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士英、阮大钺与林开元达成协议后,马士英随林开元觐见瑞王,而阮大钺则孤身一人前往凤阳,往见高杰三人。
瑞王见了马士英自然温言相慰,优渥有加。林开元早差属下将马士英的心思和瑞王说了,瑞王在这种时候,哪里还会说个不字?只称“谣草实乃本朝忠臣,本王监国之后,内阁当需一二得力人手,治理天下尚要仰仗谣草大力”。
马士英兵权在握,唯一的遗憾就是进不得朝堂,左右不了朝政。这时听了瑞王亲口承诺,当即表示:臣惊闻先帝大行,夙夜忧心,深恐神器久虚,妖氛充于海内。今得一明主辅佐,绝效力御前,敢不尽力?
经过表面一番君臣深情脉脉实际是讨价还价的面见后,双方各取所需,均暗自满意。瑞王得了这个大军阀的支持,又加东林党在朝在野势力的舆论导向,再有先进南京的这一既成事实,几乎已坐稳了七成江山,现在唯一需要忧虑的就是高杰、黄得功、刘良佐等人的意向了。
不过林开元认为,只要得了马士英真心支持,而且今日瑞王监国后再诏告天下,又将封高杰等人为侯、伯的诏书一发,先占了天时便宜。即使三镇总兵真敢冒天下大不韪起兵相抗,恐怕也难讨得好去。
在这种情形下,以林开元对三镇总兵的了解,估计他们这种只想保持自身实力的军阀,应该不会反应过激。何况,还有那个‘宵小之辈’阮大钺居中作祟。林开元一直认为,小人向来就比君子会办事。
果然,阮大钺没有说大话,也没有辜负林开元的期望。他去了凤阳一行,在随后而来的进封高杰等三人为侯、伯的诏书配合下,竟极痛快的办成了此事。高杰等三总兵将凤阳守备太监卢九德诳进了军营,直接砍了。而后软禁了福王,又凭借兵威将凤阳接管后,虽没有随阮大钺前来觐见监国,但却纷纷上书,上表忠心。
史可法、林开元见三人上表称贺瑞王监国,不由得同时擦了把汗,知道大势已定,瑞王已是南明第一任君主。
不过林开元虽然觉得小人会办事,却不知道阮大钺用了什么方法让三镇总兵这样痛快就放弃了福王。后来,林开元执掌神州大权后想起此事还觉得怪异,于是召阮大钺前来想问个清楚,却没想到阮大钺突然挂了。又由于那时三镇总兵早已成了昨日黄花,于是,阮大钺到凤阳究竟和三位总兵说了些什么,这世界上再无一人知晓了。
瑞王监国后,先依照廷臣会推,任命史可法为东阁大学士兼任礼部尚书,入阁办事,为首席大学士。以史可法拥瑞第一人的天大功劳,再加东林诸公的支持,这一任命可称众望所归,任谁也没异议。
钱谦益为礼部侍郎,其他大部分衙门官员也都各有任命。
林开元则不仅有“救驾”之功,更在拥立问题上居功至伟,又杀了大西王张献忠这个明朝的死仇。于是按照崇祯当年所承诺的“有杀献忠者,爵封侯,赏万金”,廷臣认为应加林开元忠勇侯,并升为锦衣卫指挥使。但林开元却早有自己的打算,他知道在南明朝廷混下去的话,迟早要湮没在党争之中,更别提应对就要到来的建奴铁骑了。何况,指挥使的职位虽然显赫,但在南京却实在不好施展拳脚,如今常遇春后人怀远侯常延龄和李文忠后人李祖述都是南京锦衣卫指挥使,他们的势力在这里根深蒂固,即使有瑞王的支持,恐怕下面的人也很难听他的话。
于是,林开元按照自己来南京前早就想好的方略提出,想要去松江府。这意见一出,瑞王极不高兴,而群臣却极高兴。瑞王的身边少了这么一个忠心外加有能力的人,心里肯定不舍。但大臣们,尤其是东林党人却知道,以林开元的功劳和他与瑞王的亲密,若是在南京的话,绝对是天子幸臣,手握大权。东林党人虽然认为林开元还是亲近他们的,但总认为朝中的人最好全是他们这些清流才好,于是他们故意不看瑞王脸色,廷推时推举林开元为“松江侯”并加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虚衔,让他去海边发财去了事。
但光是封侯这一点林开元当然并不满意,乱世以兵权为先,又加他对海上的一些资源极有兴趣,于是他往见瑞王,要了“松江水军都督”一职,节制松江地区水军。
这次瑞王监国,东林党人可谓出力极大,这些人均掌握了实权。按史可法的说法,这叫作“正人占据要津”。
如今史可法大权在握,在朝在野又有东林党人的支持,可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时风光无限,他的一举一动,足以左右朝局。
但这当然不是林开元希望看到的,他作为一个现代人,心中清楚的很,任何一人权力过大,只会腐化堕落更快。人一堕落,人杰也会变成人渣。林开元还希望史可法这样的人杰能帮他多抵挡一下建奴呢,所以他只盼马士英入阁后能起到牵制史可法的作用。帝王之道,关键在于平衡。两派纷争,只会增加皇权权威,一派独大,朝廷祸乱之源。林开元可不认为历史上黄宗羲所说的南明坏就坏在马阮掌政的观点是正确的,什么正人君子联袂而去,群小翩翩入朝。在林开元看来,所谓正人,未必就比小人干净多少,也未必就比小人能办事。阮大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面对三镇威胁,满朝东林党人束手无策,一个小人却在这里面出了大力。
而且,因为这史可法、马士英两人同时拥有定策大功,一位身后有东林党,一位身后有大军为后盾,当是半斤八两。哥俩比球,都他妈一个鸟样。这样就不会再出现真实历史中福王当政时那种马士英独大,挟兵威以削帝权的情况出现了。
何况瑞王可不是福王,经过这些天的接触观察,林开元发现瑞王不但有野心,也有权谋。他若在太平盛世,绝对是一位英明的领导者。不过可惜了这样一位帝王,却在大明夕阳西下的时候秉政,他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根钉子。可这样的一位有能力的人当南明皇帝,至少可以多苟延残喘一段时间,不至于象福王那样一年半载就垮台。
林开元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瑞王能多坚持一天,到时他手中的筹码也就越多。经过大半年的思索,脑中的计划不断完善。林开元已经有了强烈的信心,若给他足够时间,他甚至想与将来的满清逐鹿天下,虽然这样的信心不过建立在一部小小的psp和他超越这个年代三百年的知识上。
有想法总是好的,只要做,至少就有希望。
这次廷推,东林党可以说大获全胜,但是,林开元最想看到的马士英入阁和阮大钺的起用,不仅在廷臣会推上没有论及,甚至在林开元提出意见时,也遭到了东林党人的强烈反对。马士英当然很窝火,于是私下来找林开元。
“松江侯,”马士英称呼转变的很快,“马某以定策之功,却只加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虚衔,仍任凤阳总督,这可和瑞王当初承诺令马某入阁不符啊。”
马士英虽和林开元接触时间不长,但由于早先已有交易,所以竟不转弯,直接提了出来。
林开元心中早有成竹,他轻轻敲了敲椅背,“此事不难,谣草稍安勿躁。你入阁之后,本侯还需你多多照应着,自当竭尽心智为君谋划。”他如今身份与前大不相同,也就直接称了马士英的字。
马士英诧道:“如今朝堂之上都被东林党人占据,这些人的能量之强,松江侯可能并不清楚,马某看来已是入阁无望了,松江侯有何良策?”
林开元漫不在乎的说:“谣草,东林-复社这批人,平日常以君子自居,君子不要脸起来人尽可夫,连小人都不如。但要起脸来,却还比不得十七八的大姑娘。我看,等瑞王正式登基掌神器后,可以这样去做,当能封了这些君子的口。”
于是说了自己想法,马士英听了连连叫好。林开元心说,这法子不是我想出来,而是已发生过的,应该没问题。
在一切都安定下来之后,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九日,监国朱常浩携文武百官前去孝陵祭拜祖宗马皇后。这次祭拜可以说是声势浩大,因为祭品不是别的,而是张献忠的人头!
朱常浩在陵前痛哭流涕,无非是说后世子孙不孝,致使流贼肆虐神州,西贼献忠挖了凤阳皇陵,惊扰祖宗。今天带来献贼人头,以告慰祖宗在天之灵云云。
杀了献贼的大功臣松江侯林开元理所当然成了令人瞩目的焦点人物,忠于大明的对其感恩戴德,一门心思想当官的对他羡慕有加,而如史可法等高官,则对林开元十分欣赏。
祭拜祖宗后,五月一日,南京监国朱常浩正式登基,改明年为弘武元年,并在武英殿举行“登极仪”。南京的皇宫整个就是北京皇宫的翻版,只是由于当年燕王起兵争夺皇位时给破坏的够戗,后来又被雷劈着了场大火,金銮殿已经荡然无存,弘武皇帝只好委屈在武英殿即位了。
弘武登基没过两天,清议堂中百官再次会推各职位官员,就发生了诚意伯刘孔昭争入内阁一事。
如今内阁只有史可法一人,还有几个名额,几个资历颇深的文臣均盼望着能进内阁,过一把实际上的宰相瘾头。
很快,众人确定詹事姜曰广、原礼部尚书王铎分别以文华殿、建极殿大学士入阁,正要将会推结果上呈御览,没想到这时诚意伯刘孔昭却站了起来。
“本总督功劳甚多,也当入阁辅佐圣上!”刘孔昭身为操江总督,手下也掌有部分兵马。这类世袭武将在南京傲慢无礼惯了的,一点也不讲究个策略方法,直接就将心里意思说了出来。
“不行!”兵科给事中陈子龙首先站出来反对,“自我朝太祖皇帝御极以来,从未听说有勋臣入阁一说。”
“陈子龙!”刘孔昭吼道:“勋臣不得如阁,那又何人可入?!”
林开元一直列席会议,这时听了刘孔昭叫陈子龙名字,不由多看了这个陈子龙几眼。他对南明这段历史十分关心,又由于要去松江府,所以对那里的历史名人十分注意。陈子龙是松江府几社成员之一,乃是个有真本事的人物,曾经编辑出版过科学家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后来抗清不屈而死。
“只要够资历,有名望、有本事的文臣就可。”陈子龙不亢不卑的回答。
史可法、钱谦益等人均点头附和。
“好,”刘孔昭立刻冷笑说:“既然这样,马谣草可否?”
钱谦益不假思索出声反对,“不可。”
马士英怪笑一声,却没说话。刘孔昭问钱谦益,“马谣草不够资历?”
钱谦益摇摇头,“资历自然是够的---。”
刘孔昭打断他,“他没有名望?没本事?不是文臣?恩!?”最后一个字已是声色俱厉。
钱谦益虽为东林领袖,一辈子以正人、有风骨自居,但实际上却是个软骨头。他在出声反对马士英入阁时已觉得不妥,这时被刘孔昭几句话反问,立时觉得有如芒刺在背,连连喝了几口茶水,只以是字作答。
在马士英阴冷的目光注视下,钱谦益憋了许久,憋出一句:“老夫同意谣草入阁。”
刘孔昭得意的说:“既然侍郎大人同意了,嘿嘿,那谣草入阁一事当没人反对了?”
姜曰广、高宏图等东林党人看了看马士英,均觉此事难办。马士英之前比较亲近东林,东林党人对他的印象不错。但如今史可法在内阁独掌大权,若进去一个强势的马士英,恐怕会多有掣肘之处。何况钱谦益为东林领袖,他现在都表示同意,若自己再出声反对,恐怕削了老钱脸面。
一时众人无话。就听陈子龙却说:“马总督能否入阁,最终还需要皇上决定,我们只是提个建议而已。”
林开元等的就是这句话,他站起身来对史可法说,“史阁部,我看给事中说的不错,今天的会推记录上呈御览后,由皇上最终定夺是最为适宜的。”
史可法一直没有反对马士英入阁,就是因为他们之间私交不错,拉不下脸反对。这时听林开元这样说,点头道:“正该如此。”
没想林开元却又提出一事,“此次皇上登基,众人均出了大力。其中尤以一人功劳最著,但却至今未获封赏,阁部,此人若不封,恐怕寒了天下有志于为朝廷效力者之心。”
史可法知道他说的这人是谁,他看了看钱谦益等东林党人,发现他们的心思全没在这里,估计还在考虑马士英入阁后可能带来的后果呢。史可法是向来佩服阮大钺的才华的,于是说:“此事也要圣上决定才是。”
林开元点点头,看了看马士英,两人互相抛了个媚眼,而后同时打了个寒战,都在心里暗暗呸了一声。
弘武对林开元的推荐哪里还会驳回?很快就下旨,召马士英入阁办事,位在史可法之下。又封阮大钺兵部右侍郎,协助马士英管理兵部。
马士英、阮大钺上位后,不免有东林党人下面嘀嘀咕咕:宵小之辈,皆据高位,良善之士,悉处下僚。
但这些却已不是林开元所关心的了,他现在的心思,完全放在了如何经营上海、训练精兵、疯狂敛财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