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6200000016

第16章 元杂剧与南戏

第1章第15节元杂剧与南戏

元杂剧

元杂剧指产生于元代的戏剧,是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经过长期孕育而趋于成熟的结晶。

元杂剧的产生

中国戏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远。从原始歌舞开始,到后代宫廷、民间的许多娱乐表演都

与此有关。从元杂剧的直接源头来说,则主要是两条:一是从宋到金的说唱艺术——诸宫

调,一是从宋到金的以调笑为主的短剧——宋杂剧、金院本。

说唱在中国有古老的历史,到唐代的变文,已经发展得很盛;北宋中叶,艺人孔三传创

造了一种“诸宫调”来说唱长篇故事;到了金代,以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为标志,这种

说唱艺术发展得更为成熟。它的音乐即是元杂剧音乐的基础,所以前人说董解元为“北曲”

的首创人;它按不同宫调将多个曲牌分别联套演唱一段段故事情节和曲与说白交错的体式,

也为元杂剧所继承;它的宏大的结构、细腻的人物性格描写,尤其是经常通过故事中人物的

自叙(即代言形式)来展开情节的特点,又在文学上给元杂剧以相当的影响。

以诙谐、调笑为主要特点的艺术表演,始于上古宫廷弄臣“优”,后来演化为双人表演

的“弄参军”,其形成年代,或说是东汉,或说是十六国的后赵。唐代“参军戏”已经很盛

,现代的相声、独角戏还保留着它的一些基本特征。参军戏的一支与歌舞相结合,并渗入了

戏剧的因素,便形成宋杂剧和金院本。宋杂剧和金院本虽然还比较幼稚,但已经是基本成型

的戏曲。其内容仍以诙谐调笑为主,但有了简单的故事情节;形式上或偏重于唱或偏重于念

诵、说白,但两者逐渐结合;脚色有四、五个,各有不同的名目;代言体的特征虽还不明确

,但正在向这一方向转化。从现存剧目来看,金院本比宋杂剧故事性更强些,如《庄周梦》

、《赤壁鏖兵》、《杜甫游春》、《张生煮海》等,均为元杂剧所承袭。

元杂剧是直接继承金院本,又糅合了诸宫调的多种特点,并从其他民间伎艺中吸取了某

些成分而发展起来的。但元杂剧与金院本等毕竟有质的区别,到了元杂剧,才成为具有 瓯?

的文学剧本、严格的表演形式、完整而丰富的内容的成熟的戏剧。由于宋杂剧和金院本并无

剧本留存,无法知道其中有无完全是代言体的剧目,而元杂剧的这一特征是清楚的。代言体

是成熟的戏剧的重要标志,因为必须在这种表演形式中,才能吸引观众进入虽是虚构却具有

真实感的戏剧场景。

元杂剧的特点

在体制方面,元杂剧有如下基本特点:

结构:元杂剧的基本结构形式,是以四折、通常外加一段楔子为一本,表演一种剧目

。少数剧目是多本的;楔子可以没有,也可以用到两三个。一“折”意味着一个故事单元(

同时也是音乐单元,见后),四折之间,大多表现出情节起、承、转、合的变化。“楔子”

本意是插入木器的榫头中使之紧固的小木片,引申到杂剧中,是指对剧情起交代或连接作用

的短小的开场戏或过场戏,是整部剧本中的有机部分。

唱词和演唱特点:元杂剧的核心部分是唱词。每一折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并一

韵到底——所以说“折”也是音乐单元;四折可以选用四种不同的宫调。元代流行的宫调有

九种:仙吕宫、南吕宫、正宫、中吕宫、黄钟宫、双调、越调、商调、大石调。这些宫调的

调性即音乐情绪各有不同,四折之中宫调的变换,也是同剧情变化相对应的。

元杂剧通常限定每一本由正旦或正末两类角色中的一类主唱;正旦所唱的本子为“旦本

”,正末所唱的本子为“末本”。这既有突出剧中主要人物的意味,同时恐怕与突出某个主

要演员以招徕观众也有关系。一人主唱的规定对合理安排剧情和塑造众多人物形象造成了一

定的限制。

楔子在一部杂剧中是相对自由的部分,通常只有一、二支曲子,不用套曲,也不限由何

角色演唱。

宾白:元杂剧以唱为主,以说白为宾,所以说白称为“宾白”。其中又有散白与韵白之

分,前者用当时的口语,后者用诗词或顺口溜式的韵文。宾白既可以插在各支曲子之间,也

可以插在一支曲子之中(称为“带白”)。它不仅用于叙事,还用作除主角以外人物的抒情

,对于表现剧情和人物性格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有“曲白相生”的说法。

科范:简称“科”,在剧本中表示舞台效果和演员所要做的动作、表情等。

角色:元杂剧的角色也在金院本的五个角色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

类。

第一类:末

正末:杂剧中的男主角,相当于南戏中的生。

冲末:正末之副角,即相当于副末。一般用于杂剧的开场,称为“冲末开场”。

外末:在剧中也扮演男性人物,但它所扮 莸亩际谴我宋铩*?

小末:也称:“小末尼”。在剧中扮演青少年男子。

第二类:旦

正旦:剧中的女主角,相当于南戏中的旦。

外旦:即正旦之配角,相当于南戏中的贴旦。其地位仅次于主唱的正旦。

小旦:在剧中扮演青年女子,

搽旦;在剧中专门扮演一些不不正派或邪恶的女人,因这类角色扮演时脸部搽抹成丑怪模样

,故有“搽旦”之称。

第三类:净

净:在剧中一般扮演与正面人物对立的反面人物。

丑:即净之配角。

第四类:杂

这一类角色很杂,大部分沿袭了金院本中人物扮演的称呼,即没有注明角色,只表明剧

中人物的特征。如孛老(老汉)、卜儿(老妇)、邦老(强盗)、孤(官员)、都子(乞丐

)、来(儿童)、驾(皇帝)等。

元杂剧的发展

元代杂剧作家,据元钟嗣成《录鬼簿》、明朱权《太和正音谱》等文献记载,太约有两百多

人。按他们活动的时代特征及杂剧发展的不同阶段来划分,可将元杂剧作家划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自金代末年到元代至元十三年(1276)灭宋,统一全国之初。这一时期的作

家大多是北方人,其中以河北、山西为最多。他们活动的中心也在北方大都(今北京)一带

。而且,这一时期的作家人数最多,流传下来的作品也最多,是元杂剧发展的黄金时期。著

名的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高文秀等。

第二时期,自灭南宋以后到元顺帝至元年间,即所谓一统时代(1277~1340)在这

一时期里,杂剧创作和演出的中心已随着元朝政治势力的南下,也南移到了杭州。故这一时

期的作家中很多是浙江人,或是流寓于南方的北方籍作家。由于民族矛盾渐趋缓和,杂剧创

作也呈现由盛而衰的局面,这一时期的作家和作品远比第一时期少。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也比第一时期逊色。但也出现了一些较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其中较著名的作家有郑光祖、宫

天挺、乔吉、金仁杰、杨梓、秦简夫、朱凯、钟嗣成等。

第三时期,元末明初。这是元杂剧的衰落时期。在这一时期里,作家与作品寥寥无几,

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也远不如第二个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家有罗贯中、谷子敬、杨讷

、李唐宾、王子一、刘兑、贾仲明等。

从金末元初到元末明初,杂剧作家们共创作了六百多本杂剧,但目前流传下来的,却只

有一百四十多种。这一百四十多种杂剧,分别选收在《元曲选》、《脉望馆钞本古今杂剧》

等杂剧选集中。其中以明万历年间臧懋循编选的《元曲选》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共收杂剧

一百种,包括了元杂剧主要作家的大部分代表作。

南戏

南戏流行于东南沿海地区,因其最早产生于浙江温州(旧名永嘉),故又称“温州杂剧”、

“永嘉杂剧”或“永嘉戏曲”。它经过长期发展,到元末趋向成熟,后来演化为明清戏剧的

主要形式——传奇。

南戏的产生

南戏产生的年代,祝允明《猥谈》说是北宋“宣和之后,南渡之际”,旧题徐渭作的《

南词叙录》则说始于南宋光宗朝,两者相差六、七十年。又据刘埙《水云村稿》所述,南宋

咸淳年间,所谓“永嘉戏曲”在江西南丰一带也已经很流行。在《猥谈》和《南词叙录》中

著录的最早的南戏剧目是《赵贞女蔡二郎》和《王魁》,都是写男子负心的故事。可以确定

为宋人所作的剧目另外还有几种。宋代南戏也绝少有剧本传世,只有在《永乐大典》残卷中

发现的《张协状元》一种,多数研究者认为是宋代的旧作。

南戏最初是在温州一带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形成的,《南词叙录》说它“即村坊小曲而为之

”。此外,它也吸收了宋词的曲调,以及唐宋大曲、诸宫调等乐曲成分,并在表演形

式上受到宋代官本杂剧的影响。以《张协状元》的情况来看,它的开头是用诸宫调的说唱来

叙述故事,然后进入角色的表演,剧中并穿插了不少滑稽取笑的成分。

南戏的体制

戏的段落称“出”,一个剧目多的由四、五十出构成,少的也有十几“出”,可连演几

天。

每场戏可由主角唱,也可由配角唱,还有合唱、对唱、帮唱。

唱腔曲牌由南曲和北曲合套即南北曲均可用。

行当有七个:生、旦、净、末、丑、外、贴。

南戏的演出形式由副末开场,概要介绍剧情故事内容、戏由第二出开始,人物上下场定

场诗、下场诗、上场人有自报家门。

同类推荐
  • 使孩子心灵健康的108个好故事(中华少年成长必读书)

    使孩子心灵健康的108个好故事(中华少年成长必读书)

    本书可以让孩子在阅读故事的同时,从这些简短的故事中获取人生的智慧:遇到困难要坚强勇敢,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就能迎刃而解;做错了事情要敢于承担责任并及时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对待同学和朋友要真诚友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相互关心。一本好的故事书,使孩子们懂得无数受益终生的道理。
  • 魔术中的原理(人生解密)

    魔术中的原理(人生解密)

    科学早已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无论是仰望星空、俯视脚下的大地,还是近观我们周遭咫尺器物,处处都可以发现科学原理蕴于其中。本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
  • 蚂蚁王国大冒险(牛吹吹科学童话)

    蚂蚁王国大冒险(牛吹吹科学童话)

    蚂蚁的个头很小,但竟然被称为世界上力气最大的动物!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跟随《动物时报》的记者牛吹吹一起去探究蚂蚁王国的秘密吧!
  • 花季里的红雨伞

    花季里的红雨伞

    本书作者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或写师生间因观念的不同造成的误解,或描绘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烦恼,表现出作者对当今少儿朋友的深切关注与热情呵护。
  • 最伟大的世界古代文明未解之谜

    最伟大的世界古代文明未解之谜

    特洛伊城真实存在吗?玛雅文明是如何消失的?复活节岛石像是如何建成的?金字塔里的超自然现象怎样解释?亚特兰蒂斯文明来源于何处?《最伟大的世界古代文明未解之谜》一书将带领您畅游世界古代文明的圣殿,进行一次全球范围的文化之旅。
热门推荐
  • 猎狗王

    猎狗王

    讲述一只忠诚母猎狗一生的故事,再次赞扬人与狗的奇妙关系
  • 听话是水平说话是艺术

    听话是水平说话是艺术

    生活中有很多人确实存在不会倾听的问题,否则也就不会有“对牛弹琴”这个成语了。倾听往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深远,也更有意义。如果你听不准对方的话,就会给工作和生活带来麻颐,也会影响人际交往;如果你听不出对方的弦外之音,那么你可能会遭到别人的嘲笑,或者因为自己的无礼而触怒对方。所以说,只有善于倾听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会听是一种水平,那么会说则是一种艺术。说话的最终目的就是说服他人,说话是实睨自己目的的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之一。一个口才好的人可以抵得上百万雄师,更可以在关键时刻化险为夷。从古至今,那些成功的政治家、军事家,大多也是口才卓越的人,普通人要想有所作为,更需要在说话上下功夫。
  • 战争之手

    战争之手

    人类历史上有无数次的战争,但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在策划战争?果如历史定论所言,是一些战争狂人吗?德国、意大利、日本发动了二战,已经是世界共识,但《战争之手》将揭示这场战争背后真正的“黑手”,不是德国、意大利,而是另有其人。
  • 流水沧桑:江河之卷

    流水沧桑:江河之卷

    本书讲述了中国几条主要水脉的历史和现实,其中涉及神话、传说、历史,带您走进孕育华夏文明的中国江河。
  • 校草太腹黑:毒舌丫头赶紧来

    校草太腹黑:毒舌丫头赶紧来

    薰小糖一个不小心就把萧哲逸踹进了垃圾桶。萧哲逸觉得他这个小青梅暴力的不要不要滴;他是圣耀第一校草;她是在圣耀的掩藏自己身份的薰家千金。他们以为他们一定水火不容,但却阴差阳错的互相爱上对方。“小糖糖,快到本少碗来。”“不要,不要。”“呵呵,反抗也没用。”“……”[甜文哦,放心入坑]
  • 捕猎之魂

    捕猎之魂

    再繁华的都市,也会有阴暗的一面。人类的情感波动,具有不可想象的力量。宿者,便是这不可思议力量的集合体。依附于人类的某种感情之上,化为实体,存于人间可其中难免有不应存在的存在。与之相对,捕猎者的使命就是处理那些不应存在的异类。于是在夜幕下,一场场捕猎开始了、(本书的风格偏向于微致郁,请观看后期章节时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 次元终点

    次元终点

    宇宙存在着12个次元,每个次元都存在不同种族,而宇宙最阴暗的第三次元的魔族不停的毁坏着其他次元。而这激怒了开辟次元的神族,于是神族派下12魔灵卫前去镇压魔族,‘次元大战’由此展开···魔族被镇压在了‘神魔之塔’但随着时间流逝魔族被神秘人救出次元再次面临危机······
  • 对不起来世再见

    对不起来世再见

    她死了,我的心如刀割,但我把这份心疼隐藏在心底。从那以后,我更加冷漠了,再没有一个人像她一样,敢离我那么近笑着对我说话。也在没有一个像她一样,能走进我心里,让我关怀,包容的人。我把主上之位传给别人,而自己却走到她的坟前,此生从没有服输的我在她坟前跪下,说出了我此生都没有说出的三个字:对不起。我后悔,后悔当初因为他做错了事没有原谅她,而让他伤心至死。我自刎在她坟前。这一生,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让她死在我面前。若有机会再来一次,我绝不会让她死。我会好好爱她,疼她,尽我所能的保护她,不让她受到一点伤害。我化为了灰烬,飘洒在她坟前,我会永远和你在一起的。无论你到了哪,我都不会离开你。
  • 茶道:中国生活艺术读本

    茶道:中国生活艺术读本

    茶是一种生活状态的表现,也是生命积淀的形象化表述。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茶不是一种简单的生活消费品,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了解茶道,才能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之道。中国人对茶倾注了极大的热忱,也将自己的生命意识灌注到了茶香、茶话、茶情之中。从茶杯中氤氲飘起的水雾,就像中国人轻松自如的处世状态;浸泡在茶壶中的芬芳,就像中国人淡雅闲适的生活情怀。这便是茶之道,也是中国人的生活之道和艺术之道。
  • 黑洞之后

    黑洞之后

    黑洞里面有什么?不是平行宇宙,不是另一个宇宙,也不是更高的维度。时隔三千年夜轩踏上祖先曾经走过的路会发现什么样的真相?不同星系的人形智慧生物在黑洞内相遇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