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50100000024

第24章 温柔之海(2)

娱神而兼以娱人,戏剧有了多样的社会功能。乃至到了后来,庙会唱戏名为娱神、多半倒是娱人。

但从戏剧最早的娱神功能来分析,后来成熟的戏剧样式应该是从娱神的傩戏发展而来。至少,傩戏是戏剧的起始源流之一。

现存的傩戏,不仅娱神,兼有祈福驱邪的作用。傩戏艺人,令人联想到古来的作法道士、宗教祭师。

并台、品台

规模宏敞的庙宇,往往不止一座戏台。

左右对称建有两个戏台的,称作并台。

并列的两座戏台,一旦庙会唱戏,想其当然,该是两台戏同时开唱。或者,“对台戏”的名堂系由此而来。

晋南万荣现存中国最早的供皇家祭地的后土祠,规模宏大。正对主神正殿,不仅有并台,当关闭了山门,山门正中便又出现一座戏台。

三座戏台呈品字形。于是,万荣后土祠有了在全国极其少见的品台。

堂会、社戏

除了庙会期间娱神唱戏,乡民们还需要看戏,就有了堂会、社戏的名堂。

堂会,倒也不一定就在厅堂里唱。它应该是专门唱给某一家人、为某一主题而唱。比方,老爷寿诞、公子进学之类。

鲁迅写过着名的《社戏》。社戏,原本也是娱神的。农历春分前后祭祀土神即社神,秋分前后答谢社神,春社秋社都要唱戏。“桑枳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描述的正是这样场景。

所谓无庙不成村,一般村落都有庙宇。但新建一个村落,最首要的庙宇应该是社神之庙;好比谁家新择一处坟地,坟地的上首率先要立后土碑。村社,因而成为村落的别名。

并不在社日,村人请戏班来唱戏,便也沿袭了“社戏”的名堂。比如,谁家公子考中举人秀才,唱戏庆贺,请村人观赏,唱戏的地点多在祭社场所。这样的戏,于是也泛称为社戏。

鲁迅童年时代记忆深刻的社戏,不在特定的社日,多半属于后一种意义上的社戏。

会馆戏台

晋商经营天下,几乎全国各地都建有商帮会馆。作为会馆文化的显见标志之一,就是建筑精美的戏台。

会馆的戏台,其演出应该主要面对会馆的会员。那么,这样的演出还有娱神的功能吗?

我曾经参观过不多的会馆,注意到会馆戏台的建筑格局。正对戏台,一般都建有一座神龛。供奉了关帝老爷或者天地诸神。于是,即便在会馆唱戏,一定也多少有着原始的娱神功能。哪怕这种功能几乎到了被人忽略的地步。

梨园

据说,唐明皇训练艺人的最早场所称作梨园。梨园后来成为演艺场所乃至戏班甚至整个演艺界的统称,演艺人员号称梨园子弟。

木匠供奉鲁班;铁匠供奉太上老君。五行八作,皆有各自祈祀的神。梨园子弟,供奉才艺风流的唐明皇。

别有一说,他们供奉的是滑稽之流的始祖东方朔。

瓦舍

宋代发轫、元代兴盛,有了瓦舍勾栏的名堂。勾栏表演杂技戏曲等等,另有各式店铺经营草药饭食之类,统称瓦舍。

源流滥觞,勾栏成了妓院的别称。

下九流

不知是演艺界靠拢娼妓、或是娼妓靠拢演艺界,抑或是两界混杂,妓、艺不分家如同日本现存的艺伎,演艺人员、梨园子弟,竟渐渐被归入下九流。为普通老百姓所不齿。

贵为天子的唐明皇钟爱艺术,传说经常亲自粉墨登场。他一定不会想到他的传人们会落到后来的屈辱境地。

然而,好比现今有所谓“粉丝”,当年名演员也有大批的追星族。其追星的疯狂程度比当今有过之而无不及。

草台班

村中有庙院戏台者,这也罢了。荒僻远村,有庙宇而无戏台,庙会或者社日唱戏,便要临时搭台。

建国后,大力破除迷信,诸神拆庙。香火鼎盛的庙宇,泥胎木塑被扫荡净尽。多数庙宇被学校或者粮库之类占用。庙会自然取消。老百姓还有看戏的欲望,于是生出新的名头来唱戏。成立合作社、庆贺丰收年之类。这时唱戏,便也只有临时搭台一法。

竖起杉杆,半人多高地方横搭木板,四周三面用条席布幔之类围拢了,只空出台口一面,就成了一座戏台。

如此戏台,颇属草草。相比永久性的戏台,称作草台。

登不得庙会大戏台,走村串乡唱戏的演出班子,大家称作草台班。

草台班乃至大戏班,在临时戏台唱戏,老百姓说那是“野台子戏”。

野台子戏,老百姓在野地里看戏,演员在无遮无挡的戏台上演出。过去,夜间演出只用火把来照明,脸谱的色彩必需相当明艳。“唱戏的吹胡子——假生气”,动作表演也趋于夸张。压根没有什么麦克风,对演员的唱功要求极高。

叫驴红

山西的中路梆子即晋剧,曾经有位唱须生的演员,艺名“铜元红”。因为嗓口特硬,据说唱野台子戏,顶风能传出四里地。老百姓竟然昵称他是“叫驴红”。

京剧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当年也是唱过野台子戏的。山西蒲剧名家阎逢春、晋剧名家丁果仙,也莫不如是。何况一般演员。

建国后,演员地位提高、演出条件优化,在相当拢音的戏园子里唱戏,还要配置什么麦克风。上述几位戏剧名家最初都是反对使用麦克风的。

用麦克风来扩音,那还叫什么把式?那还有什么艺术可言?

所以,当年绝无假唱。

两下锅、风搅雪

山西,地方剧种最为丰富多样。况且还有道情秧歌二人台。

一个戏班,能唱梆子大戏,也能唱秧歌二人台,这叫“两下锅”。

同一台戏,既唱梆子大戏,也唱二人台,这一台戏的演出风格叫做“风搅雪”。

我的家乡盂县红崖底村,建国前也有一个极其初级的草台班。别的村庄挖苦道:

红崖底的戏,不洋气,一对靴子来回替。

簸箕舌头纱帽翅,腰围玉带是箩头系……但这样一个戏班,竟然也能来“风搅雪”。而且,“搅”得足够彻底,演唱时节,一句梆子腔夹一句秧歌调。那真是相当出格、另类。但据说,演唱十分活泼精彩,纷纷叫好。

一赶二、一赶三

同一台戏当中,有某位演员先后取两个角色,叫做“一赶二”。比方,戏剧电影《群英会》里,须生泰斗马连良,先取鲁肃、后取诸葛亮,是为一赶二。

极端的例子也有。演员清唱表演,一人演唱多个角色,比如《沙家浜》里的胡传葵、刁得一和阿庆嫂,那就叫“一赶三”了。

中国民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有一位唢呐演奏家演出曲目是山西梆子《二进宫》,用三种唢呐分别吹奏徐延昭、杨侍郎和李皇娘的唱腔。那也应该算是另一种“一赶三”。

丑角为大

在演出后台,存放演员行头的衣箱,特别是存放冠帽的大衣箱,是不许演员随便坐卧的。

但戏班里的丑角例外。随便躺卧,无所忌讳。

传统的说法是,唐明皇曾经出演过丑角。传说或演绎,说是梨园分派角色时,没人乐意取丑角;一只飞鸟的粪便,鸽子粪之类,恰巧掉在唐明皇的鼻子上。

唐明皇出演丑角,乃是天定。

丑角于是为大。

丑角的脸谱,于是要在鼻子上涂一方白。

演员行当,尽人皆知是“生旦净末丑”。

生,按当代行当来说,有小生、武生、须生之类。再要细分,武生还要区别长靠、短打等等。

在最初年代,须生则叫做“末”。

而在山陕梆子演艺界,特别又将须生称作“红”。唱须生的,往往叫做唱红的。

有一说,关云长面如重枣,戏文里扮出关老爷来,当然是红脸。取关老爷的红脸须生,叫做红生;若是红脸大净,叫做红净。红生以及红净,是为“红”。

所以,山陕梆子的演员行当,是为“红黑生旦丑”。

里台红

红,当然也不乏红火、走红的意思。

有一些演员,由于年龄嗓口的原因,台上演出已经不很叫座、不很走红。但在台下,后台、里台,受人尊敬,因为富有经验,特别懂行。唱念做打,样样精通;包括文武场锣鼓丝弦,戏文脚本、场面调度,无所不知。那么,这样的把式,人们往往称作是“里台红”。

当年,戏班里有教师爷,却没有专职导演和编剧。近年来,我创写电视剧,有一点心得体会:作为编剧,有点像是“里台红”。

编剧可能不会演戏,也不需要演戏;但他应该格外懂戏。情节设置、场面调度、人物性格定位描摹、包括人物的动作设计,等等,都必须巨细无遗考虑周全。

在案头文字阶段,编剧好比总设计师;导演,则是体现设计的具体执行人。

反串

关于表演,行当里有个词儿叫“反串”。其最早的含义,是男性演员扮演女性角色,或者反过来由女性扮演男性。

比如,京剧四大名旦梅程荀尚,皆是反串。

早年的戏班,没有女性演员,必须由男性扮演女性。反串是必然的。包括最早的二人台、二人转,也是男子扮演女性。

后来,时代逐渐文明开放,才有女性登台。有了女演员来出演女性,无须反串。

但随即出现了相反的情况:有女性演员来出演男性。这便是另一种反串了。

比如山西梆子里,以丁果仙为首,有许多女演员都成为着名的须生演员。丁果仙,艺名果子红,号称胡子大王。

梅兰芳有一任相好(非婚非妾)孟小冬,则是京剧界的着名须生。夫妻两位,都是反串演员,角色恰好互换。梅兰芳的一双儿女,也是反串演员。儿子唱青衣,女儿唱须生。

极端的例子,越剧界干脆没有男演员登台。所有的男性角色都由女性来反串。

当然,还有意义引伸开来的若干反串。

某些时候,出于演出需要,救场替补,须生演员,偶尔串演一回旦角;旦角演员,扮一回花脸;也是反串。节庆日子,存心热闹,欣悦观众,京戏演员,来一段评剧;川剧丑角,跳一段芭蕾,等等,都叫反串。

窝窝头戏

名角名家总是稀缺的,他们出名而赚钱。而不入流的演员以及龙套杂役,人数较多而收入菲薄。两极分化、贫富不均的现象,在梨园演艺界向来突出。有的人,莫说养家,便是糊口也成问题。

所以,在梨园界向来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将近年关,名角头牌要卖力演出几场戏,自己不拿份子,将票房收入分给大家。说法呐,相当富有人情味,过年吃不上白面,至少应该吃饱窝窝头。

出于上述目的而演戏,行当里叫做窝窝头戏。

化子拾金

与窝窝头戏相仿佛,山西梆子演艺界会在年关时节推出名曰“化子拾金”的有趣演出举措。

具体做法是,有人在台上扮演叫花子,出门捡到一锭金子。叫花子是个喜欢戏曲的乐天派,拾到金子并不珍藏或者购物,而是要花钱来看戏。金子既然值钱,所以就随便点戏。

于是,名演员须生果子红、花脸狮子黑、青衣牛桂英、小生郭凤英都来义务演唱。

而且,那叫花子要果子红扮青衣、要狮子黑唱小旦,等等反串花样,层出不穷。

观众因而大乐,票房于是激增。

七上八下、七死八活成语七死八活有何出处?不得而知。一说,围棋边行二路,七子是死形而八子则是活形。

二十年前,我们机关举办新年灯谜晚会,我拟了若干条灯谜。其中一条,谜面就是七死八活,谜底则是作家成一。巴拿马运河,猜资料员周季水;潭中岛,猜周山湖;华容道,猜曹平安……诸如此类。

七上八下,也有一说。舞台上表演上楼下楼,演员们在虚拟的楼梯上做戏,那正是七上八下。名角名家,单单表演上下楼梯,便能博得满堂彩。

七九子、万有子、喔喔小子好比电视剧离不了群众演员,戏班剧团也总有龙套。举旗跑龙套的小兵,出场时节表现千军万马,往往要齐声呐喊。口中发出,“喔喔”叫啸。晋中家,包括我们盂县家,称呼这些小兵是“喔喔小子”。

平素,大家说起不起眼的、无关紧要的、杂七杂八的人物,常用“七九子、万有子”来形容。对于单个的七九子,或窝囊猥琐、或穿扮寒酸,人们则说是活像喔喔小子。

比喻用得好,向来是传神的法门。

吃生

念书的是书生,教书的是先生。演员行当里则有老生、小生。对于能吃不能干的把式,对于不争气的孩子,人们往往挖苦说是一个“吃生”。

“吃生”这一名堂,含义应该和“饭桶”相当。但日常口语运用,似乎更加别致有趣。

对于中看不中用的把式,书面的文雅形容叫做“绣花枕头”;老百姓口语的形容则说是“描金粪桶”。后者,同样比前者生动入木。

夹生旦

关于戏剧梨园说了以上这么多闲话,也许不全然是废话。对于不知者,或者有点知识性;对于知道的人,或者能勾起他们的记忆联想。

而我书写这篇短文的目的,是特别想要说一说“夹生旦”。

夹生旦,其扮演、表演、移情、入戏的种种创作过程,和我们作家的创作有格外相似的地方。

何为夹生旦?严格说来,应该是指一种特定的唱腔。

首先是反串。一名男旦,梅兰芳或者张君秋吧,本身是男性,登台演出扮演女性。这无疑是原初意义上的反串。

从唱腔和道白而言,男旦要使用经过严格训练的假嗓。尽管是假嗓,却达到足以乱真的地步。

这样的唱腔唱法定型之后,即便后来容许女子登台唱戏,女性旦角演员的演唱道白,也一概沿用男旦式的假嗓。

再说表演。无论是男角还是女角唱旦,在千锤百炼而形成的表演程式中,极大地典型化了、艺术化了日常女性的表情身段。于是,观众在台上看到的女性,往往是比生活中的女性更要女性的女性。

对比戏剧表演的反串,文学创作当中也不乏反串的现象。比方,男性作家,在作品中用第一人称叙述手段;但作品中的“我”,往往并不等同于作家自身。

作家是心理健康守法公民,“我”可能是心理变态的罪犯。作家是男性,“我”

却是女性。例如,古典香艳小说《痴婆子传》。

男性演员扮演女性,男作家用第一人称表现女性,具体创作过程,一定会有移情,也一定会有入戏。男旦登台,在性别角色方面,首先会进行性别转移。将自己当作女性,自己就是女性。至于扮演的是某一具体的女性,无论是《醉酒》

中的杨玉环,还是《出塞》中的王昭君,接着男旦必然要入戏。彼时彼地,梅兰芳就是杨玉环,尚小云就是王昭君。

托尔斯泰自称,在创作《安娜·卡列尼娜》的过程中,他也曾有将自己移情成为女主角的情形。

移情与入戏,有没有界限?或曰有没有一个适切的度数?在梅兰芳表演体系中,界限和度数都是有的。梅兰芳,我,此刻是杨玉环;但本来的梅兰芳、本来的我,依然存在,监督把握着前一个。正是“入乎其内,而有生趣;出乎其外,而有高致”。出神入化,往来自如。具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而已。

进入创作状态的作家,情形也大致仿佛。作家虚构的“我”、虚构的许多典型,在作品的虚拟世界活动,言语动作而喜怒哀乐;其创作过程中的极致状态则有可能作家几乎忘记了本我存在。但作家的本我,到底不会长久迷失,会经常的、不断的、时断时续的,最终把握着整个创作过程,监督控制着作品中的我。

回头还说夹生旦。一名男旦,在戏文中扮演女性,譬如是花木兰,或者是杨八姐。花木兰居家,杨八姐在天波府里,日常本来面目是女儿。但剧情需要,花木兰替父从军,杨八姐到北国盗取父亲骨骸、金刀,在戏文中需要女扮男装。这时,他们或她们的扮相将必然改作小生。

那么,女扮男装小生扮相的演员,此刻的表演,究竟该是男性、还是女性?

其唱腔,该是旦角腔、还是生角腔?

想其当然,生活中的女扮男装者,会极力将自己扮演为男性,以遮人耳目。

但由于她们原本是女性,所以在表情举动方面,难免会流露出女子本色;而最难装扮的是她们的声音,她们要尽量伪作男声,而嗓音中会真实暴露她们原本是女性。

来源于生活的戏剧表演,也正是如此。

在舞台上,角色们此刻的唱腔,既要模拟小生腔,又要多少流露旦角腔。于是,就出现了夹着生角腔的旦角腔。或曰,带着几分旦角腔的生角腔。

这样一种特定的唱腔,是为夹生旦。

同类推荐
  • 陌路相逢

    陌路相逢

    本书收作者中、短篇小说5篇,讲述了一件件情感故事,希望能让读者们有所感悟。
  • 天意眷顾,我们终有一天会各得其所

    天意眷顾,我们终有一天会各得其所

    22个爱情故事,22种跌宕人生。他们一个个都爱得小心而慌张,一路情事,既有身体的坚守,也有内心的一片狼藉。原来,一次恋爱,一个手势,一句诺言,都是他们爱之人生的一种隐喻,不在此时,也在彼地,皆成未了之愿未尽之缘。他们,将拧巴、卑微、纠结和悲凉,一一呈现,又将你温暖打动。不为争执。不为解释。只求默默还原和追溯。
  •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收集了徐志摩的全部经典散文,通过这些文章,你可以体会到徐志摩《浓的化不开》的感情、《自剖》的真诚、《迎上前去》的勇气、《就使打破了头,也还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的决心、《艺术与人生》的思索以及《爱眉小札》里无尽的深情。在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中感受到另一个让人一读倾心的徐志摩。
  • 世界名人成功密码

    世界名人成功密码

    本书讲述了感动千万人的世界名人成长故事,包括荷马、亚历山大大帝、但丁、哥伦布、达·芬奇、哥白尼、米开朗琪罗、麦哲伦、塞万提斯、培根等。
  • 哲人的灵感(下册)

    哲人的灵感(下册)

    当今之人骨子里是有那么一点永远也挤不出去的奴隶的血,在心理和性格中占上风的是一种乐道人善的庸俗气质,是一种公允执中的老好心境,是一种习惯于“服从”的奴性人格,明哲保身和妥协折中成为一种不少人遵行的人生哲学,在领导面前逢迎拍马,遏抑言说冲动,克制真率表达,成为他们最基本的人生规训,并且在当今生活中具有主宰的意义。
热门推荐
  • 狂武战圣

    狂武战圣

    地球的上空,出现一条裂缝,一群天外来客,自裂缝当中走出……自此,人间再无宁日,妖兽横行,强者为尊,每一个地球人,都在水深火热当中度过,在血与恨当中煎熬……一名少年,自大山当中走出,望着这片残破的天地,心中充满了怆然……
  • 家有傲娇:妻主你走开

    家有傲娇:妻主你走开

    她明明已经暗示的这么明显了,为什么就是没有一点反应呢?难道是她用的方式不对?片段一:某一月黑风高夜,身后闪过几道是黑影,秋夙棠拉着慕翎衫的手向外跑,“小翎儿.我们去私奔吧!”慕翎衫满脸黑线,就差没提着手里的剑削了某人的头发。片段二:“秋夙棠,你下流!”慕翎衫咆哮,转眼间就被打横抱到榻上。某女邪魅一笑:“如果对象是你的话,我不介意再下流一点。”于是乎,某人又被吃干抹净了。片段三:某崖底。“喂,秋夙棠,你醒醒……”慕翎衫焦急地拍着正昏迷的某人。半晌,秋夙棠才睁开眼睛,吐了一口血,然后虚弱的笑道:“小翎儿,你喜欢我对不对?”慕翎衫已经红了眼眶,紧紧抱着她,点头,“喜欢,我喜欢你,你别死……”
  • 超级兵王混修真界

    超级兵王混修真界

    王亮是一名大一学生,由于家境贫寒,钱权势一样都没,为了使自己变得强大,他选择了参军,报销国家,这一去便是....
  • 废材小姐逆天路

    废材小姐逆天路

    莫名的一道光让自己穿越,顺带还带了个妹纸。前世是冷酷的杀手,现在是.........要实力,我有。要样貌,我有。要后台,我有。性格诡异,精神分裂。妹纸你的节操呢?捂脸,泪奔。
  • 树人文库-触动一生的神话故事

    树人文库-触动一生的神话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 千人故事

    千人故事

    你天生就是一个故事,既没人替你讲述,我便行个打字之劳。
  • 掌上未来

    掌上未来

    在张尚过去的20年里,胆小怕事,心地纯良,最大的愿望便是和自己最爱的人过上平凡幸福的生活。然而命运总是喜欢开玩笑,当张尚大学开学,意外获得了来自未来的智能手机后,一切开始不同了……
  • 生存手册
  • 缘定今生:彼岸下的相守

    缘定今生:彼岸下的相守

    ☆………………男主外冷内暖………女主睿智(天真)…………此文主要讲男女主"相识"相知"相守"一生的。或许,只因有缘,让彼此相遇。大概:女主现在是天真(傻白甜)的,然后慢慢变化…………男主外表冷冷的,内心很暖。不过现在的他是无情无欲…………他和她的相知相守是一份缘或许是一次意外,谁又在阑珊处默默的等候,谁的等待始终却没有答案?
  • 盛世侯女:倾城妃子笑

    盛世侯女:倾城妃子笑

    你们男人之间的战争是血流成河,我们女人之间的争斗同样是你死我活!*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曰:我不入地狱,谁爱下,谁下!传闻侯府的大小姐叶初芸相貌丑陋,胆小懦弱,还是个结巴,生性自卑,从来不敢出侯府大门。父亲战死沙场,皇帝陛下将她许配给景王为妃,岂料一封休书,景王将其未嫁先休,取了侯府二房的女儿叶婉芸为妃。二夫人迫害,老太君偏心,母亲不问世事,唯一的弱弟被人虎视眈眈。父亲死于非命,一件接着一件的阴谋逼向她。好,很好!有她在,她倒是要看看,谁有那个胆量来和她斗!这条命她可是很爱惜的,谁要是不要命的想要夺,那就别怪她心狠手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