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94600000033

第33章 端木蕻良——艺术·社会·生活

端木蕻良(1912—1996),满族,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昌图人。著名作家。192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同年加入“左联”,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端木蕻良以磅礴的气势,独特的情感视角以及多样化的艺术手法著称于文坛。

他的早期作品,着力于捕捉、展示东北大地的丰饶和东北人粗犷的性格。1934年完成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成为30年代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同时作为一位多产并且艺术特点鲜明的作家,他的作品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正如端木蕻良自己所说:“只有皈依在那时代的主题下面,向他做艺术的献身,才能创作出结实的作品。”“文革”结束后,他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新时期的文学艺术创作,先后写出了一批散文和文化随笔,以及《曹雪芹》《江南风景》等一批小说。总的来说,他的作品经历了创作题材由现实转入历史、创作心态由激情宣泄到审美表现、创作思维由关注政治经济到关注思想文化、艺术风格由阳刚转为阴柔的深刻转变。

我们的祖先,把最早制成的排箫式的乐器,叫做“和”。由于它可以发出和声来,因而得名。我也想到“琴”字怕也是由“吟”字转化来的。几根弦索就能发出吟咏声来,而且,能高于人的吟咏!……古人从琴音里,可以听到抚琴人的心音: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这两种乐器有着崇高的地位。有关它们的神话和传说,直到今天还在流传着。

这两种乐器的命名恰恰标出了人们对于艺术的觉醒。艺术和生活同在。生活越多样化,艺术也就越多样化。艺术反映生活,人们越向高级动物发展,也就越要求艺术。艺术描绘了生活之后,生活虽然过去了,而艺术的生命还在。人们早已不能见到玛雅人的生活了,但玛雅人的艺术,对后人还是充满着魅力的。艺术的沉积层也正是生活的沉积层,在其中,我们甚至还可以找寻到失去的社会环节。

我曾发生过这种奇想:有朝一日,能到玛雅人修筑的殿堂前面,亲手敲敲他们的石像,听听它们发出什么样等差的声音来。

人们在最初的黎明期,就和艺术结下不解之缘了。不同民族,早期的雕刻和绘画,几乎都是描绘渔猎场面的。在没有文字之前,绘画不仅是艺术语言,而且也是应用语言。我国发现夏代陶器上绘制的“鹳鸟石斧图”,正好说明这一点。石斧上还有一个“X”形的符号。我以为这个符号,就是“五”字。文字还在萌芽阶段,绘画已经相当成熟了。

这种例证,在文献中还可以找寻出来。《山海经》原来就是有图的,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是它的简单说明(包括后人附加的部分)。屈原作《天问》时,见到的图画,也是图多于文的。或者,未附有文字。

直到今天,我们人民喜欢“图文并茂”的书籍,就是历史的继续。艺术在生活中滋生着,不是真有个“刘三姐”,是“刘三姐”概括着人民生活面貌,人们才创造出个“刘三姐”来。我看到四川一带,在新中国成立前,还以“将军箭”作为路标。路标最早叫做“苏涂”。这在朝鲜还可以找到确切记载和实物。我国的门神:“神荼”和“郁垒”,我认为就是“苏涂”的“团音”字。中国的古式大门,涂的也多半是朱黑两色,这也为我们提供很好的例证。“苏涂”原是一根立木,正面向南涂朱,背面向北涂黑。南方属阳所以是红色,背方属阴所以是黑色。这种路标也叫“将军木”,是“将军箭”的前身。这根立木,多半立在山梁上,作为行人指南的坐标,然后从这儿辨认出辐射状的路线来。人们为了美化它,就把它刻成人形,红的一半刻成男形,黑的一半刻成女形。两个人永远分不开,但两个人又永远不能见面。可是,他们无论黑夜白天,风里雨里,都为行人指明方向。天长日久,人们对它寄予无限同情,便为他们的遭遇,作了人格化的解释,这就是“梁祝故事”的最初来源。人们用自己的感情赋予梁坡上的柱台以不朽的生命。

长期以来,人们把生活和艺术分割了,使它们融合不起来。人们把商代陶器上印有丝织纹的图案,看作是偶然黏附的结果,并不认为,这是最早印制技术转化为艺术设计的表现,更不知道商代制陶人,恰恰都是女性。

总之,远古艺术和生活是统一的。直到阶级出现,出现了人压迫人的社会,艺术才和生活游离,才开始受到亵渎。艺术本身要求大众化。它随着社会分化而分化,但真正的艺术又必然要在人民的手中完成。因为艺术的发展必然要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否则,就会被社会所抛弃。

21世纪就要开始了,人类社会面临着新的挑战。人类的生活视野扩大了,新的工艺也必然会参与艺术领域里来。过去人们可以在一根发丝的横切面上雕刻一个人像,现在就有红外电影出现,无笔绘画出现……

人类社会生活在不断扩大,人类不久就会在外层空间站住脚跟,至于海洋深处,地层下面,都将有新兴城镇出现……宇航员就像古代入山樵夫那样,会遇到“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的感受。但那古代的樵夫也好,现代的宇航员也好,都是人类社会的一员。既是社会的成员,就要受着所属社会的制约。离不开他们所处的社会中的一切,也要求着社会中存在的一切,包括艺术在内。

在这里,苏联宇航员们的经验,倒是给人们揭示了一个新的课题。他们飞在外层空间,却需要听到音乐。他们说:“在地球上我们也许不那么迫切需要音乐,但是,没有音乐,世界就会失去许多东西。”

宇航员李亚霍夫说:“音乐是忠实的朋友,它从不强迫你接受,可是它总与你同在。”

宇航员们的主观愿望迫切需要音乐,正说明艺术在宇宙中也有它的地位。有生活的地方就应该有艺术,否则,那生活也不会支持多久的。

但是,有人认为人类文明已经到了尽头。这正如美国的一位国防部长,曾被原子弹的幻影吓得跳楼一样。在我们面对着要对全部人类生活和文明重新估价的时候,不难发现,人类对很普通的生活,安排得还很差;人类对普通常识还没有取得普遍的认识。怎么能说文明已经不能前进了呢!在抢救比萨斜塔的时候,教廷撤销了对两百多年前被烧死的伟大科学家的判罪书。这不是文明的胜利,这只能是愚蠢的乘积。

现在,有人又把30年代的“金刚”的电影形象,树立在摩天大楼顶上,使行人大吃一惊。其实,这不过是愚弄的老调重弹罢了。这就是垄断资本贩卖的“艺术”样板。

西方资产阶级正在一窝蜂地宣扬人类社会没有规律可循,生活本身没有理性可言,人永远是被下意识支配的,等等,并宣扬只有这些才是属于真实的。以这些为内容的绘声绘影的东西,才能算得上是“艺术”。

世界虽然已经进入电子时代,“微处理”越来越得到广泛的使用,但也并不等于已经驱逐了愚昧和无知。特别是新技术的应用,更容易集中在垄断资本的手中时,他们把“愚昧”和“无知”推向广大的群众这方面来。使他们还来不及掌握,技术又开始自己的更新。垄断资本则利用这些使自己不受外来冲击。继续拖住社会不让它前进,继续使生活向畸形发展,以便从中渔利,造成愚昧和野蛮恶性循环。

艺术是愚昧的敌人,艺术要求理性,其实,情感的砝码,也是要由理性来决定的。

宇航员需要古典和抒情音乐,不要摇摆音乐,就足以证明这种辨别是基于理性的。正是古典和抒情音乐,不但对他们工作有好处,而且还可以稳定他们对空间的适应能力。

对艺术最终的确认,还是要诉诸理性的。

近代启蒙时代的教育家,立论要以美育代替宗教。代替宗教的论点,当然不正确。但是把美育纳入日常生活,应该成为大众的,从这些方面来评价,应该说是极有远见的。

目前发现在华氏200多度的高温下,还有细菌可以繁殖。这必然驱使我们对生命细胞要改变过去的看法。但不管怎么说,人,这种动物,在长时间超过自己体温的热度下,是活不下去的。因此,人类生存环境,尽管千变万化,但总是越不过这个生物阶段去。机器人总不能代替人,电脑最终也不能代替人脑,电子绘画终不能取代人手的创作。

艺术通过情感使人感动,从而得到共鸣。但它绝不排斥理性,而且,是有规律性可寻的。

我们不妨再回到我们祖先最初发明“和”与“琴”来。当然,它已经过很多改进了。但它的合乎和声的原理,合乎吟诗的情操,这种原则不但没有失去,而且还在继续发扬。将来的“和”与“琴”,也不同于今天的“和”与“琴”了。中国是最早把声音和数学联在一起的国家,也是第一个把音乐作为教育手段的国家。这说明我们的祖先是最了解艺术的作用的。这也说明我们最早了解艺术的方面就是应该以社会化作为方向的。

(选自《随笔》1983年第5期)

同类推荐
  • 做人方与圆

    做人方与圆

    本书内容包括:做人要方,做事要圆;精明不如聪明;不说硬话,不做软事;平凡但不平庸;生气不如争气;不做超人,也不做傻瓜;有心计不如有智慧;穷则变,变则通等。
  • 做人靠手段做事靠手腕

    做人靠手段做事靠手腕

    头脑聪明不是你做人的唯一资本,手里有钱亦不是你做事的全部资本。那么做人靠什么,做事又靠什么?做人靠手段,做事靠手腕!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是经久不衰的铁律!一样的脑子,一样的身材,为什么有的人在人际关系中如鱼得水,而你却呼吸困难?为什么有的人在生活中游刃有余,而你却举步维艰?为什么有的人一次又一次戴上了成功的花环,而你却一次又一次跌进了失败的深渊?为什么有的人最终走身辉煌,而你却只能在黄昏中收拾失落?
  • 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成败

    不可以背着沉重的历史上路,而是需要汲取前人的经验;不可以复制他人的成功方法,而是需要学习成功人士的奋斗精神;不可以接受单一的价值标准,而是需要认同那些有益于人生的观念;不可以热衷于某些处事计谋,而是需要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
  • 善用人脉就是抓紧钱脉

    善用人脉就是抓紧钱脉

    智慧之人时时处处经营人脉,成功的事桩桩件件依靠人脉。人脉是一个人通往财富、荣誉、成功之路的门票,只有拥有了这张门票,你的专业技能方可发挥作用。人脉就像银行存款一样,存入越多,时间越长,获取的利息就越多。借助人脉的力量就能开启自己的财富人生。
  • 人生哲理枕边书

    人生哲理枕边书

    本书内容分六章,具体包括:要善于学习和思考、做事要先学会做人、实现人生的目标、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找准成功之路、寻找生命的意义。
热门推荐
  • 你一来,我依然插翅难飞

    你一来,我依然插翅难飞

    “我用一辈子的时间来悄悄爱你,然而你太残忍,先前还是温润如玉,转脸就已经面目狰狞。我只知道你一辈子不会再幸福,永远不会。”“我不过是在你的戏里匆匆打个酱油,连男二的角色都没能争取的到的可怜虫而已,我凭什么要你的爱?相见不如怀念。若再相见,物是人非,徒增悲伤而已。
  • 传奇之绝对天团

    传奇之绝对天团

    一个平平凡凡的屌丝,在生活中受万人鄙视,原因太自恋,但人们却不知道这是他的面具。。。。。。一款横空出世的网游,主脑是谁都不知道,但他却创出了一片天下。永恒的独行侠!
  • 花落依风

    花落依风

    我前世你为名利而是负我,今生你为她而负我,你一直把我当一颗棋子利用,我不是不知道,只是我选择相信你,我相信你不会伤害我,可你却以最残忍的方式,将我一次次推入无尽深渊,我只是一朵小小的彼岸花的花灵,我已经尽我最大的能力满足你,可你为什么还是不肯放过小九,不肯放过白槿,不肯放过勿念?难到我的痛苦会给你带来快感吗?再深的感情慢慢也会被风吹淡,所以这一次我决定离开你
  • 杀手狂妃:锁魂逆天

    杀手狂妃:锁魂逆天

    残忍,杀伐,决断。是她的标志。她-----二十一世纪杀手赏血,意外穿越,被亲生父亲追杀,隐居世外。有一天却成为背负国仇家恨的锁魂师一脉南宫家族唯一留存在世的血脉。背负上成为世上唯一锁魂师的命运。她说:你是人也好,是魔也罢,我只知道---我爱你..清越,妖孽,倾城倾国,他----天下第一公子。可是他的身上又背负了怎样的秘密,怎样的命运?他如此多变的性格,究竟是为何?他说:世人怕我也好,恨我也罢,我只知道---我活着唯一的目的就是守护你..重口味。女强。男强。大家强。
  • 缘之恋:破碎虚空

    缘之恋:破碎虚空

    当她再次睁开眼,命运之轮却重新开启,让一切进入轮回,才是命运的真谛。
  • 别了栀子花开吧

    别了栀子花开吧

    一个农村的男孩通过努力考进了重点高中,和一个女孩在一起。但命运太无奈,他从好学生变化青龙帮老大,讲述高中的黑暗,学校生活。
  • 倾城公主de完美恋情

    倾城公主de完美恋情

    “你不觉得你现在一走了之,却还有样东西没还我吗?”女孩眼中带着泪。“心么?男孩问。“不,我的心算是已经回来了,青春却没有,你欠我个潇潇洒洒的青春。”男孩还是没有停下脚步,离别之时,她问:“你不打算还我吗?”他答:“待我回来之际,用下半辈子一并还你。”女孩点点头,信誓旦旦的说:“我等你。”可等了五年,男孩还没回来。等到男孩回来时,女孩却变心了。随时间的改变,她对他的心已经生锈了,碎了一地。心能否复原,就靠他了!
  • 邪王逼上门:爱妃别想逃

    邪王逼上门:爱妃别想逃

    一觉醒来,她开了天眼通晓古今,还是得道高僧的俗家弟子。明明是一身清冷,俊美如谪仙的少年小和尚,偏偏被个无赖王爷缠上。世人皆知逸王爷潇洒不羁,偏偏好男风,一双勾魂凤眸妖艳若狐,却无人知晓,被他缠上的小和尚乃是女儿身。“司徒谨,我是和尚。”沐青桐冷脸以对。某男邪魅一笑。“脱了衣裳便不是了。”
  • 少校荆轲

    少校荆轲

    穿越,为了维护历史的真实。但新的荆轲却开启了另外一个时空世界的大门,在那里,是魔幻的传说和历史的真实之间剧烈的碰撞。不同的荆轲,开始演绎一段浩瀚的魔幻史诗……
  • 篡命师

    篡命师

    如果你可以操控他人的命运,你想做些什么呢?书友交流群号:13946022(命运事务所)