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党支部建设
(第一节)部简史
中国共产党山西省汾城县西中黄村支部委员会(简称西中黄支部)是在抗日战争烽火中诞生的。早在1936年4月3日,红军东征将士500余人浩浩荡荡从东北而来,进驻西中黄村,村防共保卫团负责人张松林闻风丧胆,逃之夭夭,部属四散,化为乌有。红军指挥部扎在张长渠院内,其余官兵分驻周围群众院落。红军纪律严明,买卖公平,说话和气,官兵平等。用写标语、散传单、聚会演讲的方式宣传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使阎锡山的欺人之谈不攻自破。尤其是将南高刘家开的“永诚”当铺打开后,号召群众凭当票无偿领取当物,周围各村群众得此消息,无不笑逐颜开,奔走相告,凡有当票者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十分欢腾。人们都说红军是仁义之师,是共产党领导的代表广大贫苦群众利益的好军队。于是一些家庭贫困的青年赵富成、贺进全等8人参加了红军。4月10日,红军奉命回师陕北,清乡队进村反攻倒算,在北门外关帝大庙摆铡刀两把,吊绳子数条,敲锣通知村人将当物送至大庙。但听过红军宣传的群众,如梦初醒,大多不愿再当反动统治者的顺民,只有少数胆小的认为“不送不得了,送了了不得”,于是趁天黑偷着将东西扔出墙外。除此,无一人将当物送到大庙。为此,王大章、李治茂、张许根、李奎子、李冬管等人遭受吊打。正反事实教育了群众,使之认识到只有跟共产党走革命之路,中国才有希望,自己才有出路。这正是一些志士投身革命,参加共产党的思想基础。
1937年春,省牺盟总会派刘海南、张雨山等五名村政协助员到汾城开展牺盟工作,他们在西中黄宣传了牺盟会的简章、纲领、宣言和入会条件,文海潮、张星吾等率先参加了牺盟会,成了“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的会员。后来,还在会员中动员热情高、有知识的青年报考国民兵军官教导团,全县录取80名,张星吾就是其中一员。7月,郭庆基从太原成成中学回村,与县牺盟特派员王醒宇接上民先关系后,担任了县牺盟会协助员,接着由王醒宇介绍加入共产党,成为汾城县第一个党员。是年冬天,县自卫总队成立,他担任了总队指导员,翌年1月又担任了中共汾城第一个县委的组织委员。在他的影响下,宋澜(原名荀廷澜)、陈立(原名王承烈)、里大池、杨志、张玉林、李国良等人相继参加了县自卫总队、游击支队和政卫二支队。张启、荀毓嵩投笔从戎,奔赴延安,参加了抗大学习。于此同时,村自卫队发展很快,建立了一个拥有百人的中队,中队长文海潮,下设三个分队,一分队为青年队,队长由文海潮兼任,二分队为壮年队,队长王焕珍(又名王秋来),三分队为少年队,队长张发家。
1938年5月7日,在汾城抗日游击支队的打击下,驻县城日军退至史村,汾城县政府和军队又恢复了原建制。10月政卫二支队在西中黄诞生,晋西南区党委副书记张反清在城里院为支队领导作了重要指示,这对党组织的发展也起了一定影响。其间发展宋澜、张随意入党,并与南中黄建立了联合支部,支部书记张随意。
1939年2月3日,日军牛岛师团后滕联队再次占领县城,更加疯狂地推行三光政策,接着阎锡山召开了秋林会议,形势更为不利,7月党又发展里大池为党员,并任命宋澜为支部书记。12月晋西事变发生,县区干部和地方武装全部编为213旅独立游击支队,由县长岳维藩任支队长,他带领支队随新军213旅转移太岳革命根据地,汾城变成了白区,只留下少数未公开身份的党员和干部坚持地下工作。当时西中黄留下的人有宋澜、里大池和非党干部陈立。
1940年2月,县委书记廉怀德召开了德西毛会议,参加人有廉怀德、郑怀礼、张学兢、贾士元和宋澜五人。会议作出四条决定:①各党组织暂时停止组织发展,根据“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等待时机、以利再战”的十六字方针,对全体党员一律进行全面审查。审查中对那些思想动摇妥协,革命意志不坚定的党员,主动疏远,割断关系;②已暴露身份或半公开身份的党员坚决撤离;③党组织转入地下后,党员的活动要以公开的社会职业作掩护,进行合法活动,不散传单、不写标语、不张贴布告、不搞飞行集会、不公开搞群众运动;④通过不同方式,利用各种社会关系派一些坚定的党员打入日、阎营垒内,取得可靠情报。同时把打入敌内部的党员和坚持地下工作的党员严格区分开,不发生横的关系,分别同县委保持单线联系。根据会议精神,支部书记宋澜认真审查分析了全体党员思想动向,决定割断个别党员的关系,支部活动停止。与此同时,县委调宋澜为一区区委书记。七月以后,区委在西中黄又个别发展党员,陈立、王鸣雁相继入党。先后派赵秀夫打入县政府司法科工作,陈立打入尉村编村任村长,里大池打入敌工团,任西中黄编村团副,他同王鸣雁以农民身份作掩护开展活动。其间宋澜为了给党筹集经费,把家中多年节余的10大石小麦和5大石大麦捐出办醋坊,他同家人却过着糠菜半年粮的日子。里大池针对村里有权势的人不纳粮、不支差、不服兵役的现象,提出支“铁杆差”的主张,即纳粮、支差、服兵役人人有份,不得特殊。在上下压力下,他的意见得以采纳,为此得罪了村长张秀山等人。他还查处了张某某把五亩官地化为己有的丑事,这更使张嫉恨在心。陈立以编村长作掩护,于1943年7月担任了一区区委书记,并与赵秀夫联系,营救了盘道村的地下党员曹启立。
1947年6月3日汾城解放,7月1日开始土改,西中黄为土改试点村。工作队长是县委代理书记李安,他带领21名队员,经过三个多月的工作,于10月中旬结束。通过土改成立了农会,划定了阶级成分,分配了土改果实,实现了耕者有其田。1948年11月至翌年2月初,又由组织部长路昌茂带队,对西中黄的土改工作进行了复查。复查中进行了公开建党,通过群众推荐,工作队呈报,区委批准,发展王大章、陈长春、孙春生为党员,并重新建立了支部,书记王大章。
从支部重建至1976年10月的28年中,经历了解放战争、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文化大革命”四个时期。其间党支部领导了支前工作、捐献飞机大炮工作、农业合作化工作和镇反、三反、五反、肃反、整风、反右、大跃进、社教和农业学大寨运动,经历了“文革”的十年浩劫。其间有正面经验,也有反面教训,从中锻炼了党、壮大了党、使支部变得更加成熟,使党员由3人发展到20余人。
1976年10月至今的32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期间支部主要办了五件事:①领导了农业学大寨运动;②落实了党的政策,为四类分子摘了帽子,为一些四不清干部平了反;③推行了农业生产责任制,使土地及大队的工副业、大型机具承包给个人、生产队的东西进行拍卖,从而使生产资料转入户下,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由原来的“上工等人唤”变为“主动踏实干”,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④调整了产业结构,打破了农业生产单打一的模式,形成一个有果树栽培、家畜养殖、蔬菜种植、农副产品加工的格局;⑤为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在关键时刻做出决策并付诸实施。如安装自来水、硬化全村路面、改建厕所、请专家来村讲课、建设教学大楼和寄宿制学校等等。
1995年当党员发展到67人时,改支部为总支,书记张来水。下分两个分支,第一分支为北四队,书记李俊才;第二分支为南四队,书记赵玉梅。以生产队(现为居民小组)为单位成立了八个党小组。2008年8月党员发展到79人,支部组织他们到侯马参观小康建设示范村,使党员议事的积极性更为高涨,在支部所做的决策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支部书记张来水的威望与日俱增。
1990年以来,党总支多次被各级党组织评为先进单位:①2000年计划生育工作评为全国先进单位;②2003年和2004年两次被临汾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③2004年被省爱委会评为“爱国卫生先进村”;④2008年列为”全市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支部书记张来水也多次被镇、县、市评为优秀党员和模范干部。①出席了临汾市第一届党代会,被市委授予“二十佳农村党支部书记”称号;②2000年被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授予“优秀计划生育工作者”荣誉称号;③2004年被省爱委会评为“爱国卫生先进工作者”。
(第二节)部党员与历任干部
一、支部党员
西中黄建党始于抗日战争中的1938年秋,当时只有党员2人,与南中黄成立了联合支部。翌年又发展党员1人,村内共有党员3人。1939年12月发生了晋西事变,汾城县汾河以西的村庄完全变成了白区,党的活动转入地下,西中黄支部书记宋澜于1940年2月参加县委召开的德西毛会议后,任命为一区区委书记,从此支部活动完全停止,党员由县委或区委单线联系。之后又由宋澜秘密发展党员2人。至1947年5月汾城解放时,虽无支部,但党员的地下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解放后党公开了,但中黄的党员都参加了革命,离开了本村,故土改初期村内没有党的组织。1948年冬,土改复查时进行了公开建党,发展党员3人,重建了支部。之后,党支部经历了农业合作化、四清等运动和整党建党,使党的队伍不断扩大,至2007年年底已有党员80人。
二、组织机构和主要干部
1939年至1995年为支部委员会,1995年至今为总支委员会,下分两个分支和八个党小组。
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支部的上属不同,辖区不同,支部的名称也不同,故应对其演变过程加以说明。从1938年冬初建支部至1954年9月汾城与襄陵合县前,西中黄支部属中共汾城一区区委领导,其间有两个名称,开始因包括南中黄党员,称“中共汾城一区中黄联合支部委员会”;1948年至1953年称“中共汾城一区西中黄支部委员会”;1953年8月,全县78个行政村划为33个乡(镇),西中黄划为乡的所在地,辖三个中黄和李果、程公五村,称“中共汾城县第一区中黄乡支部委员会”;1954年9月,汾城与襄陵合并为襄汾县,同时取消区级建制,支部称“襄汾县中黄乡支部委员会”;1956年4月,全县65个乡并成26个乡(镇),中黄乡并入膏腴乡,西中黄单独成立支部,支部称“襄汾县膏腴乡西中黄支部委员会”;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后,全县成立了六个人民公社党委,西中黄属五星人民公社,西中黄为中黄管理区所在地,辖三个中黄和程公、李果五村,支部称“中共襄汾县五星人民公社中黄管理区支部委员会”;1958年11月,襄汾县制撤销,原来的汾城部分划归侯马市,支部称“中共侯马市五星人民公社中黄管理区支部委员会”;1959年4月,五星人民公社改称汾城人民公社,支部称“中共侯马市汾城公社中黄管理区支部委员会”;1961年5月恢复襄汾县建制,取消管理区,各行政村改称大队,支部称“中共襄汾县汾城公社西中黄大队支部委员会”;1984年公社改为乡镇,支部称“中共襄汾县汾城镇西中黄支部委员会”。
(第三节)要活动
西中黄党支部从诞生之日起,总是结合各个时期党的中心任务,狠抓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通过学习、整顿,使党不断发展壮大,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一、抗日斗争
1938年末至1939年底,党支部主要领导村自卫队站岗放哨,敲钟报警,帮助群众逃难;为部队送情报,帮助部队及时转移和开展斗争。支部书记张随意曾指派刘汉卿参加过县政府在车口举办的干部训练班,到盘道为郭庆基送过情报。村妇救会秘书张姣发动妇女为政卫二支队(后为213旅)做过军鞋。晋西事变后,支部活动停止,但党的活动并未停止,只是由公开活动转入地下活动,由党员相互联系变为上下单线联系。在地下时期宋澜又在村个别发展了陈立、王鸣雁、郭立基。当时赵秀夫打入县政府、陈立打入尉村编村、郭立基打入南高编村,里大池打入敌工团,宋澜和王鸣雁以农民作掩护开展工作,他们在筹集经费、收集情报、营救同志等项工作中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土改运动
汾城县是1947年6月3日由晋冀鲁豫部队八纵队二十三旅解放的,7月1日开始土改,分两批进行。第一批搞了16个基点村,先在南贾岗、北膏腴、西中黄搞试点,遂在各点铺开。经过三个多月,于10月中旬基本结束。当时汾城属晋绥革命根据地,故土改工作队由晋绥吕梁区党委所派。负责人是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魏怀礼,他带来52人,又抽县区干部20人。西中黄工作队由21人组成,队长是县委代理书记李安,副队长高照富、袁兴光,队员有张春塘、王亮、赵步云、张剑英、张金明、高立业、李志远、吉有明等人。
土改工作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发动群众,建立农会
土改初期,临汾尚未解放,还乡团,暗杀团不时返回县境袭扰,群众对土改持有各种态度:贫雇农想翻身,但怕变天,不敢接近工作队;中农认为翻身是穷人的事,与己关系不大,持观望态度;地富还寄希望于临汾的还乡团,暗持抵抗态度。针对这些思想,工作队采取了扎根串连,访贫问苦的办法,白天深入田间地头与贫苦农民一起劳动,个别访问,启发觉悟,晚上深入苦大仇深的贫雇农家中,促膝谈心,交待底子,解除顾虑,组织积极分子。在此基础上分别召开各类人员会,讲解全国革命形式和党的土改政策。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土改就是要实现“耕者有其田”的主张,这是大势所趋,不可抵挡。在此基础上,各闾先成立了贫雇农小组,选出了组长,再以组长为常委,选举产生了农会。农会主席范连喜,副主席李根祥、李治茂,常委有朱长旺、张文堂、张润有等人,共11人组成。这时农会会员有305人,中农有11人。
(二)学政策,划成分
划成分是关系到分清敌我,确定斗争对象,团结多数群众的大事。为此,组织群众反复学习了《怎样划分农村阶级》和《土改中的一些问题的决定》,还学习了《关于反奸清算与土地问题的指示》精神,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标准,划分成分。采用了“三看、三算和三榜定案”的方法。即看生产资料占有多少、看有无剥削、看是否参加劳动;算剥削年限、算剥削比例、算劳动时间;三次出榜,充分讨论,最后决定。在划成分时允许地富申辩和告状。划分结果是:全村410户,地富42户,占总户数的10.2%;中农154户,占总户数的38%;贫雇农214户,占总户数的52%。
(三)斗争地主,分配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