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21300000011

第11章 勇于创新(3)

祖冲之不仅在数学、天文学方面有杰出的成就,他还有很多发明创造。他设计制造了利用水力推动的“水碓磨”,在大水轮的轴上安装了许多横木,随着湍急的流水冲动了大水轮,带动了好些石杵,一起一落地在石臼里舂起米来,还有一组安装在轴上的齿轮,带动石磨不停地转动,把粮食磨细。他又造过一种指南车。无论车子怎样行驶,车上的铜人始终指着南方。他又造有“千里船”,在新亭江上试行,一天可航行100多里。他因为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仿造一器,内置机械,不用多少人力能自己运行。祖冲之对音乐也有研究。还撰写过文学作品《述异记》十卷。他在任齐长水校尉时,曾写了《安边论》,提出“开屯田、广农殖”的主张。

祖冲之在科学上的光辉成就不仅使我们为之而感到自豪,而且他的科学精神在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

告诉孩子在南北朝时代,能以无惧无畏的精神打破迷信,创造新历法,指出日食月食是自然现象而不是神仙作怪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而且,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的精密又是从小竹木棍上得来的,这又是需要多大的毅力的事!科学要求的是一种求真求实、坚持真理的伟大精神,要求敢于破除一切封建迷信的胆识和勇气,这是难能可贵的,也是我们现代人同样需要的。

“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是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生于公元541年,卒于公元682年。他七岁开始读书,每天能记诵一千多字。在二十岁左右时,他就很善于谈论庄子、老子和诸子百家中其他各家的学说,同时也喜欢佛教经典。在隋文帝在位之时,征召他去做当时最高学府国子学中的教授之官“国子博士”,他声称有病而不去出任该官职。他曾经对自己周围比较亲近的人说:“五十年后,就有圣人出现,我才会出来帮助做一些济世救人的事情。”到了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时(公元627年),便把他召到京都长安去。他的容貌看上去如此年轻,唐太宗禁不住大为赞叹地说:“我本来就知道,有道之人是值得尊重的。至于羡门和广成子这些仙人的事迹,绝不是人们虚妄之言啊!”

孙思邈在太白山隐居修道时,“炼气养神,求度世之术”。孙思邈小时候得过“风冷病”,经常看医生,以至于耗尽家资。所以在十八岁时就立志学医,对医药有长时间的精心研究,他心地善良,总是亲自采制药物,为人治病,以医药助人。据说有一次在行路时,孙思邈看见一个牧童在杀一条小蛇,那蛇已经受伤出血了。孙思邈恳求牧童不要杀它,并脱下自己的衣服来送给牧童,赎救了小蛇。然后又用药物把蛇封裹起来,把它放回到草丛中去。

一个多月后,孙思邈又外出行走,看见一个白衣少年,仆人和马匹都很壮实,白衣少年下马来拜见他,并感谢他说:小弟承蒙道者救了一命。孙思邈听后没有介意,因为他救过的人实在太多了,记都记不过来,所以少年认识他而他并不认识少年。少年又再次拜谢他,并请他骑上另一匹马。两马驰行如飞,到了一处城郭。那里花木繁盛,春景和媚,门庭灿然显赫,人物繁杂,简直就像是君王的住处。原来孙思邈救的小蛇是龙王的儿子,那里就是龙宫的所在“泾阳水府”。龙王为报孙思邈救子之恩,临行时要送他许多金珠宝物,但都被孙思邈坚决地推辞了。龙王见他不爱富贵,便叫儿子取出龙宫药方三十副来赠送给他,并告诉他说:“这是真方,可以济世救人。”孙思邈心想有了这些秘方可以医治不少疑难杂症,就道过谢收下了。等他回家后把每一个药方都试用了,发现都有神效,从此孙思邈医治的百姓更多了。后来孙思邈在撰写自己的药书《千金方》三十卷时,便把龙宫药方分散放在里面,后世方剂学家们,在研究《千金方》时都注意到一个事实:《千金方》中的有些方剂,无法用中医已有的理论通过辨证论治的精神去衡量和理解。这一类“奇崛”的方剂中,有些是配伍方法奇怪,与方剂配伍的通常理论不吻合(比如“神丹”);有些则不仅配伍方法超常,而且用药多而繁杂,一方之中寒热温凉、气血攻补兼备,简直无法用现行医理作方剂分析(比如“镇心丸”)。有人认为,这些“奇崛”的方剂可能正是龙宫药方,以及孙思邈根据自己对龙宫药方的体悟而仿制的一些方剂。

据史载,孙思邈的著作共有三十多种,但大多亡佚了。只有《千金方》和《千金翼方》各三十卷成为代代相传的中医学中的宝贵典籍。

在《千金方》中,孙思邈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以脏腑寒热虚实为中心的杂病分类辨治法;《千金翼方》中记载了八百多种药物,尤其以治疗伤寒、中风、杂病和疮痈最见成效,因此后世也有人尊他为“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的序中提出了“大医精诚”的观点,向后世所有诚心学医的人提出了医生的医德修养问题,后世医家都把它当做医的师范。孙思邈不仅有高超的技艺,更是有高尚的医德和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将来,无论我们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有一颗为人民服务、为百姓造福的心,只有这样,人生的真正意义才能够体现出来。

告诉孩子孙思邈很有才华,但他不喜欢权势,不愿做官,宁可隐居山林学习医术治病救人。虽然在他身上流传着神话般的传说,但是他亲自采集药材、验证药性的求真求实精神是毋庸置疑的。孙思邈为人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药方,还首先提出行医者要注重医德,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本着救人至上的观点。这在当时是一个首创,更对后世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

自从汉朝蔡伦发明纸以后,书写轻便、经济多了,并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书。但是那时的书都是手抄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在有钱买得起书的人眼中十分珍贵,所以就藏在自己的书房里密不示人。由于普通人根本买不起书,所以“书贵”成了阻碍文化发展的一个大敌人。

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后的隋朝,发明了最早的雕版印刷术,即在适宜雕刻的枣木(或梨木)板上刻上要写的文字,成为印板,然后在印板上刷墨覆纸,用力压后印出整版文字来。但刻书版需几年时间,一旦发现错误,就得重刻,不能串版、换字,非常耗时耗力。据史料记载,宋太祖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在成都雕版印刷的5048卷《大藏经》,用了12年,共雕版13万块,存放就占用了许多空间。

为了改进雕版印刷。我国人民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加以改进,终于,北宋的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毕昇出身在一个平民家庭,他在总结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后,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制成了胶泥活字,并实行了排版印刷。这比欧洲活字印刷发明家古腾堡的发明早了整整四百年毕昇首先将质地细腻的黏土,制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毛坯稍晾干后,在一端刻反体单字,字划突起的高度如铜钱边缘厚度;刻成一批后,将泥字放在火中焙烧,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之后,在一块铁板上铺上一层用松香、蜡和纸灰混合制成的药剂,并在铁板上放上一个大小符合要求的铁框,根据稿件需要将泥活字排满后,就将铁板移到火上加热,等药剂稍稍熔化时,用一块平板将字面压平,当铁板降温,药剂冷却凝固时,泥活字就都粘在铁板上,成为一块可供印刷的活字板了。

为了连续印刷,就用两块铁板,一板印刷,另一板排字,两板交替使用,加快印刷速度。印完之后,用火把药剂烤化,用手轻轻抖动,活字就可以从铁板上脱落下来。活字不用时,用纸贴上标签,按字的声韵排列,用木格贮存起来,以便再用时捡字方便。按每个活字的使用频率,毕昇准备不同数量的活字,如“之”、“也”等常用字,他就准备二十几个,以保证两板排版使用的需要。而一些不常用的字,特殊的事先未准备的僻字,就现场制作,速度也很快。

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发明后,我国劳动人民在推广使用过程中,根据胶泥活字原理,在活字的原料和排版印刷等方面又作了改进,使活字印刷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元朝初年有人用锡制造活字。元成宗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农学家王祯请木匠刻制木活字,并印制了《旌德县志》,他还发明了转轮排字盘和“以字就人”的捡字法,把活字依字的声韵排列车转轮上,排版时工人坐着转动轮盘捡字,提高了劳动效率。王祯写的《造活字印书法》,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统叙述活字印刷术的文献。明孝宗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无锡人华燧采用铜活字印刷,开始用字模浇铸铜活字,明末福建人饶化用铜字印刷;到16世纪初又出现了铅活字。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后来传入朝鲜,又经朝鲜传入日本;经新疆传到波斯、埃及,再传播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这不仅促进了我国文化的发展,而且为人类文化的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告诉孩子至此为止,影响文化传播和发展的两大发明——造纸和印刷术都问世了。并且,它们还跟火药和指南针同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推动整个世界的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西方世界,印刷术使人们打破了封建教会的束缚,开始走向思想的自由;火药和指南针则为人们认识世界、环球航行提供了帮助。可以说,伟大的中国古代人民是推动世界进步的强大力量,平民毕昇对人类文明史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同类推荐
  • 法布尔与昆虫记

    法布尔与昆虫记

    我知道抓蝗虫是一件吸引孩子们的事情,所以我叫上了两个小孩子当我的助手,一块儿抓蝗虫。其中,那个男孩名叫小保尔,那个女孩叫玛丽。只见小保尔身轻如燕,手脚灵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他在菊花簇里面看见了一只正在沉思的蝗虫。当他靠近时,蝗虫却如惊弓之鸟一样突然飞起。小保尔拼命地追,可是还是让它给跑了。玛丽就要幸运一些,她发现了一只蝗虫,然后举起自己的手,靠近,靠近,按下。哈,逮住了!
  • 启迪青少年的100个足智多谋故事

    启迪青少年的100个足智多谋故事

    观今宜见古,无古不成今。从故事中,我们能够熟悉历史,认识人物,懂得道理,明白人生。故事教育我们,我们听着故事成长;故事鞭策我们。我们看着故事奋斗,故事也在提醒我们,我们讲着故事自察。
  • 豆丁二人组电话电话打到哪儿

    豆丁二人组电话电话打到哪儿

    《豆丁二人组》是我国新锐儿童文学作家杨筱艳的最新系列小说力作,讲述的是围绕外号“豆丁二人组”的齐咚呛和周天蔚两个小孩的奇幻童话故事。《电话电话打到哪儿(低年级注音读物)》讲述了:咚呛和天蔚在一次游戏中,无意间发现一台可以不接电话线就打通别人的旧电话。通过电话,他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子航。奇怪的是,在和子航几次电话后他们彼此发现,他们居然和子航住在一个城市、上一所学校,但子航所描述的地方和他们居住的完全不一样。原来,这个神奇的电话,居然把电话达到了二十八年前……作品试图在当下的孩子与八十年代他们父母的童年之间,打开一扇观察的窗子,时光流逝,但儿童纯净的心灵永不改变。
  • 影响中国学生的十万个为什么·地球家园1

    影响中国学生的十万个为什么·地球家园1

    本书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精选有代表性的,孩子们最感兴趣的问题,用通俗易懂、简练济的文字,配以生动有趣的插图解知答案。内容新颖丰富、分类科学合理。本书集知训性趣味性于一体,更适合少年儿童的阅读品味。
  • 勇敢乐观的大力虎

    勇敢乐观的大力虎

    小朋友,在你阅读我的故事之前,请听我介绍一下自己吧!我叫大力虎,原先生活在大山里,后来在动物园里住了一些时候,这不现在又回到大山里。和我一起生活在大山里有聪明狐、乖乖兔、快乐猪、淘气猴和笨笨熊还有许许多多别的大动物和小动物。我们之间发生过许许多多的故事,我还和人们发生过一些故事呢。这些故事,小朋友读了可能会哈哈一笑,也可能会在笑过以后悟出一些道理。来吧,让我—一讲给你听!
热门推荐
  • 遇灵记

    遇灵记

    太古末期,人族渐崛起于微末;至上古,混沌破灭,天地初开,氏族当道;中古时期,太炎混沌化清,鸿蒙六道及轮回锻神诀等功法流传开来,广为人知,修炼大爆炸年代到来;直到......碧锦星,万灵大陆,方勇意外得到太炎混沌化清心法,从此改变命运。懵懂少年到惊世杀神,亲情,友情,爱情,他都经历了什么?心机,战斗,谋划,他如何在这个世界立足?天地大道,人世沧桑;看无双灵术妙手化物,观神异功法千奇百怪。灵兽天赋化为己用,诸般奇异存于丹田;充满异兽的低语之森,呼气成冰的寒地神宫;地心世界匿迹百族,无尽虚空神秘莫测;遇灵记,一个世界在等待。
  • 浪花的手

    浪花的手

    [花雨授权]?这么骄傲又自负的他,真的会喜欢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女生?他这样大咧咧的追求太出格了些,可,不接受他似乎也不行吧?他那只浪花的手,为她抚去的不只是哀伤和寂寞……
  • 血魔乱

    血魔乱

    一位年过三十的大叔一次谋财害命的遭遇一次昂贵代价的重生一次危难重重的穿越一块兽皮遮羞的身家一个玄妙奇幻的陌生天地是苟且偷生,还是奋勇前行是邪魔歪道,还是光明正道
  • 巅峰武圣少爷

    巅峰武圣少爷

    作为杀手的独孤伤重生于异世大陆的一个豪门武者家族的废柴少爷身上,资质一般,处处被人鄙视的他开始了奋发图强之路!狠狠的羞辱曾经蔑视他的人,在大比中击败对手夺得第一,最后为了家族的利益,出去闯荡历练。然而一场针对家族的阴谋正在降临,看他如何成为异世大陆的武道霸王,无人能敌!
  • 尘缘劫之君诺天下

    尘缘劫之君诺天下

    紫微星动,天下乱,降世龙凤,定乾坤。她,来自异世的一抹孤魂,却在这个未知的朝代,成就了她不平凡的一生。遇上本是被父母追杀的太子,两人千难万苦走到一起,他却亲手打掉胎儿,不告而别。她恍然真相,自废一身傲人修为,舍弃那绝世清华的容貌,只为留在他的身边,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承君之诺,必守一生,生生世世,相伴无悔。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光未眠

    光未眠

    在这场荒芜却盛大的青春里,有这样一个逆着光的男孩,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洪讯。他将整个短暂的中学时光晕染出层层水汽。我叫夏令秧,这是我的,我们的,整个青春故事。我希望,这是一个足够让我铭记一生的喜剧。我在努力画圆,让故事几近完满。
  • 主神那些事

    主神那些事

    试炼世界、任务世界、现实世界每一个代表着一种游戏规则;冥族,一种令所有人闻之胆寒的存在,它们的试炼场、磨刀石就在那里;这是一个人的故事,也是一群人的故事。新人,膜拜谢支持。
  • 演武界

    演武界

    没有灵器神器,没有妖兽魔兽,只有自身的强弱!“不要这样看着我,我啊......只是比你强而已。”
  • 东北灵异先生

    东北灵异先生

    自古东北就多奇人异士,像什么阴阳术士,出马仙,驱魔人,这些虽然名气很大,但是本领却都是有限的。有种职业大隐于市,他们凌驾于一切职业之上,知晓的人,亲切的称他们为——灵异先生。我叫霍劫,九岁那年,因为我贪玩,害死了我的小伙伴,为了活命,我……
  • 毛泽东瞩目的世界名流

    毛泽东瞩目的世界名流

    这五部著作同属“毛泽东瞩目的风云人物”丛书的姊妹篇,共计约两百余万字,可谓洋洋大观。值得一提的是,出版这套丛书的主旨,在于研究、探索毛泽东思想发展的轨迹,研究、探索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历史观、革命现、世界观,透过青年毛泽东、中年毛泽东、老年毛泽东对中国乃至世界若干著名风云人物的评价,力图抒发领袖胸怀,展现巨人风采,并从中窥视毛泽东思想的起源及其发展的历程,以供广大读者借鉴。从这个意义上说.长江文艺出版社确定这个重大选题,出版这套丛书是有魄力和远见的,显而易见,这套书颇具可读性,也是极富收藏和研究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