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企业的物流中心或仓库中会有许多库存,换算成销售额的话,达到一个月或一个月以上销售额的不在少数。这些库存当中,既有现在市场上还没有订单的过剩库存,也有尚未找到销路的库存,这些库存被不加区别地混放在一起。阻碍物流作业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多余的库存。由于仓库存货量大,作业场所和保管空间变小,因而加大了作业难度,增加了物资装卸搬运的次数和距离。
物流作业上的障碍来自于不必要库存的存在,为了使多余库存不成为作业障碍,首先要对库存加以区分。造成障碍的库存就是过剩库存和积压库存,也是物流系统要排除的库存群。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这部分库存之前,作为物流朝着系统化推进的方法,首先就是要形成“仿佛没有多余库存的状态”。
⑴怎么办
要使多余库存不再对物流作业构成阻碍,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物流系统上将多余库存隔离开来。如果多余库存被隔离开来,即便它还存在,也如同没有一样。
为了便于物流作业有序进行所以产生出所谓的“双重区域处理系统”,即在物流系统中把必要库存和非必要库存分别放置于不同区域。
这种方法的具体形式有多种。比如,将仓库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库存区域,一部分是理货区域;在多层仓库的情况下,底层是理货区域,上层是库存区域;在货架的情况下,最上层是存货,以下各层是理货用区域。
⑵怎么隔离
导入双重处理系统的关键是库存区分,将物流系统中必要的库存和非必要库存区分开来。为此,需要对出货模型进行分析。出库特征可以用三个尺度来反应:即出库频率、一次出库量和每日最大出库量。根据前两个尺度就可以分析出不同的出库模型,如低频率大批量出库型、高频率小批量出库型等。
根据这个模型,就可以从每天平均出库量推算出每种商品有多少天的库存。考虑到最大出库量的影响,可将一天的最大出库量作为推算库存量的依据。
为了区分多余库存,需要对合理库存量作出判断,主要考虑订货周期的长短以及安全库存大小等因素。例如,判断的结果是保持一周的库存,那么,超过这个水准的库存从物流服务上看就属于过剩库存。
这样,通过以上一系列分析就可以从现有库存中区分出过剩库存、积压库存,把他们分离出来并放置到其他场所,配送中心只保留一周的库存。在这种情况下,配送中心就成为面向顾客专门从事出库业务的物流据点,物流作业效率会得到显着提高。
双重区域处理系统实际上是将库存划分为两个区域,一个是配送中心,另一个是库存中心。配送中心只备有物流服务上必要的库存,配送中心以必要库存为对象,使作业系统更有效率。库存中心则用来周转积压库存、出库频率低的库存以及超出需要的过剩库存。这个中心的功能有两个:一是将多余的库存隔离开来,避免对物流作业的效率化产生影响;二是作为储备库存为配送中心备货用库存作补充。
通过以上这些步骤的实施,迈出了物流系统化的第一步。这既是实现既存的物流结构向物流系统的转变和构筑物流系统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提高仓库内作业效率的有效方法。
二、企业物流模式的变化
双重区域处理的思考方法是构筑物流系统的方法论,向物流中心引入这一方法本身不是目的,它是实现物流据点的重新组合,促进物流系统化的第一步。
从企业物流系统化的发展过程看,企业物流模式的几个阶段,如图3-8所示。
模型A属于一种后处理性质的物流模式,企业物流尚处在分散管理阶段,根据生产、营业等部门的想法配置库存。在这种情况下,物流系统还不存在,只是有许多仓库。它的特征是:
⑴仓库一般设在支店或销售点附近,反映了销售人员希望将库存放置在身边的想法。但是销售据点与物流据点的布局原则不同,这种配置只是反映了营业方面的要求。
⑵在这些仓库放置的库存反映了工厂和销售部门希望有利于自己的某些想法。如销售人员为避免缺货,希望尽可能多保有一些库存,而销售人员并不对库存负有责任,考核营业员业绩的指标是销售量,因此对于过剩库存不会产生抵触,更不会有意识地去消除。此外,遇到畅销的商品,各个销售点之间相互争夺商品,仓库的库存越来越多;仓库不能再装进新货物时,仍会向各地仓库送货,不管是否需要。而且,工厂到销售点仓库的送货使用大型车辆,在销售点的订货不足以使车辆满载的情况下,工厂方面会为了满载运输而单方面增加供货量。
从以上种种现象可以看出,采用A模式的企业,其物流经营管理的意识还没有形成,物流处在一种缺乏“秩序”的混沌状态,存在很多问题。
B模式是在企业出现物流经营管理部门以后采用的一种物流运作模式。它是将众多的营业网点的仓库集约化,设置物流中心。营业据点与物流据点实现物理上的分离。B模式同A模式相比有了很大进步。由于分散的仓库实现了集约化配置,简化了物流线路,物流中心的作业环境、作业效率得到改善。然而,如果从物流系统化的角度衡量的话,B模式离物流系统化还有一定差距。因为,物流中心的库存也是根据工厂或销售部门认为对自己有利的方式配置的,物流部门本身并没有掌握库存配置的主导权。如果认为建立了物流中心就意味着实现了物流系统化的话,那将会使物流经营管理走入误区。
C模式相对于B模式又进了一步,虽然C模式也无法掌握控制库存的主导权,但是,由于引入了双重区域处理系统,对库存进行了区分,因此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生产和销售部门由于按照有利于自身利益配置库存对物流产生的影响。
D模式是根据双重区域处理系统的原则对物流据点进行重组后的模型,也是物流系统的基本模型。D模式将物流中心的多余库存集中到库存中心,实现了物流中心从“仿佛没有多余库存的状态”向“实际上没有多余库存状态”的转变。真正的物流系统到了这个阶段才开始出现。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我们前面反复强调的物流系统实际上只是停留在销售物流系统的层面上,按照物流系统的理论,物流系统要延伸到原材料的供应和产品生产领域,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动向及时调整采购和生产计划,根据市场进行库存配置。因此,库存中心除具备向配送中心补充库存以及提高配送中心作业效率的功能之外,还应该具备根据市场的销售动向反馈信息的功能。配送中心的库存是接近市场需求的最小库存,可以看作是市场的晴雨表。
由于配送中心配置的库存是满足顾客订货需求的最小库存,相当于零库存,因此,根据库存中心库存的变动就可以反映出市场的销售动向。向配送中心补充库存频率高的商品属于畅销商品,很少有补充进货要求的则属于滞销商品。根据库存中心库存变动得到的信息,反馈到生产和采购部门,据此调整生产和采购计划,以利于企业运营顺利进行。
这样,由保有最小库存,以作业效率优先原则建立起来的配送中心和向配送中心补充库存的以集约化方式存在的库存中心,这两个在功能上有明确区分的物流据点的组合,形成其基本模式。
以上阐述的物流系统的构筑方式,首先是从提高物流据点作业效率化的角度出发,改进现存物流结构为前提的一种思路。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物流部门可以在物流系统的构筑上发挥较大的主动性。此外,这种物流系统结构也成为物流系统的基础。随着物流系统的构筑,库存中心的多余库存会减少,缺货发生的概率也会降低。
((第四节))物流组织的构建
一、物流内部组织构架
1.中级阶段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