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46400000015

第15章 沼泽(2)

(1)草甸沼泽化由于大气降水或河流泛滥地面季节性积水或土壤季节性过湿,发育了草甸植物群落。在地表水和地下水作用下,土壤孔隙长期被水填充,通气状况恶化,造成嫌气环境,并引起土层严重潜育化,死亡的植物残体在嫌气条件下,分解非常缓慢,使地表形成的草根盘结层加厚,草根层具有很强的蓄水能力,进一步加强了地表湿润程度,致使大量的喜湿植物侵入。随着沼泽化过程不断发展,土壤营养元素不断累积在未分解的植物残体中,使土壤灰分元素渐趋贫乏,要求营养成分不太高的沼生植物逐渐取代了湿草甸植物,最后演变成沼泽。如三江平原沼泽区,大部分沼泽是由草甸演替而来。由于地势低平,地表湿润,广泛发育了中生的草甸植物群落,盛夏季节,百花争艳,五彩缤纷,所以当地群众又称“五花草塘”。受地表季节性积水或土壤过湿影响,造成草甸过度湿润,喜湿性的小叶樟大量侵入,演替为以小叶樟为主的湿草甸植物群落,随着湿润程度增加,小叶樟又被苔草属植物所代替,形成以苔草为主的苔草一小叶樟沼泽,进一步发展,在平原区则形成毛果苔草沼泽。在若尔盖高原沼泽区的阶地上,也进行着草甸沼泽化过程,并堆积了泥炭层。由此可见,草甸沼泽化过程是草甸过度湿润,导致土壤严重潜育化形成的嫌气环境,以及植物残体强烈的蓄水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森林沼泽化在中国高寒山区森林带,特别是寒温带、温带的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带,常有面积不等的沼泽分布其间,有的镶嵌在林海中间,有的分布在林下,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和更新。

在一般情况下,森林是不易发育沼泽的,只在森林采伐迹地或火烧迹地才能看到沼泽化现象。因为树木消失后失去了巨大的吸水能力,破坏了土层的水分平衡,使土层过湿或地表积水,导致迹地沼泽化。在季节冻土时间长并有永冻层分布的山地,水分下渗困难,地表过湿,也容易引起林地沼泽化。林下沼泽或林间空地的沼泽不惭向四周扩展,恶化了树木的生长环境,造成树木大量死亡而形成“站杆”,或因限制了树木的正常发育,出现树木枯梢、生长缓慢,变成矮小的“小老树”。这种现象,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都可以看到。

中国沼泽的形成时期与分布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沼泽分布广泛,据初步统计,沼泽面积约1.7亿亩,相当于浙江或江苏省的面积。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沼泽经历了形成、发育、消亡和继续发育的过程。这种几经沧桑的变化,与第四纪以来的气候变化,海陆变迁和新构造运动等密切相关,下面以沼泽的堆积物——泥炭为线索,谈谈第四纪以来中国沼泽在时间上的演化和空间上的分布。

(一)沼泽形成时期

许多研究者认为,中国泥炭是全新世以来形成的。近年来,通过野外考察和地层对比分析,特别是孢粉、同位素碳、古地磁、考古等大量资料表明,第四纪以来的各个时期均有沼泽形成和泥炭堆积。根据泥炭沼泽形成的年代,可划分为更新世沼泽和全新世沼泽两个形成时期。

1.更新世泥炭沼泽形成期

第四纪初期,更新世自然界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轮回现象的变化,即冰期和间冰期、海侵和海退、剥蚀作用和堆积作用等的交替变化。泥炭沼泽形成和发育,也是适应于这种环境韵律变化而变化的。这一时期形成的泥炭沼泽,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河北以及东部滨海和大陆架一带,沼泽早已消亡,泥炭已全部被掩埋,至今发现的主要有如下几处:

(1)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附近更新世早期的埋藏泥炭沼泽中国第二海洋地质队在该区打了35个钻孔,其中11个钻孔发现泥炭,埋藏在更新世早期的湛江组地层中,每层泥炭厚约1米左右,在剖面中可见1~6层泥炭,说明在湛江组地层的堆积过程中,海陆变迁频繁,沼泽曾几经兴亡。

(2)福建省龙海县南太武柳乡埋藏泥炭沼泽泥炭下伏第三系玄武岩。上覆海相砾石及砂土,含于白色黏土和灰色页岩内,泥炭层厚薄不一,厚者可达1.5米,距地表数十米。有的专家认为,这层泥炭是更新世沼泽的产物。

(3)江西省吉水县黄桥埋藏泥炭沼泽对这一泥炭地的形成时期还有争论,但都认为是早更新世以前或更早时期的产物。本区由南坡、新春、曾家3个矿带组成,泥炭地面积6.6平方公里,泥炭层平均厚度14米,最厚可达60余米,仅南坡一个矿带的储量就有440万吨,主要矿体一层,可见沼泽存在的时间是相当长久的。

(4)河北省滨海地区埋藏泥炭沼泽该区钻孔资料揭示,黄骅县赵家堡地下40.5~41.5米处的泥炭CB14年代测定,距今32000年;海兴县高湾地下38米处有厚约1.9米的泥炭层,CB14年代测定距今22900年左右,均属晚更新世形成的泥炭沼泽。

(5)黄海和东海大陆架的埋藏泥炭沼泽根据古地磁、CB14年代测定和地层分析,黄海大陆架晚更新世以来有3次沼泽化过程,在距今7.2~1.2万年间,中国气候出现过5次冷暖波动和海面升降,并有3次裸露成陆,因此,沼泽在沿海平原得到发育,堆积了一定厚度的泥炭层,3次沼泽化过程堆积的泥炭,距今分别为12400年、36000年和70000年。

2.全新世泥炭沼泽形成期

根据泥炭CB14年代测定,全新世各时期都有泥炭沼泽发育,有些泥炭沼泽的形成,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可见冰后期的气候条件,一般是有利于泥炭沼泽发育的。但由于全新世的气候波动大,滨海地区海陆变迁频繁,以及局部地区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各时期泥炭沼泽的堆积状况不同。根据对137块泥炭所做年代测定,参考部分孢粉分析和地层资料,将全新世划分为3个造炭期:

(1)泥炭局部发育期全新世早期,全球气候转暖,冰雪消融,海面回升,发生了海侵。根据孢粉分析,当时北部辽东半岛以桦属花粉为主,气候温凉;长江下游一带,以松、栗、栎等花粉占优势,属温湿气候,由于气候刚刚转暖,与今日相比北方仍较寒冷,内陆地区受冰雪融水和降水补给的许多积水洼地和湖泊,为泥炭沼泽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海侵的发生,近海平原一带地下水抬升,河流排泄不畅,下切能力减弱,也出现了有利的造炭环境。如河北省昌黎县毛家沟泥炭(下层),北京长沟组泥炭、辽宁省普兰店组泥炭,以及许多内陆地区的泥炭均是这一时期形成的。根据泥炭CB14年代测定,在距今10300~9000年出现泥炭沼泽堆积的第一高峰。

(2)泥炭普遍发育期进入中全新世后,气候更加温暖湿润,当时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2~3℃,雨量充沛,植物生长繁茂,为泥炭的累积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来源,根据孢粉分析,当时东北和华北一带以松属和阔叶树花粉占优势,气候温湿;长江下游一带,以栲,青冈栎,水龙骨科花粉为主,气候湿热;南部沿海地区,此时气候炎热而湿润,从水热组合条件来看,这一时期大部分地区出现有利于泥炭沼泽堆积的环境条件。因此,不论南方和北方,平原与高原均有泥炭沼泽发育。

全新世中期,海面继续缓慢上升,在距今6000~7000年间达到最高,较今日海面高5~6米,并处于稳定阶段,距今5000年后海面开始缓慢下降。在这个变迁过程中,在最大海侵线外侧,海侵与海退后的海岸线间,形成许多内陆湖泊、洼地、废弃河道、渴湖,为泥炭沼泽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场所。因此,沿海和内陆一样,也有泥炭广泛堆积。根据泥炭Cr,年代测定,在距今6000~4700年和3400~2000年,出现泥炭堆积的第二和第三高峰。

(3)泥炭发育衰退期晚全新世以来,气候趋干,全国多次出现寒冷。据孢粉分析,东北平原以桦属花粉为主(山区气候冷湿),华北平原以松属花粉占优势,属凉干气候。南部沿海地区气候热而稍干。由于气候变干,水源补给减少,或受下沉运动和人类活动影响,堆积作用加强,使许多泥炭沼泽被泥沙、黏土等掩埋,形成埋藏泥炭。只有部分泥炭沼泽地仍在继续堆积。

泥炭沼泽堆积高峰,没有出现在极寒或极暖的气候条件下,而出现在气候由冷转暖和由暖转冷的变更期。因为寒冷气候植物生长受到抑制,泥炭堆积缓慢;炎热气候虽然植物生长茂盛,但分解强度大(除稳定多水环境外),也不利于泥炭的积累,而气候由冷转暖或由暖转冷的变更期,一方面植物生长量较高,同时植物残体分解较缓慢,故有利于泥炭堆积。

沼泽泥炭的堆积速率,取决于区域气候条件,造炭植物类型及其堆积环境。全新世不同时期、不同地带、不同类型沼泽的泥炭堆积速率均有差异。原苏联欧洲部分沼泽中泥炭堆积速率为0.7~1.0毫米/年;欧亚大陆泥炭堆积的平均速率为0.45毫米/年(0.11~1.66毫米/年)。中国在这方面研究不多,但从仅有的资料可以看出,中国全新世泥炭沼泽的堆积速率为0.19~0.94毫米/年。

中国南、北方气候转暖开始的时间不同,因此,泥炭沼泽开始堆积的时间也不相同。总的趋势是南方早于北方,平原早于山地,沿海先于内陆。全新世早期,沿海平原和南方的部分地区,首先出现有利泥炭沼泽形成的环境条件。如广东,广西、福建、长江口,河北,辽宁南部,渤海,黄海、东海的大陆架(当时为沿海平原)及内陆部分地区,均留下许多早全新世形成的泥炭。此时,东北及大部分内陆地区,气候冷干,泥炭沼泽不甚发育。全新世中期,随着气候逐渐变暖变湿,海侵范围扩大,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湖周围,沿海平原、中部低山丘陵区,东北地区及西北,西南高原等地,先后形成许多大面积的泥炭沼泽地。晚全新世初期,东部和南部沿海平原,以及海岸线变迁带形成一些泥炭沼泽。晚全新世气候趋干,特别是人类活动的干扰,大部分沼泽进入衰退阶段,唯有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阿尔泰山区、若尔盖高原和局部山地的泥炭沼泽至今仍在继续发育。三江平原大部分发育了无泥炭的潜育沼泽和少量泥炭沼泽。

(二)现代沼泽的分布规律

沼泽及其类型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主要取决于形成沼泽的水热条件。而水热条件既受纬度地带性因素制约,也受海陆分布、地质地貌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因此,作为自然综合体的沼泽,在地理分布和类型特征上,无不打上地带性的烙印。但是,非地带性因素的干扰和破坏,使沼泽类型及其分布又显示出区域性特点。中国现代沼泽总的分布规律是:

1.北部多于南部

我们知道,冷湿气候是形成沼泽的最有利条件。北半球是世界沼泽最多的地区,主要是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大部分地区位于寒带和温带的缘故。中国南北跨49个纬度,包括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沼泽的分布与此相适应,呈现由北向南减少的趋势。以东北地区来说,为湿润半湿润气候,是中国沼泽分布最多的地区,但南北仍有明显的差异。最北部的黑龙江省,从气候来看是中国最寒冷的地区,特别是大兴安岭北段已属寒温带,沼泽分布面积大,山地发育了大量泥炭沼泽,广大平原发育了大片无泥炭的潜育沼泽,总面积达5000多万亩。辽宁省大部分地区属暖温带,沼泽主要分布在沿海各河口,东部山地也有分布,共200多万亩。居于东北地区中部的吉林省位于温带,除了长白山地区有泥炭沼泽分布外,松嫩平原也有大片无泥炭的潜育沼泽,面积有400多万亩。尽管东北地区三面环山,中间为向渤海敞开的大平原,三省地貌条件基本相似,但南北气候的差异,仍是导致沼泽面积由北向南递减的重要因素。至于中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沼泽,比东北地区就更少了。

2.东部湿润气候区多于内陆干燥区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海陆物理性质不同所导致的地表热量状况的不同,使冬夏季节在大陆和海洋形成不同的温压场,产生了明显的季风环流,除了受青藏高原阻挡的西北内陆地区外,绝大部分地区都在季风控制之下,形成典型的大陆季风气候。夏季风源源不断地把海洋上的湿润空气吹向大陆,使中国的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形成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的气候区。这种沿经向的气候特征,也制约了沼泽的分布状况,使中国东部湿润、半湿润气候区发育了大面积的潜育沼泽,如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下游平原、海河中下游洼地、江苏北部的里下河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的湖滨洼地,都是大片沼泽分布区。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则发育了大量的泥炭沼泽。零星分布的沼泽在平原和其它山地也有分布。如江西省南昌附近的西山、湖南省的武功山等地,甚至发育了苔草一泥炭藓沼泽。需要说明的是,本区人烟稠密,开发历史较久,许多沼泽已被改造利用,如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杭嘉湖平原,过去都是水乡泽国,如今已被劳动人民开发改造成鱼米之乡了。

中国西部地区季风影响渐弱,降水量减少,形成半干旱、干旱气候,除了山地受地形影响,气温低,降水稍多,形成冷湿气候,发育一定面积的沼泽外,广大的内陆盆地沼泽发育很少,有些地方虽然地下水位高,但强烈的蒸发作用使盐分聚集地表,大多形成少有植物生长的盐沼,只在盆地周围受冰雪融水补给形成的山麓地下水溢出带,有断续分布的沼泽,面积很小。另外,在个别河流的滩地,以及有河流汇入的湖泊周围,也有少量沼泽分布。如博斯腾湖西部小湖区的芦苇沼泽和塔城南部额敏河的南湖芦苇沼泽,是新疆境内较大的沼泽区。

3.山地高原多泥炭沼泽,平原多潜育沼泽

沼泽中有无泥炭的形成和累积,取决于植物生长量和分解量的对比关系。如果每年增长的有机物质大于分解韵数量,沼泽植物残体就会逐渐累积而形成泥炭,反之,就不能形成泥炭。众所周知,水热条件不仅制约植物生长量,也制约植物的分解过程。有机体的分解,主要是微生物活动的结果。山地高原多发育泥炭沼泽,主要是因地势高形成的冷湿气候,抑制了土壤微生物活动所致。

同类推荐
  • 绿色校园

    绿色校园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希望的色彩;绿色校园,饱含着对未来的向往与追寻,凝聚着教育新理念的火花与期冀——为明天的腾飞插上绿色的翅膀,为未来的美好传输和谐发展的理念!
  • 中国古代科技大观

    中国古代科技大观

    从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看,中国早期的文明是落后于古巴比伦、古埃及以至古希腊的。但是,到公元前21世纪,充满智慧的中国人发明了青铜冶炼和生铁冶铸技术,加快了文明发展的速度,所以发展到公元前三四世纪,中国的科学技术开始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开始创造出工业史上、医学史上、天文史上等等一系列璀璨的文明硕果。
  • 自然科学与技术研究方法

    自然科学与技术研究方法

    本书以物理学、光学与光学技术、生物学与生物技术,以及材料科学与材料制作加工技术的发展为依托,结合国家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政策,并结合从事上述专业教学的教师在科研活动中具体的创新体会,来阐述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方法,是“活”的教学。当然,这些研究方法的应用,并不局限于这4个领域,它可以毫不费力地推广到其他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因此,本书不仅可供物理学、光学与光学技术、生物学与生物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在结合其他领域科学与技术研究实例的基础上,供其他从事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的研究人员使用。
  • 地里万千

    地里万千

    这里有神秘诡异的百科知识等你阅读,这里有扑朔迷离的背后玄机等待你的发现,这里有鲜为人知的惊险内幕等待你的探索,这里有匪夷所思的灵异事件等待你的追寻。
  • 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治

    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治

    本书共分为两编。第一编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法定报告动物疫病,第二编为其他重要动物疫病。动物疫病不仅对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而且也危及社会公共卫生安全。搞好动物疫病的防治是确保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热门推荐
  • 一诺三年

    一诺三年

    “苏小诺,你到底能惹出多少麻烦?”易烊千玺抚额!“肤浅,你能数出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嘛?”苏小诺理所当然。“你就不能给我们省点心吗?”王源黑线。“不吃鱼的猫不是好猫,不惹麻烦的小诺不是好小诺”苏小诺理直气壮。“闭嘴!滚去写作业”王俊凯暴走。被某人拎起的苏小诺无语问苍天:“王俊凯小童鞋……能不能每次都揪我衣领,很没形象欸……”当一只呆萌小诺遇见了TFboys……会发生怎样爆笑捧腹的故事呢?
  • 乾坤天行逆

    乾坤天行逆

    顺应天道,可自然成神;逆天而行,可超脱于神;且看李天行如何倾覆这个天地吧!
  • 古剑奇谭之相濡以沫

    古剑奇谭之相濡以沫

    前世的他们爱得太艰苦、太隐忍,一个想爱却不敢爱,因为他身有煞气怕伤害身边的人;一个执着却从未放弃,就算他不记得她,却总在背后默默支持他并跟随他。即使面对死亡,他一无反顾,她也没有阻饶,因为她能够懂得他心之所想。在乌蒙灵谷他们许下承诺,她一定会找到他,他也一定会等她,然后一起走、一起看,帮助许多需要帮助的人,老了就在苏苏谷住下,再也不分开。在蓬莱大战中他仙灵散尽,终究是离开了她…时间转瞬即逝,她终于找到了他,可他却忘了她,她却并没放弃,而是一直跟着他,就像前世那样…之后又怎样了呢?命运会让他们在一起吗?
  • 冷酷王爷毒蝎妾

    冷酷王爷毒蝎妾

    宁颖是前世受过亲人背叛的人,这一世她再也不会相信任何人,宁可我负天下人,莫让天下人负我。韩木飞是明国的战神,冷酷无情,却只对一个女人动情,没想到这个女人毒若蛇蝎。一个毒妇,一个暴君,最后是谁征服了谁,两只带刺的刺猬能有幸福的生活吗?冷酷王爷毒蝎妾,带你领略别一番的柔情。爱是冰,是火,是你的选择,冷酷的王爷怎样才能夺得毒妇的心,考验的是爱情还是心,或者两者都是,他们能够拨开重重迷雾,走到一起,我们一起来看是否是幸福的结局。
  • 瞒天仙途

    瞒天仙途

    问天何处缘真道,仙指三生心无悔。修真路,踏歌而行
  • 重生之代战

    重生之代战

    ?她是西凉的公主,也是西凉大王与王后唯一的子嗣,谁娶了她,谁就是西凉的大王,身份尊贵,可在大乾国,那一眼,少年惊艳了她的年华,她放弃了攻占大乾的机会,顶撞自己的父母,甚至,深深的伤害了从小到大深爱自己的表哥。她终于和他在一起了,十六年,她为他收敛起自己骄傲,为他生儿育女,竭尽全力的付出。可最后,他骗了她,为了他曾经的发妻,王宝钏。他登临大位,尊他的发妻,罪臣之后王宝钏为东宫皇后,王宝钏的母亲为太后。而她,为他生儿育女,却被他封了一个不伦不类的西宫。他和王宝钏被世人歌颂情深不渝,那她对他付出算什么呢?若能重来一次,她一定不会在为了那样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而伤心,她要做自己真正的公主!
  • 朋友们,能不能先把手机放一旁(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朋友们,能不能先把手机放一旁(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这部作品包含三个短篇小说:《朋友们,能不能先把手机放一旁》延续了作者关于夫妻情感话题的探讨。《崔先生溺亡始末》讲的是一个普通人独自走向死亡的故事。《外国专家大厦》则是以快递员的视角审视整个都市生活。慢三的小说看了使人郁闷却异常真实,作者在传达某种共通情感的同时,也在揭示一种现实真相。他笔下的人物都是卑微的都市小人物,面对庞杂的生活,有着作为个体的孤独、困惑和彷徨。
  • 人间海市:长岛

    人间海市:长岛

    长岛县诸岛,古为莱夷之地。秦、汉、晋、隋时期属黄县(现龙口市)。自唐朝神龙三年(公元707年)属蓬莱县。1929年,山东省政府设置长山岛行政区,始自蓬莱县划出,直隶山东省。1935年撒区归属蓬莱。1945年第一次解放,成立长山岛特区’隶属北海专区“1947年国民党占领。1949年第二次解放,恢复长山岛特区。1956年建立长岛县。
  • 都市修仙高手

    都市修仙高手

    昔日徐家商业天才,从修仙世界重返前世,立志复仇。于是,各路女神,再无宁日……
  • 异界之杀手医生

    异界之杀手医生

    千世情劫如同一部荒诞可笑的剧本,他却为这肝肠寸断。无形的大手操控着他命运的轨迹,他却一无所知。面对着无法抗衡的力量,他是否能够力挽狂澜?他是一个杀手,也是一个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