诸生不输他们半毫。”胡翰自得地说道,他的话语中还带有读书人的自谦,其实在他心里,江南学派诸生的学问是远远比不上浙东学派的。无它,江南学派除了朱升、陶安等少数人,大部分都是出身寒门之家,都是“自学成才”。那比得上浙东学派众生出身书香世家,当年前宋末年,不少世家都避入浙东山区,所以才留下这满地皆学士,一乡举文人的基础。

“可是丞相却只看重治政之才。”宋濂淡淡地说道,众人一时无言。论学问,浙东学派的确不输江南学派,光是这位宋老夫子,已经隐隐为天下学子文人的翘首。可是刘浩然对学问深浅不感兴趣,他看中的只是治政理民才能,宋老夫子不是都被打发到国史馆去修史去了。而江南甚至淮西学子,由于多数出自寒门,所以读书就没有浙东学子那么深究,反而杂书读得多,相比之下,显得更擅于理政牧民。

“唉,提到这里,胡某思量已久,今日不得不言。”胡从宪突然发言道,“我理学之道,朱子所立,现在已经弘播于天下,看如今中原文人,十有八九是习我理学的,可是为何在江南却如此行步艰难?”

看到大家都不做声了,胡从宪不由薄怒道:“难道你们就要看到理学就此没落下去,任由杂学高居庙堂吗?难道你们就任由圣贤之言潜于书简之中而难行天下吗?”

众人相视一眼,汪仲山忍不住叹息道:“上有所好,下有所投。而今丞相不喜我理学,所以众人便不愿多习。长此以往,有负圣贤之期,我等白读了数十年书了。”说到这里,他的眼睛里不由泛起泪花。

众人也不由叹息,他们都知道,刘浩然不喜理学,主要原因是理学被元廷看重,立为官学,有“失节“嫌疑。而且众多理学儒生在元廷当过官,这还不算什么,江南许多文人官员都在元廷当过官,关键是许多理学儒生当了元廷的官后还在拼命地为元廷歌功颂德,甚至死节殉忠,这太不知“天命”,按照刘浩然的话说,这太无民族气节,简直就是认贼作父,整个一汉奸!

刘浩然是一个反元死硬分子,也不知道鞑虏跟他有什么家仇私恨,反正理学干的这点事他是极度反感,而且那些“汉奸”理学儒生的帐也算到了理学的头上,所以他对理学的态度可想而知。科举打压,改官制打压,要不是理学根深蒂固,说不定早就被他连根拔起。可是天下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刘浩然不喜理学,偏重法学和杂学,读书人都开始轻理学而重其它,大家都要图个出身不是。

看到众人都在黯然,胡从宪转向刘基道:“伯温,你身居要职,难道就坐视不管吗?”在浙东学子中,刘基最受刘浩然器重,权职也最重,直学士领陆军部尚书,胡从宪自然要点他的名。

“诸位过于执着了。”刘基喝了一口茶,淡淡地说道,“其实事实没有那么凶险。”

“伯温兄这是何意?”胡从宪不由惊问道。

“诸位可以问问潜溪兄,丞相在言语之中并无对理学有深恶痛绝之意,反而还多有赞赏。”

“是吗,潜溪兄,这是真的吗?”

“丞相原先除了对存天理、灭人欲不大赞同外,却对理一分殊,万事万物各有一理,此为分殊,物、人各自之理都源于天理,此为理一还是颇为赞赏的。他还言道,在儒学以及程朱理学的书籍中看到了求美,求善,求仁义;忧国,忧民,忧天下;重文,重礼,重气节;畏天,畏地,畏天命,这些都应该是每一个读书人应该谨守的。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正是每一个读书人应该做的。”

听完宋濂的话,胡从宪等人不由一惊。刘基、宋濂等人算是刘浩然的半师半友,时常伴读在一旁,他说出的话应该不会有差错。

“既然如此,为何丞相不仅兴工商,还要尊商贾工匠,自古以来是士农工商,现在却轻士重工商,丞相为何为小利而弃古礼;而且庙堂之上,为何轻儒重法,学校之间,为何众学并立?”胡从宪反问道,目前理学派最不满刘浩然集中在重工商、重法家和教育体制三个焦点。

江南工商大兴,带来数不尽的好处,理学学子们也看在眼里,所以对于兴工商也没有多少异议,关键是刘浩然不该将工匠商贾与士子并立,前几日听说内阁要出台职业级别制度,凡若干级别以上的与官吏品轶同,以后大家不用去读书了,当工匠商贾好了。

江南自从按察司设立以来,司法权重,连官府都要听他们的裁决行事,现在听说又要出来什么律师,专门依照律法帮人打官司,而律师当得好的可以做都察御史,甚至可以做按察使,这还了得。现在江南的律法日益完善,光是看那些条条框框都能看晕过去,刘浩然更是提出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这难道不是向暴秦的酷法看齐吗?

在教育方面,最为理学派反感,从童学开始,国学不但学儒家,还要学法家、黄老之学,甚至还要学此前儒生们一直看不起的算学。到了县学更是要学什么格物,可是此格物与众儒生理解的程朱理学中的格物截然不同,都是些“歪门邪道”。大学又分那么条条框框,要是像以前一个科举该多好,现在又是学考,又是政考,而且政考还分省考和国考。

“我也曾经就此问题问过丞相。”宋濂坐在那里皱着眉头说道,“丞相曾言道,何为工匠商贾?会一点巧工,会算一点帐,那不是真正的商贾。陶朱公、诸葛孔明那才算是真正的商贾工匠。人家商贾工匠以前不读书,你们儒生才看不起他,现在人家也要读书,而且读的书不比你们少,花费的精力也不比你们少,怎么不能与你们并立。在丞相的心目中,士指的是读书人,可天下读书的人只有儒生吗?”

听到这里,众人不由讶然,尤其是那句天下读书的人只有儒生吗?这一句让胡从宪等人不由深思起来。

“你们总是说工匠是奇技淫巧,可是没有这些工匠,你们有衣服穿吗?有印好的书读吗?你们总是说商贾与民争利,可是没有这些商贾,百姓们就得不到工厂织造的便宜上好的棉布,他们手里的粮食和果物只能烂在手里,国家就没有税收。所以说工匠、商贾和农夫一样,都在为国家创造财富。”

不过当时刘浩然的话没有那么简单,宋濂学着他的意思,讲述了一番商贸流通学的基本道理,让胡从宪一干人等听得糊里糊涂。

“说到教育,丞相给我举了例子,当年他在定远军打仗时,准备出征,便叫随军的一个秀才文人计算所需的粮草,结果那人算了半天,还是少算了三千人的粮草,丞相当时大怒,骂他是学而无术,白读了一肚子的圣贤书,连最基本的东西都不会。接着丞相又说,我曾经垂问一些名士治政之道,他们只是说以德服人,当教化百姓以仁便可。当时他便回了一句,我当然知道以仁德化,可这是教书先生做的事,不是一个牧民治政官员做的事。一个官员最起码知道他治下百姓几多,一年需要多少粮食,该如何帮助他们提高粮食产量,过上富足的生活,而不是说一通德化便可以了。”

说到这里,胡从宪等人便有点尴尬了,他们的确是饱读圣贤书,可是论起如何治民理政,说不得还是以仁德化那一套。

“丞相虽然好读书,却不是读死书的人,生性是个务实的人,你理学讲得天花乱坠,如果没有实际功效,他是不会重视的。”这时刘基突然插了一句。

“伯温的意思是?”胡从宪不由眼睛一亮,刘基常在刘浩然身边,应该了解他的品性。

“丞相曾问及我昔伊川先生所言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是否专指妇人不可改嫁,必须守节。我回答道,朱子曾尝论此事,‘以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自世俗观之,诚为迂阔;然自知经识理之君子观之,当有以知其不可易也。’这话主要是针对文人士子和为官者提出的要求,是高扬士人刚健挺拔节操,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生我所欲,义我所欲,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有异曲同义之功。而且伊川先生并不完全反对妇人再嫁,其外甥女曾经再醮,其侄媳也曾改嫁。伊川先生还称其父操持外甥女再嫁之事是‘慈于抚幼’,而且朱子也曾言‘嫁遣孤女,必尽其力。所得俸钱,分赡亲戚之贫者。伯母刘氏寡居,公奉养甚至。其女之夫死,公迎从女兄以归。教养其子,均于子侄。既而女兄之女又寡,公惧女兄之悲思,又取甥女以归嫁之。’”

“丞相深以为然,后又谈及他最反感的“存天理,灭人欲”,我对言道,伊川先生曾言‘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人欲肆而天理灭矣’,而朱子曾言,‘人欲也未便是不好,谓之危者,危险欲堕未堕之间也,若无道心以御之,则一向入于邪恶,又不止于危也’。所谓‘灭人欲’是灭‘肆欲’、‘嗜欲’、‘欲之甚’,即反对过分追求私欲,因为‘欲之甚则昏蔽而忘义理’,所以程朱先贤才会说‘盖公义在,私欲必不能胜也’。两位先贤知道人心兼善恶,而且‘天理本多,人欲便也是天理里面做出来。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人欲从天理出,既然天理包含人欲,那么灭人欲岂不是灭天理了?”

“信安袁采先生说得极是,一语道破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真谛,‘饮食,人之所欲,而不可无也,非理求之,则为饕为馋;男女,人之所欲,而不可无也,非理狎之,则为奸为淫;财物,人之所欲,而不可无也,非理得之,则为盗为贼。人惟纵欲,则争端起而狱讼兴。’丞相听完后连称大善,说他以前的确误解了程朱理学,认为程朱理学在道德修养上的确值得一取。”

听刘基说到这里,胡从宪不由大喜:“丞相果真如此说?他果真对理学没有恶感?”

“胡兄是过于执迷了一些表象。丞相表面上一直在打压我理学,实际却不然。”刘基微笑着说道,在浙东学子里,他可以说是最精于为官之道。

“伯温兄为何这么说?”

“丞相敲打理学,我想无非三个原因。”刘基看了看周围,发现都是知心知底的故友,当即压低嗓门说道,“一是为淮西文官们开路。”

“这是何意?”

“我明白了,”宋濂接言道,他虽然做官之道比不上刘基,但是为人却是极为聪慧,刘基一点拨便明白了,“淮西李善长、汪广洋等人出身寒门,只是略通文义,学问不如我们,名声更不如我们。但是他们跟随丞相已久,深得信赖,丞相当然会重用他们。但是要想让他们上位并牢据要位,必须把持理学的江南、浙东名士打压下去。”

听到宋濂这么一说,大家都明白了,理学名士很多都是名动天下,投附江南,刘浩然当然要重用,但是他最信任的还是李善长那一批淮西文人,可是这些人无论学问、名声远逊理学名士。如果不让淮西文人让位,举理学名士身居要职,对天下文人又说不过去,但是刘浩然对这些新附的文人又不了解,不敢托以重任,于是就把理学在元廷的丑事翻出来加以打压,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只是给这些理学名士极高的优待,却不加以重用。朱升、秦从龙、陶安等人却是刘浩然通过一段时间了解,这才逐渐加以重用的,可就是这样,江南的政务还是把持在李善长等淮西文人的手里。

“二是借打压理学之名阐明其反元立场,给天下一个表率。”待大家领悟过来后刘基又继续说道。

这一点一说大家都明白了,刘浩然就是借打压理学立威,理学遍布天下,可就是因为被元廷立为官学而遭到打压,如此向天下表明,刘浩然的反元立场够坚决的了吧。

“三是准备大用理学。”刘基此话一出,众人一片讶然,连宋濂也吃惊不小。

“这是如此一个说法?”胡从宪结结巴巴地问道。

“纵观丞相数年治政用人,对理学虽然多有打压,但是却多有妥协,前次工商升位,不少理学文人反对,丞相最后同意名士可入资政,并授十几位名士勋位,还同意理学文人经考稽可为童学、县学教书;去年改制,原本淮西派大占上风,丞相借内阁学士变动,一下子又让理学名士逆转;去年底丞相教制改革,胡兄你等不是大力反对,最后还是丞相让了一步,理学典籍列入学制,以为必考科目。胡兄,你真的以为学子们反对声便可动摇丞相的心,要知道当年一把火烧死了陈汉数十万人,丞相也只是说了句此乃天下第一悲事。”

胡从宪等人听到这里,心里不由一突,猛然想起自己只是记住刘浩然对文人礼仪有加,却忘记了他铁血的一面。正要是横下心来打压理学,他可不怕杀多少人,至少他属下那数十万虎贲可不管你理学外学,他们只听刘浩然的命令。仔细一想,刘浩然的累累让步不视为一种暗示。

“丞相天纵英才,江南文官武将哪个不在他的制衡之下。李善长权柄熏天又如何,还不是乖乖地自辞左丞相一职,甘心恭据四大学士之一。无它,因为李善长了解丞相的手段,所以才怀惧知进退。”刘基不由赞叹道。

“伯温,你说丞相大用理学,该是如何用?”

“我理学秉承圣贤,遍布天下,可谓是读书人无不习,这种情况,丞相何乐不用?只是理学有些东西不合他意,所以才借着敲打理学的机会给我等提个醒,希望我们能对理学弃糟粕扬精华,如此才堪大用。”

“果真如此?”

“天下读书人十有八九是习理学,丞相不想多费手脚,我们能改当然乐得其见,如是不改,丞相再寻他法,天下儒学又不止我程朱理学一家。”刘基笑着说道,“要不然丞相无缘无故跟我和潜溪兄谈什么理学至理?”

听到这里,胡从宪等人不由叹道:“帝王之心不可知也。”

“何止如此,上月军中行军衔,改军服一事你们知道吗?”刘基今天兴致来了,所以谈开了。

“知道,当时伯温兄不是以陆军尚书给他们授衔了吗?”

“授衔之后我才体会到丞相授军衔,改军服的深意。”刘基叹言道,“当时我身穿朝服,在军官将领中深觉格格不入,十分尴尬,当时还不觉得如何,回到家中细细一想才明白过来。”

当时授衔的时候,刘浩然等绝大多数人都身穿新式军服,就连俞廷玉也是一身漂亮的藏青色海军中将服,唯独刘基一身朝服官冠,说有多别扭就有多别扭。

“丞相授军衔,改军服,意欲将军人与文官彻底分割开。”刘基最后悠然道。众人一想便明白了,军中授衔,便是与文官品轶制分别开了,然后是改军服,与文官朝服格格不入,加上军队后勤现在改为陆军部、海军部管理生产、采办,枢密院负责调派,更是自成体系,原本与文官就有的距离显得更远了。如果一来,就怕是权柄最重的李善长也无法伸手到军中,至少常备军这一块你是针插不进了。

“现在除了工匠、商贾、农师、医师定有职业级别,丞相还准备给教师定级别,分助讲、讲师、主讲师、助教、副教授、教授,而学子则根据学业分几个级别,大学毕业为庶士,学院毕业为硕士,更高一级为博士。一整套下来,天下百工是各司其职,各安其份,读书人也不必往一条独道上走,到最后,恐怕正如丞相所言,天下无不读书之人。”

“伯温说得极是,现在我们理学的将来便在我等手里,该好好改一改。”宋濂叹息道。

“伯温、潜溪,你们常随丞相身边,这改学的大方向还要你们把握。我等虽然不敢动程朱先贤明言,但是可以避短扬长。”胡从宪一下子想到了办法,虽然他们还没有胆子去改程朱的言论,但是可以把刘浩然不喜欢的隐藏下来,不做声张,喜欢的就大加弘扬,并加以注释。而且文言文都是简明骇要,又没有标点符号,什么注释还不是由这些名士说了算。

“伯温,潜溪,丞相真的会大用理学吗?”胡从宪最后不放心地问道。

“放心吧,丞相还有凭借我们的理学的时候。”刘基肯定地说道。

宋濂一下子明白过来:“你是说淮西。”

“制衡啊,还是制衡,丞相可谓是深得其真味。”刘基最后长叹道。

同类推荐
  • 清朝十大奇案

    清朝十大奇案

    本书讲述了发生在清朝时期的十个离奇案件,分别是麻城涂氏杀妻案、嘉禾三换主犯案、怀宁张家三命案、山阳查赈毒杀案、丽山村连环案、五台山和尚断头案、七涧桥凶杀案、张汶祥刺马案、杨月楼婚姻冤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每个案件均附有插图。这些案子不但情节真实、曲折,描写生动,可读性强,能够吸引读者一口气读完,而且都是轰动当时朝野的大案。有些案件由于皇帝亲自过问,更因办案人员各怀鬼胎,以至于案中人物的表演真假难辨,使本来五光十色的案情更具神秘色彩。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反复:再造共和的艰辛

    反复:再造共和的艰辛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稀疏的枪声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帝制,中国历史进入新的时段。中国历史走入了另一个境界。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不同的行为带动了自由民主,一些知名与既将知名的人物再次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 三国之曹昂称霸

    三国之曹昂称霸

    一个名叫曹昂,和曹操长子曹昂名字一样的年轻人穿越到了东汉曹昂身上,他会和历史上的曹昂一样早年战死沙场吗?对于一个熟知历史的现代人来说,他不会和历史上的曹昂一样,他的到来天下必定混乱不堪,就看曹昂如何改变历史!
  • 建设大汉

    建设大汉

    通信公司的客户经理李健穿越到了东汉末年的乱世。他在曹操动手之前保护了汉献帝,“奸雄”又岂能呼风唤雨;他赶在刘备之前去了隆中,“枭雄”没了诸葛亮又岂能三分天下有其一;他让孙权心甘情愿地做了大汉的臣子,“英雄”又岂能盘踞江东,笑傲天下。今日长缨在手,看他如何缚着大汉王朝这条“苍龙”在历史的洪流中掀起滔天巨浪!
  • 乱世之谣z

    乱世之谣z

    当年的玄冥殿前一片血海。黄庄端坐在玄武座上,静谧地扬着笑,看着手无寸铁的风、炎族人被武卒斩杀在殿前。腥臭的血水将整个玄镜台铺成红色,哀嚎声伴随着肉骨撕裂的声音响彻宫殿。黄氏武卒手中的利剑成为收割的镰刀,收割着鲜血和残肢。时间停下。黄庄站起身走到殿前,黑色披风挡住一方残阳,黑影打在殿前的玄武兽上。古老的图腾被血气扭曲,变的狰狞凶恶,撕吼天下。正当黄庄之子,新继黑皇欲囊收天下的时候,一场大水让局势复杂起来。雪域高原的风氏遗族,南蛮之地的炎族,北国公孙,南地祝氏都开始言说迷离。大漠姜芜,巴蜀关都,似乎不甘按捺。昆仑神使和雪域红僧也不似那么无谓。漫天洪水沿着黑河汤汤东进之时,不经意地谱了一曲乱世之谣。
热门推荐
  • 幕阜山人的世界

    幕阜山人的世界

    公元1927年秋,在中国南方湘、鄂、赣边境的莽莽大山中,爆发了一场被后来的史学家们称之为“秋收起义”的著名战争。这场史诗般悲壮的战争产生了许许多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成就了一代人民英雄,成就了共和国元帅将军……这是一部描写秋收起义的小说,作者用抒情、考证的笔法再现了1927年秋收起义军在赣西北的幕阜山中酝酿、筹备起义的场景。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令人心旷神怡,不由得让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幕阜山是世上最美的风景区!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虽为虚构,但无一字无来处,足见作者对晚清和民初史料研究的广阔性和透彻性。
  • 渊封

    渊封

    是女子又怎么了,女的一样可以无敌,狂傲,蔑视所有的叛逆。我为一代女帝,自当傲视九重天,所有叛我者,诛我亲者,杀之;诛我友之,杀之;
  • 快穿之打造专属女神

    快穿之打造专属女神

    系统!1!11!!任务~~~~~~~!!!!!,挺起够刺激,"咳咳~男主男配们听好了,快来拜倒在姐的石榴裙底下吧~~~~(づ ̄3 ̄)づ
  • 黑谷

    黑谷

    孙方友编著的《黑谷》是一本中篇小说集,所选作品多以历史题材为主,如《血色辐射》、《白家酒馆》、《吉昌大药店》、《复仇》、《古墓侠影》、《北曲》、《黑谷》等,可读性极强,情节令人拍案叫绝,如同醍醐灌顶,写陈州老店,写匪写妓写军阀,既抒古朴情怀、又解人性深结,那匪、妓抗日的惨烈,古镇悠长的风情,无不令人抚额咏叹,沉思良久。一起来翻阅《黑谷》吧!
  • 蜜宠:闪婚甜妻哪里逃

    蜜宠:闪婚甜妻哪里逃

    现实中的灰姑娘和白马王子最终是走不到一起的。毕业后,前男友跟着门当户对的白富美走了,他说:你做的手擀面我吃腻了,我现在想吃意大利面……萧玥坐在马路边哭了一夜,被赵尊拣到了。他说:我不是富二代,长的还凑合,是个给老总开车的司机,挣得不多,养家ok,你愿意嫁给我么?直到她俩领了结婚证,她才恍然觉得,自己是被拐卖了……小玥玥发现,自己的老公真不简单,会做菜,会开车,会谈判,会炒股……后来,她知道,他的宝贝疙瘩是纯纯的金疙瘩呀……小玥玥问小尊尊:“老公,你到底因为什么喜欢我呢?”小尊尊神秘一笑:“因为你是在我最饥寒交迫的时候,递给我一碗热汤面的人……”
  • 巫师之殇

    巫师之殇

    洪荒天地,所有生物齐聚一堂,相处融洽,但可怖的预言突然降临世界,沉睡了几百万年的厄运之神终于苏醒。灾难降临,祸乱滔天的世界逐渐分裂为六个世界。东汉期间,宫廷内外昏乱,被迫嫁入皇族的宫人苏紫伶,却不堪与东汉第一巫师寂天冥相爱。可怜绝命鸳鸯难逃宫廷斗争,难逃一死。苏紫伶被刘协亲手杀害后,寂天冥亦不甘偷生,堕落灵界,却不肯投胎,受尽十八层地狱的煎熬,只为见可人一面,可惜再次会面之时,她竟然与灵界名捕辰夕成亲,被迫倔强的灵魂带恨离开。苏紫伶含怨未白,也无法追踪寂天冥的脚步,惟有投胎神界,利用其权力继续寻找情人。虽然苏紫伶在神界找到了自己潜在的能力,但与寂天冥擦身而过,并留下更多缠绵的爱恨,让孤独的可人左右两难。无助之际,辰夕再次出现,搭救了迷途的灵魂。得知寂天冥放肆地扰乱灵界规则,擅自穿越到一个新的时代,为求可人安心,辰夕选择放弃神捕之位,与苏紫伶来到一千八百多年后的人间。二十一世纪的人间突然出现了一个新的领域,“它”不属于六界,却又像一个生命体。强者不断收到“它”的邀请函,每一位战士都为了吞占“它”的力量而来,却没有人发现,“它”并不是怪兽,而是世界,一个可以控制任何人生死的厄运世界!到底,谁,才能够与它抗衡?
  • 梦想与升华——17岁,我走入非洲

    梦想与升华——17岁,我走入非洲

    在这本被喻为“青春成长的心灵钙片”的散文随笔集中,作者不但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了她出国留学,从心理变迁到生活变迁的真实故事,同时也将非洲的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校园文化等展现给读者。孟梦用真实的笔触撰写了游历非洲的惊险、兴奋和异同于东方的趣闻轶事;在现实生活中体认到非洲民众的达观、热情和近原始状态下的煎熬与苦难;在学习和交流中明晰了多元文化的相抵与相容……
  • 顶级未来系统

    顶级未来系统

    赚钱与美女一个都不能少,兄弟和热血两个我都想要万里江山一肩扛,匹夫也要弄风云!
  • 复仇女王泪落殇

    复仇女王泪落殇

    她,冷酷无情;他,冰山冷漠。她,火爆活泼;他,花心风流。她,调皮可爱;他,阳光帅气。她们和他们中间间隔了太多了,他们爱过,死过,恨过,失忆过,心痛过······他们经历了太多太多。他们和她们的结果到底如何。对仇家的复仇,是否因为他们而放弃···太多的未知在前方了,他们惧怕了还是战胜了?另外本书还客串TFBOYS三位巨星,敬请期待。
  • 穿越之皇朝无后:逃之夭夭

    穿越之皇朝无后:逃之夭夭

    【蓬莱岛】社团爱钱是本性哒,她只不过爱钱程度比一般人强那么一点点而已,愿望也比别人高那么一点点而已。她是看不过他那小受般的哭泣,小棉羊般的无助,才挺身而出打救他的好不好,绝不是因为他的皇后位置……好吧,她承认了,做皇后就可以完成她的愿望,做天下最有钱的女人,可是,喂,饭可以乱吃,诺言不可乱许哇,更重要的是,许了就要守的啊,她可不是只有他一个选择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