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73400000045

第45章 白马书生虞允文(转)

白马书生虞允文--序

自古书生用兵,莫过于杜预、虞允文、王阳明、袁崇焕、左宗棠,而五人之中,用兵

惊险,胆略非常,而后又能入主中枢,统筹全局的,惟有虞允文一人。虞允文生于北

宋末,建功业于宋金和战之惊涛骇浪中,采石之战,以一介书生,以弱制强,拒劲敌

于江北,挽社稷于狂澜,恢弘功业,千古传颂,这一切,足以引起我等读书人关注。

于是自非典风潮过后,开始收集阅读虞允文生平之相关史料,主要有《宋史》、《

金史》、《续资治通鉴》,其他有各类笔记,如《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四朝闻见

录》、《齐东野语》、《鹤林玉露》、《桯史》、《十驾斋养新录》等。另外还有《

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其他则是google和通过中国期刊网收集的资料。很多原始

的史料,都没法读到或者下载,无疑是非常遗憾的。

写虞允文传,没有别的目的,只是自己想深入了解虞允文,之前读了cosmicstring

之大作《隆兴和战》,其文援引广博,言辞优美,也更让我对那段风起云涌的历史感

兴趣。写这份东西,是很不严谨的,有的地方,没有注明引自何处;有的地方,只是

自己推测;有的地方,是大段迁移了别人的文字;有的只是把史书的文言文意译了过

来,写作之初,还算心气平和,写到后面几节,则有如北京这些天的天气一般郁闷烦

躁,所以后面几节,写的比较凌乱。

我自知水平有限,之前对宋代历史了解很少,要把虞允文这个人物写丰满,把南宋

和战那段历史梳理清楚,确实难以做到。不过好在水木从来不缺牛人,希望大家能对

此文多提一些意见。文章分为若干节,最后一节是虞允文年谱,有些事件发生的时间

,各个史料记载不一,在写年谱的时候,则只采纳一种说法,具体是哪的说法,写到

现在,我自己也弄不清楚了。:)

标题白马书生,源于刘澜的一首词:‘矶头绿树,见白马书生破敌。百年前事,欲向

东风,酒醒长笛。‘

白马书生虞允文--二风雨欲来

绍兴二十八年(1157年,金正隆三年)底,金国完颜亮想定都南京,命左丞相张浩、

参知政事敬嗣晖营建南京宫室。完颜亮问张浩用兵江南之利害,浩不敢正对,乃‘婉

辞以谏,欲以讽止‘,说:‘臣观天意欲绝赵氏久矣。‘金主愕然曰:‘何以知之?‘对

曰:‘赵构无子,树立疏属,其势必生变,可不烦用兵而服之。‘完颜亮一心想发动战

争,消灭南宋。有一次,他做了个梦,梦里他上了天宫,天帝命令他讨伐宋朝。他跟

大臣谈起这个梦,一些凑趣的大臣都说这是个好兆头,向他祝贺。完颜亮就把发兵南

侵的事决定下来了。

绍兴二十九年正月,完颜亮关闭了密、寿、颍、唐、蔡、邓、秦、巩、洮、凤翔府等

处榷场,只留泗州榷场一处,每五日一次开场。二月,造战船于通州,‘诏谕宰臣以

伐宋事‘(《金史◎本纪五海陵》),‘遣使籍诸路明安部族及州县渤海丁壮充军,及

分往上京、东京、北京、西京,凡年二十以上、五十以下者皆籍之,虽亲老、丁多、

乞一子留侍,亦不许。‘(《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二》),‘调诸路猛安谋克军年

二十以上、五十以下者,皆籍之,虽亲老丁多亦不许留侍。‘ (《金史◎本纪五海陵

》),三月,又让各道总管府督造兵器,八月,又诏诸路调马,以户口为差,计五十

六万余匹。完颜亮已经非常明显在准备南侵了。年底,完颜亮又叫人秘密画了临安附

近山水城郭,做成屏风,加绘自己立马于吴山,后来又题诗‘立马吴山第一峰‘。这年

十二月,还杀了谏阻南征的太医祁宰。

而南宋方面呢,‘四月,壬辰,国子司业黄中贺金主生辰还,言金主再修汴梁,役夫

万计,此必欲徙居以见逼,不可不早为之计。时约和久,中外解弛,无战守备,帝闻

,矍然曰:‘但恐为离宫也。‘中曰:‘臣见其行事,恐不止为离宫。果南徙居汴,则

壮士健马,不数日可至淮上,可无虑乎!‘然而黄中受到宰相沈该、汤思退的指责。

当时中书舍人洪迈也建议秘密准备边防,沈该、汤思退不与理会。归朝官李宗闵上书

言:‘臣窃闻近者金人于岐、雍间伐木以造浮梁,东京、长安修治宫室,迁诸路近戍

聚于关陕,游骑千数出近边觇视虚实,奸谋诡计,未可窥测。…‘,李宗闵同时提出

三条建议:一是严守御。重点防守襄阳,遣一智勇兼全之将,分武昌之兵万人守之。

令刘锜将二万人分屯荆州要害,让田晟与刘锜协办;二是募新军。举荐殿前司左翼军

统制陈敏训练福建、汀、赣、建昌四郡之民,攻守皆可为用。以吴璘、姚仲、王彦之

兵守川陕,遣杨存中、成闵提兵总率沿边诸帅,各守江淮险要,若开战,我方与之相

持与江、淮之间,别以陈敏所招数万人,兴战船,取海道,数日可至山东,径入燕山

捣其巢穴,攻其所必救。另外前湖北副总管李横也可以信用;三是通邻国。交好达勒

达、西夏等。‘臣尚有私忧过计者,金人强则称兵,弱则称和,顷岁经合肥、顺昌及

川口数战,敌人仓皇议和,朝廷姑务息兵,屈体从之。然则今日之举,首叛盟约,自

取灭亡;其势不利,必将复要前日之计,慎勿许和。小胜则于荆、楚之间练兵秣马,

积粟务农,徐为后图;大胜则长驱席卷以图恢复。临机制胜,固有不可预言者。‘(

《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二》),以后事情的发展,如果南宋方面真能跟李宗闵所

预料的做好防御工作,想必虞允文也就没有了采石之战,本文也不必要写了。这年九

月,出使金国的王纶、曹勋回国,‘言邻国恭顺,和好无它;丙戌,宰相汤思退拜贺

。帝曰:‘朕自纶等归,中夜以思,不寒而忄栗。盖前此纷纷之论,皆欲沿边屯戌军

马,移易将帅,及储积军粮之类,便为进取之计。万一遂成轻举,则兵连祸结,何时

而已!今而后宜安边息民,以图久长。‘‘,大宋君臣,懦弱无知如此。据《宋史◎本

纪三十一高宗八》,‘十二月甲寅,谍言北界禁民传起兵,帝谕大臣常自治,为安边

息民之计。‘然而具体的工作,却没有做。这年十二月吏部尚书张焘接待金国使者施

宜生(福建人,受人牵连,逃跑到刘豫那里,后来有为金国所用), 施宜生告诉他:

‘今日北风甚劲。‘,又‘取几间笔扣之曰:‘笔来。‘(谐‘必来‘)‘。张焘密奏高宗,

提醒他应该早做预备。

局势已经非常明显了,绍兴三十年正月,时为吏部员外郎虞允文说:‘金决渝盟为南

牧之计,必为五道:出蜀口,出荆、襄,止以兵相持;淮东沮洳,非用骑之地;它日

正兵必出淮西,奇兵必出海道,宜为之备。‘。而完颜亮果真如虞允文所料吗?

这年八月,出使金国的贺允中,说金国肯定要背盟南征。淮东总管许世安说完颜亮已

经到了汴梁,起兵50来万,屯扎宿、泗州,甚至都有兵到了清河口(现淮阴附近)。

这以后,宋朝的先后的防御措施为:李显忠驻守池州,李宝统水军驻苏州,刘琦为镇

江都统制,后来去了荆南,王权在建康,刘宝在镇江。陈康伯主张两淮分别派人防守

。随后,陈俊卿弹劾刘宝,由刘琦驻守镇江。

这年十月,时为起居舍人,借工部尚书的虞允文按例出使金国,在馆驿与金国陪伴官

员射箭,不想虞允文并未如其他南宋官僚羸弱,居然一箭命中,这然金国君臣大为吃

惊。虞允文看到金国正在大规模的输运粮草,建造大船,完颜亮南征已经是箭在弦上

了,于是请求回国,完颜亮说:‘我将看花洛阳。‘。

虞允文回国之后不久,改任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当时三衙管军用宦官充任,允文

言:‘自古人主大权,不移于奸臣,则落于近幸。秦桧盗权十有八年,桧死,权归陛

下。迩来三衙交结中官,宣和、明受厥鉴未远。‘‘上大悟,立罢之。‘。

绍兴三十一年五月,金国派高景山、王权借祝贺皇帝生日,出使南宋,言词十分嚣张

,公然索取淮南土地,并且通报钦宗死讯。宰执召三衙统帅赵密、成闵、李捧以及和

义郡王杨存中到都堂,商量举兵防御。而后又请侍从、台谏凌景夏、汪应辰、钱端礼

、金安节、张运、黄祖舜、杨邦弼、虞允文、汪澈、刘度、陈俊卿等集体商议。高宗

派陈康伯传旨说:‘现在不要再谈什么和与守,只说如何迎战。‘ 。派遣成闵为京湖

制置使,将禁卫兵五万御襄江、汉江上流。这时候,虞允文大胆预测,说不必要发这

么多兵,金国进军,绝不会攻襄阳然后顺流而下。只怕把禁卫军派出去了,朝廷内的

兵更加少,到时候无兵可为两淮之用。然而宰相等认为完颜亮在汝州,担心其顺汉江

而下,没有听从虞允文的意见。其后,虞允文估计成闵应该差不多到了江州(现在的

九江)、池州地界了,于是建议已经到达江州的部分,就驻扎在江州,还在池州的,

就驻扎在池州,这样一来,如果敌军主力从上游来攻,则湖北的军队为第一梯队支援

,江州、池州的军队可以作为第二梯队支援。如果敌人主力从淮西而来,则江州军队

由无为北进,池州军队,自巢县而出,以此可以援助淮西。这样东西逢源,一军两用

。然而最不可思议的,成闵统领大军,既没有停留在江州、池州,也没有直接去襄阳

,竟然驻守武昌!

南宋朝廷,一面在哭闹着给钦宗发丧,一面不得不调兵防御。我们来看南宋的防御分

布自东到西:明州兼沿海制置使为沈该,浙西副总管李宝驻平江府(苏州),李显忠

驻池州,陈敏驻太平州,戚方驻江州,田师中驻鄂州,李道驻荆南,吴拱驻襄阳。吴

璘为四川宣抚使,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王刚中协同军务。八月,刘琦进兵扬州

,李宝进军江阴,王刚屯宝应。另外御史中丞汪澈为湖北、京西宣谕使。以刘锜为淮

南、江南、浙西制置使,节制诸路军马。而后以吴拱替田师中,驻鄂州,另外,魏胜

收复海州。

白马书生虞允文--三海陵侵宋

宋绍兴三十一年、金正隆六年(1161年)九月,完颜亮引兵南征,以太保、枢密使昂

为左领军大都督,李通为副,尚书左丞纥石烈良弼为右领军大都督,乌延蒲卢浑为副

,图克坦贞为左监军,图克坦永年为右监军,许霖为左都监,蒲察斡论为右都监,兵

发寿春。工部尚书苏保衡为浙东道水军都统制,郑家为副,由海道直袭临安。太原尹

刘萼为汉南道行营兵马都统制,仆散乌者为副,进蔡州。河中尹图克坦合喜为西蜀道

行营兵马都统制,张中彦为副,由凤翔取散关,图克坦贞另外将兵二万入淮阴。发动

全国六十万兵力,组成三十二个军,全部出动,进攻南宋。出发之前,完颜亮趾高气

扬地跟将领们说:‘从前梁王(指兀术)进攻宋朝,费了很多时间,也没取得胜利。

我这次出征,多则一百天,少则一个月,一定能扫平南方。‘然而我们可以看到,完

颜亮的进兵路线,完全在虞允文预料之中!

虞允文为什么敢断定两淮是完颜亮主攻方向?我是这么分析的,第一,完颜亮其

人急功近利,从两淮南下可以迅速兵指南宋心腹。第二相对来说,两淮防守薄弱,可

以迅速得手,而襄阳则自岳飞以后,多有经营。第三,完颜亮花了很大精力建立了水

军,这跟以前金军南征很不一样的,既然要辅以水师的话,则必然走两淮,便于水陆

接应,协同做战。第四,汉中四川还在南宋手里,元灭宋主攻荆襄的时候,四川大部

分已经丢了,但这会的话,完颜亮必然担心即使得手襄阳,汉中宋军也会顺汉水东下,

抄他后路,偏偏川军又是宋军精锐,而荆襄到汉中,这又是南宋国道。至于两淮之中,

选择淮西,这是很明显的,毕竟淮东河汊太多,不便于大集团军做战。

实际上,完颜亮南征,并未得人心,刚出师,就有将领成编制的帅军逃回,号称要另

立新君。十月,东京留守乌禄(后改名)继位辽阳,改元大定,而这一切,是身在淮

西的完颜亮始料不及的。

战斗首先在凤州黄牛堡打响。绍兴三十一年九月,张中彦与金国陕西都统完颜喀齐喀

率五千余兵自凤翔大散关进入川,进攻黄牛堡。守将李彦坚告急,四川宣抚使吴璘遣

将官高崧前去救援,扼守大散关,深沟高垒,璘驻军青野原,同时调集川中其他军队

分道而进。同时约西夏、契丹联攻,联络河北山西的义兵骚扰其后路。没多久,以吴

璘兼陕西、河东招讨使,然而在这紧要关头,吴璘居然病了,只好退驻兴州,以至于

川陕总领王之望不得不请求朝中另外委派吴璘之侄儿吴拱来四川统军做战。好在吴璘

的病最后没有影响川陕防御。与此同时,成闵渡江,屯应城县,派吴拱进驻郢州,派

统制赵撙率兵五千进驻德安。博州王友直聚义兵于大名响应。吴璘此时调兵遣将,先

后收复秦州、洮州、陇州,夏俊收复泗州。东线负责防御的刘琦,调兵前去防守淮阴

,然而这时候金兵已经到了清河口,就在这时候,刘琦突然病重,估计是被朝廷一帮

无用之辈气的,然局势已经不容他养病,他先进至盱眙,而后到达淮阴。而在这时期

,金兵已经在涡河口渡过淮河,蒋州失陷,这时候,致命的事情出现了,负责淮西防

务的王权,听到金国大军将至,居然带领十万士兵放弃庐州,驻军昭关。紧接着,滁

州陷落于萧琦,其兵直指扬州,邵宏渊因酒误事,丢失真州,部将梁渊、元宗、张昭

死于胥浦桥(如今此地尚有村名为三将村,三将军庙已经被毁),在清河口先胜后败

的刘琦,不能不退兵扬州。等完颜亮进入庐州,王权又从昭关逃到和州,途中被金将

阿邻和移刺元宜(《金史◎列传十一》)率领的三万前锋追上,尉子桥一战,死伤惨

重。从庐州跑到昭关,虽影响士气,但毕竟将士还有战心,而昭关逃跑,导致将士斗

志全无。可笑的是,败逃到和州之后,王权居然还想着以数千几如惊弓之鸟的士兵,

夜里偷袭,结果又致败局。有疑问的是,《金史◎本纪五》提到王权退出庐州以后,

‘图克坦贞败宋将王权于盱眙‘,进取扬州。这似乎跟《宋史◎本纪三十二》、《续资

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五》不合。

面对两淮如此局势,临安朝中的宰相们在做何筹划呢?我文笔浅陋,请看史书原文-

-《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五》有清楚的记载: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虞允文,闻

王权至濡须,知事急,度权与刘锜必俱退,遂率侍从数人同见辅臣,言权退师,已临

江口,必败国事。尚书右仆射朱倬、参知政事杨椿皆曰:‘权自言退师以导敌深入,

身当其冲,令步军司左军统制邵宏渊出其右,池州都统制李显忠出其左,夹攻之。‘

允文等力辩其不然,且言权为走计,倬等犹以为不然。丁巳,果得王权败归报,中外

大震。朱倬、杨椿等实在是无识无能之极!所谓诱敌深入,一则需要谋划,免得退兵

时仓皇而导致覆灭;二则需要撤退有序,撤急了则难以诱敌,撤慢了,则为敌追上,

难以深入;三则需要精锐断后,以防万一;四则两侧夹攻的军队要首先占据要津,服

从调度,适时合围。五则需要隐蔽地做好疏散工作,免得到时候过分殃及无辜。反观

王权,还没上阵,就抱着妻小号哭,未战而心怯;二来,事先没有规划,李显忠驻池

州,归淮西的王权节制,然邵宏渊出真州,却归刘琦节制,王权并无力调度他,谈何

夹攻?三来,王权退兵,比丧家之犬犹不如,完颜亮一封信,就把他吓得从庐州逃跑

。昭关逃跑的时候,致姚兴于不顾,断送姚兴和数千士卒于尉子桥。第四,李显忠在

池州,邵宏渊在真州,又如何是在王权侧翼了?如何能形成夹击?实际上,权礼部侍

郎黄中早就指出:‘淮西将士不用命,请择大臣督诸军。‘然而他的意见并未受采纳。

宰相如斯,高宗皇帝又在做何打算呢?高宗本纪只说其意欲亲征。而《续资治通鉴◎

卷一百三十五》则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帝召太傅和义郡王杨存中,同宰执对于内殿。

帝谕以欲散百官浮海避敌,左仆射陈康伯曰:‘不可。‘存中言:‘敌空国远来,已临

淮甸,此正贤知驰骛不足之时,愿率将士北首死敌。‘帝喜,遂定亲征之议。王权溃

败于庐州,震惊朝野,官员们有的已经在疏散家属资产以避金兵了,若无陈杨,高宗

又要故伎重施了,不过,这次逃到海上,弄不好就逃不出苏保衡统领的金国水师奇兵

之手。

关于淮西战场上,李显忠的作用,史料记载尚有差别,周必大《文忠集》卷163《亲

征录》里说寿春、安丰间的‘李显忠遇敌即遁‘,直南退渡江。王权听闻,即撤军至和

州。照周必大的说法,淮西困厄,将士逃避,不是王权的错,倒是李显忠为始作俑者

。然而《宋史◎李显忠传》却是另外的说法:李显忠派韦永寿至安丰军,取得大人洲

的胜利,而后他又亲自领兵击退前来增援的金兵。然而《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五》

却记述了事情的原委。李显忠提兵在寿春、安丰之间的时候,不思快速进兵扼守淮河

渡口,而是想着回军庐州,理由是‘徐观其变‘。走到谢步时,前方传来消息,说敌人

自正阳渡过淮了,参议官刘光辅建议‘宜据形势之地,结垒以待之。见利则进,策之

上也。‘李显忠于是在某处低山深林,可以设伏。显忠率心腹百馀骑,转山取路。不

想这时候敌人直接抄到他后面,李显忠发现后,率诸将邀截,获数人。不久听说敌人

大队到了,于是从峡山路渡大江而回。这天是绍兴三十一年十月辛丑日,而王权庐州

退兵,是在这之后的第七天。不能不说,李显忠的败退,给王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王权、成闵以及之前被陈俊卿弹劾的刘宝等都是韩世忠部将,不想三人独挡一面的时

候,却都是如此货色。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十月,戊午日,高宗以知枢密院事叶义问督视江、淮军马,中

书舍人兼直学士院虞允文参谋军事,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洪迈、秘书省校书郎冯方并

参议军事。此时虞允文的官职,各处记载不一,《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五》说的

是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这之前乙卯日还是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而到了《续资治

通鉴◎卷一百三十六》则提到三十二年正月己巳日,则还是权直学士院),而《宋史

◎卷三十二高宗本纪九》只说中书舍人,《宋史◎虞允文传》则说早在三十一年的上

半年,就已经是直学士院。此时虞允文北上,到底已经是直学士院,还是代理直学士

院。《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则说的是直学士院,各处不一。按照宋朝制度,以其他官

入学士院的,称为直学士院,直学士院自开宝二年卢多逊开始;如果整个学士院都没

有一个学士,他官暂行院中文书,则称为权直学士院,权直学士院自开宝留年张澹开

始,总之,这期间虞允文到底是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还是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还

有待其他资料佐证,不过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关键还在于‘参谋军事‘。另外,叶义问

的‘督视军马‘这一称号,是宋朝首例。此前有都督军马什么的,但此时叶义问是知枢

密院事,不是宰相,所以用都督军马是不合适的(实际上,非宰相而为都督,自其后

隆兴二年的杨存中始),因此改为督视军马,位次在都督军马之下。隆兴初,汪澈以

参知政事督视湖北京西军马,有宋两朝,惟此两例。

此时,王权又假称有圣旨说弃城守江,于是弃和州而渡江奔东采石,根据《金史◎列

传十一》,在和州南,王权八万大军又被阿邻追上,数千精兵殒命。邵宏渊的真州已

经陷落,刘琦抱病扬州,而后扬州又陷落,刘琦退到瓜州,淮东安抚使刘泽奔泰州。

完颜亮已经兵指长江。不过好在川陕吴璘,用兵得当,而赵撙也先后破褒信,平兴,

新蔡等地,刘琦部将镇江府左军统领员琦也取得皂角林的胜利,然而这些局部的胜利

又如何能挽救完颜亮即将夺取采石,进逼建康的危局?

白马书生虞允文--四采石大捷

发信人: feimeng (与卿同梦,容我双fei),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白马书生虞允文--四采石大捷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Jul 17 14:54:45 2003), 转信

绍兴三十一年十月,高宗以知枢密院事叶义问督视江、淮军马;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

虞允文参谋军事;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洪迈,秘书省校书郎冯方,一起参议军事。高

宗原是打算用尚书右仆射朱倬(《宋史◎列传一百四十三陈康伯传》),当初金兵犯

江的时候,朱倬曾经陈述战、备、应三策,可如今高宗让他上前线都督兵马的时候,

却又推脱,没有办法,高宗只好派叶义问前往。

此时,刘锜已经从扬州退到瓜州,扬州陷落,淮东安抚使刘泽弃城奔泰州,而后从南

通逃回平江府,淮东几乎全都陷落。淮西方面,让李显忠屯兵芜湖裕溪口,以接应王

权,而此时王权趁夜逃离东采石,跑到建康去了,其后,又怕见罪而回到采石。刘锜

派部将员琦取得皂角林的胜利。第二天,浙西马步军副总管李宝,于海州解魏胜之围

后,直捣密州胶西县陈家岛,金军水师全军覆灭,李宝基本上虽然不归刘锜节制,但

还是听从刘锜的筹划,水师的胜利,李宝自己都认为应该归功于刘锜的筹划。皂角林

胜利的捷报,送达去往镇江路上的叶义问手里,同时刘锜还说金军又舔生兵,然而叶

义问却问随从:‘生兵是什么东西?‘,堂堂枢使,居然连生兵是什么都不知道,又谈

何统筹全国军务,解救危急军情?叶义问当时被人嘲笑为:‘兔园枢密‘。

在叶义问、虞允文等四人到达镇江的时候,刘锜已经从瓜州来到镇江,留下侄子刘汜

镇守瓜州。见于史料的,虞允文跟刘锜有两段对话,初到镇江的时候,虞允文去见刘

锜,询问有关宋军溃败事宜,刘锜悲伤地说要缴还江淮浙西制置使和京东、河北东路

招讨使的大印,虞允文说,‘国事如此,公持是印欲安所归乎。‘,刘锜羞愧不已。此

时,东京留守乌禄(即金世宗完颜雍)篡位的消息传到了完颜亮军中,留守南京汴梁

的左丞相告诉完颜亮,乌禄已经占尽黄河以北地域。

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完颜亮进兵西采石杨林渡口,急于渡江进攻,同时派兵进攻瓜

州,瓜州告急,叶义问惊惶失措,秋冬时节,江水较浅,叶义问害怕金兵渡江,竟然

让民夫在河滩挖沙为沟,深尺许,沿着沟栽了几重树枝作为鹿角,却不知夜间涨潮,

挖的沙沟全都被冲平,而树枝也全都被水冲走。与此同时,建康留守张焘派人告急。

第二天,刘汜于瓜州镇失利,金兵再攻瓜州渡口,都统制李横率军迎战,叶义问在镇

江强逼将士渡江,然而他自己座船还没到北岸,就怕了,改向西去,却号称去建康督

军。此时,瓜州已经一败涂地了:刘汜引军先行,然而其他将领并没有跟进,李横见

刘汜孤军而进,料想必败无疑,引军先跑了,结果一战下来,不可收拾,左军统制魏

俊,后军统制王方阵亡。

瓜州兵败的消息传到离开镇江西遁的叶义问那里,叶义问大惊失色,居然问没有山间

捷径可以回浙东,将士一片哗然,说不能回去,回去一定会遭遇不测,然而叶义问已

经仓皇失措,只好赶紧往建康跑去。

瓜州兵败之后的第三天,朝廷传来命令,派成闵替代生病的刘锜;罢免王权,让其赶

赴临安,以李显忠代王权,叶义问自己不敢去采石,而是由虞允文去前去交割两军,

顺便劳军采石。刚到任建康知府的张焘,一面自己保持镇定,同时也鼓励前去求见的

虞允文‘建奇功以安社稷。‘。

瓜州兵败之后的第四天。完颜亮临江筑坛,杀白、黑马各一以祭天,以一羊一猪投于

江中,召都督昂、副都督富里珲说第二天就要渡江,甚至狂妄的说要到对岸做早饭,

先登岸的奖励黄金一两,局势已经是刻不容缓。

虞允文到离采石十余里的时候,却发现宋军兵士三三两两垂头丧气地坐在路旁,把马

鞍和盔甲丢在一边。虞允文问他们说:‘金人都快要渡江了,你们坐在这里等什么?

‘ 兵士们抬头一看,见是一个文官,没好声气地说:‘将军们都跑了,我们还打什么

仗?‘原来此时,王权已经离开采石,而李显忠却还没有到!这些三三两两做在路边

的,都是王权败兵,在淮西退兵渡江的时候,王权让这些骑兵弃马渡江,如今战马没

了,而他们却又是不懂步战的。

虞允文随从劝他说:‘朝廷派您来劳军,又不是要您督战。别人把事办得那么糟,您

何必背这个包袱呢?‘虞允文叱责之:‘危及社稷,吾将安避?‘。好个危及社稷,吾

将安避!倘若高宗皇帝能有如此豪气,倘若三军将士能立如此壮志,倘若朝廷内外大

小官吏能以江山社稷为重,轻言己身,堂堂大宋,又何至于到如此困境?八百年后,

林则徐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响遏行云的诗篇。‘危及社稷

,吾将安避?‘我等后世读书人当以此为榜样。

虞允文到达采石,到江边一看,对岸金兵军营,连绵不绝,一望无际。实际上,这时

候金军大约有士兵四十万左右,马为双倍。(《宋史◎虞允文传》)。则此时当初王

权手头的十万大军,才留下一万八千!

虞允文的首要任务是要振兴将士士气。自昭关撤退,宋军上下已经全无战心,更何况

其后又有和州之败,当时宋军已经开始准备逃跑了,虞允文召集召各统制张振、王琪

、时俊、戴皋、盛新等,跟他们说:‘敌人万一得以渡江,你们能往哪走啊?现在前

有大江,地利在我,为何不死里求生呢?且朝廷养了你们三十年,难道就不能一战以

报国吗?‘众将士说我们也不是不想作战,只是无人统领。虞允文说:‘你们是因为王

权无能才败退至此,现在朝廷已经另选良将来统领你们‘众将士觉得诧异,当虞允文

告诉新任统领是传奇将军李显忠时。‘众皆曰‘得人矣!‘‘。如此绝境,在当时的宋军

将领中,经历最俱号召力的无疑是孤胆英雄李显忠,虽然其刚刚于寿春、安丰败归,

但毕竟威名尚在。虞允文又说;‘今显忠未至而敌已过江,我当身先进死,与诸军戮

力决一战。‘以此号召将士振奋起来,以度过当前危局。同时虞允文又告诉将士们朝

廷发出九百万缗内帑金帛,作战有功即发帑赏之。先晓以军国大义,而后又诱以金帛

小利,采石将士的士气得以恢复。自古用兵大凡以少胜多者,无非占地利,借水火成

势;断敌军粮道,自然溃散;或者频繁调动,诱其分兵,使得局部为我众敌寡,各个

击破;或者坚守不出,等待敌军内讧;或以精锐冲击敌人局部,使其自乱,而后再行

冲击,诸如此类。然无论何种情况,我方士气都是克敌制胜所必须的。江淮军民,难

比川陕士卒彪悍,两淮饱受金兵虏掠,几如惊弓之鸟。如士气不振,莫说以少胜多,

就是百万大军,虽有江山之险,舟楫之便,也难敌金国铁骑。

为了迎战金国水军,虞允文进行了精心调度。以步兵列阵于江边,分水军为五队,一

队在江中,两队停泊在东西两侧岸边,另外两队隐蔽在港汊里作后备队。当时水军将

领蔡甲、韩乙各有战舰,但却惧战不动,于是急命当涂民兵登海鳅船踏车。劝谕民兵

说:‘这里是必死之地,只有齐心协力,才能争得生还的机会。‘ 同时严明军纪,蔡

甲、韩乙两位临阵惧战的,被各鞭打一百下。宋军刚刚布好阵势,就刮起了大风。完

颜亮亲自拿着小红旗,指挥战船从杨林口连绵而出。金军所用战船,都是拆了和州民

居屋板而造,也有的是抢的江边渡船,质量并不好。金军刚开始以为采石无兵,会跟

几十年前梁王兀术过江一样,宋军望风而逃。当时宋军藏在山谷,金兵并未知晓,突

然见宋军出现,吃惊不小,然而由于风势,已经是欲退不能。金军战船将要及岸时,

宋军小有退却,在这生死关头,虞允文看见统制时俊,抚其背鼓励说:‘汝胆略闻四

方,今立阵后,则儿女子耳。‘时俊立刻激发斗志,即手挥双长刀出阵,率领步兵迎

战。这时候江面上风忽然停了,宋军以海鳅船冲敌舟,将其冲破。金军所用的船,底

是平的,行动不稳,且不谙江道,都动弹不得,其能施弓箭的,每条船不过十数人而

已,于是尽死于江中。有金兵战船漂流至采石下游薛家湾的,有王琪领军以强弓射击

,不让其战船靠岸,船上金兵,多被射死。就这样,金兵一半落在水里淹死或者被射

死,但还有一部分在顽抗。天色慢慢暗了下来,江面上的战斗还没有结束。这时候,

正好有一批从光州(今河南潢州)逃回来的三百多宋兵到了采石。虞允文要他们整好

队伍,发给他们许多战旗和军鼓,从山后面摇动旗帜,敲着鼓绕到江边来。江上的金

兵听到南岸鼓声震天,看到山后无数旗帜在晃动,以为是宋军大批援兵到来,纷纷逃

命。虞允文这时候命将士发射弓箭进行追击,大败金兵。一战下来,杀万户二人,俘

千户五人,击毙或者俘虏金军近五千人。

金军遭到意料不到的惨败,气得完颜亮暴跳如雷,一肚子怒气全发泄在兵士身上,把

逃回去的兵士全拷打死了。

虞允文料想完颜亮不会甘心失败。当天夜里,就与盛新把战船分为两队出杨林口,一

队开到上游,一队留在渡口。到第二天天蒙蒙亮的时候,完颜亮果然又派金军渡江,

虞允文指挥两队战船夹击。金兵尝过虞允文的厉害,没心思反抗。三百只大船被困在

江心和渡口,宋军放起一把火,把敌船全烧了。

完颜亮渡江不得,心生一计,命参知政事李通写了如下送给王权的信:‘朕提兵南渡

,汝昨望风不敢相敌,已见汝具严天威。朕今至江上,见南岸兵亦不多,但朕所创舟

,与南岸大小不侔,兼汝舟师进退有度,朕甚赏爱。若尽陪臣之礼,举军来降,高爵

厚禄,朕所不吝。若执迷不返,朕今往瓜洲渡江,必不汝赦!‘ 派在瓜州抓的镇江军

校尉张千渡江送到军前,在场将士闻而变色,而虞允文却能保持冷静,说:‘此反间也

,欲携我众耳。‘这时都统制李显忠也自芜湖赶来了,跟虞允文说,以把朝廷已经处

置王权的事情告诉完颜亮,断其痴心。虞允文于是做了檄文:‘昨王权望风退舍,使汝

鸱张至此。朝廷已将权重置典宪。今统兵乃李世辅也,汝岂不知其名?若往瓜洲渡江

,我固有以相待。无虚言见怵,但奋一战以决雌雄可也!‘派遣抓获的金兵送给完颜

亮,完颜亮怒气冲天,斩了教他渡江的梁汉臣(此人是梁师成养子,呵呵,引贼入寇

,活该落得如此下场)以及造船者二人。既然采石难以渡江,完颜亮打算东奔瓜州,

从瓜州渡渡江。

在采石之战中,宋军的战船与大炮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

钟相、杨么起义,因获船匠高宣之助,大造车船,‘以轮激水,其行如飞,旁置撞竿

,官军迎之则碎。‘。据陆游《老学庵笔记》所载,南宋水军后来也效仿起义军而大

造车轮战船:‘官军战船亦效贼车船而增大,有长三十六丈,广四丈一尺,高七丈二

尺五寸,未及用而岳飞以步兵平贼,至(金主)完颜亮入寇,车船犹在颇有功云。‘

宋军战舰依使用地区之不同分为江面航行之江舡与航行海上的海舡两种。其基本构造

为船身木造,但以生牛皮包覆整个船舱与船板。左右两边各开数个桨孔以插船桨,距

船头数尺处甲板上搭有船舱三层,亦以生牛皮裹之,以防敌人火攻,每层船舱四面皆

开有弩窗矛穴,可从任何方向攻击敌人。此种蒙冲在北宋时仍为形式简单,上载兵士

甚少的小型快速艇,以偷袭敌人的主力舰为主。至南宋以后逐渐发展成多桨而构造较

复杂的各类不同形式的蒙冲孝宗曾于一一七六年下令保留之曰:‘车舡古之蒙冲,辛

巳(即1161年)用兵取胜,岂宜改造。‘关于大炮,早在北宋曾公亮编写的《武经总

要》中,就记载了当时有‘毒药烟球‘和‘蒺藜火球‘等火yao武器了。虞允文在采石之战

中,曾经使用所谓‘将军炮‘和‘霹雳炮‘,据说发射的是一种毒气烟幕弹,因此给金军

造成不小的杀伤。

白马书生虞允文--五金军败退

发信人: feimeng (与卿同梦,容我双fei),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白马书生虞允文--五金军败退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Jul 17 14:55:14 2003), 转信

虽然采石渡江失利,后方黄河以北大片区域已经属于完颜雍,完颜亮却不甘回师平乱

,而是孤注一掷得寻求渡江。采石二战失利,完颜亮领军东进,寻求在瓜州渡江,这

天是采石杨林渡口失利后的第三天(十一月己卯日)。完颜亮兵进淮东,在虞允文意

料之中,于是请求李显忠分兵给自己,前去防守镇江,李显忠分主管侍卫步军司公事

李捧率一万六千人及部分战船去镇江与虞允文会合。同时叶义问命杨存中也来镇江协

同防守。

虞允文东进途中,他的行船在南京下关狮子山(狮子头)下停泊三日。这处为虞允

文拴过船的岩石由此得名‘三宿岩‘。长江从三宿岩脚下流过。它矗立江岸,是一座虽

不高大但看去很有些陡峭之势的矶石。由于长江河床不断北移,三宿岩便成了陆地的

一座‘真假山‘。在汉语中‘岩‘是指岩石,而‘崖‘则是悬崖峭壁思,所以三宿岩过去又

称作‘三宿崖‘。如今,这里是南京的著名旅游景点,也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虞允文

曾经在此题诗一首:可怜南宋偏安日,称×称臣二百年。战胜归来三宿去,一行题字

抵燕然。兵疾早死战韩王,梦断黄龙痛饮时。采石矶头云似墨,招魂有客去题诗。不

过,这首诗的真伪,我觉得还是有疑问,此时高宗渡江才30余年,怎么虞允文就自称

‘南宋‘了?南宋朝野,虽然从来不缺主和之辈,但毕竟耻于靖康之变,又怎么公开说

‘称臣‘呢?,而那个什么二百年,又是不明所以。这首诗的来源,我已经弄不清楚了

,应该是从中国期刊网下载的某篇文章里的。

十一月癸未日,完颜亮东进后的第四天,虞允文回到建康,上奏高宗,说完颜亮肯

定要寻求瓜州渡江,如今我方与镇江集结重兵,劝他先不要到镇江来(前面已经提到

,高宗要亲征)。岳飞之孙岳珂在《桯史》中,记载了虞允文此次回建康的一件趣事

。当时虞允文前去拜谒仍在建康的叶义问,与张焘、冯方、洪适等一起一边喝酒一边

讨论军务,正喝酒的时候,传来消息,说完颜亮要改渡瓜州,当时考虑到镇江的刘锜

已经病的很厉害了,需要派人到镇江去帮助防守。在座的都觉得虞允文刚刚在采石建

功立业,此去镇江非他莫属,然而都没有明说,过了好一会,叶义问开口说道:‘冯

洪两位虽然也参赞军务,却没有实际临阵经验,你刚立新功,英名正盛,于将士中比

较有威望,希望你能再次为国建功。‘虞允文说:‘我去当然没有问题,记得一个小故

事,想说给你听。从前有个人得到一只鳖,想炖了吃,却又不想担上杀生的骂名,于

是把锅里的水烧开,上面横了细竹条构成桥,跟鳖约定,说它若能爬过去,就放它活

命。鳖知道主人想用计取它性命,费尽心机,好歹爬了过去。主人这时候又说了,很

好啊,你能爬过去,能不能再爬一次给我看看。如今我此去镇江,跟这也类似。‘一

时引得在座的官员们大笑不止。

第二天,虞允文赶到了镇江,探望病重的刘锜。为战前朝廷备战失措,刘锜就气急

攻心而病,这时候,刘锜更为丢失淮东,特别是怕其侄儿刘汜瓜州失利会牵连到自己

。实际上,朝廷已经考虑到这点了,王权丢失淮西,当时朝野纷纷要求治他的罪,然

而,如果惩处王权,则不能不惩处刘汜,惩处刘汜,则刘锜又急又忧又愧,必然性命

难保,正如同知枢密院事黄祖舜所说的‘是国家一败而自杀三大将,得毋为敌所快乎

?‘刘锜此时拉着虞允文的手说:‘疾何必问!朝廷养兵三十年,大功乃出书生手,我

辈愧死矣!‘。

此时在镇江的,有成闵、杨存中、邵宏渊等,兵力号称二十万,但是战船战舰偏少

。遂聚材治铁,改修马船为战舰,同时从平江府调水师支援。宋军制造了一批车船,

由兵士驾驶,在江边的金山周围巡逻。完颜亮分兵攻泰州,但此时,金军战心全无,

军队甚至成编制的逃亡。完颜亮于是下令,士兵逃亡的,杀他们将领,将领逃亡的,

则杀主帅,一时间人人自危。完颜亮下了死命令,要求第二天(乙未日)全力渡江,

敢退缩的,一律格杀勿论。此举无疑视全军将士性命如草芥。

在完颜亮进兵淮东的时候,李显忠奉杨存中之命,渡江进取淮西,此时金军淮西兵力

薄弱,然而横山涧一战,两军死伤惨重,韦永寿于此战阵亡。金军败退淮东,李显忠

克复淮西诸地,而此时耶律元宜已经在筹划谋反杀死完颜亮了。

第二天临晨,为求活命,浙西路都统耶律元宜及其子旺祥,武胜军总管图克坦守素、

明安唐古乌页等起兵谋反,将完颜亮缢杀于扬州龟山寺,主张南征的尚书右丞李通、

近侍局使梁珫,监军图克坦永年、浙西路副都统郭安国等同时被杀。完颜亮死后的第

四天(《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五》、《宋史◎卷三十二高宗本纪九》都说是第四

天,而《宋史◎虞允文传》则说金军第二天就派人求和,恐怕有误),金军派人到镇

江宋营求和,其词为:‘正隆失德,无名兴师,两国生灵,枉被涂炭,已从废殒,见

议班师,各务戢兵,以全旧好。‘完颜亮的正隆南征,宣告失败。

不可否认,完颜亮确实是颇有豪气的,‘万里车书尽相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

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这是何等的气魄!他曾在扇子上题诗道:‘大柄若在手

,清风满天下‘,这又是何等的志向!采石之战前,他领兵数千,拜谒西楚霸王祠,

大发感慨:‘如此英雄,不得天下,诚可惜也!‘。虽然,这些最后都成为笑柄,如若

成功,完颜亮之英名,则必千古颂扬。金人刘祈的《归潜志》评完颜亮为:‘虽淫暴

自强,而英锐有大志,定官制、律令,皆可观。又擢用人才,将混一天下,功虽不成

,其强至矣。‘他的淫暴,明人冯梦龙的《醒世恒言》第二十三卷〈金海陵纵欲亡身

〉有详尽记述,宗室大臣的女眷被金主亮*的为数不少,世宗之妻不从而自杀,世

宗继位之后为悼念亡妻,终生不立后。

然而,完颜亮此次南征,可以说是不得天时,不得地利,不得人和。此时南宋经过绍

兴和议以后的多年恢复,军马经济,都有成效,朝中宿将,还有吴家父子兄弟、张浚

、杨存中、刘锜、李显忠等。而主和的秦桧已死,其他如沈、万、汤等秦党皆不在中

枢,陈康伯、杨存中力谏高宗,宋军得以分兵扼守。反观金军将领,宿将故去较多,

所重用的,未必就是将才,只是附和完颜亮南征而已。水军草创,不堪一击,采石战

舰,临时修造征集,如此设备,如何渡江?朝廷内部,对完颜亮的南征多有异议,当

时刚刚修造中都,马上又修造南京,而后南征,兵民劳困,中都与东京,没有得力心

腹主持,导致完颜雍谋反成功。渡江不得以后,又不体恤将士,致其谋反,最后大业

未成身先死。完颜亮死后,世宗降之为海陵郡王,后又降为海陵庶人。

金军求和之后的第二天,虞允文晋见高宗,得到高宗皇帝的赞许,高宗皇帝对陈

俊卿说:‘虞允文公忠出天性,朕之裴度也。‘之后,虞允文回到镇江,依旧协理军务

,虞允文提出收复两淮的三条建议,然而并没有得到重视。实际上,虽然此时金军出

现出军中无主,将士无心恋战的歼敌良机,然而宋军并无作为。成闵引兵渡江奔扬州

,此时金军自盱眙渡淮北去,成闵列兵南岸,军士喏声相闻,为金人所笑:‘寄声成

太尉,有勤护送。‘一举击溃金军精锐的良机就此失去。此时,高宗皇帝进行所谓的

亲征,开始北上。十二月,王彦收复多处州县,荆襄和四川宋军先后恢复蔡州、邓州

、河南府等州郡以及水洛城、治平砦等要地。三十二年二月,收复河州、汝州、顺昌

府、镇戎军、永安军等地,兴元都统制姚仲攻巩州不下,退守甘谷城,遂引兵围德顺

军。闰二月,又恢复原州、大散关。此后,姚仲终于攻破德顺军,又恢复环州、会州

等地,川陕局势,宋军zhan有明显优势。实际上,川陕战局,吴璘应该说还是指挥得当

的,鉴于金人扼守凤翔不易攻取,宋军便自秦川迂回,夺取陕西西部,当时兴州路得

秦、陇、环、原、熙、河、兰、会、洮州、积石、镇戎军、德顺军。共十二郡;金州

路得商、虢、陕、华州,共四郡。

白马书生虞允文--六宣谕川陕

发信人: feimeng (与卿同梦,容我双fei),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白马书生虞允文--六宣谕川陕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Jul 17 14:55:43 2003), 转信

绍兴三十一年十二月,金军逐步退出两淮,之间发生过小规模的争斗,同时,荆襄,

四川的金军却时攻时退。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正月,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兼侍讲

虞允文被任命为试兵部尚书、充江、淮、荆、襄路宣抚副使,作为杨存中的副手。但

很快,虞允文改任四川,为兵部尚书、川陕宣谕使。宣抚使跟宣谕使职责有一定差别

。宣抚使主要是宣布威灵、抚绥沿边地区以及统率一路或者多路军旅。一般是执政(

宰相,副宰相,枢密使,副枢密使等)充任,也有兼用武将的(仁宗以著名的狄青为

宣抚使征讨侬智高,武臣为宣抚使这是第一次,而武臣非执政为宣抚使则自绍兴元年

刘光世开始),到后来,也有文臣非执政也做宣抚使的,文臣为宣抚副使自绍兴二年

王伯召、卢立之开始。有时候加‘处置‘,称为宣抚处置使(建炎三年,张浚曾做过)

。宣抚副使和宣抚判官为其副职。宣谕使主要是宣谕德意,奏报各地弊政。绍兴年间

,权力逐渐加强,可以监督地方,参预军政,权力次于宣抚使。虞允文莫名其妙的从

江、淮、荆、襄路宣抚副使转成川陕宣谕使,这跟杨存中有关,是宋朝制度使然。宋

朝凡是皇帝用以发布命令的各种形式文书,经给事中书读,又经中书舍人书读行下,

书毕即备案录黄,再发给尚书省执行,这就是所谓的‘书黄‘。中书省根据皇帝旨意起

草诏令,交门下省审复。重大事情面奏,得旨后另以黄纸录送门下省,是为‘画黄‘;

小事情先拟出处理办法,得旨及进呈熟状后,另以黄纸录送门下省,称为‘录黄‘。有

宋一朝,武臣为宣抚使只有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吴玠、岳飞、吴璘六人,可见其

慎重。虽然有武臣非执政为宣抚使的刘光世之前例,杨存中的任命还是遭受给事中金

安节、中书舍人刘珙等的抵制,另外,当时大家瞩意于张浚,而杨存中,也许守成有

余,进取则不足。由于受到抵制,杨存中自然江、淮、荆、襄路宣抚使做不成了,改

为都督两淮事务。既然宣抚使的任命黄了,虞允文的宣抚副使自然也做不成,于是改

为川陕宣谕使。虞允文此次宣谕川陕,按其本传,是所谓:‘与大将吴璘议经略中原

‘。按《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六》、《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宋史◎卷三十二

本纪三十二高宗九》,则说的更清楚,是‘招兵买马,同时参议军事‘。

虞允文入川临行前,上书给高宗,反对与金国议和,‘金亮既诛,新主初立,彼国方

乱,天相我恢复也。和则海内气沮,战则海内气伸。‘。虽然‘上以为然‘,然而胜而

后和,高宗皇帝已经干了多次了。虞允文此番议论,恐怕也是有感而发。不久高宗又

开始用汤思退跟金国接洽,都亭驿气死刘锜。朝廷内外,已经在涌动和谈。虞允文入

川,先后与京西制置使吴拱、荆南都统制李道会于襄阳,与总领四川财赋王之望会于

西县,又与四川宣抚使吴璘会于河池,一起商量经略中原的策略。

李心传在《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上,中,记载了一则虞允文招兵的事迹。说虞允文在

川陕宣谕使任上,招效用千余人,其中京西二百八十人,四川七百七十七人。月给钱

五千,米五斗,另外还有其他物品。这里,所谓的‘效用‘,又称‘效用士‘,是宋军士

名称。北宋中期,陕西边防军中已经出现‘效用‘,有健壮罪犯发配到这里戴罪立功的

,有当地豪民富户、官员子弟和门客、举人挂名军中领取军俸的,也有无作战任务的

军曹、军士自愿参战的。神宗时期,规定勇敢效用作为志愿兵,以武技、勇力应募,

给钱粮、战马、兵器、甲胄,不设军营,不刺手背,平时居家,参加教习,战时则出

征。北宋晚期,效用逐渐成为禁军中的高级军士。南宋初,效用在正规军中大增,形

成效用和军士两个等级,军俸比军士优厚。虞允文罢免川陕宣谕使后,王之望继任,

以为厚薄不均,就只招正军了。

金世宗自立之际,正是金自建国以来面临的最严峻的时期。海陵的横征暴敛使百姓

贫困不堪,遍布全国的人民反抗斗争震撼着金朝并不稳定的统治基础。特别是移剌窝

斡领导的契丹人民起义,席卷了金朝北方的半壁江山,牵制了金朝的大量兵力。而南

宋的经济已逐渐恢复,政治也渐趋稳定,南伐的失败又使金政权面临着南宋反攻中原

的威胁。为巩固统治,金世宗必然要对南宋主动讲和。世宗即位后,以都督府名义移

牒南宋,以左监军高忠建为报谕使,以罢兵、归地、班师、通好为报,并遣左副元帅

完颜彀英措置南边和陕西等路事。南宋则乘金内乱之机,收复了扬、和、邓、蔡、泗

、汝、陈等州和河南府、盱眙军等地,又檄示南征金军‘挺身而抱义‘,‘率众以来降

‘,招谕将领弃金归宋。金朝地方守将仍坚守各自防区,有些州县则失而复得。宋高

宗一方面约束诸将不得过界追袭金兵,一方面希望乘机修改绍兴和议条款,改善宋朝

的地位。在荆襄两淮,虽然宋军在完颜亮死后,先后收复十余郡,但其后先是放弃了

颖州、蔡州等地,接着耿京遇害,宋军只剩唐、邓、海、泗州。这年夏天,海州被围

,此时张浚在建康,同时措置两淮,他派他侄子张子盖解了海州之围。

南宋又一次抗金大胜,也又一次面临着抗战还是求和的问题。和以前一样,以高宗为

首的投降派,仍然主张乘胜求和。绍兴三十二年(一一六二年)正月,金朝在退兵后

遣使来告世宗即位。高宗说:‘今若拒之,则未测来意,有碍交好。‘一些大臣认为:

‘金朝南侵,已弃绝原来的盟约,接待金使,当用平等的敌国礼,不再称臣。高宗指

望要回河南的皇室陵寝地,对大臣们说:‘朕料此事终归于和‘,‘至如以小事大,朕

所不耻‘,仍然甘愿作金朝的藩臣,不以为耻。投降派官员附和高宗,说土地是实利

,称臣是虚名,主张继续称臣。金使到临安,要求宋朝行臣礼。宰相陈康伯当面批驳

,改用敌国礼接待。宋使洪迈去金朝报聘。高宗又亲自写手札给洪迈,说:‘若彼能

以河南见归,必欲居尊如故,朕复屈己,亦何所惜。‘洪迈到燕京,金朝叫他行臣礼

,洪迈不听,被关锁三日后遣还。高宗在抗金的胜利面前,一再要对金‘屈己‘称臣,

继续投降。

和投降派相反,抗战派的主张是乘胜北上作战,恢复中原。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李若川

、柳大节说:完颜亮被杀,金朝内乱,是不可失之机会。请高宗召集诸大帅共议军事

,诸路并进,恢复中原,一举灭金。提举江南东路常平茶盐官洪适建议,密传檄文,

号召中原义士,各取州县。等有机会可乘,恢复故地,势如破竹。张浚在一一六一年

出判建康府。高宗到建康慰问军兵,张浚出迎,对高宗说,秦桧盛时,不是陛下保全

,我早就没命了。高宗卫兵见到张浚,都自动行礼。军民把抗战的希望,寄托于张浚

。高宗命杨存中为江淮荆襄路宣抚使,虞允文为副使,不用张浚领兵,朝野大为失望

。后来高宗改命虞允文为川陕宣谕使,杨存中只措置两淮。高宗回临安后,有人劝张

浚辞官,张浚以为身为旧臣,一时人心以他的去就为安危所系,不敢辞去。张浚判建

康府,事无大小,都亲自处理,小心从事。朝野上下热烈拥护张浚,不仅是对他个人

的倚重,而是集中反映了反降主战的普遍希望。

朝野对抗战派的代表张浚的拥护,同时也正是对投降派的代表高宗、秦桧的抗议。金

朝撕毁‘和议‘大举南侵,宣告了高宗、秦桧投降政策的破产。高宗在抗金胜利后想称

臣归地而不得,再次宣告了求和幻想的破灭。在军民一片抗敌声中,高宗的统治难以

继续了。绍兴三十二年六月,高宗与宰相陈康伯等商议后,宣布退位,传位给太子赵

昚。高宗称太上皇帝,说他要‘以淡泊为心,颐神养志‘。

孝宗受禅,朝臣有人说,宋军进讨,东不可过宝鸡,北不可过德顺,而且建议用忠

义人守新复州郡,官军退守蜀口。虞允文力争此议不可,然而不为朝廷所用,吴璘于

是回到河池,按照史浩的策划,要把所恢复的陕西州郡,全都让给金军,台谏袁季、

任古附和。虞允文再上疏,大致是说:‘恢复莫先于陕西,陕西五路新复州县又系于

德顺之存亡,一旦弃之,则窥蜀之路愈多,西和、阶、成,利害至重。‘前后共十五

次上书朝廷,又通信于陈康伯,而陈康伯为其他宰执牵制,事情基本上无可挽回了。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九月,丁酉日,虞允文以论边事不合,被罢免川陕宣谕使。孝

宗打算召回虞允文,向他详细询问陕西军务,宰执们(此时,朱倬已经被罢免右相,

陈康伯为左相,汪澈,史浩为参知政事,叶义问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黄祖舜)

嫉恨虞允文,任命虞允文为显谟阁直学士知夔州。之后第四天的庚子日,由于金国向

宋索取往年按照惯例须贡献的岁币,孝宗皇帝召集宰执、侍从和台谏等商量应对之法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详细记录了这次争论。洪遵、金安节、唐文若、周必大一致

主张还是按照以前给那么多的岁币,可以稍微还他点地方,例如海州、泗州,让对方

没太大借口兴兵;张震则主张海州控制海道,陕西夺回的那些地方,都是险要之地,

这些地方都不能还回去;张阐则认为选将练兵,名分可正,江淮授田,遗民可招;陈

良翰则认为不用旧礼,而后遗民可招。侍从台谏们议论纷纷,而宰执们则没什么主意

,史浩此时是参知政事,孝宗问他的意见,他只是说‘先为守备,是乃良规,此乃一

时之权宜,盖度今年之事力。尝听浅谋之士,时于不教之师,寇去则论赏以邀功,寇

至则敛兵遁迹,谓之恢复,岂不痛伤。‘第二天辛丑日,孝宗皇帝似乎又对罢免虞允

文后悔了,于是又让虞允文回到吴璘军中参理军务,事情完了以后再回临安。宋国朝

廷内外,还在为那几个州郡是据是弃难有定论的时候,而金国已经有所行动了,十一

月,完颜雍令右丞相仆散忠义伐宋,十二月,金以十万兵屯河南,声言窥两淮,是战

是和?留给大宋上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白马书生虞允文--七隆兴和战

发信人: feimeng (与卿同梦,容我双fei),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白马书生虞允文--七隆兴和战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Jul 17 14:56:10 2003), 转信

绍兴三十二年十一月,史浩因为反对李、邵二将袭击宿州的灵壁和虹县,辞去权知枢

密院事。十二月,孝宗下令放弃德顺,陈康伯兼枢密使。次年,孝宗改元隆兴元年,

取宋太祖的第一个年号建隆和宋太宗的年号太平兴国的各一个字,有不忘祖宗(太祖

、太宗),继承宏业之意。这年正月,张浚进为枢密使。史浩为右相兼枢密使,陈康

伯为左相。朝中的秦桧党人大都被驱逐。抗战派在朝中占了一定优势。右相史浩,成

为朝中妥协派的代表,他主张归还收复的郡县,吴璘接到朝廷退兵召令,不听从下属

劝告,仓促退兵,酿成德顺之败,损失三万三千余精锐,退守河池。当时虞允文极力

反对,当面向孝宗陈说利害,孝宗又后悔说:‘史浩误我!‘再次下诏要吴玠自己决定

进止,但吴玠接到前一个诏书,不敢违抗,已开始被迫撤军。金兵追击,宋兵大溃败

。原来已收复的地区,又被金朝夺去。虞允文面见孝宗之后,并没有回到四川,而是

以敷文阁待制知太平州。这年二月,孝宗采纳史浩的意见,派李信甫为宣抚使,前往

中原联络招纳各路义军。张浚出师江淮,作北上抗战、恢复失地的准备。抗战派纷纷

建策北伐。史浩又出来反对,主张修筑瓜洲、采石两处的城防,以保长江。自古守江

必守淮,史浩如此主张,无异于放弃两淮。张浚认为,这是自动向敌人示弱,筑城防

也应在淮河上的泗州。1163年4月,孝宗召见张浚,问恢复的计划。张浚请孝宗即日

下诏,进驻建康,鼓舞将士北伐。史浩又持异议,说‘先为备守,是谓良规。议战议

和,在彼不在此‘。张浚和史浩在殿上辩论,史浩根本反对恢复中原。张浚单独见孝

宗,提出出兵渡江计划,得孝宗准许,不经三省,直接派兵出战。史浩听说出兵,大

怒说:‘我是宰相,出兵不和我商量,还当什么宰相!‘上书攻击张浚、陈康伯,并请

求辞相。孝宗罢免史浩相位,支持张浚出兵。张浚派濠州李显忠军、泗州邵宏渊军分

道出击。

李显忠原名世辅,十七岁在绥德军随父李永奇从军抗金。李永奇一家二百人全被金兵

杀害。李显忠招募兵士得万人,投吴玠,转至临安,高宗赐名显忠。绍兴间,李显忠

曾和金完颜宗弼军作战,收复灵璧县。因奏呈‘恢复策‘力主抗战,被秦桧迫害贬官。

完颜亮南侵,李显忠又被起用,收复淮西州县。孝宗即位,建策出兵取宿州、濠州,

攻占汴京,以通关陕,收复河东。李显忠一贯坚持抗战,斗志是昂扬的。自濠州出兵

,五月初即按计划攻下灵璧县。邵宏渊自泗州围攻虹县,不能下。李显忠派灵璧降卒

,招降虹县金守将。李、邵合兵,进取宿州。宋兵渡濠登城,在城中奋勇巷战,斩首

数千,胜利收复宿州城。捷报传来,孝宗亲自写信给张浚说:‘近日边报,中外鼓舞

,十年来无此克捷。‘南宋投降派长期以来,一意求和,节节败退。宿州的胜利,使

朝内外震动了。

孝宗以李显忠为淮南、京东、河北招讨使,邵宏渊为副。邵宏渊攻虹县无功,位在李

下,由此与李显忠不和。金兵纥石烈志宁(纥音河hé)部自睢阳反攻宿州,被李显

忠打退。金军继续增兵,李、邵分兵夹攻。邵宏渊竟临阵按兵不动。对人说:‘当此

盛夏,摇着扇子还不凉快,怎么能在烈日下作战。‘军官们见李、邵不和,加上李显

忠奖赏不公,各自奔逃。金兵攻至宿州城下,李显忠尽力抵御,叹息说:‘如果各军

合作,自城外掩袭,敌帅可擒。‘邵宏渊见金增兵,极力主张撤退。李显忠孤军难敌

,夜间自宿州撤出。金兵追至符离,宋兵大溃败。李显忠到盱眙见张浚,张浚自信心

受到打击,上疏请罪,竟然建议派人求和。

符离战败,妥协派官员对张浚大举围攻。孝宗写信给张浚说:‘今日边事,倚你为重

。你不可怕人议论而心怀犹豫。前日举事,是我和你的主张,今日也须和你一起了结

。‘张浚接书,在海、泗、濠、滁等州部署防务,加强两淮守备。

六月戊辰日,孝宗把召虞允文回到临安。而后,又任命为湖北京西宣抚使(《宋史◎

本传》,而在《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中,记载的是湖北京西宣谕使,两处记载有差别

。六天以后,虞允文又改任为湖北京西制置使。绍兴初,岳飞收复襄阳、郢、随州等

地,第一次设置了湖北京西宣抚使,治所在襄阳,而后,宣抚司撤销,江陵、襄阳的

守臣各带安抚使。自虞允文开始,首次设立湖北京西制置使。不过此时设立湖北京西

制置使,先后只两任两年就撤销了,知道开禧二年,才重新设立宣抚使(京湖宣抚使

),而后又恢复制置使(先后名为荆湖制置使、京湖制置使),虞允文在湖北京西制

置使任上,一方面协助北伐事业,另一方面,也召集流民屯田,朝廷曾经让两淮归正

人到荆襄屯田以自己。

符离战败使得孝宗战心已在犹豫动摇,准备起用秦桧余党汤思退同金朝议和。辛次

膺对孝宗说:今日之事,不是汤思退所能办,恐怕要有误国家。又说:臣和思退难以

同列。辞官而去。七月,孝宗用汤思退为右相兼枢密使。八月,派卢仲贤到金军议和

。金朝扬言要海、泗、唐、邓等州地。孝宗面告卢仲贤不能答应四州。汤思退却在背

后告卢,可以许割四州求和,说什么唐、邓不是险要之地。十月,卢仲贤到达宿州金

军,金军提出金宋两国为叔侄之国,归还四州,岁币如前,宋必须遣送金军叛降的以

及归正人。十一月,卢仲贤回朝,奏明金军要求,孝宗开始后悔。此时,汤思退建议

派秦桧余党王之望出使金朝割地。抗战派官员纷纷反对。右正言陈良翰说:金国不折

一兵而坐收四千里要害之地,决不可许。张浚、虞允文、胡铨等连续上书,反对求和

。虞允文先后五次上疏力争。汤思退大怒,说这是大言误国,以江山社稷为儿戏。孝

宗居然同意汤思退的说法,同意交还唐、邓。虞允文大失所望,他缴上印信,再次提

出四州不可弃,同时提出自己退休。然而,事情已经基本无可挽回了。十二月,陈康

伯被罢免左相,以汤思退为尚书左仆射,张浚为右仆射,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

使,张浚仍都督江淮东西路军马。

王之望出使,张浚上疏说:‘自秦桧主和,造成前年的大祸。桧的大罪还没有处治,

他的党羽又出来作恶。现在内外议论还未定,就派出使臣议和,将来谁还替陛下效力

?‘张浚随后又亲自到临安见孝宗,大力陈说不可向金朝求和,请孝宗到建康,计划

进兵。在抗战派一片反对声中,孝宗又有所悔悟,手诏王之望在边境待命。另派使臣

去金军,说四州不可割,一定要四州,就罢和议。汤思退唯恐和议不成,请孝宗奏禀

太上皇(高宗),然后从事。孝宗大怒说:今天已不是秦桧的时候,你的议论比秦桧

还不如!汤思退不肯罢休,阴谋陷害张浚。张浚回到江淮视师,加强战备,招纳来自

山东、淮北的抗金义军一万二千人,编入建康、镇江两军,又招收淮南等地壮士万余

人组成万弩营,加强泗州守军。要害地点都修筑城堡。江淮增置战舰,准备武器。金

朝陈兵淮上,原想对宋朝威胁、讹诈。张浚整军备战,金朝大为惊慌,赶忙撤退。事

实说明,金朝这时还无力大举南侵,宋朝完全有力量抗御金朝。但是,金兵退后,汤

思退等却又大肆活动。1164年3月,张浚出朝视师。汤思退指使右正言尹穑攻击张浚

拥兵跋扈,浪费国用,不调动泗州守将是抗拒朝廷命令。钱端礼攻击张浚,两淮名为

备守,守未必备,名为治兵,兵未必精。一次,孝宗召朝官议事,主和者竟占一半。

在妥协派的压力下,这年4月,孝宗再次动摇屈服,从前线召张浚还朝,罢去相位,

出判福州。陈良翰等说:‘张浚忠勤,众望所归,不应去朝。‘陈良翰也因此罢官。6

月,孝宗又下令虞允文放弃唐、邓两州。虞允文拒不受命,隆兴二年1164年七月乙酉

日,虞允文被罢免湖北京西制置使,戊子日,以显谟阁学士知平江府。汤思退命令解

散万弩营,停修海船,拆除张浚修筑的水陆防御工事,撤退海州、泗州守军,作割地

求和的准备。

张浚被排挤出朝,在路上听说朝廷决定议和,继续上书反对,说:‘尹穑奸邪,必误

国事。‘有人劝张浚不要再谈时事。张浚反驳说:‘我久居重任,现在虽然去朝,仍盼

望皇帝感悟。见到的事,怎能不说。‘1164年8月,张浚途经余干,病死。张浚死后,

汤思退派魏杞去金朝议和。兵部侍郎胡铨上书反对,说‘肉食鄙夫主张和议,一是胆

子小,二是图苟安,三是想升官。‘太学正王质也上书给孝宗,说:‘陛下心志未定,

听说金朝力弱,就要北伐。听说自己力量不足,就要盟守。听说金兵要来,又要割地

议和。‘还说:‘汤思退不会为陛下作什么好事!‘王质因而被罢免。汤思退将反对撤

兵割地的抗战派官员二十余人逮捕入狱,又派人去金朝通消息,要敌军出动大兵来威

胁议和。

金军得到情报。十月间,再发兵渡淮南侵。宋守军对这个突然袭击,全无戒备。金兵

自清河口侵楚州。知楚州魏胜统帅义军拒敌。水军都统制刘宝说:朝廷正在议和,不

准出兵。十一月,金兵越境入侵,魏胜军在淮阴奋勇抗敌。弓矢用尽,倚土丘抗御。

魏胜对士兵说:‘我要死在这里。你们能脱走的,赶快回去报告皇帝。‘魏胜战死。金

兵攻下楚州,刘宝弃城逃跑。金兵又入侵濠州、滁州。宋都统制王彦逃走。金兵又攻

占商州,扬言索要商、秦两州地。金兵再次入侵的消息传到朝廷,群情激愤,纷纷揭

露汤思退。孝宗罢免汤思退出朝,去永州居住。太学生张观等七十二人上书,说汤思

退、王之望、尹穑奸邪误国,勾结敌人,请把三人斩首,同时建议任用陈康伯、胡铨

、金安节、虞允文、陈俊卿等任。汤思退路过信州,听到消息,心惊胆战,忧吓而死

。陈康伯再任左相兼枢密使,王之望、尹穑等被罢官。

孝宗很后悔没有听从虞允文的建议,陈俊卿也推荐说虞允文大才可用,于是,十一月

二十一日壬寅,虞允文被任用为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枢密院的长官为枢密

使,或者为知枢密院事,副职为枢密副使,或者同知枢密院事,而官资浅的,则称为

枢密直学士签书院事,或者同签书枢密院事。有枢密使,副职则称枢密副使,有知枢

密院事,副职则称为同知枢密院事。同签书枢密院事先后有郭药师、李汉老、郑致刚

、王伦等人任职或者挂职。此次虞允文被任用为同签书枢密院事之后,宋朝再没人担

任这一职务。十二月,虞允文又进职为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进入朝廷权力核

心。

在敌军的威胁下,孝宗屈辱求和,派王忭到金军,答应割让商、秦两州。十二月,原

来停留在镇江的使臣魏杞渡过淮河,到金朝求和。宋朝原许割让四州外,又割去商、

秦两州地。交换的条件只是南宋不再向金称臣,改称侄皇帝。原来的‘岁贡‘改称‘岁

币‘,每年减少十万,仍交银绢各二十万。宋朝在完全有能力继续抗战的情况下,凭

空割去大片土地,达成所谓的‘隆兴和议‘。

白马书生虞允文--八宣抚四川

发信人: feimeng (与卿同梦,容我双fei),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白马书生虞允文--八宣抚四川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Jul 17 14:56:30 2003), 转信

1165年,宋朝改元为乾道元年,据说是为了避免隆兴抄袭完颜亮‘正隆‘年号的嫌疑,

乾道,取《易◎说卦》‘乾为天、为君、为父‘之意。这年三月,虞允文被封为参知政

事兼知枢密院事。同时权提举国史,国史院是监修国史的,宋朝初年,由门下省编修

院修国史,元丰改制后,每修国史、实录,则设置国史、实录院,以首相提举。到了

元祐五年(1090年),设置了国史院,隶属门下省,绍圣二年(1095年),改归秘书

省。到了绍兴初,实录、国史都归史馆,但后来又废除,遇到修实录就设实录馆,遇

到修国史就修国史馆,都由宰相提举。照说,此时虞允文还只是副宰相,不该由他来

提举国史院的,但在这年二月,左相陈康伯已经去世。而右相,前一年张浚去职以后

,就无人担任,此时,只有钱端礼、虞允文为参知政事,钱端礼为首参。故而此时以

虞允文权提举国史,类似的,也以参知政事钱端礼权提举编修玉牒。当时,钱端礼窥

视相位已久,但他女儿是皇长子夫人,祖宗家法,外戚不可为执政,所以此时朝臣对

钱端礼多有议论,但多受到钱端礼打击,陈俊卿还被排斥到建宁府做了知府。到了这

年六月,洪皓就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孝宗皇帝告诉钱、虞二人说:‘三省

事与洪适商量。‘,语见《宋史◎洪皓传》,于是东西府同班奏事,这也是于制度不

合的。这年八月丁亥日,虞允文被罢免参知政事一职,原因在于受钱端礼牵连。当时

钱端礼收受李宏玉带,虞允文牵涉其中,受到御史章服的弹劾,不能不去职。‘奉祠

西归‘。所谓奉祠,是指的转任宫观官。真宗时候,设立宫观使,以在任宰相担任,

后来王旦去职以后,也为宫观使,此为前宰相做宫观使的开始;后来富弼以使相领宫

观使,但居住于洛阳,这是宫观使不居都城的开始。神宗时期,宫观官一度成为安置

反对派官员的地方。到了南宋,宫观官人数越来越多,一般发给俸禄,但没有实际的

事情,基本上也就是闲置。此时虞允文就领宫观使回了老家。

三年以后,乾道三年二月辛巳日,虞允文被召回临安为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事

见《宋史◎本传》,不过《宋史◎孝宗本纪二》和《续资治通鉴卷140》都只是说知

枢密院事,没有提参知政事的事情,这里似乎有点奇怪,从来都是宰相、副宰相兼枢

密院的职事,如何这里是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

乾道三年五月甲寅日,镇守四川多年的四川宣抚使吴璘因病去世,当时暂时命四川

制置使汪应辰主管宣抚司事。朝廷计议吴璘的替代人选,当时虞允文举荐的任天锡已

经老迈,陈俊卿重提当年淮西败逃的王权,为虞允文否定,从多方面来看,当时选四

川宣抚使的标准,一是要年富力强;二是有统兵能力;三是要有可观的抗金战绩;四

是绝对不能是吴家的人。于是,孝宗选用了虞允文,对他说:‘吴璘既卒,汪应辰恐

不习军事,无以易卿。凡事不宜效张浚迂阔,军前事,卿一一亲临之。‘于是任命虞

允文为资政殿大学士、四川宣抚使,之后第四天,又改为知枢密院事、四川宣抚使。

孝宗给虞允文加衔知枢密院事,显然是出于让其统领川陕军事的目的。

四川有宣抚司自张浚始,本称川陕宣抚司。建炎三年,张浚以经略陕西驻军秦州,

及富平之败,退屯阆中。绍兴三年,张浚召还,以王似、卢法原为宣抚副使。四年,

以吴玠为川陕宣抚副使,置司河池,又以赵鼎都督川陕荆襄军马。绍兴九年,吴玠为

四川宣抚使,不久吴玠去世,以四川制置使胡世将代之,仍治河池。十二年,绍兴和

议,移宣抚司于利州,以郑刚中为宣抚使。十七年,郑刚中罢免,而以知成都府李璆

为四川制置使,治成都。不设宣抚司。绍兴三十一年,复以吴璘为宣抚使,判兴州。

乾道二年五月,吴璘去世,以汪应辰主管宣抚司事,移司利州。然后到了六月,以虞

允文为宣抚使。

虞允文回到四川才一个月,又召到临安,而后又再次回四川。虞允文这次回临安,恩

宠之盛,人臣难得:退位太上皇的高宗皇帝赐御书《圣主得贤臣颂》,而孝宗皇帝又

亲自之做跋,辞行的时候,孝宗又把自己所穿的一双鞋和甲胄赐给了虞允文。虞允文

此次入川,路线选择很特别,先是过郢州(湖北钟祥),筑黄鹰山城。过襄阳,奏修

府城。八月至汉中,又往沔阳(陕西勉县)。九月,至益昌。1992年,四川安岳县龙

台镇发现的《南宋姚孺人行状碑》,更进一步证明了虞允文基本沿汉水行进的路线。

此碑文为姚氏丈夫韩季习所撰,而韩季习为虞允文幕僚,携家眷跟虞允文入汉中。碑

文证明了虞允文是从临安出发,经鄂州、汉阳、郢州、襄阳、金州到兴元府。这条连

接川陕与东南的大驿路,是南宋沟通西北与东南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大动脉,

正如张浚所说的,‘左通荆襄之财,右出秦陇之马‘。南宋骑兵有所谓淮马、广马、川

马,但主要是川马,每年要向西北和四川少数民族购买一万匹左右的战马。

这年秋天,四川大旱,邛州安仁饥民起事,汪应辰一面奏明朝廷,一面招捕,没多长

时间就除去起事首领,重新抚定了安仁。虞允文的幕僚跟虞允文说:‘汪应辰会不会

不把饥民起事的事情上奏朝廷呢?‘,于是宣抚司暗地里把事情上奏朝廷,同时骗汪

应辰说:‘邛州安仁饥民起事的事情,我们不敢上奏朝廷,不知道你们制置司是如何

打算的?‘。汪应辰拿出奏章给虞允文看,虞允文羞愧不已。这件事情,或许能说明

汪应辰品性高洁,但未必就显得虞允文小器,制置司跟宣抚司有矛盾有冲突的事情,

经常发生。

虞允文此次宣抚四川,主要是治军,他对四川军队进行精心挑选,按照身体是否强壮

、斗志是否高昂,把士兵分为三等,上等备战,中下等准备辎重,老者少者则淘汰,

如此淘汰士兵达万余人,减缗钱四百万。对有战功的被淘汰兵将,派人细心安置。兴

、洋州有民兵,绍兴初达到七万余人,大散关之战,当时的将领不授与他们铠甲,但

却驱驰他们在正规军之前,结果伤亡惨重。虞允文命利州统帅晁公武核实,得到二万

三千九百余人。同时又训练弓箭手,加强马政工作。应该说他这些措施,为恢复和提

高川兵的战斗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宋孝宗推广虞允文在四川的治军经验,委

派重臣对三衙官兵加以拣阅,裁汰老弱。同时,他多次在候朝门外、白石、茅滩、龙山

等教场亲自检阅军队。并于淳熙四年(1177年)规定‘自今内外诸军,岁一阅试‘,‘沿江

诸军岁再习水战‘,从而使南宋军队的训练走向正常化、制度化,这都是后话了。虞允

文还在枢密院的时候,萧遮巴就提出裁汰兵员,虞允文曾经奏谕三衙官兵加以拣阅。

到了四川,金州、洋州、兴元归正人二万,堵在路上诉苦,虞允文分给他们官田。虞

允文此次宣抚四川,对义军的收容整编,是卓有成效的,到了乾道四年十二月,他上

奏朝廷说:‘今所籍兴元、洋州、大安军共二万三千人有奇,其金、房等州虽未申到

,约亦可得三万人,则西师之势壮矣。岁可免六七百万之费,而获四五万人之用,其

为利便甚明。‘当时陕西弓箭手与民兵,平时集体耕屯,农闲时则训练,战时从军,

营天所募集的民力,一般都为流民,当时有大量关陕之民为避战乱而流移汉中进而趋

至川蜀。募民营田,既安抚了流民,使其生活得以稳定,又增加了垦田并保障军需,

实为一举多得之良策,当时大量得官田、无主荒田以及没有开垦得荒原野地,为屯田

、营田提供了充足得土地资源。不过南宋之屯田,当时以及后世多有不同意见,很多

人认为效果不佳,这个问题可以参考这方面的专著。

在自身整军的同时,虞允文又联络外援。他勾结敌将姜挺、白沂,募巩人王嗣祖结西

夏和吐蕃少数民族以图金人,然而事情最后没有成功。当时西夏权臣任得敬(西夏国

王李仁孝的外公),以兵权要胁西夏国王李仁孝将西夏国的西南路及灵州给任得敬自

为一国,同时还胁迫仁孝派使臣到金国请求册封。金世宗拒绝了任得敬册封的要求,

乾道四年四月,任得敬与南宋秘密联络,谋约合攻金朝,推翻仁孝。虞允文派人密书

回报,被夏兵俘获。仁孝得知密报后,先发制人,诛杀了任得敬(其时已经是乾道六

年八月了)。

白马书生虞允文--九入主中枢

发信人: feimeng (与卿同梦,容我双fei),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白马书生虞允文--九入主中枢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Jul 17 14:56:52 2003), 转信

乾道五年三月乙亥日,受尚书右仆射,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兼制国用使陈俊

卿的举荐,虞允文罢免四川宣抚使,遗缺由王炎接任。此时,孝宗准备以陈俊卿为左

相,虞允文为右相。关于虞允文召还的时间,《宋史◎陈俊卿传》为乾道五年正月,

‘五年正月,上召允文为枢密使,至则以为右相,俊卿为左相。‘与《宋史◎孝宗本纪

二》和《续资治通鉴卷141》不合,只怕是行文有误。

虞允文回到临安以后,建议孝宗派遣使者到金国,说河南为祖宗陵寝之地,要求金国

把汴梁以南的河南地域归还大宋。关于陵寝之地的问题,似乎虞允文特别在意这个,

让金国归还汴梁(金国南京),无疑与虎谋皮,虞允文我想未必不知道这点,但他其

后反复地鼓动孝宗皇帝这么干,想必是为了试探金国对宋的反映。在这个问题上,陈

俊卿跟虞允文意见相左。他先后面奏和手疏,反对这么做。而后,孝宗因为射箭,弓

弦伤了眼睛,以至于几个月不能临朝。

这年六月己酉日,虞允文首先被封为枢密使。宋朝制度,枢密使一般用文人,不过也

有例外,例如宋仁宗、英宗朝,都有武将为枢密使。元丰改制,武将不为二府,但到

了政和末,童贯曾领枢密院。靖康期间,种师道也曾做枢密使,然而却王渊、苗傅等

不平,于是酿成明受之变,所以武将又不能做枢密使了,但而后,秦桧罢武将兵权,

又用韩世忠为枢密使,张浚在隆兴的时候,也做过枢密使,其他还有外戚做枢密使的

,但总体来说,两宋枢密使,一般都是文臣。到了八月己丑日,孝宗以陈俊卿为尚书

左仆射,虞允文为尚书右仆射,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兼制国用使,59岁的虞

允文终于成为宰相。

虞允文为宰相期间,多荐知名士,如洪适、汪应辰等。他把人才分为三等,有所见闻

即记之,号为《材馆录》。他所推荐的,孝宗一般都收用,如胡铨、周必大、王十朋

、赵汝愚、晁公武、李焘、留正、杨万里、尤袤、赵雄、陈居仁、王质、赵善俊、丘

崈等。《鹤林玉露》在‘雍公荐士‘一条,就记载了虞允文推荐杨万里的事情。胡铨曾

经受御史们弹劾,虞允文上奏孝宗,把他留下来主持经筵。胡铨又推荐了朱熹,孝宗

问虞允文是否认识朱熹,虽然虞允文对道学并不感兴趣,实际上,孝宗本人对道学那

套说辞,虽然没有完全排斥,但绝没有到用那一套来治国的道理。不过虞允文还是告

诉孝宗说朱熹不在程颐之下,但朱熹召而不至。不可否认,虞允文为相期间,对人才

的援引,还是做了不少工作的。

孝宗认为兵多而财匮,虞允文与陈俊卿建议革掉三衙杂役,淘汰冗籍,然而三军却无

怨言,能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另外虞允文还模仿北宋初年,把各地积余钱

物集中到朝廷,建立‘封桩‘库,以备恢复用兵,到淳熙十年,朝廷和地方封桩库,仅

钱一项就4700余万贯,但这一做法后来为王刚中所废。

皇亲、枢密承旨张说为亲戚求官,但他惧怕陈俊卿,不敢跟他说,而是请于虞允文,

虞允文答应了他。陈俊卿听说召令已经发出,于是让人把它压下之。张说害怕,前来

向陈俊卿认错,而虞允文也深觉惭愧,但还是请求答应张说的要求,陈俊卿仍然不答

应,这张说深为头疼。关于张说的事情,当时的文人多有议论,而他们在各类笔记中

,也多有记载。无论如何,在张说的事情上,虞允文扮演了一个为人诟病的脚色。在

《宋史◎张栻传》中,提到,张说后来除签书枢密院事(乾道七年三月),张栻夜草

疏极谏其不可,‘旦诣朝堂,质责宰相虞允文曰:‘宦官执政,自京、黼始,近习执政

,自相公始。‘允文惭愤不堪。栻复奏:‘文武诚不可偏,然今欲右武以均二柄,而所

用乃得如此之人,非惟不足以服文吏之心,正恐反激武臣之怒。‘孝宗感悟,命得中

寝。然宰相实阴附说,明年出栻知袁州,申说前命,中外喧哗,说竟以谪死。‘可见

虞允文跟张说,关系非同小可,数次援助于他,特别是枢密院职事,祖宗制度是不得

由外戚担任的(不过也有几个例外)。袁枢也曾就张说一事说虞允文:‘公不耻与哙

等伍邪?‘,这让虞允文惭愧不已。到底虞允文这么说,是为了什么目的?虞允文是

真的喜欢阿附小人,还是别有所图?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也记载了这事,张栻

以蔡京、王黼的事情来责问虞允文,虞允文却说,你父亲张浚做丞相的时候,也有隐

忍以就功名的地方啊,怎么现在跟我纠缠不清呢?张栻说,先父确实有隐忍的地方,

但又何尝用如此狎邪小人呢?虞允文拱手说:‘我服了你了,我服了你了。‘。我宁可

相信虞允文是为了恢复事业,是为了成就功名的大局而隐忍张说,而非其刻意阿附张

说。在孝宗的另一宠臣曾觌的问题上,虞允文跟陈俊卿倒是能保持一致。

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汪应辰,因勇于任事,敢于兴利除弊而得罪人教多,他很多主张

也跟虞允文不合,于是自己请求去职,陈俊卿多次上奏孝宗,说汪应辰刚毅正直,可

为执政。孝宗刚开始同意陈俊卿,然后最后汪应辰竟然出守平江。孝宗逐渐疏远左相

陈俊卿,而信用右相虞允文,而陈俊卿也多次请求去职。到了第二年乾道八年,虞允

文又提出陵寝之议,陈俊卿再次反对,最后他还是去职,以观文殿大学士守福州。虞

允文跟张栻也多有矛盾,前面张说事件是一例,张栻在朝,所言大抵皆修身务学,畏

天恤民,抑侥幸,屏谗谀,虞允文主张恢复,而张栻则认为要谨慎从事,‘夫欲复中

原之地,先有以得中原之心,欲得中原之心,先有以得吾民之心,求所以得吾民之心

者,岂有他哉?不尽其力,不伤其财而已矣。今日之事,固当以明大义、正人心为本

。‘ 张栻这番论调,说的好听点,可以说‘内治是恢复之本‘,说的不好听点,就是不

主张恢复,我个人觉得纯粹是书生论调,非谋国之道。《宋史◎赵雄传》里提到,张

栻‘论恢复固当,第其计非是‘,孝宗赞同,而虞允文跟赵雄则很不高兴,‘二人沮抑

张栻‘。不光是张栻,当时士大夫中,很有一些人主张‘当今之计,莫若以仁义纪纲为

先‘要人们‘格心正始,以建中兴之业‘,以为用兵非急务(《宋史◎薛季宣传》)。

另外,接替虞允文四川宣抚使的王炎,跟虞允文也多有矛盾。王炎在四川宣抚使任上

,就跟做了宰相的虞允文不和,王炎屡次请求辞职,照说王炎也是抗战的,然而虞允

文非但没有挽留(实际上,王炎治蜀四年,还是颇有政绩的),却举荐权吏部侍郎王

之奇替代。但孝宗并没有听从,反而在乾道七年七月加封王炎为枢密使、四川宣抚使

,孝宗此举,无疑加深了王、虞的隔阂。后来王炎罢免四川宣抚使,而接替他的,正

是虞允文!王炎在四川,招揽人才,组织幕府,例如陆游等,但后来虞允文接替他的

时候,却解散了宣抚司的幕府。当然,王虞隔阂,责任不在虞允文一人。辛弃疾在《

水调歌头》(《稼轩词编年笺注》卷一)小序中说到淳熙五年离知江陵府任时,友人

饯别,记云:‘时王公明枢密薨,坐客终夕为门户之叹。‘。王、虞从‘不相能‘,发展

到了各立‘门户‘。《宋史◎薛季宣传》中就提到虞允文‘讳缺失‘,虞允文颇有功业,

也深为孝宗信用,听惯了歌功颂德的话,听不得不同意见,久而久之,不免讲起‘门

户‘,排斥异己。乾道八年1172年四月,御史萧之敏劾允文擅权不公,想必是有所指

的。另外,漆侠在《吴家将》序中提到,虞允文对吴璘‘多有偏见,因而挖空心思去

对付吴氏兄弟,从而造成吴家跟朝廷的对立。‘我不知道老先生此说源于何处。照说

,吴玠早死,吴璘虽然晚一点,但实际上两人共事的时间,也就绍兴三十二年,虞允

文出任川陕宣谕使期间,此时,吴璘是四川宣抚使,位在虞允文之上。直到吴璘乾道

三年去世,虞允文还谈不上非常显赫,只是在隆兴末以后,虞允文才做了副宰相和副

枢密使。不过,吴璘去世以后,一直没有用吴家二代吴挺吴拱兄弟,而是继续用文臣

统领,此时恐怕虞允文是有一定责任的,不过这是两宋国策,当时朝野都是这么主张

,就连吴璘自己也深知这一点。

虞允文乾道五年六月就任枢密使,八月就任右相,到了乾道八年二月,孝宗改尚书左

右仆射为左右丞相,虞允文成为左相兼枢密使,不过此次改丞相官名,虞允文是反对

的,说‘与北虏奚辨?‘,当时金国丞相就是用的左右丞相的官名。到乾道八年九月,

虞允文被免,先后只为相三年,期间乾道六年陈俊卿去职以后二年时间,虞允文是独

相,虞允文为相时间虽然不长,但这已经非常难得了,孝宗在位27年,宰相就用过15

人,而副宰相参知政事则先后用过34人。总体来说,虞允文还是比较受孝宗信任的,

乾道八年四月,御史萧之敏劾允文擅权不公,虞允文请求辞职,孝宗本来已经答应了

,但第二天孝宗去给太上皇请安的时候,高宗说:‘采石之战,之敏在何处?毋听允

文去。‘,于是孝宗又没有接受虞允文的辞职,反而把萧之敏外放。虞允文为相期间

,先后主持编修《四朝会要》、《乾道敕令格式》等。虞允文为相期间,另外一件比

较有意思的事情,就是隆兴和议遗留下来的受礼书问题,实际就是孝宗试图在隆兴和

议以后,又心有不甘,试图争夺在宋金相互递国书时的面子问题,这个问题,金世宗

一直没有让步,尽管终孝宗在位期间,一直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清。虞允文还在另外

一个问题上比较热衷,就是以祖宗陵寝为名,频繁派人出使,范成大就先后多次出使

金国。在这个问题上,朝臣多有非议。他为什么这么做?有说法称是为了激怒金国,

使得他们主动南侵。这时候宋军再反击,并乘机北伐,以此减少宋高宗和朝中其他主

和派的阻力。

白马书生虞允文--十北伐梦断

发信人: feimeng (与卿同梦,容我双fei),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白马书生虞允文--十北伐梦断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Jul 17 14:57:24 2003), 转信

乾道八年九月孝宗挑选谏官,虞允文推荐了李彦颖、林光朝、王质,三人都非常鲠

直,有文学,为时所推重,然而孝宗却没有采纳,而是用了近臣曾觌所推荐的人选。

虞允文和右相梁克家争论而不为孝宗所用,虞允文于是坚决要求辞去相位,九月戊寅

日,虞允文被免职,以少保、武安军节度使就任四川宣抚使,同时进封雍国公。到了

己丑日,孝宗又赐虞允文家庙祭器。

南宋以宰相生至公的不多,其中孝宗朝15位宰相中,只有5人,即史浩为太傅、张浚

、陈俊卿为少师、陈康伯、虞允文为少保,在这15人中,封国的,有10人。另外,虞

允文以文臣而封节度使,也很难得,整个南宋,不过十来个人。而大臣赐家庙,更是

非常之恩宠,据《鹤林玉露》两宋大臣赐家庙的,只有十四人:文彦博、蔡京、郑居

中、邓洵武、余深、侯蒙、薛昂、白时中、童贯、秦桧、杨存中、吴璘、虞允文、史

弥远。虞允文此次去相位宣抚四川,孝宗曾经写了首诗送他:‘一德如公岂合间,聊

分奚免欲忧宽。不辞论道虚台席,暂假宣威筑将坛。风教已兴三蜀静,干戈载辑万方

安。归来尚想终霖雨,未许乡人衣锦看。‘按《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所论,‘其恩数之

盛,自渡江以来,宰相去国所未有也。‘

虞允文再次入川,想必孝宗也是试图利用虞允文练兵有方,用兵有绩,为以后的北伐

做准备,当时他的计划是以虞允文出陕西,而屯大军于荆襄,在虞允文得手之后,再

各路同时进兵。虞允文进川以后,一方面提到军士待遇,同时又购买战马,囤积粮草

。孝宗曾经对虞允文说:‘丙午之耻(即建康之耻),当与丞相共雪之。‘。故而在虞

允文进川一年以后,孝宗见虞允文还没有动作,便催他进兵,虞允文却告诉他说军需

还没有准备齐全,不能仓促进兵,这让孝宗很不高兴。

第二年,即1174年,宋改元淳熙。关于这个年号,还有一段故事,当时本来要用的年

号是纯熙的,语出《诗经◎周颂◎酌》:‘于铄王师,遵养时晦,时纯熙矣,是用大

介。‘这是歌颂武王伐纣取得胜利的诗。纯有大的意思,熙做光明解,所谓纯熙即大

光明的意思,介做善解,系泛指天下澄平的意思。用这个典故应该是有一定寓意的,

它反应了抗战派锐意进取之意。洪迈在《容斋续笔》中,也谈及改元纯熙的事情,并

上贺表说:‘天永命而开中兴,方茂卜年之统,时纯熙而用大介,载******之文。‘应

该说,抗战派对这个新年号,是拥护的。然而过了些天,朝廷却又改纯熙为淳熙,理

由是取太宗的淳化、雍熙的两个年号的各一个字,以示‘取法祖宗之意‘,而孝宗居然

听从了这一建议。一字之差,而其内涵则截然不同,这是否意味着孝宗恢复之心已淡

呢?然而,即便孝宗此时有恢复之心,也恐怕无恢复之力了。这年二月癸酉日,他最

为倚重的恢复领袖虞允文去世!

虞允文一去世,基本上大势已去了,此时那些所谓的中兴宿将,也多以去世或者老迈

,杨存中、李宝,已经在虞允文之前去世;成闵,跟虞允文同年去世;李显忠,淳熙

四年去世;其他比较有进取心的例如陈康伯,也早就去世,其他吴挺吴拱,被朝野猜

忌分了兵权,孝宗就算想起兵北伐,基本上已经无人可用,至少是无人统领全局了。

同时,就当时整个的社会思想来说,已经有了新的变化,孝宗、虞允文积极备战的时

候,朱熹一意著书讲学,逐步形成了他的道学体系。这个号称集大成的体系,阐发二

程‘去人欲,存天理‘的理论,以《大学》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为核心,以维护伦常

为宗旨,继承、综合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等人的学说,又吸收佛教禅宗

和道教的理论,使二程洛学带上了更多的哲学色彩。在孝宗、虞允文备战的年代,朱

熹学派还不能在政治上取得地位。孝宗即位前,曾向史浩等学儒学,但在备战的实践

中,越来越感到儒生的空谈无用。孝宗多次对大臣们说:‘近时儒者多高谈,无实用

‘,‘儒者不肯留意金谷(理财)‘,儒生‘不达时变‘。朱熹得不到孝宗的赏识,不能

侪于高官的行列,但在社会上影响渐大,形成道学集团。此后,道学与抗战的斗争持

续不断,这种思想的混乱,对恢复事业,影响很大,而且孝宗日渐衰老,同时却又受

高宗掣肘,恢复之心,慢慢消退。当时从宋金两国国力军力来看,宋军实力远没有达

到可以轻易灭了金国,或者说只是收复北宋祖宗故土,或者说只是收复两京,只能说

把握特定的战机。从绍兴末,到隆兴,本来有几次比较好的恢复时机,第一次是绍兴

三十二年末,完颜亮被杀,南征金军群龙无首之时,当时完颜雍还只是控制黄河以北

,此时若趁机联络各地义军,招降完颜亮南征将领,起师北伐,至少可以恢复关中和

河南故土,就算准备不足,然而毕竟军心可用,民心可用!第二次比较好的时机,还

是在隆兴北伐,此时完颜雍统治还没有完全稳固,也还有数员名将可用,但张浚空有

恢复之志,却抱了侥幸之心。如果以吴璘出关中,以虞允文督吴拱、赵撙等屯大军于

荆湖,自统李显忠、邵宏渊于淮西,以杨存中合李宝水师,固守淮东,待关中震动,

则荆湖先出,而后李显忠、邵宏渊出泗州、宿州而接应,也有夺回关中、河南的可能

。从隆兴和议以后,完颜雍已经逐渐稳固了内政,而宋军则各宿将先后凋亡,基本上

已经没什么北伐机会了,即便虞允文主张恢复,如其统军北伐,也许能取得一些局部

的胜利,但未必能动金国根本。孝宗北伐中原的梦想,基本是无可实现的。

虞允文死后,一直没有谥号,直到四年后,门人赵雄入相,跟孝宗说:‘虞允文有志

恢复,不幸事未达而身先死,他曾经跟我说:‘我老了,北伐恢复的功业,就托付给

你了,你要好自为之。‘‘。其时,孝宗阅军,赵雄又说:‘昨天阅兵十万,都是少壮

啊‘,孝宗说,这就是此前虞丞相裁汰的原因啊,现在见到了成效。第二年四月,赵

雄又说,‘虞允文去世已久,没有谥号,请陛下怜悯哀悼之。‘,孝宗于是让赵雄拟虞

允文的谥号,赵雄的意见是赠太师,谥忠肃,孝宗改为赠太傅,谥忠肃。大臣最好的

谥号,论勋劳,则忠献为大,论德业,则文正为美,据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有宋三百年,谥忠献的才三个人:赵普、韩琦、张浚(另外秦桧也曾是);谥文正的

也只五个人,不过其先有两个谥文贞的:李昉、王旦。

白马书生虞允文--十一身世综述

虞允文身材雄伟,身高六尺四寸,换算过来,在当前几近2米,这在文人中无疑是非

常让人瞩目的。史称虞允文:‘慷慨磊落有大志,而言动有则度,人望而知为任重之

器‘。虞允文早年以文学入仕,到了中晚年,抓住了机会,在宋金风云中,大展才华

,终成一代名相,千古流芳,*在读《宋史·虞允文传》时评价说:‘伟哉虞公

,千古一人。‘

绍兴和议以后,高宗、孝宗两朝的将相们,对于和战,争论不休,个人主张不一,

同样是主战,虞允文、辛弃疾显然要比张浚谨慎;同样是和,陈康伯、陈俊卿、史浩

、汤思退又不一样。陈康伯更偏重于战和,而陈俊卿、史浩则偏于守和,汤思退则是

毫无原则的求和。同样的人,在不同的阶段,主张也不一,典型的如陈俊卿,早年比

较有进取心,到后来,意见则经常跟虞允文相左,所为偏于保守。虞允文入柄中枢以

后,正如我前面所说的,宋军并没有过硬的实力与很好的机会进行大规模的北伐,取

得全面的实质性的胜利。然而虞允文极力主张恢复,原因何在?我想陈亮的一席话,

也许可以表明虞允文的心迹,这段材料,不见于《宋史》,而是《永乐大典》引录于

《元统一志》,邓广铭先生曾撰考证其真伪,发表于1996年第二期的北京大学学报上

,这段话是陈亮跟虞允文说的,陈称:‘故相张魏公薨已数年,老将在淮上唯李显忠

,又多疾;在关西唯吴拱,又地远;自余文臣诸子邓,是肉食可鄙之流;禁卫诸军邓

,是海鲜啖饱之辈,公忠贯日月,采石之勋已著,而规恢之任在公一身,若迁延岁月

而不是究是国,何以系中原之望?何以雪祖宗二百年之辱?何以副上宵旰之托?当丞

相有可治之时而不能为,则后之人安能为此哉!‘。陈亮点出了虞允文所面临的形势

与困难,强调了了他身上的责任。

虞允文文采出色,主要是奏疏类散文,采石一役,虞允文作《江上军事第一剳子》

、《江上军事第二剳子》、《江上军事第三剳子》、《奏还汪应辰知衢州词头疏》,

充分显示其胆略忠勇,明代学者张时泰将虞允文比为岳飞,实非过誉。后来虞允文入

川为川陕宣谕使,虞允文作《论用吴璘以图恢复疏》、《论巩州未下可忧疏》、《论

营田之利弊》等奏疏。隆兴元年,虞允文又有著名的《论今日可战之机有九疏》,分

析天下时局,对比敌我双方,希望孝宗无为因循,尽力战备,抓住可战之机,励行可

战之实,文章首先说坚持抗战,收复中原,是‘天地之大经,《春秋》之大义‘,接着

从宋金双方君主是否英明、政权是否巩固、国内是否安定、民心向背、地利、天时、

人才等九方面进行论述。乾道三年,虞允文出为四川宣抚使,作《论明良交感惟信与

诚疏》、《谢赐御书汉崔寔政论疏》、《论西蜀草木之妖、措置水旱盗贼之备疏》等

。虞允文著述颇丰,杨万里《虞公神道碑》说他终生好学,‘食必观书,为文立成,

不雕而工‘。虞允文著有《经筵春秋讲义》三卷、《唐书注》、《五代史注》、《乾

道重修敕令格式》一百二十卷、《虞雍公奏议》二十三卷、《内外制》十五卷、《诗

文集》十卷、监修《续会要》三百卷,《宋诗纪要》收录其诗两首,《宋代蜀文辑存

》收录其文八十五篇。虞允文另外还有两篇早年之作比较有名,一是《辨鸟赋》,一

是《诛蚊赋》。虞允文为至孝之人,母亲去世以后,又伺候父亲七年,他作《辨鸟赋

》,以鸟乌私情,传人间至孝,文章情真意切,摧肝裂胆,有李密《陈情表》之感人

力量。《诛蚊赋》以蚊蚋为毒人间,喻金‘逞威于河内‘,主张除恶务尽,‘不复使无

用之物,无穷之毒,存于世间‘。

虞允文不仅诗文出色,还是一很有成就的书法家。明代书法家吴宽评论说:‘虞忠肃

手帖,词语详雅,气象雍容。‘,明代文艺评论家王世贞也说:‘《停云馆帖》第六卷

,为南宋名臣书,如虞雍公之俨雅,皆有可采。‘虞允文的书法,笔致含蓄,于奇崛

处见俨雅;情趣天成,于不经意处显功夫,在宋代书坛是比较有个性的,他传世的墨

迹有《适造帖》、《钧堂帖》等。

虞允文有三个儿子,直秘阁虞公亮,知开州虞公著,长宁武宁守虞杭孙。一共有八

个孙子,其中虞刚简最有名,最后官职为利州路提刑,曾与魏了翁讲学蜀东门外,‘

蜀人师尊之‘,曾孙虞应龙时任太常寺主薄知雷州,修学校,兴水利,甚得治誉。虞

珪‘知连州,亦以文学知名‘,子虞汲,‘其文清而醇‘,‘教授于诸生中‘,‘以翰林院

编修官致仕‘,汲子虞集,官至奎章阁学士,与杨载等并称为‘元代四大家‘,诗文名

冠一时。

白马书生虞允文--十二生平年谱

大观四年(1110年) 出生于四川仁寿县

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先后通判彭州,权知黎州、渠州

绍兴二十八年1157年十月,除秘书丞,其后累迁礼部郎官

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吏部员外郎。

绍兴三十年(1160年) 十月,丁未日,起居舍人,借工部尚书充贺正使

绍兴三十年(1160年) 除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十月,戊午日,中书舍人参谋军事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十一月,丙子日,虞允文督建康诸军统制官张振、王琪、时俊、戴皋等以舟师拒金主亮于东采石,战胜,却之。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十一月,丁丑日,虞允文遣水军统制盛新以舟师击金人于杨林河口,又败之。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十一月,癸未日,虞允文自采石率李捧一军及戈船如镇江备敌。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十二月,庚子日,杨存中及虞允文渡江至瓜州察金兵。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十二月,甲辰日,虞允文自镇江入见。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十二月,壬子日,虞允文还至镇江。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正月,己巳日,遣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虞允文先往建康措置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正月,丙申日,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兼侍讲虞允文试兵部尚书、充江、淮、荆、襄路宣抚副使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二月, 戊戌日,以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兼侍讲虞允文为兵部尚书、川陕宣谕使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九月,丁酉日,以论边事不合,罢川陕宣谕使,以显谟阁直学士知夔州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九月,乙卯日,诏虞允文赴吴璘军议事。

隆兴元年1163年,敷文阁待制知太平州,

隆兴元年1163年六月,戊辰日,召虞允文。

隆兴元年1163年六月,甲申日,以敷文阁学士虞允文为兵部尚书、湖北京西宣谕使,

隆兴元年1163年七月,庚寅日,湖北京西制置使

隆兴二年1164年正月,丙申日,命虞允文调兵讨广西诸盗

隆兴二年1164年七月,乙酉日,罢免湖北京西制置使,

隆兴二年1164年七月,戊子日,以显谟阁学士知平江府

隆兴二年1164年十一月,壬寅日,以显谟阁学士虞允文为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

隆兴二年1164年十二月,辛卯日,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

乾道元年1165年三月,庚申日,拜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

乾道元年1165年三月,以参政虞允文权提举国史

乾道元年1165年八月,丁亥日,被罢免参知政事,奉祠西归

乾道三年1167年二月,辛巳日,以端明殿学士虞允文为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

乾道三年1167年六月,甲戌日,资政殿大学士、四川宣抚使

乾道三年1167年六月,戊寅日,虞允文为知枢密院事,充四川宣抚使

乾道四年1168年二月,集四路漕臣会计财赋所入,对立兵额

乾道五年1169年三月,乙亥日,罢四川宣抚使

乾道五年1169年六月,己酉日,枢密使

乾道五年1169年八月,己丑日,尚书右仆射,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兼制国用使

乾道六年1170年,命右丞相虞允文兼编修敕令所提举

乾道六年1170年五月,己未日,陈俊卿、虞允文上《四朝会要》。

乾道六年1170年八月,庚戌日,请立太子

乾道六年1170年八月,上《乾道敕令格式》

乾道七年1171年正月,庚辰日,复请建太子,帝命允文拟诏以进

乾道七年1171年正月,癸未日,孝宗赐虞允文《题郭熙秋山平远诗》

乾道七年1171年三月,丙申日(续资治通鉴为戊戌日),工部侍郎胡铨罢。虞允文乞留铨乃以为宝文阁待制兼侍讲

乾道八年1172年二月,辛亥日,授特进、左丞相兼枢密使

乾道八年1172年四月,己酉日,御史萧之敏劾允文擅权不公,允文请罢政,许之。

乾道八年1172年四月,庚戍日,孝宗挽留虞允文,出萧之敏提点江东刑狱。

乾道八年1172年九月,戊寅日,为少保、武安军节度使、四川宣抚使,封雍国公

乾道八年1172年九月,己丑日,赐虞允文家庙祭器。

乾道八年1172年九月,壬辰日,虞允文入辞,帝谕以决策亲征,令允文治兵俟报。

淳熙元年1174年二月,癸酉日,薨

同类推荐
  • 提笔江湖路

    提笔江湖路

    他出身于普通人家,但他天资卓越,昔日同伴成了天下共主,他则金榜题名,成了钦点状元。
  • 水浒之第一百零九将

    水浒之第一百零九将

    一个体操运动员在比赛中因意外死亡,灵魂穿越时空至宋仁宗年间,靠自己现代意识和特有的性格在风浪中沉浮,历经江湖,官场,匪巢各种坎坷,一路走来。打出自己的一片天是果然,更是必然、、、、、、、、
  • 前世今生之无情蛊

    前世今生之无情蛊

    秦朝将军李由,与妻子明月公主,在秦朝灭亡之时,因战争而死,李由没有投胎转世,而是更名李云轩,在忘川河下等待千年之后带着记忆重回人间寻找爱人,千年之后的隋末唐初,二人历经了无数磨难,自幼长大的天盟谷被血洗,师父凌星子惨遭杀害,冷月(即明月公主)被虏去,李云轩一路追寻,历尽坎坷,危险重重。所幸有大叔张春华相助,才得以全身而退。却不料李云轩父亲李薄云,冷月的父亲冷潇雨,与张春华竟是多年前的结拜兄弟,而让他俩成为孤儿被寄养在天盟谷的,竟是当今的武林盟之,秦慕阳,由此拉开了一段血雨腥风的艰难复仇,幸得欧阳凌霜的舍身救助,才使得李云轩与冷月每每化险为宜。。。。。。
  • 锋刃绮情

    锋刃绮情

    江湖门派纷争,弱肉强食,凶险万端。一场精心策划的劫皇贡阴谋大获成功,万无一失。策划者鬼见愁赵与同谋绝剑徐飞扬互相暗算。不料,皇贡竟被另一伙不明人劫走,险遭横祸!
  • 温柔三刀

    温柔三刀

    他从小就跟着师父住在仙灵谷内,那个传说中的地方在等着他(萧栎)的到来,似乎是一个使命的召唤,他踏上了师父为他铺的道路上,他一路历经凶险但却往往能化险为夷。因为他身上背负着别人背负不了的使命,......山雨飘飘欲满楼我御一剑踏江湖。
热门推荐
  • 天罗纪

    天罗纪

    天界大乱,天门大关!华夏大地,惨遭侵略!罗天降世,救世济民!东瀛忍界,强敌不断!退敌之日,华夏复兴!求道证仙,不得其门!下地府,上天庭,战异界!且看罗天如何力挽狂澜!
  • 孩子学习的黄金期

    孩子学习的黄金期

    小学低年级是孩子学习成长的黄金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学习,无疑会为孩子未来的成才打下最坚实的基础。本书通过陶行知教育基金会的专家指导,告诉广大家长:——怎样引导孩子入学后很快适应学习环境;——怎样指导孩子在小学黄金期学业进步;——怎样帮助孩子在各科功课上少走弯路;——怎样培养孩子从小就能多才多艺出类拔萃。
  • 末世桃源记

    末世桃源记

    上辈子拍了老天爷马屁的乔米微在末世来临前得到梦境的示警,打算提前做好迎接末世的准备,末世纪2012已经过去,然而末世却真的降临了,好在她有桃源空间,筑起大房,养起鸡鸭,种上农田,有事没事做两道美食,斗斗渣人,日子过的有滋有味,且看乔米微在末世的幸福生活!
  • 脂粉城市

    脂粉城市

    老街依旧,街面上店铺林立,美女如云,浓郁的脂粉香盖过了汽油味儿。她梦幻般地静静地躺在那里,她感到有一只温柔的贪婪的手,在探索着爱抚她的身体,她感到从未有过的无限的平和,无限的镇静和无限的欣慰。
  • 小丑旳爱不卑微

    小丑旳爱不卑微

    《小丑的爱不卑微》:品味小丑的罗曼蒂克,致敬“偶像爱人”希斯莱杰(癫狂Joker),祭奠七年……———幻亦Joker.☆
  • 我的极品男友:鹿晗

    我的极品男友:鹿晗

    他是韩国EXO里的鹿晗,她是露西家族千金,两个不可能走到一起的人,因为种种原因在一起了,花七朵还找到了自己的哥哥,这真是皆大欢喜!【第二本】冷思柠,你的出现引起的风波……好兄弟分道扬镳,从小长大的朋友撕破脸皮,就连不经意介入的从不相识的两人也结下梁子……可最后,她竟然选择了……他……原本的未婚夫边伯贤开始认真,专心对冷思柠一个人好,不惜去抢婚。吴亦凡也默默的守护着她,KCOLR一线设计师吴世勋不惜违背公司条约从欢喜冤家到爱上她,竹马鹿晗的寒虚问暖,骨科医生张艺兴的闹腾,不羁少年朴灿烈也被冷思柠见证了他的双重人格,她到底会选择谁?
  • 北冥神功异界纵横

    北冥神功异界纵横

    得到了北冥神功的王超,立志要在异界打下一个大大的11!!!“匍匐于我的王座之下把!!!”——王超因为是新人写书,一开始部分写的不好!希望大家看下去,十万字左右开始,本书就进入正轨了。希望大家可以收藏一下本书,谢谢了!
  • 最强大邪神

    最强大邪神

    都市校园少年怀艺,在一次失恋后,意外踏入修真行界,在都市和修真界名声四起,独霸一方。后踏入神陆,踏压一切高手,唯我独尊,成就一位大邪神主。“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
  • 浮生未尽,唯雪未央

    浮生未尽,唯雪未央

    她是只不知天高地厚的顽劣银狐,带着百年执念飘荡人间。他是无情无欲的万年石神,朝夕之间,失了心念。月——是血红色的,凛冽中,为何怀抱如此温暖?你的眼中,为何有我苍白的脸,千年后,你在哪?谁又在我身边?天上地下皆如是,只羡鸳鸯不羡仙...尽了浮生,尽了夜央?寒冰地狱...苍茫大地浮生未尽,唯雪未央...
  • 亚特兰蒂斯之死亡之旅

    亚特兰蒂斯之死亡之旅

    “只要后人们活着通过所有的考核试炼,那么,他将得到至高无上的权利与可以和神抗衡的力量!”亚特兰蒂斯的传言,然而没人去证实过。王涵,一个放荡不羁的青年,从小父母便离开了他,在一次意外中,他得知了古城的存在并被选中接受考核,不去,就被考核后期弄死,去了,还有一线生机。令王涵震惊的是,他的父母,丢下他的原因竟是,他们。。。他们也在那里!充满死亡味道的旅程。“为了活着见到他们,为了伙伴们,我不能死!”一次次在血泊中倒下,一次次爬起来。在死亡边缘无数次徘徊的他们,本以为看到了光明,可是,这一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