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01000000002

第2章 作家底性格和人物的创造(1)

绞索套着脖子时的报告

《绞索套着脖子时的报告》——不!绞索套着脖子时的歌声!

我们看到过死得果敢的人,我们看到过死得壮烈的人,我们也看到过死得慷慨的人,我们还看到过死得从容以至死得宁静的人;而现在,这里,却给我们看到了一个死得欢乐、而且如此欢乐的人,由于如此欢乐,那内容里,也就包容了一切的果敢、壮烈、慷慨、从容、宁静,好像横亘太空的银河以万古灿烂的光辉包容了无限和无量的那些明丽的星体,这个人,这个大写的“人”(照他自己的光辉的说法),这个战斗的年代的巨人,这个以宝贵的热血写了我们的史诗的诗人,他的不朽而常青的名字是:伏契克(JuliusFucik1903—1943)!

这《绞索套着脖子时的报告》,是伏契克自己底赤色大理石的纪念碑;读着它,人们所得到的,却不是死亡的印象而是青春的感觉。就好像面向了日出的奇景和花开的佳节,热血河川似地奔腾,灵魂云霞似地飞翔,就好像处身于授枪的典礼,阅兵的仪式,听到了万人出征的鼓声和步伐声,看到了决战大捷的军旗和兵器的光华,肉体地感到了汹涌的生命,精神上取得了坚强的武装。读着它,是身心的感激,是一身的欢舞,是百臂的力量,是万人的歌唱。

在狱中的五一节,他以生命这样高歌欢唱:

死神,你总是姗姗来迟!而我,老实说,却希望经过许多年之后再同你相会,希望我再过一过自由的生活,再能够多多地工作,多多地爱,多多地唱,多多地在世上遨游。要知道我现在才刚刚是一个真正的成年人,我会有这么多的力量!……我爱生活,并且为它而战斗。我爱你们,人们,当你们也以同样的爱回答我的时候,我是幸福的。当你们不了解我的时候,我是难过的。我得罪了谁,那么就请你们原谅吧,我使谁快乐过—那么就请你们不要忘记吧。让我的名字在任何人的心里都不要唤起悲哀。这是我给你们的遗言,父亲,母亲,和姊妹们;给你的遗言,我的古丝担;给你们的遗言,同志们,给所有同我要好的人们。如果眼泪能够帮助你们,那么你们就放声而哭吧。但不要怜悯我。我为欢乐而生,为欢乐而死,在我底坟墓上安放悲哀的安琪儿是不公正的。

在《我底遗嘱》里,死亡的威胁底阴影,仍然始终掩没不了上升的旭日底欢乐的光芒。

我再重复一次:我们为了欢乐而生,为了欢乐而战斗,为了欢乐而死。因此,永远不要让悲哀同我底名字联结于一起。

在一个地方,伏契克曾经说到他自己,说他是一个宣传鼓动者,靠嗅觉工作;说自己有点幻想家的气质,同时又有些批评家的气质。在《做什么》里,列宁曾经说到“应当梦想”;因为这种梦想或幻想,指的是那种超越于事物底自然的进程而善于推动和引导它的一个力量。而嗅觉,既是政治的敏感,也应该是活跃地感应着新鲜事物的那种感觉。批评,又岂不就是政治斗争或现实斗争的进行么?所以,这种幻想,这种嗅觉,这种批评,在伏契克,是未来的蓝图和实际的工程的统一,即科学预见和现实斗争的统一,或理想和实践的统一,同时也是政治和诗的统一。伏契克底气质是诗和政治的气质。从现实里感到未来,在现实里战取未来,这就是:青春,胜利,欢乐,诗或歌唱。

正是如此。应和着克里姆林宫底钟声,应和着五一节检阅的红场上的《国际歌》,如同和那些自由歌唱的人们一起,他们在纳粹的监狱里纵情歌唱,或者用口哨吹奏《红军进行曲》、《游击队之歌》,向法西斯匪徒示威而作为欢乐的人们底榜样。每天晚上和早晨,为他底战友,他底爱人,古丝姐,他是怎样顽强地侧着身子睡着,唱着她心爱的歌,也要她能够听到自己底歌声,他底整个身心是被她所占有着,而这些歌儿里他是倾注了这么多的感情,他歌唱苏苏作响的草原上的苦蓬,歌唱光荣的游击队底战斗,歌唱和丈夫一同为自由而战的一个哥萨克女郎,歌唱她底勇敢,歌唱她底最后的战斗,对于古丝姐,这是她所如此熟悉的亲爱的声音,如此熟悉的战斗的声音,这就像被敌人隔绝和包围而各自奋战的军队,互相以隆隆的炮声致敬,呼应,激励和安慰。他歌唱着:当愁闷的时候,他歌唱着;当阳光的白昼出现的时候,他歌唱着;当送别从此永不再会的同志们的时候,他歌唱着;当欢迎那胜利的东线传来的捷报的时候,他歌唱着;他歌唱着,甚至还嫌“急速地歌唱那在生活中慢慢地形成的事情的歌儿”的时间是太少了。因为他,是为了自慰而歌唱,由于欢乐而歌唱,就像人们在久远的过去所一直歌唱了下来的,而到了未来还是要歌唱而且歌声还要更为高昂的—只要生命还存在着。

那么,他,又是否毫无痛苦之处呢?

看看吧:打一棍,两棍,三棍……啊!“仿佛棍子钻进了脑髓里”;当两个5队员吩咐给他穿衣裳的时候,啊!“我永远没有想到每一个袖筒、每一条裤管会使人感到如此疼痛”;啊!“我身体中每一个细胞都千奇百怪地疼痛着”;啊!他底牙齿,他底胡须,他底昏厥,再三的昏厥,死去活来!……虽然,他自己说:“就好像我是一个旁观者,一点不觉得疼痛”;虽然,他自己说:“疼痛是生命底亲生姐妹,我深切地感到了这一点。”当他底肉体竟然出于敌人底意外而“一匹马”似地复活,一匹强健的战马似地跃起的时候。

但我们,却没有权利忘却他底这种痛苦。如果我们尊敬伏契克这个人,那么我们也就得同时来尊敬他那每一个细胞底疼痛。我们是并没有权利像当事人自己一样做“旁观者”的。“在生活中是没有观众的。”

因为,这是如同德国人、那个监狱长所说的:

“我要把你底捷克精神打掉!”

德国法西斯匪徒,在捷克,特别对于共产党人,特别对于伏契克这样的中央局的领袖人物,原来,就是以消灭人,消灭人类,消灭全家,消灭全民族,那样的兽性和暴行整个扑袭而来的。而且,像那个肥胖的5队员,他们如同流着口涎的恶犬那样,还喜悦而夸耀地说:“打得多么艺术而完整啊。”如果说,伏契克就是这个“捷克精神”底一个化身,一个肉体,那么,我们也就能够和应该如同身受似的,尖锐地感到自己身上的每一个细胞底千奇百怪的疼痛,对于那种非人的“艺术”,无论如何是按捺不住满腔如焚的憎恶和仇恨的。

因为,如果忘却了伏契克底这样的血肉的痛苦,同时也就是忘却了法西斯匪徒底那样的渴血的行为。

伏契克不是不写自己底痛苦。但也不是写痛苦,而是写法西斯底残暴。但也不是写残暴,而是写自己和捷克人民的斗争。

照伏契克自己底说法,则是:“生命是比死更强的,这样看来有什么可痛苦的呢?”

照他自己说来,也就是:“即使我们死了,我们仍然分享着你们底幸福底一小部分,因为我们为这幸福贡献了我们底生命。我们底欢乐便在于此……”

人,人民,生命,集体,历史,未来,战斗和胜利,内心的财富,爱情底坚决性,革命队伍底真正的力量和它底不可战胜性—“我们底欢乐便在于此”!

生命是不死的,未来是不死的,爱情是不死的,人民力量是不死的,所以,伏契克是不死的,因为,这一切现在是集中地体现在伏契克底身上,高度地集中在他底身上,而庄严地放着光芒,欢乐地涌起歌声。

所以他没有死亡的感觉。他所有的是历史的感觉。而这感觉使他欢乐。在这种历史的感觉里,谁也可以鲜明地看到:死亡的是敌人,而胜利的乃是他自己和人民。他那每一个细胞底疼痛,是都意味着那是一场历史斗争的,而每一个细胞底生命,那体格和意志底强健,也正是表现了一种不可战胜性,和一种胜利感的,生命和死亡,在他,活着,是生命的力量,死去,又是死的力量—对于敌人都是一个同一的力量。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同一的力量。

在《给法西斯部长的公开信》中,他就对戈培尔这样说过:

你们挑起了战争的那个目的底渺茫,愈来愈明白了,你们底目标每一步都更加远了。而且,你们自己也开始对这意识到了。你们占领了能够成为进攻苏联的桥梁的一些国家。然而,你们用你们自己底野蛮行为打开了人民底眼睛,你们使被当做了奴隶的几千万人们底思想和心灵充满了对于你们的、对于本国反动派的、对于隐藏在一切假面具之下的法西斯的火一样的仇恨。你们使这些人们底心灵充满了对于真正的自由的,单一的坚强的意志。—这就是结果。

在招待会上,他响亮地回答戈培尔底博士式的威胁和诱降的是:“不,不,决不”!(重点是原有的)现在,在彼得柴克宫的拷问室,和博士式的问题比较起来,是一种更为粗暴的拳头式的问题了:

“回答,回答,回答!”

但伏契克还是伏契克,回答还是同样的回答:

“不,不,决不!”

这就是那“单一的坚强的意志”;这是伏契克底意志,同时又是被当做了奴隶的几千万人底意志,这是共同的意志,共同的,就是单一的,所以是坚强的,即不可屈服与不可战胜的,不可摧毁更不可绝灭的。

当法西斯棍徒恶意地问他什么地方疼痛,而他于是感到全部的疼痛是在心上时,向他掷来的那是怎样傲慢和恶毒的嘲笑啊:

“你没有心。”那细长的蛇似的5队员说。

“但仍然还是有的!”

伏契克严肃地回答。由于他还有、始终有足够的力量为自己底心向纳粹们辩护,为人底心辩护,他感到了突如其来的骄傲。

但也并不真是突如其来的。在答复戈培尔的时候,他是早就说过了的:“我们以我们自己底抵抗为骄傲。”为心骄傲,是为抵抗骄傲,因为这样的心也就是抵抗的心。

心是不死的。信仰是不死的。信仰的心更是不死的。

人底历史。人底义务。人底榜样。“而最重要的是”,他说过,“他们都有着一颗心。”也像他自己所说,重要的是构成人底内心的一切。他自己,就是富于“内心的财富”,拥有“内心的权力”,而深刻地认识了名之为“人”的这个生物的。

所以在恐怖之中,而人,在活着。

而人,在歌唱着。

人在活着。

六月的夜晚,洋溢着菩提树和正在开花的槐树的芬芳。是一个礼拜天。通到最后一个电车站的公路上,在游逛后进城的人民,熙熙攘攘地拥挤不动。他们喧闹着,快乐着,被太阳、水、爱人底拥抱弄得幸福地疲疲了;可是在他们底脸上我却没有看见死神底痕迹,这个死神每分钟都是在窥伺着他们,选择着新的栖牲者。仿佛是一群家兔,它们蠢动着和跳跃着,恶作剧而可笑。仿佛是一群家兔!从它们之中,抓出一个来—其余的都在墙脚那里挤缩作一堆,但过了一分钟,一看,它们已经又在开始闹了,又在奔忙,又在欢快地生活着。

最初,看了这种无忧无虑的幸福的生活—被敌人在一个地方竭力窒息和消灭的生活,他是那么感觉到一种深沉而巨大的痛苦的,因为他爱人民,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但立刻他就理解到了,在他底眼前的这一景象是,在一个地方被窒息和消灭的生机,在另一个地方它又茁发出来成百的萌芽,就是人在活着,而生命,是比死神力量更强。

人民生活着。

人民生活着,那就是说,一切都好。

你们切记:没有名字的英雄是没有的。有许多人,他们每一个都有自己底名字,自己底面貌,自己底幻想和希望,而且其中任何一个最不著名的人底痛苦也不比那些在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底痛苦为少,让那些在战斗中的栖牲者使你们觉得像朋友,像祖国,像你们自己那样亲近吧。

彼得柴克宫里面的拷问室叫做电影院……在登子上凝然不动的人们,在他们面前是银幕似的赤裸的墙壁。世界上所有的电影制片厂所拍摄的影片都没有从等待着新的审问、新的磨难和死的人们底眼睛中向这墙壁上放映的影片多,完整的传记和极其细微的插曲,描述母亲、描述妻子、描述破毁的家、描述被毁灭的生活的影片,描述坚毅的同志和描述叛变、描述最后传递的宣传品、描述重新流出的血、描述含有感激的紧紧的握手的影片,——充满了恐怖和决心、憎与爱、痛苦与希望的影片。

他关心人。他关心活着的人,也关心已死的人。他关心人底生存,也关心人底牺牲。他关心人底生活,也关心到人底死后。他底关心,心胸是异常宽阔的,但感觉又是异常纤细的。他底关心,有感情的高贵,真挚,博大,丰富,和深沉。他关心的人,是以生命关心生命。他关心人,是关心人的全部。

因为从他说来,人是最重要的。

由于这个缘故,在他那遗嘱中,除了处理图书室和稿件,安排双亲底生活和安慰他们,差不多占三分之一的篇幅,却是为了一个诗人——杨·涅鲁达的。他遗嘱未来的文学史家爱护他。告诉人们怎样理解这个诗人,和重视这个诗人。但直到那时为止,没有一个理论家或批评家,以他们底小小的宝贵的篇幅评价过他底功绩,相反地,那些人们,还毫无心肝地给他贴上“小国”田园诗爱好者的印记;而伏契克自己,却认为他是“我们最伟大的诗人”,而他底诗,则是“能够经数世纪而不朽的书”。

只有不朽者能够了解不朽者。重视不朽者。而一切是为了不朽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正是如此,所以,当绞索套着脖子的时候,伏契克还是这样关怀这个诗人,起来保卫这个诗人。

是的,如果心灵中没有诗,人如何活法呢?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诗,这个民族如何生存呢?这使我想到一件事来,据说,一个世界的巨人,曾经问到我们有没有培养诗人的团体,接着,他说:要注意诗人,这是很重要的。大意如此。但也不是偶然的。伏契克底重视诗人,是同样的。杨·涅鲁达是诗人,而伏契克是歌手,也并非偶然的。

伏契克,和他底夫人古丝姐之间,在地下工作和经常的离别里面,能够永远保持一种初婚的感情,也正是由于心的纯洁,人的纯洁。正是如此。他为她歌唱。他为那挂着的吊带欢乐——哪怕只有一天,一小时,一分钟,也是欢乐。他舔着血,但却用他所能够用的最快乐的目光和她告别。正是如此。她那)七童似的眼睛中,有那么多的温柔,她那身上,有多少的力量啊。但在纳粹面前,要她对质的时候,要她承认这个丈夫的时候,她却决绝地说:

“不,不认识!”

如果是平时,当她和他相见,她底心和她底呼吸,不是会那么和他底心合成一个跳动,和他底呼吸合成一个呼吸吗,拥抱他,再一次地倾注那初次拥抱的热情于他底怀中吗?何况是现在,他是被蹂确得完全失去了人形,每一个毛孔都滴流着热血,这一切,都是她所占有的,她所爱抚的,她所宝贵的,她和它是血肉相连的,那么,她不痛心吗,她不奔来吗,她不爱护吗,她不怜惜吗,她可能听任纳粹吗?但不,她说“不认识”—她就像一个冰人一样,一个路人一样吗?……不,不,不是。

因为,这是斗争。

因为,他们相爱,是以人——大写的“人”相爱,是以战斗相爱,是以无畏和不屈的人格相爱,是建立于人的互相尊敬之上的相爱,是以巨大的力量承当任何的痛苦而决不给与敌人以任何的便宜的相爱。这就是她那连恐惧的影子也没有流露的眼睛。这就是她底忠心。这就是她底爱情和坚决性,她底风格。

同类推荐
  • 天地颂(第三部)

    天地颂(第三部)

    “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是增强国威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财富,以一种永恒的创造之魂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永不言老的革命激情,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年打磨,推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红色记忆。"
  • 忘了归来

    忘了归来

    本书作者砺平是沁水籍“三平美女作家”之一,长期固守沁水本土,笔涉诗歌、散文等领域,有诗文集《哪种离别不忧伤》面世。另两位是葛水平和杨平。葛水平是名扬全国文坛的一级作家,现任长治市文联主持工作的副主席;杨平在杭州打拼,出版了《人文晋城》上下册,在晋城轰动一时。
  • 康震品李白

    康震品李白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康震教授通过详实的史料、客观的分析,为我们还原出一个真实的李白,一个伟大的李白,一个痛并快乐着的李白。在这个诗歌文化逐渐没落的年代,让我们用这种方式向这位永恒的“诗仙”致敬!
  • 欲壑难填

    欲壑难填

    《欲壑难填》是著名法制作家丁一鹤的又一力作,是中国第一部年鉴式大案纪实文本,是“解密中国大案”系列图书的第三部,通过对一系列大案要案幕后真相的解密,给社会以警示。《欲壑难填》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倪寿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明、茅盾文学奖得主、《历史的天空》作者徐贵祥、解放军文艺奖得主、《激情燃烧的岁月》作者石钟山联合鼎力推荐。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庐隐作品集(2)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庐隐作品集(2)

    用斧子砍死一个人,因为他是我们的敌人,这是多么冠冕堂皇的话,谁能反对他这个理由呢?——由我们元祖宗亲已经给了我们放仇人不过的教训。
热门推荐
  • 混乱潮流

    混乱潮流

    诸神的游戏再次开启,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被诸神选中的人们只有登上顶峰才能触摸到那模糊的命运!他与三国群雄共舞,他与隋唐英雄逐鹿!窥始皇帝长生之丹,立万世之雄威!他是艾泽大陆最后一个圣祭祀,他是混乱世界最强的神射手!他与玉帝称友,呼地祖为其弟。他打破封神,窥探取经之秘。他来到洪荒,目睹巫妖之战当他站上了顶峰才发现天空有一双血红的眼睛在窥探
  • 辩中边论

    辩中边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价甜妻买一送二

    天价甜妻买一送二

    五年前,她带着一份不为人知的秘密,逃到以他姓氏为名的城,只为守候心中的执念,择一城而终老。然而五年后,他攻破那座城池,挑着她的下巴邪魅一笑,“好一个胆大包天的小妮子,吃干抹净就连脚底都抹油了,敢跑……?”两个小奶包抱着两条大长腿,“大灰狼,不许咬我妈咪……”
  • 仙宝医

    仙宝医

    苏士天头顶莫名其妙就多了一根闪光的头发。从此,这根闪光的头发带着他抢遍三界。仙宝、抢!仙禽仙兽、抢!玉帝的凌宵宝殿、抢!王母娘娘……?……只要苏士天需要,没有什么能阻挡闪光的头发,太上老君不行,天道也不行。万能的闪光的头发可以抢遍万物,偷遍万物,就算是你的心,它也能偷……甚至,闪光的头发还可以偷天……于是苏士天在三界中牛B了……新书艰难,请收藏支持!!!!!
  • 行星与恒星

    行星与恒星

    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大行星,却经常淹没在太阳的光辉中。尽管水星很亮,人们却很难用肉眼看清它。通常人们认为水星表面没有水,但最近科学家用雷达探测水星时发现,水星极地或许有着冰块的存在。科学家们还发现水星磁场的存在。浩渺无垠的宇宙中存在着像水星这样的行星和恒星数不胜数,天际中一闪而逝的彗星,万道金光划破天空的流星雨,从形成到陨落不断演绎着生命的轮回。当人类的触角伸向宇宙空间后,慢慢的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
  • 玉镯妃

    玉镯妃

    “啪”的一声,玉镯碎裂,某失去灵力的半妖在无助的哀嚎.突然间时空倒转,穿越至一个历史从未记载过的泯天王朝...
  • 活佛系统

    活佛系统

    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八零后青年,无意之中的穿越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怪的是阴差阳错的穿成了和尚,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但是相随而来的竟然还有一个和尚系统,称为“活佛系统”,这不是一个升级系统,却会频频的在自己为难的时候帮助自己,有了系统这个后盾,只要自己能够救人一命,系统便会提供一次抽奖的机会,奖品丰厚,拭目以待。本着我佛慈悲的心态,小和尚于是决定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将世间的恶人恶魔消灭殆尽,还天下苍生易安居乐业。新人新书求支持
  • 乱蒹葭

    乱蒹葭

    家族破散,且看她复仇路上如何翻天覆地;爱恨情仇,且看他登云凌霄后如何寻旧梦!谁将浓墨泼洒,绘出江山如画;谁吟孤鹜同霞,弦上一指风华。谁缠红线千匝,银针渡绣对虾;谁映眉间朱砂,磁盏盖逸香茶。谁望尽天涯?谁浅笑拈花?谁反弹琵琶?谁乱了蒹葭?
  • 战将之横扫天下

    战将之横扫天下

    一将功成万骨枯!面对千军万马,他能一笑置之。面对各国豪强,他能用枪证明。但面对接踵而至的红颜,他还能这般淡定吗?为了替妹妹治病,身怀岳家枪法的他义无反顾的辍学进入《天空》,本只想安静低调的赚钱,可面对这战乱不止、热血激情的世界,真能独善其身?事实证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既然低调也不能独善其身,那就让我用枪杀出一条血路,直至登上世界王者宝座。
  • 谁的年少不轻狂

    谁的年少不轻狂

    网上找了个美女陪玩游戏,她说她不会玩游戏,只会陪……她说会陪我呼呼,还要我陪她呼呼一辈子!谁的年少不轻狂?心比天高亦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