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06300000015

第15章 孙坚过江 一

转过天来有人来报,说曹操去追董卓是战于荥阳、大败而回。袁绍命人迎接曹操到寨中,安排大家喝酒为曹操压惊、解闷。酒席宴上,曹操就叹息道,“我是为了大义,为国除贼。众位诸侯也是仗义而来。我最初的想法就是要请盟主袁绍带领大家到孟津、酸枣。大家守住各处险要。而后袁术再率军入武关,以震三辅。之后深沟高垒,也不与董卓开战,益为疑兵,向天下各方展示国家形式。我们是以顺诛逆,后面的事情就顺理成章、天下可定。但是现在大家迟疑不进,令天下人失望。我曹操是以此为羞耻。”袁绍等众位诸侯是无言以对。大家酒足饭饱、散席之后,曹操一看袁绍他们各怀异心,就知道这讨伐董卓的诸侯联盟后面成不了什么大事。所以曹操就率领自己的部队投奔扬州而去。公孙瓒对刘备、关羽、张飞说,“袁绍现在没有能力做什么,在此日久必有变化。咱们先回去再说。”随后是也拔营起寨,向北行进。公孙瓒他们来到平原,命刘备为平原相,公孙瓒自己去守地养军。兖州太守刘岱向东郡太守乔瑁借粮草。乔瑁推辞不借,刘岱率军突然杀入乔瑁大营,杀死乔瑁,全部招降乔瑁的部下。袁绍一看众位诸侯是各自散去,就自己领兵离开洛阳,投奔关东去了。

花开两朵是各表一枝。再说荆州刺史刘表刘景升,山阳高平人。刘表也是汉室宗亲,自幼喜欢交朋好友。与名士七人为友,被称为“江夏八俊”。那七位是:汝南陈翔、同郡范孟博、鲁国孔昱、渤海范康、山阳檀敷、同郡张元节、南阳岑公孝。刘表与此七人为友;又有延平蒯良、蒯越,襄阳蔡瑁相辅佐。上文书说到袁绍对孙坚私藏玉玺十分恼怒,写书一封是派心腹之人连夜送往荆州,交给荆州刺史刘表。让刘表在路上截住孙坚,是夺回玉玺。当刘表看到袁绍的书信,随即安排蒯越、蔡瑁领兵一万来截孙坚。孙坚的部队刚到刘表的地界,蒯越就将阵势摆开,一马当先拦住孙坚去路。孙坚一看这个情形,就问蒯越,“你干嘛带兵拦住,不让我过去?”蒯越就对孙坚说,“你既然是汉朝的臣子,为什么要私藏传国玉玺呢?把玉玺留下来,就放你过去。”孙坚一听是勃然大怒,命黄盖出战。这边蔡瑁是一催胯下马,舞刀前来迎战。没过几个回合,黄盖一鞭正打中蔡瑁的护心镜,蔡瑁是拨马掉头就跑。孙坚趁势杀过界口。正在这个时候,只听见山背后是金鼓齐鸣,原来刘表亲自率领大军赶到。孙坚一见刘表是在马上先施一礼,然后才说,“您怎么轻信袁绍的书信,逼迫邻居呢?”刘表就说,“你私藏传国玉玺,是不是要造反啊?”孙坚就说,“要是玉玺在我这,就让我死在刀箭之下。”刘表就说,“你要是想让我相信你,就把随军的行李都放这,让我随便检查。”孙坚当时就急了,冲着刘表说道,“你有什么本事,竟然敢这么看不起我孙坚。”说罢孙坚就要与刘表分个胜负。刘表一看孙坚要过来打架,是马上后撤。孙坚纵马赶去,没想到在两山背后埋伏的伏兵一起冲出来。孙坚身后又有蔡瑁、蒯越赶来,是将孙坚团团围住。孙坚中了刘表的埋伏,幸亏程普、黄盖、韩当三员大将拼死相救才得以逃脱。孙坚这边是折兵大半,夺路逃回江东。自此孙坚与刘表就结上怨了。

曹操追击董卓是大败而回,袁绍设宴为曹操压惊。不管怎么样,袁绍还是讨董联盟的盟主。虽然前面曹操建议大家去追击董卓,没人搭理曹操。曹操就自己冲过去,结果是碰了一头灰。袁绍作为盟主不能说讥笑曹操无能,而是要安抚一下曹操。毕竟曹操是诸侯联盟的一员。曹操也是有胆识,凭借一己之力就要跟董卓分个胜负。曹操的态度坚决是其他诸侯所不具备的。袁绍为曹操设宴的目的不是鼓励曹操的行为,也不是庆祝曹操没听他的话结果吃亏。袁绍是要维持诸侯联盟表面的团结。就是虽然大家没人和曹操去追董卓,但大家还是有共同的敌人。还是一个集体,还是一个联盟。袁绍是传递一条信息给所有的诸侯,就是咱们还是一家人。对内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可以有意见分歧,但是要内外有别。自家兄弟与外人还是有差异,这的确是一种狭隘,却是人性所在。我们是先从自己开始,慢慢推己及人,才有了其他人的概念,才知道世上除了自己之外还有很多人的存在。才知道自己不是唯一,自己既不孤单,也不寂寞。我们是有很多同伴的群居物种。而当很多人都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如果每个人都只想自己的得失,那么彼此之间的冲突就会比较多,争议就会比较大。那么多争执就会破坏和谐的氛围。所以在考虑自己之外,还要开始考虑他人。我们是先考虑自己的利益,但之后不是就此打住。如果后面什么都不想,那就是自私自利,那就是只想自己。如果每个人都只想自己,那就天天大家在一起打架。所以要推己及人,那个“推”的概念很重要。这是儒家的精髓所在,也是圣人非常了不起的地方。圣人是知道人性有自私的一面,并且人性当中是先己后人。因此才要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因为人性自私自利,所以才通过推己及人,来站在他人的立场体会他人的感受,考虑他人的利益。

袁绍作为盟主在前面众位诸侯都不愿意继续追击董卓的时候,袁绍也是没有办法。在袁绍看来曹操也许有些激进,但没想到曹操一看大家都不跟着,结果是自己去打董卓去了。恐怕这也是有些超乎袁绍的意料。袁绍原以为大家都不去,曹操闹一阵子就没劲了。所以曹操这孤军深入并且损兵折将,袁绍作为诸侯联盟的盟主,心里面其实是有些过意不去。就是因为曹操的行动其实真不是为了曹操自己。而众位诸侯到洛阳之后,就开始各有想法。大家开始考虑自己的利益多,开始考虑国家社稷的方面少。袁绍内心是有一丝愧疚感。同时袁绍也想要借此机会,给曹操一个表达自己立场与观点的舞台。袁绍是和很多诸侯有近似的想法,有自己的私心。而袁绍作为盟主,就必须要有盟主的样子。别的诸侯可以私心很重,但是盟主不能也只顾自己。那团队领袖都这个样子,下面的核心团队还不上行下效。所以袁绍是被曹操的行为所触动。袁绍是要借曹操之口,说出来一些点醒这些诸侯的话。袁绍作为盟主,还是想要再挽救一下诸侯联盟。袁绍还是有提醒大家天下为公的想法。

但是当前的局势已经发生变化,董卓可以说是被诸侯联盟给打跑了。虽然董卓的实力还是比较强大,还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迁都本身就已经说明董卓的衰落。诸侯联盟的基础其实是反对一家独大,是不希望董卓把持朝政。团队联盟与组织一体化之间是两条不同的道路。其实两者之间,没有哪个更好,哪个糟糕。而是看当时的趋势对哪种模式更适合。团队联盟是一些相对独立的个体聚集在一起,他们必然要面对分工与合作的问题。而组织一体化是形成一个整体,凭借规模优势来集中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组织一体化要防范官僚思想与庸人政治。组织一体化要解决效率问题,并要防止极端。团队联盟的难点是长期保持大家团结一致。组织一体化的难点是效率低下、反应迟缓。组织一体化是强势崛起之后的独揽大权。团队联盟是共同利益的短暂结合。组织一体化对战团队联盟,是两种运作模式的对抗。双方都有胜算的可能,但是双方也都有自身的局限。怎么发挥自身优势,怎么扩大对方劣势,才是克敌制胜的关键所在。团队联盟的出现往往是因为危机的到来,所以危机越接近,团队联盟越团结。危机越严重,团队联盟越能发挥合作精神。但是危机越衰弱,团队联盟越动摇。危机逐渐消失,团队联盟的合作基础就开始瓦解。团队联盟当中彼此之间的利益争夺就开始激化。担心被董卓逐一消灭,所以才不能看着董卓不断壮大而无动于衷。董卓独揽朝纲是一场危及整个东汉王朝的政治风暴,所以十八路诸侯结盟是以反抗董卓一支独大为前提条件。在各路诸侯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大家不顾个人得失,个个奋勇直前。所以中国人态度积极的时候,是非常可爱的。那个华雄、吕布不断挑战的时候,众位诸侯都是在那里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众位大将也是轮番上阵。

但是后来吕布败走、董卓迁都,就意味着董卓的势力受到严重削弱,诸侯联盟的最初组织目标已经达到。虽然没有彻底消灭董卓。但是董卓一支独大的局面,受到有效抑制,整体局势恢复平衡。因此诸侯联盟也就因为董卓的势衰而开始走向解体。没有强大的共同敌人,那么彼此之间的竞争关系与利益冲突,又上升为主要矛盾,又变成每个诸侯都非常关心的事情。所以董卓迁都、诸侯们攻入洛阳,大家反而不像原来那样团结。对待继续讨伐董卓的态度,也开始转向消极。消极的心态是内在感受,外在行为就是拖拖拉拉、斤斤计较。而当一个人态度消极、斤斤计较的时候,其实是非常让人讨厌的。但态度是处于动态变换当中,态度是可以改变,而不是始终如一。根本利益的变化,促使各自立场逐渐鲜明,进而推动态度与行为的改变。但是董卓的退避,使得诸侯联盟的内部开始分裂,这是根本利益的变化。袁绍作为盟主对此恐怕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无论是苦口婆心,还是当头棒喝,其实都没有太大的效果。因为利益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好处。所以袁绍有意让曹操给众位诸侯来一次即兴演讲,结果是触及灵魂抵不过涉及利益。后面诸侯联盟的各奔东西甚至兵戎相见,也就不足为奇了。

团队领袖的决策不是一个人凭空想象,而是要考虑各方因素之后的集体决定。不是什么都不重要,只有团队领袖的个人意志决定一切。要知道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区域团队领袖不是万事万物的主宰,而是治理系统的领导。团队领袖是给人们方向,把人们引领到国泰民安、安居乐业的繁荣盛世。董卓的残暴不仁与视百姓为草芥,这样的团队领袖是只顾自己的权势与享乐,而不顾民众的安康与死活。因此董卓才遭到包括地方诸侯在内的大规模反抗。心中有天下才是包容。自私的人不认为自己自私,狭隘的人不认为自己片面,残暴的人不认为自己不仁。超越自我是比较有难度的事情。我们比较容易发现他人身上的不足之处,却很难察觉自身言行的欠妥地方。推己及人是从自私走向无私,从私心走向公心的途径。无私与公心才会使我们不再狭隘,才会使我们仁者爱人。一步一步的扩展我们的思维边界。当有一天我们心系天下苍生的时候,才会理解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天下包括很多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地域孕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观念、不同的思想。当这些文明相碰撞的时候,需要求同存异,才能实现世界大同。我们是求大同、存小异。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狂妄自大。要用宽容的态度看待西方文明,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中华文化。

刘表接到袁绍的书信,截住孙坚去路。为什么刘表要检查孙坚的随军行李?为什么孙坚不让刘表检查呢?传国玉玺既然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那么私藏玉玺其实也就是有谋朝篡位的野心。虽然袁绍与孙坚的当面对质,暂时没有结果。孙坚是先对天发誓没有玉玺,而后又火速撤回老家。其实那个怀疑是最难以说清楚的事情。很多人对孙坚到底有没有私藏玉玺,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并且反向证明本身也是很难论证的事情。所以刘表跟孙坚说要查看孙坚部队随军行李,其实是要试探一下孙坚的反应。因为刘表是听袁绍说孙坚私藏玉玺。但是孙坚到底藏没藏,刘表也不敢打包票,说孙坚肯定藏了。但是既然袁绍对这事那么肯定,刘表最多也就是将信将疑。所以刘表对孙坚是否藏玉玺,还是以比较客观调查求证的态度来处理。刘表是实事求是,那就是你孙坚到底藏没藏,不是你自己说没有就没有,当然也不是袁绍说有就有。我刘表是要查看一遍。单就事实调查过程的程序而言,刘表这么做是也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孙坚能让刘表把自己的部队查个底掉吗?首先孙坚自己是很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如果让刘表这么一查,将出现两方面的问题。其一被当场证实,那就非常糟糕。那不但证明袁绍所说不假,同时很多诸侯也就认为孙坚是有谋朝篡位的行为。玉玺作为国家最高权力象征,在乱世当中是谁都想要得到的东西。从公的一面来讲,玉玺应该交给朝廷,由皇帝保管。任何诸侯发现玉玺都要上交,这是作为臣子应尽的责任。同时从私的一面来讲,东汉王朝皇权势衰,已经使很多人都对割地封王、取而代之有想法。但是自己想称王,也要有依据。要么实力强大,要么众人拥护。但目前的局势是哪一路诸侯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老实讲,现在只有董卓还算是实力强大,但遭到众人的反抗。所以玉玺作为皇权的象征,如果在谁的手上,就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天赋君权,给诸侯们一个还算说得过去的理由。不是只有孙坚看到玉玺有想法,其他诸侯要是单独找到玉玺,估计十有八九也是私藏起来。因此论公论私,玉玺所能提供的皇权象征具有唯一性。说明供给太少,只有一个。而对权力渴望的诸侯很多,说明需求旺盛。供给太少又遇到需求过大的结果,必然是引发矛盾。导致需求方的激烈竞争,甚至可能在后期发展到不择手段的程度。其二是个人权势。乱世本身是社会秩序的重新建立,这个时候是拼实力讲权势的阶段。孙坚也是一方诸侯,在一片地域也是说了算的封疆大吏。刘表说要查孙坚的部队,孙坚就让查。那日后其他人也找借口,拿孙坚开涮怎么办?当然刘表是根据袁绍的要求来做事,可以说是上支下派。但那袁绍也只是自封的诸侯联盟盟主,那不是朝廷认可的位置。袁绍最多也是诸侯当中一员,所以袁绍与孙坚不是上下级、君臣关系。那么袁绍让刘表来查孙坚,孙坚为什么要听从呢?袁绍、刘表、孙坚三位可以说是地位相等。大家都是诸侯嘛!谁也不是皇上。对孙坚而言,接受刘表的调查在乱世当中就是软弱的表现。那其他势力和孙坚的部下就会因此轻视孙坚,这对孙坚日后谋图大事是有负面影响。刘表查问孙坚的授权是来自袁绍,而在孙坚看来袁绍和自己平级。所以为什么要听袁绍的?为什么要听刘表的?孙坚是自有打算。

刘表来找孙坚要玉玺,是自己一个人来的吗?为什么刘表要带部队来,并且还提前设下伏兵呢?刘表的做法体现兵家思想的一个概念,叫做未料胜、先料败。刘表接到袁绍的书信,要找孙坚要回玉玺。那袁绍作为诸侯联盟的盟主都没办法找孙坚把玉玺要回来,孙坚为什么会把玉玺给刘表呢?刘表汉室宗亲的身份对孙坚而言意义不大。对刘表来说,假如袁绍所言属实。那就是孙坚在发现玉玺之后,决定私自藏起来,不上交朝廷。这个私藏玉玺的行为本身就已经说明孙坚是有想法。也许对孙坚和他的部下来说,这是天意使然。但是对其他人来讲,那就叫不臣之心。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孙坚想要拿着玉玺当皇上。其次孙坚在诸侯联盟那里都没人拦得住,刘表单凭一己之力能抵挡住孙坚吗?所以刘表是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就是跟孙坚拿嘴对付,让孙坚交出玉玺肯定是行不通。那行不通就要想办法,穷则思变。说话不管用,只好采用武力的方式来达到目的。所以刘表是有备而来,先设伏兵就是等孙坚动手。那个提前准备是很重要的步骤。单就讨要玉玺的事情,刘表与孙坚之间出现一场互动。首先是袁绍的书信成为导火索,直接推动刘表与孙坚的冲突产生。刘表的决策过程是有步骤的,而思考如何安排部署是倒推逻辑结构的过程。先是袁绍的书信送到刘表这里,刘表就面临一个选择。是按照执行,还是根本不管。刘表是汉室宗亲,说明刘表与其他诸侯有不同之处。就是这东汉王朝,是他们刘家的天下。虽然刘表不是当朝帝王,但维护汉室尊严有刘表一份责任。这就说明刘表对东汉朝廷是忠心耿耿。那传国的玉玺前段时间找不到,而现在关于玉玺的下落已经有了线索。刘表当然要站在朝廷一边,说什么也要对孙坚查个清楚。

关于查找玉玺,刘表其实是对公的成分比较多,私心的成分比较少。所以刘表接到袁绍的书信,是选择截住孙坚、查个究竟。接下来,既然刘表决定要查问孙坚,那孙坚会有什么反应?孙坚会口头承认自己找到玉玺并私自藏起来了吗?孙坚在袁绍那里就矢口否认,所以刘表其实已经能够大概推测出来孙坚的反应。就是刘表无论怎么问,孙坚就是不承认。那么这里出现一个难点。刘表拦住孙坚的去路之后,刘表与孙坚就有了正面接触。刘表的询问遭到孙坚否认之后,刘表怎么办?对于孙坚,刘表是就此放过,还是要强行搜查?刘表是面临两难选择,就是事已至此是左右为难。不调查清楚,就放走孙坚吧?刘表是上对不起朝廷,下辜负袁绍。就算打不过孙坚,也要搏一次。所以如果孙坚继续否认找到玉玺,并且拒绝合作调查。刘表就只有强行搜索,这一条路可走。那什么叫强行搜索呢?就是对方不让看,非要看。对方不让找,非要找。那两拨人,不就打起来了嘛!刘表是要对最坏的结果做出计划安排。我们可以对未来充满希望,但同时也要对最糟糕的情况有所准备。因此刘表既然已经推导出来最坏的局面,就是孙坚拒绝调查,双方非打不可。刘表就要为与孙坚开战部署兵力。就个人武艺而言,刘表他们还真不一定是孙坚的对手。所以刘表只好用计策、设伏兵,提前埋伏好了,在那里等着孙坚自己走进陷阱。说思考过程是倒推的逻辑结构,就是先想到最糟糕的局面,然后以最糟糕的情况作为决策基础,开始布置兵力、设计谋略。

再说袁绍这边屯兵河内,军中缺少粮草。冀州牧韩馥是派人送粮给袁绍以资军用。谋士逢纪就跟袁绍说,“大丈夫是要纵横天下,怎么能等着别人送粮为食!冀州这个地方是钱多多。物产丰富、粮草充足。将军为什么不顺手拿过来呢?”袁绍就说,“没什么好主意啊?”逢纪接着说道,“咱们这么办,暗中派人让公孙瓒带兵攻打冀州。咱们跟公孙瓒约好日期,是一起动手,公孙瓒肯定就会起兵。那韩馥是草包一个,没什么主意。他肯定会请将军您来管理冀州的事情。这样咱们就顺手把冀州揣自己口袋里。”袁绍听完非常高兴,是马上派人送书信给公孙瓒约期合击冀州。公孙瓒一看袁绍来信,说是要一起平分冀州。公孙瓒也非常高兴,是即日兴兵。而袁绍却又悄悄派人密报韩馥,公孙瓒来袭冀州的事情。韩馥当时就慌了,赶紧把荀谌、辛评二位谋士找来商议。荀谌就说,“公孙瓒大军长驱直入,是来势汹汹,势不可挡。再加上有刘备、关羽、张飞给他帮忙,咱们可是够呛。现在也就袁绍还行。人家袁绍可是智勇过人,手下名将很多。干脆您把袁绍给请过来,一块治理冀州得了。如果这样处理,袁绍必然会厚待您,并且咱们也不用怕公孙瓒了。”韩馥觉得这主意不错,是当即就让别驾关纯去请袁绍。旁边的长史耿武赶紧对韩馥说,“袁绍是没有什么据点的孤客穷军,他是要看咱们的脸色。如果没有我们提供补给,就没法活下去。这好像是一个婴儿一般。要是没有哺乳,就会饿死。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要他们来共同治理冀州呢?这不是引狼入室、虎入羊群吗?”韩馥就说,“我本来是袁家的故吏,论才能又比不了袁绍。自古以来就有选择贤良而退让,大家就不要嫉妒袁绍啦。”长史耿武长叹一声道,“冀州大势已去。”随后耿武和三十余人是弃官而走。但其余那三十来人是走了,而耿武、关纯两人悄悄埋伏在城外,等待袁绍前来。没过几天,袁绍率兵来到冀州。早已埋伏在城外的耿武、关纯两人拔刀而出,想要刺杀袁绍。袁绍手下两员大将颜良立斩耿武,文丑砍死关纯。袁绍来到冀州之后,任命韩馥为奋威将军。同时袁绍又安排田丰、沮授、许攸、逢纪分管冀州事务,是尽夺韩馥之权。韩馥这才后悔莫及,随后弃下家小,投奔陈留太守张邈去了。

袁绍军中缺少粮草,韩馥给袁绍帮忙,在袁绍危难之际送粮救济。为什么袁绍非但没有感激韩馥,反而要趁机抢人家韩馥的地盘呢?当我们将东汉王朝的整体区域作为一个团队组织来看的话,东汉皇帝是区域团队领袖,朝廷重臣为核心团队,地方大员等构成区域中层管理层。而目前东汉局势有些特别。就是东汉皇帝汉献帝刘协是董卓私自拥立,并且汉献帝刘协年龄尚小,身后又没有可以依靠的家族势力。所以实际上东汉王朝的区域团队领袖,就转移到丞相董卓这里。当然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反对董卓,十八路诸侯结成联盟讨伐董卓的原因所在。就是董卓作为东汉朝廷的臣子,没有做臣子应该做的事情。大家是不接受董卓实际领导区域国家的现状。因此正是因为当今东汉朝廷的皇室衰落、董卓篡权,导致东汉此时此地的区域团队领袖出现空位。所以接下来是群雄逐鹿的过程,就是谁有实力,谁就将竞争区域团队领袖的位置。那么在这样一个外在环境下,袁绍、曹操、孙坚、韩馥等等各路诸侯,就可以看做是小范围的团队领袖在管理各自的地域。而区域统治是趋向归一,区域权力是趋向集中。所以诸侯纷争的局面是阶段性,而不会是长期性。最终几个有实力的地方诸侯将逐步吞并其他弱小势力,并通过全力对抗,用实力决定最终整体区域领导权的归属。这就像秦朝末年楚汉相争。秦王朝已经覆灭,但是这个国家区域还存在。结果就是刘邦与项羽,两个团队领袖在角逐区域主宰的地位。当然楚汉相争的结果是以项羽自刎乌江,刘邦建立汉朝而告终。所以现在袁绍与韩馥之间的关系是竞争大于合作。在区域治理由动荡走向集权,其实是一个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吞并过程。对于现在群雄逐鹿的各位诸侯而言,这是一个残酷竞争的时代。在这些人走向区域团队领袖的道路上,从来不会是一帆风顺。那么多英雄豪杰竞争一个位置,就可以预见其白热化程度将空前惨烈。走向区域团队领袖的过程,就是不断淘汰弱者、不断吞并地界,并由此发展壮大。所以这不是袁绍比较卑鄙阴险,韩馥看似老实忠厚。团队领袖争夺发展空间是比较综合实力,是使真正的强者拥有更大的管理范围、更多的控制资源。自然界的弱肉强食是没有道德可言,只有生存下去才是一切的一切。关于区域权力的争夺,必然是整体区域竞争者数量逐渐减少。对袁绍来讲,能够使用计策得到韩馥管理的冀州,说明韩馥太过愚笨,的确不适合担任团队领袖。因为在争夺利益的角逐当中,就算不是今天袁绍用计来骗,也是明日他人从韩馥手中夺走冀州。

而袁绍使用的计策是制造危机,迫使韩馥入局。冀州本来是物产丰富,韩馥只要按部就班,一般不会出现什么太大问题。因此袁绍如果没有什么理由就去硬抢韩馥的冀州,并且人家韩馥又给袁绍接济粮草。那袁绍就是不仁不义,也就可能受到公开指责。所以冀州要得到,又不能落个明抢的恶名,袁绍就要走出第三条道路。就是想办法,让韩馥来请自己去管理冀州。可以说袁绍的计策是很高明,并且就算最后袁绍从韩馥的手中得到地域控制权。日后大家说起来这个事情,也不是袁绍过去硬抢,而是你韩馥请人家袁绍来接管冀州。当然这是从明面的角度来讲,暗地里大家对事情其实是看得十分清楚。但那也是韩馥太笨。韩馥是引狼入室,袁绍是顺手牵羊。计策一定要考虑最后的结果与对自己的长期影响。尤其是计策成功之后,人们怎么评价这几个人的行为。像现在袁绍就是动脑子、用计谋,最后事实证明韩馥的确是才智不及袁绍。那么为什么韩馥要请袁绍来冀州?韩馥怎么那么笨呢?韩馥是不是头脑简单啊?韩馥是袁家的故吏,跟袁绍的家族有渊源。其实在韩馥的心里面,真是没拿袁绍当外人。所以韩馥知道袁绍缺少粮草,才会主动送过来。公孙瓒要攻打冀州的危机对韩馥而言,是生死攸关的事情。因为公孙瓒本身就很厉害,再加上有刘备、关羽、张飞帮忙,可以说势不可挡。那刘关张三人的实力,从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就可见一斑。对方那么强势的团队阵容,由不得韩馥担惊受怕。韩馥是在这个压力点出现之后,开始认真思考请袁绍来共同治理冀州的可能。

韩馥考虑请袁绍来的决策基础是两点。首先是韩馥与袁绍之间的关系。韩馥与袁绍家族的关系是袁家故吏,这就意味着韩馥与袁绍之间的联系不是今天一天形成,并且说明韩馥是在以前受到袁家的照顾。袁绍的祖上对韩馥有恩惠,韩馥自认为与袁绍是一派势力,与袁绍是一家人。这才是韩馥放心请袁绍来的主要原因。其次是韩馥请袁绍来冀州,可不是要把冀州让给袁绍。韩馥是要和袁绍共同治理。更准确一点来说,上策是在治理冀州的权力分配上,韩馥为主、袁绍为辅。而关于下策,也就是最差也是袁绍为主位、他韩馥为副职。韩馥说自己才智不如袁绍,并不意味着袁绍可以来冀州把韩馥挤走。韩馥是首先因为与袁家的历史关系,自认为与袁绍是一家人。所以既然是一家人,袁绍就不会把他韩馥怎么样。并且袁绍被请到冀州来,更不能喧宾夺主。韩馥是比较单纯,关于区域权力的想法有些幼稚。韩馥在冀州是自己一个人说了算,现在请袁绍来共同治理,还想要袁绍跟自己分权,那真是异想天开。韩馥是没有想到,袁绍要是来了之后,不跟你韩馥分权、共同治理冀州怎么办?袁绍要是来了之后就独揽大权,然后挤走你韩馥怎么办?并且袁家的门生故吏是遍布天下,不是只有你韩馥一个人。韩馥是没拿袁绍当外人,但人家袁绍可没拿韩馥你当世交。所以韩馥想和袁绍共同治理冀州,是一厢情愿。作为地区团队领袖、一位政治家,韩馥的的确确是不太合格。韩馥的决策基础当中,首先是对韩馥与袁绍之间的彼此关系没有清楚的认知,其次韩馥可以讲是交友不慎。韩馥是因为受到袁家的恩惠才想要在袁绍困难的时候帮袁绍一把。但是没成想,袁绍是个白眼狼。袁绍非但没有感谢韩馥的雪中送炭,反倒是对韩馥的地盘********。这个韩馥自己请人家袁绍来,而袁绍来了之后就把冀州给抢走。那也是韩馥咎由自取,谁也怨不得。关于区域权力与利益分配,那是非常理性、非常现实的权衡得失。区域组织结构最高层的权力位置只有一个,就是区域团队领袖。现在冀州的团队领袖是韩馥,而韩馥请袁绍来冀州共同治理的目的,是希望袁绍成为冀州的团队领袖,同时又想要袁绍跟自己分这个区域统治的权力。那袁绍愿意吗?韩馥是自己乐意把冀州领导权让给袁绍,但并不意味袁绍就一定会感谢他韩馥。更不能保证,袁绍就会给予韩馥共治冀州的领导权。权力只有集中,很难分散。团队组织框架当中的最高位置只有一个,最高权力只有一个。最终谁说了算的问题,是只能有一个人拍板定案。不能这个也说,那个也要参与。权力不能分,恐怕才是最终冀州控制权从韩馥转移到袁绍这里的背后原因。对团队领袖权力唯一性的透彻理解,才是袁绍与韩馥之间的主要差别。袁绍是早就知道,冀州控制权只能最后一个人说了算。不是你韩馥,就是我袁绍。而韩馥却天真的认为,冀州可以和袁绍共享。那以后出来大问题,到底听谁的?韩馥想往西,袁绍要往东,那怎么办呢?区域控制权的确立,是日后团队组织正常运转的第一步。

同类推荐
  • 日本!日本!

    日本!日本!

    从未有一本书能如此客观记叙中日关系史!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主任周永生教授倾情推荐并作序!!中日关系为何如此纠结?从未有一本书能如此客观记叙中日关系史!外交学院国際関係研究所主任周永生教授倾情推荐并作序!!中日关系为何如此纠结?中日民族恩怨源于何时?中日历史上有哪些恩怨情仇?揭开尘封的故纸堆,这段历史其实很精彩很好看。这么多年的误解终于澄清了,其实,当初本可以让历史不那么假模假式地、真实亲切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就像你即将翻开的这本书一样。
  • 吴越争锋

    吴越争锋

    公元前497年,越国老王允常驾薨,勾践登基。次年阖闾南征伐越,范蠡用“敢死队”以少胜多,打败吴军。阖闾在败退路上死于脚伤,遂其长孙夫差登基。夫差为报国仇,于三年后重燃战火。伍子胥和孙武用五行八卦阵法杀死越国大将,将越王君臣逼上会稽山。然而在不知情的情形下,伍子胥的次子伍辛被自己的胞兄杀死……
  • 历史年鉴之1908

    历史年鉴之1908

    本系列包含了世界历程、科技、文学、宗教、哲学、历史、国运纪事等各方面的整理记录,作为系列年鉴。
  • 反江南全传

    反江南全传

    北宋徽宗年间,花石纲流毒江南,遭虐至甚。东南大地民怨沸腾。以方腊为首的各路英雄豪杰,揭竿而起,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风暴。
  • 自由民

    自由民

    意外让崔举来到了这个世界。可能是穿越。可能是到了一个蛮荒星球。总之崔举一辈子都没弄明白。其实他真的来到了唐朝。不过在这里。放马种地,打猎杀敌。该做的一样不少。不该做的偷偷摸摸也敢干。总之这是一个边疆自由民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千年泪美人殇

    千年泪美人殇

    一朝穿越,她竟忘了自己是谁!她变成了她!两重身份!她,大义凛然;她,倾国倾城。她为他付出所有,倾尽自己,而唯独没有真心;他为她孤独善终,只为心中爱之执着;他,虽得她身,却终身未能获取她心。年世芳华,是谁为谁虚度了年华?岁月蹉跎,又是谁为谁保留了那纯真的爱!?
  • 改变30多岁女人一生的人生智慧书

    改变30多岁女人一生的人生智慧书

    本书分为十章,内容包括:女人三十,在岁月中积淀智慧;女人三十,在快乐中分享智慧;女人三十,在婚姻中挥洒智慧;女人三十,在处事中硬的智慧等。
  • 虚炎焚火道

    虚炎焚火道

    平庸无奇的少年,注定了碌碌无为的人生……有人说要成为强者需要努力、天赋与气运……但是,如果有一天,当疯狂、痴迷、魔性……来临之时。弹指间,天地惊!
  • 英俊少爷爱上腹黑女

    英俊少爷爱上腹黑女

    恶魔妹妹,英俊少爷,改变了她这一生。成就了她最不敢做的梦。恍惚之间从青春少女变成了腹黑少女。到底是什么促使了她这样。
  • 不朽仙碑

    不朽仙碑

    滴血化人杰,英魂再临凡。宿命中的穿越,荡涤万古的回响。身负石碑闯天下,一杆大戟荡八荒。突破极限,挑战遗族,打破桎梏,横推万古……
  • 极乐天王

    极乐天王

    一个身世神秘的妖孽少年,一段波澜壮阔的精彩人生!身份高贵的美女警花,青春娇媚的未来之星,身手彪悍的美女海盗,柔情似水的舞蹈之花,外表冷艳,内心却是火热异常的美女老师,以及那高高在上,仿似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之骄女,不经意间,一个个好奇的踏入了靳楚生的生命里!-------本书群号,184109402,欢迎大家!
  • 御仙逆魔

    御仙逆魔

    仙魔大陆,以武立国,修灵为尊。一个小人物在各种压迫下成长,斩了仙,逆了魔,能奈我何?
  • 山有木兮木有枝:龙萋萋追夫

    山有木兮木有枝:龙萋萋追夫

    一出生便被父母定下了娃娃亲,幸好定亲的对象是我从小到大的梦中情人,但是为什么这桩娃娃亲的另一方不但对此毫不知情,还把他的心早已遗落在别人的身上呢……
  • 穿越之逆天皇后

    穿越之逆天皇后

    血月,本是异世的一缕孤魂,却因为一些原因进入了一个不知名的朝代,变成了那个朝代鼎鼎有名战王府的大小姐轩辕黛星。在经历种种坎坷的磨难中与他,那个风一样的男子遇见了。他是那个朝代命定的王,龙天寒!两人本该在一起有一段平静,安宁幸福的生活,可是因为超级上的分钟和种种不能说的原因,他们各自肩负上了自己的使命,他变成了那个朝代赫赫有名的王,而她则是与他对立的那个国家的圣女!两人的命运该何去何从呢?这是小白的处女作希望大家喜欢!!!!
  • 重生之我的帝国

    重生之我的帝国

    纯属yy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