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奇怪,皇后这病来的快,去的也快,没有几日,身体居然就渐渐的好起来,这几天奕詝是衣不解带的照顾着自己的母亲,看着那几天病重时好象随时都有危险的母亲,即便是镇定如奕詝也慌了手脚,其实对这一世的父母奕詝同样是非常有感情的,尤其是对他疼爱非常的皇后,奕詝是由衷而升孺慕之情,这种感情甚至于影响了奕詝的冷静,以至于一直在关注大局的他心思其实根本没有办法集中起来。
不过这样的情况也不能说一点好处都没有,对那天早朝本来有点生气的道光皇帝看了奕詝孝顺的表现也没有再为早朝的事情去追究,道光本人就是相当的孝顺,看到自己的儿子也有这样的表现自然也高兴,毕竟道光的年纪也大了,对现在的他来说,儿子的才干虽然重要,但是更加关心的还是儿子的德行,现在看起来他选择的继承人在这方面也没有问题,让道光非常欣慰。
******
随着皇后的身子渐渐的好转,人们的目光再次转移到了越演越烈的战争上面,自从巴麦尊递交了外交照会后,英国舰队一直停留在白河口,要知道这白河口距离京城不过几百里,当务之急就是必须要让这些洋人南下在说,不然京城重地如果出现了什么以外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时间已经到了九月,清朝终于摆出了愿意谈判的架势,知事态已有了一些进展,且已是初秋季节,北方天气渐冷,渤海湾中已不再适宜进行充分的攻势,于是顺水推舟答应清朝政府离开大沽,全数南下,前往广州准备与刚刚到任的钦差大臣琦善进行谈判。
而一直关注这件事情的奕詝只能向道光表示一定要支持林则徐的想法,这给正在心中思考着要怎么处理林则徐的道光皇帝的心中加上了一个大大的砝码,本来这个时候会被撤职的林则徐也因为奕詝的这种支持而得以保留官位,虽然这个官位看起来已经是如此的岌岌可危。
******
而这个时候的林则徐也已经受到了朝廷的斥责文书,虽然还没有剥夺他的官位,但是仅仅在半年前,他主持禁烟运动的时候因为成绩斐然而马上要受到嘉奖(因为林则徐的表现,各省也确实有一阵子都大力打击鸦片,鸦片贸易到了禁绝的边缘,这些功劳本来都是林则徐的),现在不过转眼间,自己就要受到这种严厉的斥责,林则徐如何能心中安定,尤其是这次负责和洋人谈判的是直隶总督琦善,这个小人向来都是在鸦片贸易中取利的,让他主持谈判不但是对林则徐的不信任,也是根本不会有好结果的,但是现在可以说是“带罪之身”的林则徐也没有办法多说什么。
******
十月二十五日,琦善奉旨到达广州。
作为钦差大臣的琦善可以说是自得意满的很,他与那林则徐素来不和,当年林则徐下广州处理鸦片一事他也是着力阻止的,但是没有想到林则徐到是真的一鸣惊人,做出了一番大作为,甚至有人喊出了“林青天”的口号,不过吗~~想到这儿,琦善有不由的笑了起来,这洋人可是帮了自己一个大忙啊!现在他林则徐就是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多久了,据说这次如果不是四皇子落力求情,林则徐连两广总督的衔也已经给撤了,不过正当他得意非常的时候,琦善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他林则徐到底是怎么和四皇子搭上线的,四皇子又为什么要给他求情,这可不和常理,难道里面有什么隐情不成,要知道他琦善身位直隶总督,掌京师重地,耳目可远比其他的封疆们要灵敏的多,本来打定主意要好好羞辱林则徐一番的琦善心里也犯起了嘀咕——难道那林则徐以后还能有作为?
琦善到达后几乎所有的广州官员都对他不太在乎。(对他在乎的多半已经在林则徐时期被处理,剩下的一些人也翻不起大浪)人人以林则徐马首是瞻,视他这个钦差大臣如无物,但是琦善心理也明白这个时候还不能和这些官员翻脸,但是他心中已经暗暗记下,等林则徐一倒,大家球后算帐。
琦善这人深得道光皇帝的喜爱,几次被贬,又几次复起,所以对皇帝可以说是非常的了解,他也自以为已经摸透了皇帝的心思,他觉得皇帝是不想继续和洋人打仗的,所以就几次在和洋人的谈判中退步,最后签下的约定就是后世臭名远扬的“穿鼻草条约”,条约内容是:
一、香港本岛及其港口割让与英王。大英帝国对于香港商业应征收一切正当捐税,按在黄埔贸易缴纳。
二、赔偿英国政府六百万元,其中一百万元立刻支付,余数按年平均支付,至一八*年付清。
三、两国正式交往应基于平等地位。
四、广州海口贸易应在中国新年后十日内开放,并应在黄埔进行,直至新居留地香港方面安排妥当为止。
这样的条约在琦善看起来已经不错了,毕竟这些洋人可是已经逼到了京师了,这样的代价也不算太大,香港这些地方也不过是些天朝弃民们所在的地方,而六百万元,老实说值得了什么,他琦善的身家都远不止六百万。
但是这次琦善的算盘却打错了,虽然道光皇帝确实非常想要结束这场战争,但是绝对不希望是以如此丢脸的方式结束。
着其中的根本原由还是在生病的皇后的身上,话说这次皇后的病来的蹊跷去的也快,但是这样的情况如何不让人担心,四皇子甚至特地请出几天的课来陪伴皇后,道光皇帝对皇后也非常紧张,这几天也多待在皇后这里。
而因为陪伴皇后,奕詝也不免的谈起了这几天全大清都在关注的话题——鸦片战争,而皇后对这个儿子的喜爱早已经超过了一切,看他如此的一心主战,而且皇后心中也觉得大清的脸面不能丢,这样的言辞直接的影响了道光皇帝,对于琦善饶过自己擅自签定和约的事情越看越不顺眼,后来在林则徐上奏中居然发现琦善擅自的裁撤两广的抵抗力量,这种越权行为让道光皇帝大为不满,于是下令撤职抄家,下场悲惨。这个时候道光也终于下定决心要打一场大仗了,给这些洋人一点颜色看看。
******
而非常巧合的是这个时候英国的统治者们也不满这样的结果,他们觉得这样还不够,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发信严厉指责义律说他办事不利,行动太缓,得到的太少。特别是听说他竟与那些中国佬议和,且所得到的仅仅只有六百万元,更加让义律感到担心的是这封信中可以看出如果自己在没有什么作为,国内就要换人了。
于是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战争扩大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