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立胤礽为皇太子的主要原因——政治需要。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帝在位时,历经内忧外患之苦:宫廷内部,皇子众多,一个储君的位子牵动着许多人的欲望,所以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帝内心极为不安,为了避免外戚的企盼,才将孤身一人的胤礽立为太子;而宫廷外部,由于军事形势的恶化,朝廷军队在南部和西部与叛军交战时接连受挫,为了对付这些挑战,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接受了熊赐履等汉族大臣的意见,全面采取汉化政策,加快了满族政权的汉化进程,立太子便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沿袭明朝的一个重要制度。总之,政治斗争的需要,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帝决定立太子的主要原因,其目的至少有三个。一是意欲笼络其统治范围内的汉人之心(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帝采取的是汉民族的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是汉民族宗法制度的核心,即至高无上的皇位应该由正皇后所生的嫡长子继承。如嫡长子早死,则由嫡长子的嫡长子继承,即皇太孙继承。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太子病故,即由皇太孙继位。如嫡长子无子,则由嫡次子按顺序继承。只有在正皇后无子的情况下,才考虑庶生的长子。如皇帝无子,则依昭穆亲疏的顺序选立继位之人),为削藩平乱、巩固政权打下基础;二是试图避免前两朝时代不预立继承人带来的皇权交接的麻烦,以求垂万年之统、系四海之心的目的。
其次,是尽孝心。有人认为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恪守懿旨”,才决定立胤礽为皇太子,如果不立太子,意味着对祖上不孝;如果不消弭内战,安抚庶民,同样意味着不孝。因此,内战、孝敬太皇太后、培养皇太子这三件表面看来互不相关的事情,在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帝心中搅成了一团。当时,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虽无时无刻不全神贯注于军国要务,但他还是抽时间亲自教皇太子读书、骑射等,同时命令大学士张英、李光地做太子的专职教师,又命令大学士熊赐履对太子讲授各种书籍,为培养胤礽付出了相当多的心思。
再次,是感情上的因素。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喜爱胤礽的生母,但她却难产而死。因此,有人认为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将自己对皇后的感情转移到了胤礽身上,爱屋及乌。决定立胤礽为皇太子,一方面可以断绝六宫谋位的念想,另一方面寄托着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心中的愿望。在父皇所营造的良好学习条件之下,皇太子很快便掌握了满汉两种文字,并且娴于骑射,每当随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外出巡行的时候竟能与其“赓词斐然”。毫无疑问,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很喜爱皇太子的,对继位人胤礽的培养,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帝教育后代的重中之重,并与预立太子的政治目的息息相关。然而,这个被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给予众望的太子却经历了二立二废的磨难,并最终也没有当成皇帝。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立胤礽为皇太子是依照汉族皇帝的方式,中国封建社会皇位的嫡长子继承制,是一个成功并成熟的继承制度。这个继承制保证了政权的平稳过渡,使人心稳定,政权稳固。它是符合封建社会实际的行之有效的继承制。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帝是一位深受汉民族文化影响的皇帝。在皇位继承上,他采取了全盘接受的拿来主义。但是,汉族的立太子制度却没有给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带来方便,反而使他焦头烂额。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皇帝帝册立胤礽为皇太子,是清朝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公开册立的皇太子。当时,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帝只有22岁,也只有2位皇子,皇长子4岁。但皇长子的母亲尚无封号,地位也低微。而皇二子是皇后所生,为嫡长子,因此被定为皇太子。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帝对皇太子的教育极为重视,皇太子也聪明过人,学啥会啥。经多年的精心培养,皇太子精通汉、满、蒙三种文字,且娴熟骑射之艺。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对皇太子胤礽的智育教育是成功的。但遗憾的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帝忽略了皇太子的德育教育,从而酿成了不可收拾的重大隐患。
皇太子自2岁起就养尊处优,无人敢管,所有的人都惧着他,让着他,宠着他。因此,在他看来,除皇帝外,所有的人都是他的奴仆,所有的物都是他的私产。他广收贿赂、私用库币、贪得无厌、予取予求、野蛮凶狠、肆恶虐众。胤礽甚至毒打过平郡王纳尔赛、贝勒海普、公普奇等王公贵族。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熏染,皇太子逐渐由一个纯真的童稚蜕变成了冷血动物。甚至在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面前他也没有做到儿子该做的事情。清圣祖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37岁的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帝亲征噶尔丹时,因患病滞留在塞北行宫。他十分想念17岁的皇太子,于是召其前来行宫。不料,从京中赶来的皇太子对病中的皇父毫无关切体恤之情,神态冷漠,行同路人。这使热望中的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帝非常失望,于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帝立即命其回京。
从此,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开始逐渐发现了皇太子胤礽身上的致命弱点。但是,他并没有在这时废掉太子,而是用打击太子党羽的方式,来警告他,希望太子可以有所转变。太子党羽中最主要的人物是曾经在智擒鳌拜中立下大功的索额图。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认为索额图“议论国事,结党妄行”,将其逮捕监禁,后死于狱中。然而,索额图的遭遇并没有使太子警醒,清圣祖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九月初四,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帝于行猎驻地,召集群臣于行宫前,命皇太子跪于地,愤怒地训斥他,斥他“专擅威权,纠集党羽,窥伺朕躬,起居动作,无不探听”。当即将其拘执,将其党羽6人正法,4人发配盛京。回京后,诏告全国。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帝是一个感情很丰富的人。他对皇太子是又爱又恨。颁布上谕时,他痛心疾首,“痛哭扑地”,“涕泣不已”。此时的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帝心力交瘁,痛不欲生。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想不明白皇太子的表现,他甚至“连续六日未曾安寝”,最后堕入了迷信的深渊,他认为,皇太子的所有表现是“为鬼魅所凭,蔽其本性”。
废掉皇太子之后,储君空缺,为诸位皇子争夺储君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看出了皇子们的心思,于是,不断地召见诸皇子,对他们谆谆告诫,让他们“勿令生事,安分而行”。但是,在巨大的皇权的诱惑下,各个皇子党不但不收束脚步,反而变本加厉,铤而走险。他们明争暗斗,造成了政局动荡,使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帝陷入了极度的苦闷之中。但是,众多的儿子中,并没有能让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满意的人选来担当重任,使得在废掉皇太子只有两个多月后,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帝萌生悔意。他想把原来的皇太子再立起来。为了重新将胤礽立为太子,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他不断地说明自己的意图,向下灌输。后来,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帝又说孝庄太皇太后给他托了一个梦,说孝庄太皇太后“殊不乐”。然后,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借机下令释放了皇太子。再后来,就说皇太子病好了。就在清圣祖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三月初十日,复立了皇太子。也就是说,在废掉皇太子6个月后,又重新复立了他。这又是一个惊人之举,在中国历史上是唯一的一次。但是,之后的实事证明,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这时的举动是完全错误的。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为了能将自己看好的胤礽培养成才,不再出现之前的情况,于是总把他带在身边,但是,复立的皇太子实在是一块不可雕的朽木,他很快就忘记了自己复位前发下的誓言,依然我行我素,放荡不羁,沉湎酒色,结党营私。甚至对父皇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常发出怨恨之言,他竟然说:“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乎?”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经过3年零7个月的观察和等待,认为胤礽“怙恶不悛”、“毫无可望”。于是,在清圣祖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再次废掉了皇太子。此时,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帝59岁,皇太子39岁。这位皇太子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不仅当了37年皇太子,最终没有成为皇帝,而且被二立二废。
在二废太子后,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帝心神皆伤,万念俱灰。之后,一直到他去世之前,他再也没有公开立过皇太子。为了不勾起对不堪往事的回忆,他自己不谈,也不让大臣们再议论这一敏感的话题。一直到临死的当天,他才把皇四子立为皇太子,是为清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