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在二零零五年五月推出GeForce 7800GTX显卡,采用24条像素渲染管线,成为了显卡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当时就有专家称至多两年就会有新的产品取代它,所以我大胆假设了其发展前景。另外,前文中提到的戴尔的新pc技术在记忆中好象是微软先提出的,后来因某些原因搁浅,这里做了一些改动。
这部小说可以说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重生转世,可是困难之处在于所提到的科技发展、网络技术、以及建筑、商业等很多方面的发展都要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推测和想象,根本没有现成的可以参考。所以我会尽量写的严谨一些,如果朋友们发现了大的bug请告诉我,我一定尽快做出调整。说了这么多废话,最后还是要感谢大家的支持!
***********************************
佛说众生平等,上苍不会随便的眷顾一些人,抛弃一些人。各人人生际遇的不同,主要是在每个人既漫长又短暂的生命旅程中,总会有顺利的时候以及不顺的时候,而这种顺和不顺的时间是没有人能把握的,也许从某一个时刻开始,你的命运就发生了巨大的转折,或是让你平步青云,或是将你打入无间地狱。
我坚信现在命运之神将他的爱之光撒到了我身上。因为接下来事情顺利的超乎我的想象
首先是盘古传媒。许明宇是个强人,只用了不到一星期的时间,就将厚厚的一份人事档案摆到了我面前。基本上公司内每个空缺的主要职位上都有两个以上的合适人选供我选择,均是经验丰富,业绩拿得出手的行业精英。几个主要部门的负责人是他和曲哲共同推荐的,从履历上看,他们加入盘古传媒能大大加强公司的战斗力。
于华,女,三十二岁,资深会计师,曾在号称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首的普华永道审计部供职五年,原本准备辞职赴北美老公身边相夫教子,能加入盘古完全是许明宇积极游说的结果。她将担任管理本部下财务部经理,负责整个盘古传媒的财务工作。
宋青云,男,毕业于美国加洲电影学院,,曾参与过美国ABC电视网多部肥皂剧的编导工作。现担任独立制片人。请他来盘古担任电视栏目制作部经理。负责投资和开发制作完整的电视节目。
项清清,女,二十七岁,曾供职于南方某报业集团广告发行部,自身拥有多线发行渠道,因为不满上司非分之想,辞职回家,自然也就将那批发行渠道“随身携带”了,她将担任广告和发行这两个部门的负责人。
…… ……
这样看下来,基本上公司在人员结构上已经很充实了。只是接下来必须面对的就是这批新员工的薪金以及开展公司业务所需要的经费。这两笔帐算下来,所需要的资金绝对不在少数。
正在我为资金头疼时,宋洋带来消息,前几天跟我们见面的那个技术转让中介服务公司已经帮助我们联系上了NVIDIA以及戴尔的技术部门。这两家公司将分别派出工作小组到中国来与我们详细谈有关那两项技术转让的问题。我心里清楚,他们能有这样的态度主要都要归功于我稍稍透露的那一点关键技术环节,这几个环节相信正是他们目前所遇到的瓶颈,作为已经着手几年的项目,在马上要见到曙光时却发现人家已经有了完整的理论支撑和样本,心里一定很不服气。可光是不服气又能怎样,最切实的办法就是不惜代价将东西买断到自己手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产品的顺利推出。
我很为自己能把握到他们的心理而得意,得意之余则让陶陶加紧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核流程管理部联系,争取在NVIDIA他们到来之前将这两项技术的专利申请办下来,那样在将来的谈判中就等于是掌握了一个强大的筹码。
一番台上台下的活动后,专利终于在最短的时间内审批了下来,看到与我们同时报送的其他人还在苦苦等待,陶陶不禁和我一起感慨有钱有权真是好办事。
就在我们拿到专利证书后的第三天,NVIDIA的代表团抵达北京,共有五个人,数字电影事业部总经理BETH带队,还有两名负责该项目的技术专家,一名律师,一名会计师。谈判进行的异常顺利,果然如盘古所料,目前他们的开发也已经处于了收官阶段,只剩下几个并不算大障碍的难题还没有完全攻克,但也仅仅是时间问题。在两个技术员证实了我所提供的文本资料和样本的确完整时,谈判的焦点就落在了专利权的转让上边。与技术相比,NVIDIA更在意的是他们能否合法使用这项技术。
李庆自告奋勇的要求担任这次谈判的我方代表,我们也终于在谈判桌上充分领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李庆,标准的美音配合着略有些夸张却不失庄重的肢体动作,加上熟练的运用各种知识产权法条文,寸金必争的气势,最终的结果就是NVIDIA五人团丢下一张八百五十万美圆的支票,带着本应该属于他们自己的技术资料以及专利转让证明溜回了总部。按照李庆的说法,这个价格应该完全在他们的接受范围之内。我清楚应该李庆并不了解这项技术本身到底值多少钱,他所做出的判断完全是根据谈判桌上对手的表现。从这一点上,我不得不承认,这小子的确牛。
两天以后,戴尔的收购小组抵达。
同样的地点,同样的方式,李庆又给我以及他的对手上了生动的一场谈判技巧课。对于自己人来讲,一定是免费听了。而对手为这堂课所交出的学费则是四百万美圆。买断新多功能PC的专利。
我觉得划算,戴尔也没觉得吃太大的亏。双赢的结果让大家皆大欢喜。资金的问题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了。至少如曲哲所说,第一笔拿来烧的钱我是准备好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怎样把这笔钱烧的精彩,烧的漂亮。
在同那两组人马谈判后,我几乎是立刻赶往盘古提到的兰帆建筑师事务所,毕竟能让盘古称赞的建筑师是应该值得我拜访的。
按照我的想象,想杨森这样一个连电脑都会对他产生钦佩的大家首先一定会是工作在一个大型的建筑事务所里,其次他所担任的一定要是主任设计师之类的职务。保守点估计吧!就算大师此时还没达到世界知名的程度,至少也会被同行称做明日之星,进行重点关怀培养。
谁知道到了那里才真正的被吓到了。所谓兰帆工作室仅仅是崇文区一条商业街上一栋不起眼的大厦里不起眼的一个单元,里边呢,根本就是一个普通居民家,狭窄的客厅里挤着四张桌子,每张桌子前都端坐着一个不起眼的能号称自己是设计师的家伙。莫非杨大师也是其中一位。
我敲门进来,打量着眼前这间破旧的工作室以及那三四个怎么看怎么象崇文区乞丐联合会会员的所谓设计师,第一反应就是一定是找错地方了。可这个位置是专门查询到的,而且对面墙壁上的匾幅写的明明就是兰帆建筑师事务所。
“请问,哪位是杨森先生?”既然来了,就找一找,别管能不能找到,至少咱找了,回去了跟盘古也有个交代。我抱着这种想法,开口打破了跟他们面面相视的尴尬局面。
工作室在座的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一副莫名其妙的表情。最后,靠窗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设计师”说道:“杨森,我们这里没有这么个人啊?你找错地方了吧?”
“不会吧?这里难道不是兰帆建筑师事务所?”听到没有这个人,我也很惊诧,怎么可能跟资料不符。一定是他们弄错了。
“是啊!这里的确是兰帆建筑师工作室,可是的确没有人叫杨森。这间工作室是我创办的,他们也都是我请回来的,我不会搞错的。”这老汉信誓旦旦。
我实在没办法了,但也不能就这么放弃,只好尽量再婉转一些,“您好好想想,是不是大建筑师杨森先生从前曾经在这里工作过。”
“绝对没有。我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有叫杨森的人。他更不可能是什么大设计师。只要有一点名望的设计师我都会有所了解的。毕竟在这个行业沉浸了二三十年。你可以否定我的设计水平,但绝对不能否定我的记忆力。”这人似乎动了气,后几句基本上是喊出来的。
看来真的不在这里,我心里有些失望,但马上燃起的希望就是幸好杨森不在这里,否则看到后世大家现在居然工作在这样一种环境里,一定会更加失望的。
“哦!这样啊,那也许是我找错地方了。不好意思。”我打过招呼,转身准备出门,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听起来很稚嫩的声音响起,“你是找杨森吗?我想我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