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53900000006

第6章 百年专制与斗争(1)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叶爆发的反抗清朝统治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统治者将战争损失和对外赔款等等转嫁到劳动人民身上,官吏和地主阶级的盘剥变本加厉,银价上涨,灾害连年,农民痛苦不堪,纷纷走上反抗的道路。1851年1月11日,广西桂平县金田村2万多名群众在洪秀全等人率领下发动起义,打出“太平天国”的旗号。起义力量发展很快,9月在永安(今蒙山县)建立自己的政权,提出“扫除妖孽,廓清中华”的宗旨。除天王洪秀全外,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

太平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多次冲破清军的封锁,于1852年4月进入湖南。1853年1月,太平军攻克武汉三镇,队伍增至50万,声威大振。3月占领南京,以南京为自己的都城,改名“天京”。建都之后的太平军实行了一系列制度改革,主要包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主张“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虽然是无法实现的理想,但平分土地的做法在当时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太平天国否认不平等条约,禁止贩卖鸦片,坚决反对外来侵略。这些政策使太平军得到更多响应,天地会和捻军的起义也形成有力配合。曾国藩湘军配合清政府围剿太平军,被石达开指挥的西征将士大败。清军在天京附近设立的江北、江南两大营,也被太平军拔除。到1856年夏季,从武汉到镇江连成一片,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但是,此后,农民运动的种种局限性开始暴露,在内乱“天京事变”中,杨秀清、韦昌辉先后被杀,石达开被逼走。面临清政府和外国侵略者相勾结的大规模镇压,太平军进入艰难危机之中。陈玉成、李秀成以及洪仁玕等一批年轻将领受命于危难之中,形成新的领导核心。1858年8月,陈、李联手,粉碎了军府重建的江北大营,1860年5月,清军重建的江南大营也被破除,挥师苏、杭,重现振兴局面。但在1861年9月,安庆失守,天京危急。李秀成率军回援天京,与湘军大战40余天,未能破围。次年5月,陈玉成在寿州战败,被俘后壮烈就义。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7月19日,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军余部在大江南北辗转坚持战斗,直到1868年。

太平天国从金田起义到最终失败,经历14年,纵横18省,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阻止了中国殖民化的进程,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发挥了铺垫的作用。

辛酉政变

辛酉政变又称“北京政变”,发生在1861年(干支辛酉),是清朝皇室内部权力之争,也是影响中国近代历史的一起重要政治事件。

1860年9月英法联军逼近北京时,咸丰皇帝和一班亲信逃到热河。不久,咸丰在热河病死。6岁的载淳即位。8位辅政大臣奉遗诏主持国务。载淳的生母那拉氏被尊为慈禧太后。慈禧提出“垂帘听政”,遭到载垣、端华、肃顺等8位辅政大臣的反对,使她未能得逞。1861年10月,奕借“奔丧”的名义赶到热河,和慈禧商议政变,奕回到北京后作好了准备。

返回北京时,慈禧让肃顺护送咸丰灵车,自己和载垣、端华由小路提前4天到北京。11月2日,也就是她刚刚到北京的第二天,发动了政变。她首先宣布解除肃顺等人的职务,将载垣、端华等当场逮捕;紧接着派人逮捕肃顺。8日,慈禧发布上谕,否认咸丰关于由8位大臣辅政的遗诏,下令将肃顺斩首;让载垣、端华自尽;另外5大臣则被革职或充军。慈禧给8位大臣定的第一罪状就是“不能尽心和议……以致失信于各国”。从此,慈禧太后开始了47年的统治。

捻军起义

传统老百姓用的油灯,点燃的是灯捻。捻军用小小的灯捻为自己命名,既表明捻军来自农民和平民百姓,又表明他们像“捻子”一样组织起来,分散活动,每一股称为一捻,少则几人、几十人,多则二三百人,名称中包含着形象的比喻。捻军是19世纪初开始活动于皖、鲁、豫一带的农民秘密组织,捻军起义是和太平天国几乎同时的农民起义,也是与太平天国配合、相呼应的农民运动。

捻军最早起源于鲁西南以及皖北、苏北地区,饥寒交迫的农民纷纷组织起来,半农半兵。1853年太平军北伐时,淮河两岸的捻军积极响应。1855年,捻军推举张洛行(张乐行)为“大汉盟主”,形成几十万人的力量。作为太平军的友军,他们不断打败清军的镇压。1863年,张洛行牺牲,侄子张宗禹领导斗争。1866年秋,捻军分成东捻和西捻,东捻军由赖文光、任化邦为首领,活动于中原;西捻军由张宗禹领导,进军陕西。东捻军遭到曾国藩、李鸿章联合外国势力的镇压,1867年底战败,任化邦被部将杀害;赖文光于1868年初在扬州被俘就义。西捻军粉碎了左宗棠的包围,进入山西,将矛头指向北京,震动了清王朝。1868年8月在李鸿章、左宗棠以及英法联军的联合围剿下全军覆没。张宗禹下落不明。自1853年开始,坚持了16年英勇斗争的捻军起义失败了。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运动,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振兴中华民族。

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主张,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也是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此后,各地维新派人士创办杂志,组织团体,宣传变法维新思想主张的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在维新派人物的影响和舆论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接着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和谕令。主要内容有: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提倡开办实业;修筑铁路,开采矿藏;组织商会;改革财政;广开言路;编练新军;废除八股,兴办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等等。

新政措施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朝政府封建顽固势力的抵制,深感朝不保夕的光绪皇帝和维新派商议对策,将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光绪皇帝两次召见袁世凯;谭嗣同也和袁世凯秘密交谈,然而,袁世凯的出卖行为使这些努力功亏一篑。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然后下令追捕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谭嗣同、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仁等6人于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被杀害。变法维新只进行了103天便惨遭失败,所以历史上也称为“百日维新”。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深刻的革命运动,是中国人民为改变命运而觉醒和奋斗的一个伟大里程碑。辛亥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广义指革命党人为推翻清朝统治进行斗争的全过程。狭义则是指在农历辛亥年(公元1911年)进行的武昌起义所引发的革命。

1895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了中国最早的革命团体兴中会,号召推翻清朝,振兴中华,从此掀起了辛亥革命序幕。此后,他先后多次筹划武装起义,均因实力悬殊而失败。1905年,他到日本,与黄兴领导的华兴会以及光复会等联合,成立了同盟会,被推为总理。同盟会又多次举行反清武装起义,终于在1911年,取得了武昌起义的成功,完成了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的使命。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达到将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和消灭封建主义的目的。

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起义又称广州起义:是1911年4月27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举行的旨在推翻清朝的武装起义。

早在1910年11月,孙中山就与黄兴、赵声等策划起义,会后经过精心准备,在广州设立秘密机关38处,组建了800人的敢死队,从海外筹集了资金、购置了武器,并联络苏、浙、皖、桂4省革命党人配合响应。本来,计划起义的时间是1911年4月13日,后来根据情况变化改为4月27日。当天,黄兴率敢死队攻入两广总督衙门,总督张鸣歧翻墙逃走,起义军与清军激战一夜,清军增援力量强大,起义军因众寡悬殊而撤退。起义中共有86人牺牲,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着生命危险收敛72具烈士遗骸,安葬在白云山南麓的黄花岗。于是“黄花岗起义”的名称载入千秋史册。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是革命党人在武昌举行的一次旨在推翻清朝的武装起义,是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革命斗争。由此引发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

早在1904年7月,武昌就出现了第一个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随后日知会、文学社、共进会等秘密革命组织相继成立,积极活动。武昌起义之前,湖北革命党人已经在新军中做了深入的工作,新军中已有三分之一的士兵参加了革命组织,成为起义的中坚力量。1911年(农历辛亥年)9月24日,革命党人的秘密组织举行联席会议,成立临时总司令部,文学社领袖蒋翊武为临时总司令,共进会领袖孙武为参谋长,为起义做好组织准备,并制订出起义计划。由于孙武在赶制炸弹时不慎引起爆炸,机密暴露,大批领导人被捕,或被迫逃走,彭楚藩、刘复基、杨宏胜三位志士被杀害。

在敌人大肆搜捕的严峻形势下,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迅速组织联络,决心发动起义。10月10日晚7时过后,武昌城内新军工程第八营革命党的总代表、后队正目(相当班长)熊秉坤领导全营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在他的率领下,革命士兵占领了楚望台军械库。各处士兵群起响应,楚望台聚集了大批起义将士,推举工程营左队队长(相当连长)吴兆麟担任临时总指挥。11时左右,以工程营为主力的起义军发起猛烈进攻,在黎明前攻下督署,当天攻占武昌全城。起义军乘胜扩展,到12日凌晨占领武汉三镇。这是革命党人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武装行动。

起义者在10月11日就成立了湖北军政府,但由于革命领袖孙中山、黄兴等不在国内,缺乏经验的革命党人找来新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统(相当旅长)黎元洪当湖北军政府总督,起义成果一时落入旧官僚、立宪党人的手中。

袁世凯称帝

袁世凯称帝是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实行封建复辟的一次政治事件。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被清朝政府重新起用。1912年2月,袁世凯耍弄阴谋,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10月,又胁迫国会选他为大总统。11月4日,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又强行收缴议员证书,使国会陷于瘫痪。两个月之后,他干脆下令解散了国会。1914年2月,袁世凯一手炮制取代《临时约法》的《中华民国约法》,使自己独揽一切大权,连继承人也要自己推荐,俨然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专制皇帝。为了从名义上也当上皇帝,袁世凯纠集“筹安会”、“全国请愿联合会”,提出“推戴书”,成立“帝制大典筹备处”,于1915年12月12日发表接受帝位,宣布1916年为“洪宪”元年,并在元旦正式登基。袁世凯终于戴上了“皇冠”。

复辟帝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公愤,“护国军”的讨袁战争得到广泛支持,北洋军阀内部也出现反对袁世凯的力量。迫于压力,袁世凯只好宣布取消帝制,在历史上留下了83天的复辟闹剧。全国反袁斗争仍然此起彼伏,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死去。

张勋复辟

中国封建帝制被辛亥革命推翻之后,曾经有两次复辟。第一次是袁世凯称帝;第二次是张勋借清朝宣统皇帝复位的复辟。两次复辟活动虽然都十分短暂,却表明了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的艰难曲折。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冯国璋、段祺瑞分别是副总统和总理。段祺瑞受到日本的唆使,以武力胁迫黎元洪和国会同意参加欧战,被黎元洪免职,但段祺瑞握有兵权,黎元洪召安徽督军张勋入京支持自己。1917年6月,早有复辟之心的“辫帅”张勋率军北上,却在路过天津时与段祺瑞结盟,强迫黎元洪解散国会。张勋军队入京之后,立即着手复辟帝制。7月1日凌晨,张勋、康有为等将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接入太和殿,宣布民国六年为宣统九年,北京城头重新挂上了清黄龙旗,就这样上演了“张勋复辟”的又一次闹剧。

“征讨”张勋复辟的恰恰就是段祺瑞,因为国会的解散和黎元洪的下台,已达到了他自己的目的。7月12日,段祺瑞率军入京,复位12天的溥仪再次退位。

二七惨案

二七惨案是直系军阀吴佩孚血腥镇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造成的屠杀事件。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工人代表在郑州举行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直系军阀吴佩孚派兵用武力进行阻挠。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全线罢工,1000余公里的京汉铁路全线瘫痪。同时,武汉工人代表和汀岸工人1万余人举行游行示威。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北洋军阀决定对罢工工人进行血腥镇压。2月7日,吴佩孚派军队包围总工会,开枪打死工人40余人,逮捕60余人,打伤200多人,开除1000多人。京汉铁路总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林祥谦和湖北工团联合会律师施洋等罢工领导人被残忍杀害,造成震动全国的“二七惨案”。

军阀混战

军阀混战指的是20世纪20年代初,统治中国的北洋军阀各派系之间的战争,这些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成许多派系,主要有冯国璋以及后来的曹锟、吴佩孚为首的直系;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张作霖为首的奉系。此外,还有唐继尧为首的滇系军阀、陆荣廷为首的桂系军阀、阎锡山为首的山西军阀,以及割据徐州的张勋等,互相斗争。人们一般认为直系是亲英美的,皖系和奉系是亲日的。但他们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时有权变。直系与皖系掌握中央政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两派就为中国参战和不参战而产生矛盾,结果引发了张勋复辟丑剧。此后,段祺瑞掌握了实权,他想通过武力打垮南北各派军阀,统一全国,可他的对手并不示弱。曹锟和吴佩孚利用人们对段祺瑞投靠日本人的行为不满,发动人们倒段,又联合与段有矛盾的东北奉系张作霖,在1920年7月,发动直皖战争,皖军受前后夹击,只好求和,段祺瑞下台。

同类推荐
  • 希利尔讲世界史

    希利尔讲世界史

    希利尔通过精彩的历史故事,激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书中不仅将发生在这颗星球上的历史囊括殆尽,而且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一种崇敬之情,那就是——不论何种文化,它所经历的苦难和它所创造的辉煌,都值得钦佩尊敬。
  • 金色的茅草

    金色的茅草

    美文、美读、美绘的有机融合,将一流儿童文学的生动气象与艺术风韵立体地呈现了出来。在阅读图书的同时,倾听原文的优美诵读,欣赏书中的精美插图,这是一种何等惬意的精神享受。
  • 一见你就逃

    一见你就逃

    叙事艺术的时尚化表达,是王钢作品最受儿童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王钢小说呈现了今天儿童生活的时尚性的一面,而且用很新鲜的、具有当下气息的语言准确地表现了校园生活和儿童内心。王钢的时尚化表达,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用幽默的场景和夸张而富有情感冲击力的语言来展现形象的特征。二是小说里每一个小角色的性格和语言都是很独立性的,作家给每一个孩子都画下了一幅喜剧化的脸谱。值得注意的是,王钢意识到了儿童生活时尚化的一面,将这种时尚化加以艺术的呈现,给予审美的观照,赋予爱的色彩。
  • 安徒生童话全集2

    安徒生童话全集2

    《安徒生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经典,有着独特而又无穷的魅力,其中著名形象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想穿新衣服而又因此上当受骗的皇帝等,栩栩如生、形象生动。阅读这些故事,小读者们可以感受到真、善、美的巨大魅力,并从中得到启迪和感染。
  • 围炉夜话(国学启蒙书系列)

    围炉夜话(国学启蒙书系列)

    《围炉夜话》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文学品评著作,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围炉夜话》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
热门推荐
  • 音乐财经周刊001

    音乐财经周刊001

    忠实记录音乐产业里“每一位人”的故事,“每一家公司”的故事。深入挖掘音乐产业发展趋势,帮助“音乐生意人”分析形势、剖析案例,推动中国音乐产业的发展。
  • 守护神起

    守护神起

    公务员考试屡次落榜穷得饭都吃不上的青年,被一个小丫头片子忽悠进了一家破败的保安公司,做起了月入一千块钱的看门小保安,一次雷电,将他劈得七荤八素,但从此他走上了一条逆袭之路,而守护也成为了他心中永不磨灭的执念……
  • 翎乱轻羽

    翎乱轻羽

    破败的宫殿中两个小小的人互相安慰着”我们会活着的。“他一步步成为强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她站在身后微笑注视,为他变得冷厉残忍,唯有面对他笑的一如既往的温柔。他发誓护她一生却是一世情殇,他搅动风云只让天下为她陪葬。
  • 绝迹之路

    绝迹之路

    这是在一个名叫绝迹大陆的世界上有绝剑士、灵辅助、元素师这三种神圣的绝职,每一个人都想在这个大陆上获取自己的地位、名誉…但是想在这个世界上获取成功,必须通过远古时期人、兽、魔三大绝陆的首领所创造的“绝迹之路”,但是由于三大帝国的首领为资源而引起了矛盾,“绝迹之路”只能永远地消失了.
  • 建炎复辟记

    建炎复辟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快穿:男主送上门

    快穿:男主送上门

    【绝不弃更】花式美男,应有尽有。楚楚360穿越,挑战各种美男。美男们,我来了,还不乖乖送上门?!等等,Boss大人,你就不用送上门了吧?Boss大人挑眉,夫人太可口,只能我拥有。目前阶段,推荐票一周+100,加更1章,评论区评论每次+100,加更1章。来吧。
  • 嫡女倾城:腹黑王爷逆袭妃

    嫡女倾城:腹黑王爷逆袭妃

    一朝穿越,她成了侯府一无是处备受欺凌的草包嫡女,懦弱好欺?哼,我命由我不由天,凡是欺我、辱我、害我者,我必淡然轻笑,看准时机整死他!她手握逆天功德系统,建产业,治瘟疫,他是尊贵的世子殿下,严重洁癖,厌恶女人,强大背景的求婚人选。但是——世人皆知瑾世子宠妻入骨,是个怕老婆的,某女实在忍无可忍翻白眼,她怎么就看上这黑心男人,节操何在啊……
  • 混在美女如云的办公室

    混在美女如云的办公室

    刚刚大学毕业的王宇,因长相帅气被一家公司招入……进入公司后,立刻迎得美女的亲睐。地产大亨的公主,公安局长的千金,部队高官的义女纷纷向他招手。不仅如此,他的事业更是如日中天……
  • 人类本能

    人类本能

    动植物足足统治了地球亿万年,而人类却在短短的五千年之中崛起,并且夺得了地球霸主的地位,这是为什么?因为人类压制了自己野兽般的本能,他们学会了制造工具,明白了道德准则,建立了生活秩序。一切遵守理智,将血腥杀戮的本能深深的压制住。但是,由此一来,人类的行为严重的违反了世界运行的法则,世界末日来临了。饥饿,寒冷,瘟疫,死亡在人类之中肆虐。这迫使人类必须再一次的释放自己的本能,成为杀戮般的野兽,才能保持种族的延续。服从本能是野兽,压制本能是人类,控制本能则是神灵。人类必须自末日中走出,控制本能,成为神灵,超脱于世界之外,彻底的摆脱本能对于人类先天的桎梏。而齐明宇正在成神的道路上一步一步的前进着····
  • 天府战录

    天府战录

    东皇末年,天下大乱,东皇王朝麾下天府、地府、玄府、黄府四大军团疲于奔命四面征讨国内叛乱,还要应对王朝四周虎视眈眈的各国垂涎。。。。我们的故事就从天府军团陷阵营的一次攻城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