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50400000060

第60章 附录三:中国新闻史上最悲壮的一页(2)

徐晨钟,男,山西省屯留县人。中共党员。新华日报华北分馆秘书科科员。1942年5月反“扫荡”中牺牲。

康吾,男,四川省人。《胜利报》、《晋冀豫日报》、《新华日报·华北版》记者。1942年5月反“扫荡”中牺牲。

陈达,男,四川省人。《新华日报·华北版》记者。1942年9月反“扫荡”中牺牲。

陈宗平,男,江苏省溧阳县人。《胜利报》记者、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会员。1941年春,他和《新华日报·华北版》的记者及青年记者学会华北战地服务队第一支队派出的记者,一同到冀西游击区采访。3月22日到赞皇七区敌我斗争最残酷的地区-野草湾的集市上进行采访。上午,敌伪便衣队突袭野草湾,陈宗平被俘,敌人强逼他到城里去,他临危不惧,坚贞不屈,愤怒回答:“砍头也不去!”敌人把他拖了500米路,最后把他的头垫在石头上将其砍死。牺牲时年仅22岁。

张谔,男,山西省沁源县人。中共党员。新华日报·华北分馆报务员,后调《太岳日报》电务科工作。1943年冬,在太岳区反“扫荡”中牺牲。

张成台,男,河南省光山县人。中共党员。新华日报华北分馆印刷厂厂长。1946年南下后,在一次突围中被蒋军逮捕活埋。时年36岁。

张全义,男,山西省榆次县人。中共党员。《新华日报·华北版》印刷厂材料员。1942年5月反“扫荡”中被俘后牺牲。时年23岁。

张忠良,男,山西省芮城县人。《新华日报·华北版》印刷厂排字工人。1942年5月反“扫荡”中被俘后牺牲。时年18岁。

张宗周,男,山西人。中共党员。《黄河日报》编辑。1939年“十二月事变”中被阎军杀害。

张芳万,男,山西省昔阳县人。《新华日报·华北版》发行员。1942年5月反“扫荡”中牺牲。时年18岁。

张耀文,男,山西省榆社县人。新华日报华北分馆后勤木工。1942年5月反“扫荡”中牺牲。时年41岁。

黄中坚,男,广东省广州市人。中共党员。《新华日报·华北版》编辑。1942年5月反“扫荡”中牺牲。

黄君珏,女,原名黄维佑,湖南省湘潭县人。1912年生。1927年15岁时参加革命,在长沙做妇女工作。大革命失败后,只身到上海考取复旦大学经济系,在学校参加抗日救国活动,被选为学生会委员。1930年前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苏区红军情报部远东情报组织,由于叛徒出卖被俘,被判7年徒刑。抗日战争爆发后,由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保释出狱,在长沙开展抗日工作。1939年到太行山,先后在太行文化教育出版社、新华日报华北分馆任总会计兼管委会秘书主任。1942年,华北新华书店成立,兼任审计室主任。1942年5月反“扫荡”中,黄君珏同女译电员王健、女医生韩瑞,一同隐蔽在太行山巅的庄子岭(今河北省涉县境内)的一个山洞里。6月2日被“清剿”敌人发现,黄突然跃出以手枪连续射击,数敌倒地。然后飞步出洞,跃身崖下,光荣牺牲。时年30岁。关于黄君珏同志的事迹,已载入2005年《永远的丰碑》。

郭俊卿,女,山西省沁源县人。中共党员。《胜利报》总务。1941年在山西屯留县牺牲。

郭汉文,男,山西省沁县人。新华日报华北分馆后勤木工。1942年5月反“扫荡”中被俘后牺牲。

梁振山,男,河南省人。中共党员。新华日报华北分馆后勤印刷厂指导员。1942年5月反“扫荡”中被俘后牺牲。时年22岁。

冯秉根,男,广东省人。新华日报华北分馆图书员。1942年5月反“扫荡”中牺牲。

乔秋远,男,河南省偃师县人。中共党员。《新华日报·华北版》记者、国际新闻社特派员。1942年5月反“扫荡”中牺牲。

董自托,男,原名董锡耀,在做党的地下工作时,更名为自托。河北省威县后小辛村人。1910年生。县师范毕业后,曾任教于小学。1931年,任河北省邢台县律师事务所书记员。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王亚军、臧克家共创党的秘密刊物。1934年12月,在邢台从事地下工作时,被国民党河北保定行营逮捕,判刑5年,被关在保定河北第四监狱。他在狱中坚持斗争,组织越狱暴动,在“七·七事变”保定行将沦陷时越狱逃出,继续做党的地下工作。1941年初,转到新华日报华北分馆工作,任二队队长,负责出版印刷工作。1942年反“发荡”中,他组织全队人员掩埋机器撤退至五道梁山一带,被敌包围,突围中不幸牺牲。时年32岁。

万兆连,男,陕西省米脂县人。中共党员。新华日报华北分馆报务员。1942年5月反“扫荡”中牺牲。

杨叙九,男,河北省沙河县人。中共党员。新华日报华北分馆管委会秘书长。1942年5月反“扫荡”中被俘后牺牲。

赵在青,男,山西省榆社县阎家沟村人。青年木刻家。抗战前在榆社中学读书。“七·七”事变后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在榆社办小报,以后又在《胜利报》、《晋冀豫日报》、《新华日报·华北版》搞木刻工作。他创作了很多主题突出、雄劲奔放的木刻画,给人留下很深印象。1942年5月反“扫荡”中牺牲。时年25岁。

裴青云,男,山西省平陆县人。新华日报华北分馆审计员。1942年5月反“扫荡”中牺牲。

刘远,男,山西省辽县(今左权)人。《新华日报·华北版》印刷厂装订工人。1942年5月反“扫荡”中牺牲。时年18岁。

刘韵波,男,木刻家、《新华日报·华北版》驻太岳区美术记者。1943年在太岳区反“扫荡”中牺牲。

褚朝选,男,河北省人。新华日报华北分馆后勤理发员。1942年5月反“扫荡”中牺牲。

阎弘辂,男,山西省朔县人。中共党员。决死三纵队政治部宣传科科长。1939年“十二月事变”中,奉命到《黄河日报》传达转移事宜,在阎顽军袭击报社时被活埋。

阎兆汶,男,河北省巨鹿县人。中共党员。新华日报华北分馆医生。1942年5月反“扫荡”中牺牲。

韩俨,男,山西省临汾县人。中共党员。《新华日报·华北版》印刷厂工务员,1942年5月反“扫荡”中牺牲。时年21岁。

韩邦藩,男,河南省巩县人。新华日报华北分馆会计。1942年5月反“扫荡”中牺牲。

韩秩吾,原名天叙,又名韩秩五。男,河南修武县磨石坡村人。1903年生。1925年参加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1929年秋,受迫害流亡北平。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正式参加革命。同年4月,任修武抗日民主县政府粮食科科长。1939年元月,任太行文化教育出版社经理。1940年春,调新华日报华北分馆任材料科科长。同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夏,任报社总务科科长。1942年五月反“扫荡”突围时,牺牲于寺沟村后南凹岩。时年39岁。

韩瑞,女,新华日报华北分馆医生。1942年5月反“扫荡”中,她同黄君珏、王健在庄子岭山洞中隐蔽,被敌人发现杀害。

缪乙平,男,江苏省人。《新华日报·华北版》编辑。1942年5月反“扫荡”中牺牲。

肖炳琨,男,贵州省思南县(原思远县)人。新华日报华北分馆出版科科长。1942年5月反“扫荡”中牺牲。

魏天文,男,山西省武乡县人。新华日报华北分馆勤务员。1942年5月反“扫荡”中被俘后牺牲,时年13岁。

魏奉璋,男,河南省濮阳县人。出生于1918年。“九·一八”事变后,因宣传抗日被当局开除。后考入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加入“民先”,继续从事抗日活动。“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南下京沪一带从事抗日工作。“七·七事变”后,入陕北中学学习。1939年3月到华北敌后,担任《新华日报·华北版》(地方版)编辑和编委会秘书,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5月,调往太岳日报社任社长兼总编辑。1943年10月,在反“扫荡”中,于山西阳城县南山与敌人遭遇,不幸牺牲。时年25岁。(太行新闻史学会)

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简介

1986年5月,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在山西省左权县麻田村正式落成。它是由太行新闻史学会、山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共同发起并报请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同意而修建的。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战斗在太行山上的广大新闻工作者,遵循中国共产党的教导,历尽艰险,勤奋工作,为党的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整个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有一批同志光荣地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1942年5月,日本侵略军对我太行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扫荡”时,新华日报社华北分馆社长兼总编辑何云等40多位同志壮烈牺牲,这是我国新闻史上最为悲壮的一页。为了永远纪念这些太行新闻界的先烈,踏着他们的足迹前进,原太行和我省的新闻工作者,一致要求树立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

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坐落在太行老区的左权县麻田村的西山脚下。这里面向当年《新华日报·华北版》的驻地和何云烈士的牺牲地-山庄、岭南、十字岭,是一个景致十分幽雅的地方。纪念碑的底座面积为96.4平方米,碑的总高为7.5米,碑座的四周有刻着精细花纹的石栏石柱,全是用质地优良的青石建造,碑形雄伟壮观。

纪念碑的碑体为正方形。其正面镌刻着杨尚昆同志1985年3月的亲笔题词:“太行新闻烈士永垂不朽。”左侧面镌刻着陆定一同志1985年1月的亲笔题词:“一九四二年五月,华北新华日报社社长何云同志等四十余位同志壮烈牺牲。烈士们永垂不朽。”右侧面镌刻着何云同志简历,记述了烈士一生奋斗不息的事迹。碑体的背面镌刻着何云、李竹如等57位太行新闻烈士的名字。在烈士名字下面的基座上,镌刻着一篇短文,对在革命战争期间积劳病故的同志们,也表示深切的怀念。

在修建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的过程中,得到了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和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大力支持。陆定一同志特地给太行新闻史学会来信说:“非常同意给何云等四十多位烈士立纪念碑。”中共山西省委原副书记王克文同志对立碑的有关事项作了具体指示,并建议将麻田中学改为何云中学。许多白发苍苍的太行新闻工作者,在听到立碑的消息后心情非常激动,主动向太行新闻史学会提供太行新闻烈士的有关情况。为了调查清楚太行新闻烈士的姓名、籍贯、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职务、牺牲时间和地点,太行新闻史学会曾反复召开调查会,派人四处访问,做了比较艰苦细致的工作。

5月28日,举行了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揭幕仪式。出席仪式的有中共山西省委原顾委主任王克文,重庆《新华日报》史学会代表谢冰岩,太行新闻史学会会长安岗,太行新闻史学会副会长李庄、高戈、董谦、左漠野、何微、刘祖春、林火,山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会长刘贯文,副会长鲁兮、马明、赵秉英,中共左权县委书记陈厚裕,太行老新闻工作者郭渭、刘川诗、王友唐、史育才、张诚、张连德、李志、赵棣生、张向凌、刘威、罗定枫、温怀仁、陈泽然、赵正晶、史洪、武蕴、吴青,以及省、地、县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和当地群众,共200多人。太行新闻史学会秘书长刘江主持仪式。王克文、安岗、刘贯文、陈厚裕同志走上前去,将纪念碑的红色帷幕徐徐揭下,全场同志向太行新闻烈士默哀3分钟。王克文、左漠野、陈厚裕、吴青同志先后致词,青少年把一束束鲜花敬献在纪念碑前。

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由山西省博物馆武秋月、帅银川二同志设计,定襄县青石村工程队、左权县西山村民工分别负责主体工程和基础工程。纪念碑上镌刻的文字,除杨尚昆、陆定一同志的亲笔题词外,其“太行新闻烈士”六字,由太原市水利局霍德敏同志书写;“何云同志简历”六字,由山西省邮电工会朱志鹏同志书写;碑座前后的两篇短文,由太原市北城区人大常委会李静同志书写。纪念碑的文字和艺术花纹,是定襄县青石村石工师傅薄恒虎、帅银海、薄宪良等人雕琢。

(太行新闻史学会)

何云烈士的生平事迹

何云,原名朱士翘,1904年出生在浙江省上虞县朱巷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长年患肺病,无劳动能力,全靠母亲给人做些针线活来维持家庭。幼年的何云,已尝到了生活的艰辛。何云七八岁时就给人家放牛,帮助母亲来维持贫困的家庭生活。何云从小就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一边放牛,一边读书,终于在13岁这年高小毕业。毕业后,何云一心想到杭州师范学校读书,但终因家贫、父病,愿望不能实现。

1918年,何云为了帮助维持家庭,也为日后争取去杭州读书,14岁那年,经三叔父介绍到北乡杨家溪小学当了教员。1921年,何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杭州师范学校。从此,在“一师学潮”的发源地-杭州,开始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教育。

1924年,何云从杭州师范学校毕业回到家乡,在春晖中学附小任教。1926年,早期共产党员、上虞党的创始人叶天底同志正在领导开展农民运动。何云同志就积极投入了这场运动,并利用一切时间撰写了多篇文章。以犀利的笔作武器,唤起民众,打倒封建地主,打倒土豪劣绅,揭露黑暗社会。他的笔杆成为《上虞声》刺向敌人的一把锋利匕首,有力地动摇了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封建势力,唤起了民众的觉醒。

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在蒋介石的屠刀下遭受失败,革命处于低潮,不少同志被捕、被杀,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也笼罩着上虞城。何云同志不能再在上虞立足了。1928年,他被迫告别亲人,远离家乡去上海寻求革命道路。后来经人介绍到上海复旦大学学习半年,于次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学习经济。不久因家贫转入可以公费的铁道学校读书。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出于中国人绝不做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心,出于对日本侵略者的万分仇恨,血气方刚的何云同志毅然停学回国,参加了抗日救亡工作。

1932年,何云在上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上海党的地下活动。在这期间,他编辑《中国论坛》杂志,协助宋庆龄、何香凝等人共同领导“民族解放大同盟”,并任该组织的宣传部部长。这期间,他白天上街演讲,晚上深入工人中宣传,不顾个人安危,到处奔波,有时连饭也顾不上吃。

1933年,何云同志被上海国民党宪兵司令部逮捕,被关押在南京中央军人监狱。在狱中,敌人用各种刑罚进行威胁和诱惑,当时何云还是一个新党员,但他始终站在党的立场上,坚贞不屈地向敌人开展了顽强的斗争。不管敌人怎样威胁和诱惑,始终没有动摇他共产党员的坚定性,他誓死维护党的利益。同时,在狱中还努力学习德语和世界语。何云同志这种革命的坚定性和学习精神,深为狱中同志所敬佩。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重新合作,国民党当局在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的严厉斥责下,不得不把非法逮捕入狱的何云等同志释放出来。他出狱后,组织上分派他在南京编辑《金陵日报》,不久又调往武汉新华日报社工作。从此,何云同志就一直战斗在党的新闻战线上。

同类推荐
  • 微笑,是一条河流

    微笑,是一条河流

    本书是《读者》签约作家韩昌盛的一本散文随笔作品。在本书中作者记叙了在不同的场合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及感想。书中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的内容:和自己交谈;我们彼此抵达;万物是一种时间。三部分内容中又包括了许多小故事,它们一一记录着作者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感悟。说明微笑,不仅仅面对村庄,面对生命,还有平凡和真诚。
  • 李清照集

    李清照集

    本书精选李清照诗词作品。仰慕李清照久矣!孩提时便喜欢上李清照词。自彼至今,许多年过去了,时非昔时,人非昔人:一切似乎都发生了起起落落难以预见(甚或有时是连自己都难以置信)的变异,惟有对于李清照的崇敬却一如既往,或尤更甚。
  • 情感风铃(校园美文)

    情感风铃(校园美文)

    "生命不是一张永远旋转的唱片,青春也不是一张永远不老的容颜,在岁月的年轮上,没有什么比青春的花朵更艳,在时空的隧道里,没有什么比青春的价格更高,青春是一个永恒的故事,从冬说到夏,又从绿说到黄。……"本书的语言就是如此,清新而舒畅,令人读来,爱不释手,更能深刻的体会到青春的意义、青春的别致!
  • 我们的故事2

    我们的故事2

    从1968年底“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发表至今,已是茫茫40载春秋。当年的知青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他们以青春和生命为代价所耕耘的土地上却永远留下了印记。以他们为那个时代的“标本”,作者用纪实文学的方式描绘出属于一代人的图景:他们和共和国一起经历苦难,一同迎来崭新的时代。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柔石作品集(2)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柔石作品集(2)

    为深沉严肃所管辖着的深夜的西子湖边,一切眠在星光的微笑底下;从冷风的战栗里熟睡去了。
热门推荐
  • 风雨第一楼

    风雨第一楼

    暗夜紫极羽,风雨第一楼!天涯问剑骨,琴寂雪下覆。
  • 魂陨大帝

    魂陨大帝

    通八脉,破八宫,开八门。这是一条不归路,也是一条能保住我小命的光明大道。——白修八脉:督、任、冲、带、阳维、阴维、阴蹻、阳蹻八宫: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门:开、休、生、伤、杜、景、死、惊.通八脉为师,破八宫为王,开八门为皇。而更深奥的境界还等待着白修去摸索。
  • 贼胆包天

    贼胆包天

    年轻的时候,有贼心没贼胆,到老的时候,贼心贼胆都有了,贼没了——好人的一生就是这么苦闷地过来的。年轻的时候,有贼心有贼胆,到老的时候,发现自己没白活,坏人的一生就是这么潇洒地度过的。做坏人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坚持不懈的做坏人!贼一时也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那么一往无前地贼下去!
  • 血族传说:最后的一盏灯

    血族传说:最后的一盏灯

    她与他,一生便是被扔抛弃,她与她,竟然改变的命运,为什么还要再次相见,他与他,我恨你,如果不是你,我是不是活的不会这么悲催。看吸血鬼小说,看不一样的吸血鬼小说。
  • 恋殇:独宠太子妃

    恋殇:独宠太子妃

    “小姐!新婚之夜太子殿下竟然去青楼啊!”“嗯?青楼?去就去呗下次叫他记得开发票。”“小姐!太子殿下从青楼还没回来啊!!”“彻夜不归实在太过分…哎呀!小翠快把那边那个快要闪瞎我一双美目纯金打造的宝贝给我拿来!”“小姐…太子殿下又去青楼了…”“头发丝大的事情别…胡了!!哈哈!给钱给钱!”“可是…太子殿下把小姐你藏在床底的金子都拿去了…”“…那个混蛋太子竟敢拿老娘的私房钱去嫖?!他死定了!!”
  • 豪门情劫

    豪门情劫

    青葱年华,她一身琉璃白,惹他心,却注定要伤她一世,再微笑,是否还能一切如初?商翼南,你的世界,从此不再有我。楚倾儿,你的世界,由我掌控!当谎言一层层被揭穿,当幻想一次次幻灭,她还能拥抱满手鲜血的他吗?
  • 莲渡

    莲渡

    冥界三途河中三百年的时光,葉莲独自在红莲中度过。他自暴自弃。沉睡.三百年后的某一天,一个少年的声音将在红莲中绝望的他唤醒。于是他努力突破,出了红莲母体,只为见到那个陪伴他五百年的少年——冥淏猊。然而好景不长,当葉莲的名字在奈何簿和冥簿上同时出现,阴谋的气息悄然开始蔓延。被封印修为,与淏猊分开;被传送到人界.独自一人的他该如何面对忽然降临的任务?会邂逅什么样的经历?又会如何在任务中成长?月刃,千雪,逸冥,九凤.獓雪,晴雪,渡雪,墨竹.。人界的他还会什么样的人相遇?
  • 恋爱花期

    恋爱花期

    爱情到底是什么呢?不是说心爱的人幸福的话自己也会幸福的吗?那为什么看见他和别人在一起眼泪也会流下来呢?是幸福的泪吗?6年了,那是她自愿好不好?不要他愧疚,不要似曾相识的迷惑……以为两人就可以这样一直下去,可是原来她的身世并不如表面看来得单纯,上一代的不堪让她再受打击,终于决定,逃离一切,包括,他……
  • 千面绝色:另类青春

    千面绝色:另类青春

    阴谋,阳谋,每一个人都用尽了手段,他们年轻的肩膀上为何要承载起这么多的悲伤与背叛,那些尔虞我诈,那些大人们强加在我们身上的枷锁……就让我们这些背负着共同命运的人去挣脱,去砍断、青春便是这样的肆意张扬,这样的毫无遗憾……
  • 王妃好诱人

    王妃好诱人

    红尘醉,笑倾城,我以千年换你一世迷离。江湖劫,君心情,我用最真最诚的泪水给你凝聚成一颗完整的心。不求天长地久,只求生死相似。我不求你爱我有多深,只愿你心中有我的一席之地。天涯海角,你可愿陪我走?天荒地老,你可愿陪我等?她离柒月,一个被魔法覆盖的奇女子,冷漠又温柔似水。她的一颦一笑千金重,倾倒了天下绝色。他们,个个有着不凡的身份地位,但他们的心却只为一人沦陷,爱上了就是一个劫。她是他们生命中最美最痛的情劫。她是一个无心的女子,因为那深入骨髓的爱恋凝成滴滴珍贵的泪水,融入她的身体,爱情给了她一颗完整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