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01000000024

第24章 文论(8)

史笃同志不但说我主张”按照马克思“,”深入人物的私生活“;而且作了断语说:”那么,谁都可以明白了,马克思是教导作家们掌握真正的、具有深广的政治内容和思想内容的现实主义,而在反对非现实的神化的描写同时,反对了‘深入私生活的’把革命领袖人物的尊严卑俗化了的描写。“这里,首先有一个要点:如果那是不能深人和写出生活内容底本质之点的,即使在一般的生活中,也不是件件要写事事要写的;反之,如果能够深入和写出生活内容底本质特征来,就是所谓”私生活“,也不一定写不得。事实上,不但这是”私生活“,就是政治生活中像日常行政、日常事务的那种活动,我也没有主张无条件地或等因奉此地来写它们。但在另一方面,商人底”私生活“充满了金钱底声响,农民底”私生活“弥满着土地的气息,等等,在这个本质,这个特征上,请问:可不可以写到”私生活“?马克思是否像史笃同志这个样子,坚决加以反对?如果史笃同志自己是一位作家,是不是也得写到它们?还是绝对不写?应该不写而且能够不写吗?是否除了开会、讲话、生产、作战之外,凡是饮食男女,声音笑貌,一切毫无”内容“,可以不着一字呢?——如果认为写工人只应该写车间,那就请看看《时间,前进呀》;如果认为写农民只应该写农事,那就请看看《被开垦的处女地》;如果认为写兵士只应该写战场,那就请看看《毁灭》。

事实上,在前文中,虽然根据所引的材料也说到一点”私生活“,由于我主要是从把握人物应有的现实生活内容这一要求出发,并没有停留于”私生活“的说法,更没有强调专写”私生活“。现在,既然史笃同志把”私生活“的问题提了出来,我也并不避免讨论,这里,干脆就谈谈吧。

《新莱茵评论》中那一段话,并没有明文规定不许写”私生活“。就是照史笃同志自己底译文来看,马克思所鲜明地提出了反对的,是”神化“(”官场人物“或”公式的形态“)的描写,即凡是”神化“的东西一律不行;固然同时他也反对那两部作品,但却没有说到或提出凡写”私生活“即一律等于”卑俗化“。而且这是对于具体作品的具体书评,只是就特殊的对象说话,并非就是指一般情况而论。所以,马克思反对”神化“的写法,但并不像史笃同志这样,也在原则的高度上反对写”私生活“。不错,这具体作品是写得坏,而且,这坏也可以是写”私生活“写坏的;如果还是有意写得”卑俗化“的,那原来就不是好东西。但如果把肖像画画坏了,画得像鬼,如果把算术习题算坏了,算得像符咒,——我们能不能够说,这就不应该画肖像画,不应该解答算术习题了呢?”私生活“给反革命作者写坏了,土地给二流子或地主搞坏了,是不是从此别人也就不应该写到”私生活“和搞好土地了呢?因为,谁也知道,说作家,就有各种各样的作家;说写”私生活“,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写法等等。而且谁也知道,”私生活“并不是全部”卑俗化“的;而革命人物底”私生活“,则更不应该是只有”卑俗化“的东西。这是常识。所以,我以为:只有一切的”私生活“已经完全”卑俗化“了时,或”私生活“本身直接就等于”卑俗化“的事物时,在这样一个前提条件下面,那我们才有理由反对写到”私生活“。我们有没有这个前提条件呢?或者,马克思给了我们这样的前提条件没有呢?一样也没有!

所以,对于马克思底话,我底看法是如此:第一,马克思以为那种定型而抽象的(”神化“的)描写底失去全部真实性,是由于没有深人现实生活内容的一个必然的结果。第二,两部具体作品,虽然触到生活——”私生活“,但由于作者底政治态度,仍然并无真实之处,仍然只有歪曲了这个现实生活内容。第三,对于人物的描写,好的作家既不要什么现实生活内容,坏的作家又歪曲了那个现实生活内容,这又该怎么办呢?第四,请大家就看看冷布兰德吧。——这就是马克思绝对反对了写到”私生活“吗?没有任何误会(我不能伤害地说”歪曲和伪造“)之处吗?而且,当我们前进了一步,联系了”冷布兰德式的色彩“的说法,把问题放在马克思底主要的、正面的命题所在之点,再看冷布兰德本人底特色、方法、主题和题材,反而可以说马克思正是赞成写生活(也就包括所谓”私生活“)的了。因为,如果真要去寻求”描绘的真实性“,假使脱离了人物底现实生活内容,或阉割掉这个现实生活内容底任何一个部分,那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而这个现实生活内容,如果已经被马列主义所照明,一个作家,如果武装了历史唯物论和现实主义的武器,虽然生活现象异常复杂,错综,甚至异常平凡,细小,当通过生活现象,而提出生活内容时,所写的和要写的,就是一种本质特征的东西而不是别的什么;而且愈是向生活突进或”深人“,也就愈是可能把这种本质特征的东西从生活现象当中发掘出来,总结起来。所谓现实生活内容,其实也还是一个概括的说法,它应该就是社会内容、历史内容,或思想内容,以至政治内容;同时这也应该是以工、农、兵底生活作为中心或辐射点,从这个立场和视角,来认识与体味,来分析和综合,来表现或”描绘“的。而所谓”私生活“,如果也作为生活现象之一或一个有机部分来理解,而且还是同样的以一定的立场和观点来考察和写作,也不是只有纯然属于私人的东西而毫无社会的关联或意义,只有消极面、否定面而没有积极和肯定的因素,更不是不要本质特征的东西而只要”卑俗化“的。学习马列主义和体验工、农、兵底生活,就是使一个作家怎样来看生活,来决定我们底看法。以马列主义的眼睛来看生活——”私生活“,以”卑俗化“的眼睛来看生活——”私生活“,结果可以是不同的,前者所看到的是一片光彩,后者所看到的则是一片灰黑,——即使那是同一事物、同一对象。但无论如何,表现或”描绘“一个人物,对于马克思底要求,冷布兰德底特色,我们应该从怎样”深入“现实生活内容来看;而对于生活现象,——以至所谓”私生活“,我们也必须在马列主义的光芒底辉照之下,去从现实看到本质,从平凡看到不平凡,从细小看到巨大,不至于流于庸俗,烦琐,而掌握人物或事象底本质特征。这,就是对于正面人物或革命人物,也是应该同样的。至于真正的”卑俗化“,不过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否定现象。

所以,史笃同志说马列主义”反对了‘深入私生活的’把革命领袖人物的尊严卑俗化了的描写“,这就犯了两个错误:第一,由于他误认了打了括弧的”大人物们“真是革命人物,以为马克思说”卑俗化了“他们底”尊严“。这是可能的错误,而且不是重要的错误。第二,这一个错误却是主要的:他以为,马克思反对”深入私生活“,这就使人觉到,革命人物底”私生活“一定是”卑俗化“的,不但拿不出来以见天日,以对人民,而且只能是一种和”尊严“的两立的东西,不能成为艺术上的”一切生动的品质“似的。

除了”卑俗化“的问题,照一般的说法,所谓”私生活“,指的是人们在政治活动、社会活动以外纯然属于个人或私人范围以内的事件和行动。这自然不错。在文学上,也不是要去写身边琐事或饭后哲学。但在文学现象上,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或《奥勃洛莫夫》中,像保尔底恋爱,像奥勃洛莫夫的懒惰,等等,你说它是”私生活“,那固然是”私生活“;你把它当做社会的东西看,这也正好是社会的东西。因为,那是通过保尔底”私生活“,在一个本质上发现了新的人物底生活,通过奥勃洛莫夫这个人,在一个特质上表现了旧世界底衰亡;当通过了生活现象,把握了本质特征,表现了人物底矛盾或斗争,也就表现了社会的压力和历史的动力,表现了生活的逻辑和现实生活内容。——说那是保尔或奥勃洛莫夫底”私生活“,那不过是一种纯现象的说法;说那应该是社会的东西,这才达到了一个本质之点。说如此,看如此,写也如此。所以,说”深入私生活“,所谓”深入“,也就是这么一点意思;不但不是说由此就不必甚至不应该写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由此就可以脱离或拒绝”深入“或发现工、农、兵生活,而且还是说可以和应当通过个人的东西(所谓”私生活“等)表现出来社会的东西,社会的因素,或社会的关联罢了。正如同室内的晴雨表、温度计,也反映西伯利亚高气压,或暴风雨前后的气温升降状态。至于真正的鲁滨逊,这个世界上应该是没有的,而且从来也没有过。如果不是辩证地以生活现象之一来看”私生活“,或认为居然可以把现实生活内容底这一部分根本不要,那就是庸俗唯物论以至唯心论了。

而且,这”私生活“,还是一个习惯的说法。这里,就产生了语言底片面性。对于一个人物而言,这应该当做‘旧常风貌”来说。即这应该是指明一个人物底人生见解和态度、生活方式、思想、感情、信仰、理想、行为、姿态、情操、习惯、兴趣等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或在日常生活中他对于生活、对于事物、对于世界的看法、想法和做法,以及他底地位和遭遇,他底矛盾和斗争,一方面既具有这个个人底特色,他方面又表现了所从属的阶级的特征的。人不是一下跳到社会中来,才变成社会的细胞,再一下跳回屋内去,就又变为“个人”或“私人”了的。

所以,我底理解:如果还是习惯地用“私生活”的说法,那么,这首先就应该是和“政治生活”等等统一的。如果当做日常风貌来说,这种日常风貌,在一个革命者,不但和他底斗争行动不可分,而且正有着“生动的品质。”——否则,怎样叫做“一切生动的品质”的“一切”?又怎样从“神化”当中摆脱出来?当然,这种日常风貌,也应该是指能够表现战斗的人底本质特征(即品质),以及和周围的生活相关联的;并非要把大小便那样“卑俗化”的东西都得一律写进去。但如果照史笃同志底论点来说,则首先,一切革命人物就都成为二重人格的人物,其次,日常风貌或“私生活”,也仅仅是“政治生活”底对立物了;这是错误的。我们可以看一看,像影片《列宁》,小说《保卫察里津》,以及一些传记和回忆录,那里面的日常风貌部分(和周围人物相关联),那是使人看了不得不感动而难忘的。这里是说伟大的革命导师,历史的巨人,更不用说写一般的革命者了。

以高尔基底《忆列宁》(这有几个译本,手边有的是时代版②的,直接从俄文译出)为例,那里面,正有不少描写日常风貌的地方,而且这本书也就被公认为最真实、生动、亲切、丰富、辉煌、动人和有价值的描写。这里抄录一点:

他来到我所住的旅馆里,我看见他细心地摸了摸我的床铺。

“您干什么?”

“我看看被单潮湿不潮湿。”

我并没有立刻懂得他的意思:为什么他要知道伦敦的被单是怎样的呢?他看出了我的疑惑,便解释说:

“您应当注意自己的健康哪。”

有一天晚上,在莫斯科毕希科娃的寓所里,列宁听到伊莎依·陀勃罗文所弹的贝多汉的几支奏呜曲时,说:

“我不知道还有比APassionata更好的乐曲了,我愿意每天都听到它。这种美妙的音乐是人间所没有的。我常常骄傲(这也许是很幼稚的)地想:人能够创造怎样的奇迹啊!”

然后眯起眼睛微笑着,颇为忆郁地添上:

“可是我不能经常听音乐,那会刺激我的神经,使我想说些可恶的蠢话和爱抚人们的脑袋,因为他们生活在板凝的地狱里却能创造出这样美丽的东西来。但今天你就没法爱抚任何人的脑袋,——你的手会给咬断的;你得打他们的脑袋,毫不留情地打,虽然我们的理想是反对用任何暴力对待人们。唔,这个任务困难极了。”

“在打架的时候,您凭什么标准去断定哪一个拳是必要的而哪一个拳是多余的呢?”有一次,在一场热烈的谈话之后,他问我道。我只能委婉其词地回答这个简单的问题。我想我不会有别的答案了。

这是“卑俗化了的描写”么?这是毫不“具有深广的政治内容和思想内容”的么?这不是日常风貌或所谓“私生活”么?这和“政治生活”并无关联之点么?并不!决不!日常风貌和“深广的政治内容和思想内容”在这里是如此不可分割,完全统一;而这一切,是和史笃同志底论断完全相反的。因为,这里,列宁底“一切生动的品质”是如此“强烈的冷布兰德式的色彩”地呈现出来了的,就如同使我们看到了“活的列宁!”这是日常风貌;’旧常生活中的“主题和题材。这样描写日常风貌,就有”一切“本质,才有那种”品质“,也有真的”尊严,‘;而且还和革命人物以至“政治生活”绝对无从分割。

浮面地看,这不过是友情,听音乐、谈心和争论罢了。但这同时又应该是关心无产阶级作家,关心党的文学事业,关心文化,同志爱和“人类的爱”,美学和战斗精神,从关注人类命运到执着阶级斗争,既“深刻地含蓄着感情”又坚决斗争,一切,不但“明暗”“对照”,然而,却又敌我分明!

所以,一个更为重要的要点是:在生活上,我们也必须是“一元论”的;这就应该包括了“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斗争”生活以及日常生活风貌或所谓“私生活”等等。而史笃同志,却干脆而简单地否定了生活一般中的“私生活”;这,不但绝对地否定了这个“私生活”或日常生活风貌,同时应该还是意味了相对地抽象了生活一般的。这就使生活成为一种观念的东西,而暴露了他那观念论的倾向。而且,这又意味着他是把“私生活”或日常生活风貌和生活一般(包括已经本质地脱离了日常风貌,从而那就是被分割了的、变得抽象了的“政治生活”)无条件地对立起来,这也正是生活二元论,或多元论、机械论。

史笃同志又以为“私生活”一切是“卑俗化”的,当然不可以说这是某种意识形态底自然流露,或现实生活底客观反映;如同心理分析派的人们所欢喜做的那样。但一个要点是,实际上,这反而只有侮辱了一切革命人物,把他们底“尊严”、“品质”、人格、风貌一起贬值到零以下去。而当他排斥了人物底日常风貌,当他抽象了生活一般,同时也就排斥了人物底“生动的品质”,和抽象了人物底“尊严,’;这成为抽象物了的”尊严“,于是它就不可能再是别的,就不能是一个现实的革命者底血肉的”尊严“,就不得不是那一类”神化“的、以至还是半封建的本质的、甚至”官场人物“的空虚或虚伪的”尊严“,即实际上这是一种歪曲革命人物的东西。还有另一方面,当人物底”尊严“既被抽象了,人物底人格或”品质“也就同时被抽象了;于是丧失了现实生活内容的人物出现了,回来了,还原为”公式的形态“了。所以,他所说的”政治内容和思想内容“,这就应该是排斥了现实生活内容以后的空虚之物,而他所说的革命人物,也就应该是排斥了日常风貌的”神化“的假象。所以,分析了他底理论底本质之点所得的一个结果,在艺术方法上,这就是公式主义;而在他那生活哲学上,多少也带点犬儒主义的味道。——史笃同志以为我歪曲了革命人物,而他自己对革命人物却又如此大不敬,既抽象了他们底血肉,又”卑俗化“了他们底”私生活“,真是使人吃惊的事。

《略论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包含几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是说要从现实生活内容来写人物。因为目前所普遍感到苦闷的,是正面人物为什么写不好的问题。但由于材料之故,我反而弄糟!

同类推荐
  • 杰出孩子最喜欢读的机智故事

    杰出孩子最喜欢读的机智故事

    本书精心选取了古今中外流传最广,最有创意,最给人启迪的机智故事。
  • 山花集

    山花集

    诗歌由横空出世、大江东去、谁言寸草心、故人西辞黄鹤楼、力拔山兮气盖世、此曲只应天上有、海内存知己等组成。
  • 中国女明星在国外

    中国女明星在国外

    本书将为你介绍张瑜、苏小明、刘晓庆等明星在国外的生活。经商定,文采音像公司将购买香港有关人士最近拍摄的《刘晓庆特辑》专题纪录片的版权,拟在大陆出版发行。文采阁多功能厅经理出面邀请骁庆参观了“文采宴会厅”,并特邀她抽时间来赴“三国宴”和“作家宴”。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梁启超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梁启超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缤纷湘南

    缤纷湘南

    《缤纷湘南》是作者的第二本散文集,收入各类与湘南有关的文章共32万字,作者用赤子的情怀、简洁优美的文字和个性鲜明的文风,从各个角度描述了湘南的风光人情、人文地理和乡土亲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意义。
热门推荐
  • 官场现形记(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官场现形记(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李宝嘉编著的《官场现形记》开近代小说批判社会现实的风气,是晚清谴责小说的开山之作,是我国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直面社会而取得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小说,在当时享有极高的知名度。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将它列为“四大谴责小说”之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
  • 爱在北京:北漂女孩的寻爱之路

    爱在北京:北漂女孩的寻爱之路

    他又不是你的,我凭什么不能喜欢?哪里见过这么无耻的闺蜜第三者,背着她爬上爱人的床榻还毫无愧疚之意!看你能得意多久?
  • 求道长生

    求道长生

    三界六道,芸芸众生,无垠悠远的仙界,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身为仙道大宗,蜀山掌门,开启禁忌大阵,扭转时空,想要换来天地一线生机,不料身死道消,一缕残魂,伴随着卑微的杂役弟子,来到了更加神秘,广阔的位面。……,(掌门问道,我蜀山,分为剑宗,气宗,你要参悟那一道?……,什么,你要两道同修,这不可能)。
  • 关了门的城

    关了门的城

    一座城,关了那扇门。那是一个,我永远也回不去的地方。它的名字,叫做:青春!
  • 心魔之剑

    心魔之剑

    2030年新款游戏机心魔带来的超强感觉,言寺和他的小伙伴们一同打开了心魔的大门
  • 曼佛罗

    曼佛罗

    当奇迹开始的时候,一切都有可能。这是往事且随风的续集。。。
  • 大玄道

    大玄道

    人没有理想,就如行尸走肉————吴天。这是一个热血的时代,这是一个少年奋斗的故事。
  •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是丹尼尔·笛福的一部小说作品,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因出海遇险,漂流到无人小岛 并坚持在岛上生活,最后回到原本社会的故事。在当时启蒙运动这一历史大浪潮中诞生的《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流浪汉小说结构的著作。启蒙运动,在世界历史上是那么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既是文艺复兴时期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深化,也是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理论准备阶段。而《鲁滨逊漂流记》,作为开启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也成为研读世界文学绕不开的一个里程碑。
  • 乱世荣瑞

    乱世荣瑞

    练就绝世武学,登顶武道宗师。引领千军万马,驰骋乱世荣瑞。
  • 菠菜必然毁灭世界

    菠菜必然毁灭世界

    内容主要讲述一群奇能异士打菠菜升级和菠菜毁灭世界的血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