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提出给他提高口粮定量时,他生气地抖动着灰白胡子,紧锁双眉:
“不行,不行,让我和大家一样,一点也不能多,应该节约粮食。”
高尔基再次惊讶了:他了解到当时科学家们的食堂中的情况,每人每天只有100克面包外加野菜汤和稀粥。他来这儿之前,已听到有不少人抱怨了。而面前这位老科学家,在提科研方面的要求时,是如此地坚决而友好;但一说起生活方面,竟冲人吹胡子瞪眼睛起来,仿佛就不该提出这种问题似的。高尔基有些疑惑(huò)不解。
他哪里知道,对这位老院士来说,工作就是一切,只要能不停止科学探索,不中断研究工作,他便已心满意足了。
巴甫洛夫依然穿着旧大衣,在装满自己种植的土豆、胡萝卜、白菜的办公室里,进行着杰出的研究……
美国心理学家约尔克斯和巴甫洛夫有长期的书信来往。多年来,在他写字台上方,一直挂着巴甫洛夫的肖像。他在回忆录中写道:
“……我对他高尚的个人品德钦(qīn)佩不已。与巴甫洛夫的相识是对自己的最好激励和振奋,如沐(mù)春风。不管是受到赞扬还是听到建设性的批评,他都是那么悠然自得,那么高尚优雅。他对一切都感兴趣。这是一个真正的世界公民,因为他是一名无私无畏的真正忠实的探索者。”
成功与失望
以前,人们研究神经系统对心脏和血压的影响,先得把实验用的狗捆起来,或者用药物将它麻醉。然后放到手术台上,切开它的皮肤,在股动脉处插入细玻璃管,测量血压,观察神经反应。这种方法省事,但是测出的数字不准确,研究结果也没有多大意义。
巴甫洛夫试验的新方法是,既不用把狗捆起来,也不用进行麻醉。他先把食物放在手术台上,让狗自动跳上去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巴甫洛夫又把狗翻过来,让它仰着吃东西。时间长了,狗养成了一种习惯,一见到手术台就自动跳了上去。
新的试验方法开始了。狗一被带进手术室,奇迹就出现了:狗立刻跃上手术台,静静地躺着,任凭巴甫洛夫切开皮肤,把血压计插入切口中,测量血压。整个手术仅用了三分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在场的人看到这一场面,无不感到惊奇。手术结束后,大家马上围了过来,向巴甫洛夫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巴甫洛夫先生,这条狗为什么会这么温顺,这么听话?”一位女士好奇地问。
“大概它也想为科学作出点贡献吧!”巴甫洛夫幽默地说。
“巴甫洛夫先生,我想请教一下,采用这种新的手术方法,意义是什么呢?”一位年轻的学者问。
“意义非常重大。”巴甫洛夫解释说,“动物处于安静正常的情况下,可以测量出准确的血压数据。按这个数据,再去测量动物在不安静的情况下的血压数据。然后把这两个数据进行对比、研究,你就会发现血压从不稳定到稳定,究竟是什么东西在起作用。”
“是什么东西在起作用?”
“需要进一步试验。不过,现在可以初步确定,是神经系统。”巴甫洛夫高声对大家说,“好了,就到这里吧!以后你们还会看到更多的、更使你们惊奇的事哩!”
巴甫洛夫经过多次的试验和反复研究,发现血压升高或降低,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起作用的。它可以自动调节血压的高低,一旦中枢(shū)神经系统破坏,血压就不能自动调节了。
在此基础上,巴甫洛夫又研究了神经系统对心脏的影响。他打开了狗的胸腔,发现狗的心脏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像蜘蛛网似的细小神经。这些细小神经都与中枢神经连结一起。
巴甫洛夫用一根通了电的针头,去刺激每一根细小的神经,试图分辨出各条神经究竟对心脏起什么作用。结果,他发现有两种神经起着相反作用:一种能够增强心脏跳动的力量,另一种能够减弱心脏跳动的力量。
巴甫洛夫还发现,如果心脏因为疲劳或中毒忽然停止跳动,用带电流的针头去刺激这些神经纤(xiān)维,就能够帮助已停止跳动的心脏重新恢复跳动。
这一发现,对医生治疗心脏病患者作用非常大。所以,人们为表彰(表彰(zhānɡ):表扬(伟大功绩,壮烈事迹等)。)巴甫洛夫在医学上的贡献,就把这种神经纤维称做“巴甫洛夫神经”。
巴甫洛夫把这一发现,写成了一篇名叫《心脏的传出神经支配》的论文。他因此获得了博士学位和一枚金质奖章,并且被派往国外考察了两年。
从国外回来后,巴甫洛夫开始了对高级动物消化系统的研究。
巴甫洛夫的助手对他从事这项新的研究不理解,问道:
“老师,你为什么要放弃原来的课题,而研究消化系统呢?”
“谈不上是‘放弃’。”巴甫洛夫解释说,“只是比过去的研究更深一些,更具体些,也更难一些。”
“这项研究要达到什么目的呢?”
“大家知道,狗吃的东西和人吃的东西差不多,比如吃面包、吃肉等等。通过观察狗消化食物的过程,就能弄清人类消化食物的秘密,从而达到治疗人的肠胃病的目的。”
怎样才能观察到狗消化食物的过程呢?巴甫洛夫先把狗全身麻醉,切开狗的胃,然后把一根用银针制作的细管子插到胃里,再把伤口缝合起来。待伤口愈(yù)合后,狗身上就有了一个通向它的胃部的小孔,透过这个孔,可以看到狗把所吃下的东西送到胃里以后,是怎样消化食物的情景了。
通过观察,巴甫洛夫和他的助手们发现,食物主要是由胃液和胰(yí)液分解、消化的。那么,胃液和胰液是从哪产生的呢?经过反复研究和试验,巴甫洛夫找到了一个办法。他把狗胃裁开一小块,缝合成一个小胃。小胃的开口处放在狗的腹部皮肤的外边,与大胃之间保持着血液循环和神经联系。狗吃食物时,小胃也能分泌出胃液来。小胃像一面镜子,从外面可以看到胃液的分泌情况。
巴甫洛夫在制造这个小胃的时候,遇到过许多复杂的技术困难,花了大半年时间,死了几十条狗。他的一些同事和朋友都认为手术不可能成功,劝他放弃。
巴甫洛夫回答说:
“当然有很多问题等待着我们去研究。可是,要想取得成果,就不可能没有困难。有困难就放弃,遇到挫折挫折:失败,失利。就灰心,那我们永远也干不成一件事情。”
巴甫洛夫坚持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通过这个人造“小胃”,他观察到了胃液是由布满在胃壁上的一支神经(叫做“迷走神经”)产生的。迷走神经把狗吃食物的信号传给大脑,大脑便发出指令,经过消化腺(xiàn)的调节,再通过胰液就分泌出胃液来了。
他用人工方法制造的小胃,被称为“巴甫洛夫小胃”。
巴甫洛夫没有停留在已经取得的成绩上,而是决定研究更复杂、更难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狗见到食物时为什么常常流口水?
为了证明这种现象,巴甫洛夫和助手们做了两个有趣的试验:
在每次给狗吃食物之前,都用灯光把狗照射一下,经过几十次的照射,即使不给狗吃东西,狗见到灯光也流口水了。
接着,巴甫洛夫做了第二个试验。狗喜欢啃骨头,见到骨头,就会去抢,或者馋(chán)得流口水。但是,巴甫洛夫拿来骨头,每次只让狗见一下,而不让它吃。结果,时间一长,狗不仅没有唾(tuò)液,不再流口水,反而只用鼻子闻闻,就走开了。
经过这两次试验,巴甫洛夫把这样一种反射现象称做“条件反射”现象。就是说,在给狗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和环境后,狗就会产生一种新的反射现象。那么,这种条件反射原因是什么呢?巴甫洛夫经过反复研究,认为这是由狗的大脑两半球皮层引起的。它像一架灵敏度极高的仪器,通过连接身体各个部位的神经,把这些部位受到外界刺激的信号收集到一起,进行分析,就会引起反射了。
为了证明这一结论是否正确,巴甫洛夫把一只狗的大脑皮层(灰质)切除,保留神经中枢的其余部分。结果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
这只狗仍然会走路,会吃东西,还能生育。总之,属于天生的、非条件反射的行为都存在。可是,它却不认识主人,吓唬(hǔ)它也不逃走,食物放在它面前不晓得主动去吃,只有放到它嘴里,它才会吃。
经过这一试验,巴甫洛夫终于找到了引起条件反射的根源,由此,创立了它的新学说——“条件反射学说”。
巴甫洛夫在70多岁高龄时,仍然不辞辛劳,给自己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在以往研究动物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开始研究人脑的活动。
巴甫洛夫在对人的大脑活动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成果。著名的“神经类型和两个信号系统”的学说,就是他根据这项研究提出来的。
晚年,巴甫洛夫的腿开始浮肿。谢拉菲玛警觉起来,要求他注意保重身体。
祸不单行,巴甫洛夫患上了流感。原本是会治好的,可是,一天他坐车回家时,车子突然坏掉了。因为已离家不远,巴甫洛夫就没有听司机的劝阻,冒着风雪,徒(tú)步回到家里。尽管巴甫洛夫身体一向很好,但毕竟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这次回家之后,病情便立时加重了。
谢拉菲玛知道流感并不是大病,但这次她有种不祥的预感,以往巴甫洛夫不管患什么样的病,总是精神饱满的样子;而这次,巴甫洛夫总说自己浑身无力。昏昏欲睡,这是几十年来不曾遇到的情形。
其实,巴甫洛夫早已注意到自己身体的变化,他在最近重病后,给朋友写的一封信中,有这么一段话:
“可诅咒的流感!可以说完全扼(è)杀(扼杀(è):比喻压制、摧残使不能存在或发展。)了我活到100岁的信心,直到现在我还留着一个病根。虽然到现在为止,我没有改变我的工作安排和规模。”谢拉菲玛寸步不离地呆在他身边。在他去世前一刻钟的时候,她抓住他的手,轻声地说:“伊万,握着我的手。”他竟握得那样紧,把她的手都握痛了。
清晨,列宁格勒居民一走上大街,就看见全城都在下半旗致哀,四周静悄悄的,广播员正在通过无线电向全世界通告这位伟大的生理学家逝世的噩(è)耗(噩耗(è):指亲近的人死亡的消息。)。
安放巴甫洛夫遗体的棺材置放在道利达宫。
瞻仰巴甫洛夫遗容的人流没有尽头,其中有科学家、学生、工人、作家、职员、红军战士、中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