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领们见朱元璋话刚说完,就相继起身,嘟哝道:“搞什么鬼啊!就为了这件小事把咱们找来,简直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真搞不懂这个臭和尚在想什么!”之后,众人就一哄而散。
三天后,朱元璋率领一批亲兵检查城墙的修补进度,发现只有自己如期完工,其他几段工程的进度则严重落后。朱元璋见状,立即板起脸来,对身旁的亲兵说道:“去把尚未完工的将军们请到我的营帐里去,我有事要宣布。”
不久,将领们在亲兵的引导下慢慢地走进朱元璋的营帐。朱元璋见众人到齐之后,立即站了起来,举起郭子兴给他的令牌,厉声说:“我这个总兵官是郭元帅任命的,不是我自己封的,万一城没有修补好就遇到敌人来袭,我们要怎么对付?今日我念在各位军务忙碌,又是初犯,所以特别宽容,但限你们在两天之内完工,否则一概按军法惩处!”
诸将们自知理亏,朱元璋又网开一面,于是众人齐声道:“是,是!我们一定会按时完工,请总兵官见谅!”
此后,朱元璋的威信逐步树立起来,而部队的纪律也日趋好转。不久,郭子兴突然死亡,朱元璋就成为这支红巾军中最重要的人物,甚至还被刘福通任命为左副元帅。
元顺帝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三月,朱元璋便率兵攻占集庆,并改集庆为应天府。小明王韩林儿在接获朱元璋的捷报之后,立即任命朱元璋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的最高长官。虽然朱元璋的起义军队已经发展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割据势力,但因朱元璋起事较晚,实力较弱,地盘又介于徐寿辉和张士诚之间,所以处境仍相当的艰难。
元顺帝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五月以后,朱元璋同时在东、西、南三个方面谋求发展。在东面,朱元璋于同年六月和次年初接连打败张士诚,巩固了自己的防线。在西面,朱元璋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五月在龙湾挫败陈友谅的偷袭企图,并将辖域扩展到了安庆、饶州、龙兴等地。在南面,朱元璋先后从元官吏手中夺得了徽州、婺州、信州等地。元顺帝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由于赫赫战功,朱元璋被宋政权封为吴国公。
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四月,割据两湖的陈友谅集结60万兵力,南下进犯江西,接连攻占吉安、无为等地后,其军队包围了由龙兴改建的洪都城。七月,朱元璋亲率20万军队前来救援,陈友谅遂解围北上,在鄱阳湖口迎战。朱元璋利用风势展开火攻,陈友谅军的舰船被焚数百艘。八月,陈友谅在向湖口突击时中箭身亡,张定边等人夜载其尸及其子陈理逃回武昌。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二月,朱元璋率大军进征武昌,陈理请降,汉割据政权覆亡。
元顺帝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十月,朱元璋对东面的张士诚发动了全面进攻。进攻分三个阶段展开,第一阶段夺取其江北的地盘,第二阶段完成对其首府以外江南地区的扫荡,第三阶段则是围攻其首府隆平。第一阶段的战役目标在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四月前即已达到。同年八月,朱元璋令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师20万大军进行第二和第三阶段的战役。十一月,徐达等先后占领了湖州、杭州、绍兴、嘉兴等地,形成了对隆平的战略包围。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九月,经过十个月的激烈围攻,隆平城终于被攻破,张士诚自尽未遂,在俘送应天府途中自缢死亡。
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九月,朱元璋令大将朱亮祖、汤和等经略浙东,方国珍和其侄方明善相继兵败,逃入海中。十一月,朱元璋令廖永忠率舟师入海,方国珍等投降。同年十月,朱元璋令大将胡延瑞、何文辉等经略福建。十二月,汤和、廖永忠等复以舟师取福州。次年正月,朱元璋军队进围延平,元朝平章陈友定服毒自杀未死,俘送应天府被杀。
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十二月,朱元璋宣布即皇帝位。第二年(即公元1368年)正月,定国号为明,建元洪武,以应天府为京师。当年二月,明军分三路出征两广:一路由杨璟、周德兴自湖南取广西,一路由廖永忠、朱亮祖自福建航海取广东,一路由陆仲亨由韶州攻德庆,策应前两路。五月,廖永忠等至广州,元左丞何真归附。六月,杨璟等至静江(今广西桂林市),廖永忠等前来会合,破城,元平章也儿吉尼被擒。
一统天下,创大明不世之基业
明太祖朱元璋的统一战争,是以北伐中原、攻下元大都开始,以平定辽东结束的。
元顺帝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至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先后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等割据政权。除了四川明玉珍的夏政权和广东的何真两个小割据势力以外,南方的大片土地全在朱元璋的掌握之中。元顺帝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十月,朱元璋命令徐达、常遇春率领二十五万大军,由淮河流域进入河北,开始了夺取中原的北伐。
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二月,北伐军平定了山东,接着分兵两路,水路并进,夺取河南,先后攻克了归德、陈州、许州等地。四月,元朝梁王阿鲁温投降,河南平定。冯国胜等人又率军攻克陕州、潼关,阻断了驻扎在关陇地区的元朝大将李思齐、张思道等人与元朝廷的联系。至此,元大都已失去了屏障和外援,陷入弧形的包围之中。五月,朱元璋亲自督战,部署进攻大都的战役。闰七月,徐达、常遇春率军北上,攻克临清,不久攻克德州。二十七日,攻克通州,迫近大都。元顺帝闻报大惊,在夜里带领后妃太子仓皇逃往上都。八月二日,北伐大军攻克大都,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宣告结束。
明军占领大都后,随即向山西、陕西、甘肃进军,消灭元朝的残余势力,先后打败扩廓帖木儿,收降李思齐,击走张良弼等。明军又攻克上都,元顺帝北走应昌。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元顺帝死于应昌,其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不久,明军攻取应昌,又大败扩廓帖木儿,爱猷识理达腊由扩廓帖木儿拥护退居和林,史称北元。以后到大明惠皇帝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鬼力赤杀掉北元主坤帖木儿自立,改称为鞑靼可汗,北元至此遂绝。
元顺帝之子爱猷识理达腊退走漠北后,云南尚为元梁王把匝刺瓦尔密所据,辽东仍在元将纳哈出等控制之下。此外,四川地区还有一个夏政权存在。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朱元璋遣将征四川,夏主出降。明太祖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又遣将征云南,元梁王把匝刺瓦尔密败死,于次年全定云南。明太祖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朱元璋再遣将攻取辽东,元将纳哈出归降。至此,全国统一事业基本完成,朱元璋心满意足。
在这以后,明朝的版图基本确定。
大兴学校,网络人才
朱元璋在攻下集庆后,开始向权力顶峰的攀登,十二年之后就建立了明朝。成功如此之快,个中因素很多,但朱元璋注意人才的网络,在自己周围建立了一个优秀人才的群体,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朱元璋当然企求明王朝的长治久安,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人才。网络人才的方法主要有大兴学校、征召贤士和科举考试等。
选拔人才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大办学校,通过学校教育培养、识拔人才。
朱元璋出身贫苦,没有受过多少教育,靠着自己的刻苦才能识字为文,而渐成气候之际又得儒生辅佐,更知文化知识的重要。所以,朱元璋在建立明王朝之前已经开始设立学校培养人才。元顺帝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也就是攻下婺州的第二年,朱元璋命宁越知府王显宗设立郡学,聘请五经师及学正、训导。这是朱元璋建立学校的开始。
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为命令各地建立学校专门下达诏书,命令天下郡县,一齐建立学校,以培养士人。由此,各府州县都建立了学校。府学首长为训导,州学叫学正,县学是教谕。学生数额,府、州、县学各定为四十、三十、二十人。无论师生,每月都有廪食米六斗,学官还有月俸。在府、州、县学学习的学生以礼、乐、射、御、书、数设科分教,以儒家经典为教材,各治一经。考试成绩优秀的,或者送到国子监深造,或者参加选拔举人的乡试。如果入学十年学无所成,或者有过失的,则分发为吏,即官府中的办事人员。总之都有安排。
作为大明王朝全国最高学府的国子监,原称国学,始设于元顺帝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命令官员子弟和百姓中才能优秀通晓文义者入学,还在这些人中选了国琦、王璞等十余人陪太子读书。后来,朱元璋下令扩大国子监,命令从各府、州、县学里挑选优秀学生充实国子监。朱元璋要求选择一批少年举人及贡生入学读书,不但赐给衣物,还让他们到各衙门实习吏事,称作历事监生。其中尤其优异的李扩等人还直接进入文华堂、武英堂办事,称为小秀才。小秀才中才学出众、聪明俊伟的,更让他们广泛接触各类图书,钻研各种学问,以期将来派上大用场,这些人则称为老秀才。明初国子监最盛时,监生多达数千人。
除了南京有国子监之外,中都凤阳从明太祖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开始也设立国子监。入学者不少为勋臣子弟,一般人无法管理。于是,朱元璋命令李善长考定教官、生员高下,李文忠负责监督。后来不建中都,此地的国子监也于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并入应天的国子监。
国子监老师都是耆儒。著名学者宋纳、吴都担任过国子监祭酒。学习的科目除了五经之外,还有刘向的《说苑》,以及律令、书、数和《御制大诰》。监生分为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六堂。凡只通四书而不通经者,为正义、崇志、广业三堂。入学一年半以上,文理通畅的升入修道、诚心两堂。再学一年半,经史兼通,文理俱优者可以升入率性堂。此时改用一种积分的办法来考核。每季第一月考经义一道,第二月考论一题,诏、诰、表一题,第三月考经史策一题,判语二题。每次考试,文理都好的积一分,理优文劣者半分,纰缪者无分。一年中积满八分为及格,可以给官做。不满八分仍要坐堂学习。特别优秀的,专门上报朱元璋,由他裁决如何使用。
朱元璋对监生寄以厚望,管理很严,事实上也确实出了一批有用之才。初期的学生不少做了高官。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监生刘政、龙镡等六十四人派充行省布政、按察两使,以及参政、参议、副使等高级官员。《明史》中说,当时监生“为四方大吏者盖无算也”,平常监生也可以当上府、州、县六品以下的官。上文提到的李扩,后来当上了御史。这一方面与明朝初年百废待兴,各方面都缺人有关;另一方面恐怕还同朱元璋大肆杀戮,官员空额太多不无关系。一时间中央、地方,监生遍地都是。当时的进士很多都出身于国子监。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的任亨泰,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的许观,都考得了状元。朱元璋一高兴,除嘉奖外,还写了题名记,刻在国子监门口的石碑上。后来的进士题名碑,由此发端。
后来科举考试出身的逐渐被人看重,荐举征召而来的越来越少,监生的出路也不如往昔,国子监逐渐被人冷落。
收罗人才的方法很多,征召是朱元璋初期常用的手段。
元顺帝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下集庆后,就征召了夏煜、孙炎、杨宪等十余人;元顺帝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朱元璋打下婺州,又征召儒士范祖干、叶仪、许元等十三人;次年,朱元璋克服处州之后,更征召耆儒宋濂、刘基、章溢、叶琛到应天,专门建了礼贤馆招待他们。宋濂当上了江南等处儒学提举,章溢、叶琛当营田佥事,刘基留在朱元璋身边参预帷幄谋议,大致上能够人尽其才。但是,最初所征召的这些人都是知名人士,至少是当地的知名人士,而且这种征召并不是经常性的。
不几年,朱元璋就将它制度化了。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朱元璋敕令中书省,要求各地官府选取民间俊秀且年龄在二十五以上、资性明敏、有学识才干者,征召他们赴中书,与年老者共同使用。十年以后,年老者退休,而年少者已娴熟于政事。如此,则人才不乏,而政务也就有人处理。敕令发布的第二年,即元顺帝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朱元璋派遣起居注吴林、魏观等人求遗贤于四方。
再过三年,即明王朝建立之年,他又派文原吉、詹同、魏观、吴辅、赵寿等分行天下,访求贤才。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诏寻访学问博洽、才德兼美之士。次年,朱元璋又要求征天下儒士、贡举下第、山林隐逸及业农而有志于仕者。
就在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即明王朝建立的前一年,朱元璋就下令要设文武两科取士,要求各地官府劝谕民间有才能者不要放弃学习,等待开举考试。
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诏,要在当年八月特设科第,务必要选取经明行修、博通古今、名实相称者。朱元璋还说,自己将亲自出面考试,衡量应试者水平高下,分别任命他们担任官职。
考试一共分三级,第一级乡试,分别在直隶和各省布政司所在地举行。直隶取百人,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北平、福建、江西、浙江、湖广各取四十名,广东、广西各二十五名。考试得中者称举人。次年,各地举人在应天参加由礼部主持的会试,录取一百二十人。考中的,再参加由朱元璋亲自出题并主持的廷试。因为考试在奉天殿举行,也称殿试。殿试录取一、二、三甲。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二甲十七人、三甲八十人,分别赐进士、同进士出身。考中名单的在午门外张挂黄榜公布,并在中书省赐宴。明代第一次殿试状元为吴伯宪,授礼部员外郎,状元以下的也都分别授官。
按照朱元璋与刘基的设计,明代科举取士,只用四书五经命题,文章体例大略仿照宋代经义,而且是以古人语气来写,要写成对偶句式,称为八股,或者照当时的说法叫做制义。
此时天下初定,朱元璋命令各省连考三年。朱元璋还以各地官员缺少很多为由,要求各地举人都免去会试,直接到应天听候选官。这一阶段中,朱元璋擢拔了不少年少俊异者,如张唯、王辉等为翰林院编修,萧韶为秘书监直长,待遇十分优厚。
这样,明初一段时间里,荐举和科举并行不悖。似乎科举还有逐步取代荐举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